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十一大明山二日游

作者: RaphaelFeng

導讀選擇去哪裡玩得時候有三個選擇(1)大明山;(2)安吉;(3)天目湖,最後選擇了大明山,因為後兩者太過休閑,不太適合我們,哈哈。在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大明山也有和漂流啊什麼的一起玩的二日游,不過本著要玩就玩徹底的想法,我們在報的還是大明山二日游,我們的目標就是盡可能的踏遍大明山的每個角落! 早晨6點起床,7:15到達上海體育館,7:30啟程前往大明山。車並沒 ...

選擇去哪裡玩得時候有三個選擇(1)大明山;(2)安吉;(3)天目湖,最後選擇了大明山,因為後兩者太過休閑,不太適合我們,哈哈。在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大明山也有和漂流啊什麼的一起玩的二日游,不過本著要玩就玩徹底的想法,我們在報的還是大明山二日游,我們的目標就是盡可能的踏遍大明山的每個角落!


早晨6點起床,7:15到達上海體育館,7:30啟程前往大明山。車並沒有坐滿,可能是長假最後兩天的關系,有一半多的位置空著。

大約5個多小時後,我們到了大明山的腳下,住所是一家食品加工廠辦的旅店,底層的房用來加工食品,2,3,4樓用來經營旅館,條件比我想的要差一些,不過還算干淨,就是拖鞋看著髒,有點兒後悔沒帶拖鞋。

東西放好以後就找了一家旅館附近的飯館,要了一個芝麻菜,一個農家豆腐,一個土雞煲。味道都還不錯,農家菜就是吃個新鮮,就是68的土雞堡應該是被宰了,感覺不是很值,雖然味道還是不錯的。


今天下午是自由活動時間,明天不是單玩大明山的游客會和我們會合,再一起上大明山玩。

大明山景區成一Y字型,我們事先在車上就問好了導游,明天我們會一起去Y型的左叉,所以今天我們下午的安排是把右叉玩掉。

茶足飯飽以後就向山腳下進軍啦,走到景區的進口大約要不到十分鐘的樣子,然後再要坐小巴走一段盤山公路到開始爬山的地方,小巴一路上有幾個停車點可以選擇作為開始爬山的地方。如果選擇索道上山的話就是到飛來峰下,而我們就選擇接近山腳的爬山點,日月啟明下。


全車只有我們是在這裡下的,下了車往裡走,不見一人,山泉石中流,景色甚好。走了一段後發現水中有幾塊大石頭,邊爬上去拍照,下來的時候由於太過興奮,跳來跳去的時候滑了一跤,一腳踩在了水了,整只鞋全濕了。昨天還提醒寅帶襪子,鞋濕時可以換上,今天還真就在我身上應驗了,呵呵。在十一,能玩到漂亮又幾乎沒有游客的地方實在是覺得享受的很,其中有一條略顯平緩的小瀑布曲折如小龍般,頗有趣味。

走了大約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公路,看到後面有輛小巴過來便試著攔下來搭車,司機不錯,停下讓我們上去了,很得意,省得走些沒風景的公路了,而且還挺長的。車停了下 來,發現

仍舊是一段公路,然後我抬頭發現了索道,覺得不太對頭,找人問了一下果然是乘過了頭,這裡已經是飛來峰了,也就是上山索道的起點,而我們應該是准備從龍門峽口向上爬的,於是再搭小巴到龍門峽口。後來看了下地圖,其實從日月啟明應該是有 路可以直接走到龍門峽口的,不需要搭小巴,當時我們可能沒注意到這條小路。


小巴來到的龍門峽口,就我倆下了車,開始拾級而上。天氣並不是很好,有點陰冷,還時不時地飄著雨。雖然不見陽光,但山中的霧氣卻也平添了一份仙韻。途中山泉不斷,翠樹成蔭,即便是艷陽天,估計也不會覺得熱。還有讓我印像深刻的是一路上的廢物箱,讓人感覺是幾十米一個,造型與其說是樹樁的樣子,倒不如說宛如一口口的小井,引得我好幾次湊上前去引頸探看。走了沒多久,在一拐角處看到一牌子寫著“朱眠石”,扭頭望了一眼左邊的石堆想,朱元璋莫不是體型瘦小,在這堆石頭的狹縫中就能入眠?繼續前行一段,豁然發現左邊有一巨石,表面大而平坦,兩側有山泉流過,原來這才是朱眠石,確是個睡覺的好地方。路上依然人不多,偶爾遇到些三三兩兩的小隊人馬,更多的時間只是我們在山中獨行。


雨在漸漸地變大,山中的霧氣越來越濃,我們開始稍感吃力,在堅持爬了挺長一段後,我們來到了一個山腰的長亭,有兩個轎夫在那裡等客人,100元可以抬一個人上山,我們向他問了一下路,確認一下我們繼續爬到最高左叉的凌雲亭後來依然來得及趕上小巴。他說山頂不遠了。在長亭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吃了很好吃的素鴨(特意買給我吃的呀,哈哈)和柚子,精力得到了相當的回復,我還到一潭山泉中洗了下手,感覺挺自然的。

