D2行蹤:中山陵-靈谷寺景區-明孝陵(聯票全價140元,攜程VIP卡130元)
酣睡至七時,起而漱洗,早餐後乘的至中山陵。昔時於電視中常見其雄偉,今日見之,更見其之簡潔、肅穆。博愛門為漢白玉牌坊,藍檐連柱,門前留影者眾,過門而上,層層台階,本可靜人心思,然游者眾,已然少了許多肅穆氣氛。至一廟宇式建築,只見上覆藍瓦,下有三拱門,中略大者上書“天下為公”。至前,回首而望,只見青山翠柏,氣像不凡。過而前行,可見一四方亭狀建築,亦為藍瓦。中僅有一石碑,上書金字: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 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眾人擁之欲合影,蓋但凡有字有碑處,人鹹喜留影。然有導游曰:“此處不宜留,因有葬字。”吾以為然,於碑後穿亭而望,可見百米遠處有一雙層藍檐白石建築高聳面前,兩檐之間有豎匾,三拱門之上各有金字,要至門前需經三層平台逐漸上升,台階分左中右三段,中間一段排列花卉,成奧運五環等等,游人僅能從左右兩端台階而上,度其為讓人漸生崇敬之意。
及至前,乃知匾上之字為“天地正氣”,門上分別為篆體的“民族”、“民生”和“民權”。此乃靈堂所在。有警員約束游人曲折排隊,分批入謁。候棚之中懸有電視,但人聲嘈雜,幾無有人視之。及入祭堂,中為中山漢白玉坐像,頂棚為青天白日,周壁書有遺訓。座後靈堂入口僅一普通大小之門。入,為一圓室,以漢白玉欄於中圍出一圈,下陷之地頭北腳南有漢白玉棺材,上有孫中山先生浮雕,人徐行一周乃出。謁者眾時,有氣悶之感。
沿原路下,博愛門前往南下行,有音樂台,扇形觀眾區為草坪,圍繞舞台。舞台後為一弧形水泥雕塑屏,台上有樂隊演奏,似無麥克風,仍可清晰辨音。游人散座於草上,隨意聽之。恐此乃全國罕有讓人坐草坪賞樂之地。場內有白鴿,逾百,並不俱人,四處覓食,並時起而飛舞,群集舞台後屏頂,似為與樂聲相和。每翔集時,眾人驚嘆。
回至博愛門前,乘免費公交至靈谷寺。靈谷寺另收兩大洋,未入。游其余景點。此處以紀念國民革命烈士為重,無梁殿中刻有姓名無數,光線昏暗,可見者少,駐足詳觀之者亦少。中書“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此實烈士慰事,然無教人拜謁之禮儀,游人多魚行而過,略憾。至此,已感疲意。出,坐小火車至明孝陵。
金水橋上鮮花燦爛,遠處紅色陵門列於綠山之前,此景簡單、熟悉。層層而入,陳明祖生平,至明樓,修葺中,不得近寶頂。寶頂之下即為朱元璋陵寢。據說直徑達兩公裡,雖不及秦陵,仍有王者之氣。出而東行,為東陵,僅余遺址。
繼而前行,至紫霞湖,此乃人工水庫,可蓄水22萬立方,湖面開闊,水氣迷漫,數人泳於中。累極,疲憊而出,折回金水橋,與陵寢垂直方前行,即為兩段神道,不游神道枉為游陵。文官、武官、六種動物,氣勢雄偉,經歲月蹉跎,行跡略糊,然神奇尚存,出門處為一磚砌圍城,四周為拱門,中一巨龜馱碑,出而反視,磚牆之上雜草生生,盡顯滄桑。此時天色已黑,疾行至道旁候車而回。

(博愛門)

(天下為公)

(遠看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