從新上路後不久,我們經過了一座索橋,看來我們已經到達了龍門飛度了吧,很接近山頂的地方了,拍了幾張照後,我們走過了索橋,繼續上攀。因為聽說17:00後小巴就沒有了,所以我們在雨中加快了步伐,腿也開始變重了。


過了龍門三嘆,在一個山間的平台,我們停頓了一會兒,一起恢復了下體力,剛恢復完就遇到了一行三個人。我們打聽到最上面還有多 久,他們居然回答說還要2~3小時,當時就覺得他們是累傻了吧。雖然有可能趕不上17:00到飛來峰的地方搭乘小巴,但是我們還是決定繼續上爬,我想,要是真打不上車下山,就攔截些私家車什麼的,嘿嘿。緊接又是漫漫的山路,還遇到一兩個岔口,走了些冤枉路,也可能是過了適應期,腳倒是沒有先前累了。忽然寅說,看呀,我一抬頭,發現頭頂上方大約四,五十米的樣子朦朦朧朧地有著一條索橋懸於半空中,橋的另一端消失在霧氣中不見盡頭,天險一般,原來這才是龍門飛度!


站在懸橋的一頭依然是看不到另一頭,由於下雨,橋上濕滑 ,我們漫步而過。雖然橋頭的告示上寫道橋身最多只能同時承受二十個人,請勿在橋上逗留,但是現在整座橋上也就我們兩個人而已,我們還是忍不住在橋上停留了下來向下四處觀望,順帶恢復一下體力。“潛龍隱德”四個大字四平八穩的寫在橋下的山壁上,不過字倒是顯得很一般啊。其實索橋並不是很長,不一會兒就走到了頭。由於時間緊,本來打算走一下索橋就開始下山的,不過到了驚馬崗的下面還是忍不住爬上去看看。

驚馬崗應該是個觀景的好地方,但是今天上山中霧氣雨水交織,一眼望去,四處皆是白茫茫的一片,什麼也看不到,想必繼續上去到了凌雲亭也是一樣,況且時間很緊了,我們就此回頭下山。下來的時候隱隱約約地看見索橋的一側寫著“橋下有點”四個字,寅不禁嘆道,這個廣告可真夠高水平的!

下了索橋,我們進了萬米岩洞,我們要從這裡穿過到達駕雲台後下山。裡面的環境讓我不禁想起了穿山甲或是山中妖怪之類的角色,於是嘻嘻哈哈的做了些很有創意的鬼臉拍照,煞是好玩。在這裡,我做出了自己有生以來最為滿意的一張鬼臉。這洞是原來礦工們開發鎢礦時留下的,網上說據傳裡面會散發出些賭氣,想必只是些剛剛開發出來游人還少時的謠言罷了。和天然的溶洞顯然不同,岩洞很窄,大約可供三人並肩而行,兩側還有些橫向挖出的洞,就像樹杈上的分叉一樣。有一處洞被橫向挖穿出了山壁,光線照射進來,一塊牌子攔在前方寫著危險禁爬,或許是那洞直接開在了峭壁上?在陰冷的洞中走了好一會兒,遇到了三個人,見我們就嘆道,總算是見到人了!道別他們,我們繼續鑽洞,總算到了駕雲台。駕雲台下去的路風格突變,台階的兩邊用石頭堆出城牆一般的感覺,讓人覺得大明山的開發還是在創意上動過一些腦子的。

下山照理是沒有上山累的,但是或許是用到的肌肉群和上山的不一樣,平時也很難鍛煉到,小腿反而開始了有些許酸脹。可為了趕時間,腳下容不得有半點停頓,我們依舊有些小跑般的下山,某人的耐力超過了我的預期,哈哈。唱著歌,喊著口號,我們終於來到了飛來峰,17:05分。最後一輛小巴還在那裡!小巴上的一位穿著制服的長著問道:“你們就是前面在這兒回乘到龍門峽口的吧?還背著相機架?”。“呵呵,沒錯,就是我們”,原來他就是我們該開始乘過頭時問路的那位長者!“山上還有沒有人,是不是有四個人在爬的時候超過你們?”原來每天收山的時候,管理人員們都要確認每一個上山的游客都已經安全下山,看來即使我們沒趕上小巴,也不至於露宿山間了的。前面在龍門三嘆的地方,也有一位帶著步話機的人問我們後面還有沒有人,看來也是景區的安全防範人員,這裡的安全措施做的還是很贊的!

今天可算是一分鐘也沒有浪費,盡可能的訪遍了大明山左叉上的每個地方。雖然陰雨不絕,但煙霧繚繞的山體也別有韻味。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