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4日,由於要趕下午三點半的飛機,我們選擇距離機場最近也是交通最不方便的景點-位於鹹陽原之上的漢陽陵。漢陽陵系西漢第四位皇帝-漢景帝劉啟及其王皇後之同瑩異穴合葬墓,上世紀90年代末為興建鹹陽機場意外發現並發掘。漢陽陵景點主要由陳列館、祭司遺址、帝陵區、帝陵外葬坑展覽館、皇後陵等組成,而且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建在遺址原址且不對文物做任何搬移的博物館,西飛高速公路正好穿過漢陽陵景區,景區內提供從陳列館到陵區的免費電瓶車接送服務。
若從西安市中心(鐘樓附近)出發,乘坐600路至北關換乘游4至漢陽陵,全程1小時15分鐘。從漢陽陵去機場沒有直達公交線路,可以在陳列館對面坐去鹹陽的5路車至鹹陽火車站下,全程1小時15分鐘。再從鹹陽火車站打的去機場,三十元人民幣足夠,用時20分鐘。
漢陽陵門票:人民幣80元/人;觀看激光成像表演(另加10元/人)。總計參觀用時2小時左右。
由於漢陽陵博物館2006年建成開放,整個景區在游客中的知名度遠不及乾陵等其他皇陵景點,所以游客人數非常少,想拍照留念的游客可以盡情揮舞手中的照相機,我敢保證漢陽陵絕對是西安最該去的景點之一。由於皇後陵至今未開發,所以不在我們游覽之列,當然也允許參觀,只是一個土包而已。
陳列館中陳列的是當年發掘的部分文物,主要以陶俑為主,包括武士俑、生畜俑、侍女俑等,號稱東方維納斯的裸體俑也在此列。據介紹,俑身上本穿皮鎧及衣物,由於年代久遠,本來威武美麗的甲衣和精美的木制手臂早已腐化,所以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無臂裸體陶俑也不足為奇。陳列館的後方是鹿園和宗廟遺址,本人認為沒什麼好看的,看鹿不如去動物園,而宗廟遺址裡除了一塊巨大的羅經石(古人記錄時間所用)和殘破的瓦片外什麼都沒有。
陽陵非常大,難怪是皇帝陵園!我們乘上從陳列館去帝陵的電瓶車,穿過西飛高速公路,大概8分鐘可到帝陵。一走入帝陵區,我們就被偌大的封土“山”所震撼,由於陽陵建在鹹陽原上,此地無山可作陵,所以當時只能用大量的封土夯實,足足有數十米之高,看似如山,封土之下就是陽陵地宮。帝陵邊上有南厥門遺址,現在已進行了復原。
最值得看,也是來陽陵必去的地方就是帝陵外葬坑博物苑。博物苑引進英國先進的照明技術和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隔溫玻璃技術,做到即不破壞文物又有較充分的照明,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兩千年前帝陵外葬坑真實現場。通過對博物苑的參觀使我們了解兩千多年前那段塵封的歷史,各種各樣、形態各異的陶俑向我們展現當年漢景帝輕徭薄賦的思想在他死後的體現,同時透過這些不計其數的陶俑、偌大的陪葬馬車又向我們展現了昔日的大漢雄風。另外,激光成像表演可以單獨買票觀看,表演分為漢景帝生平介紹、王皇後生平介紹、漢景帝的歷史功績和陽陵介紹四個篇章。共計用時20分鐘。若想了解這段漢家歷史的朋友不妨花上十塊錢看一下。
為了趕下午的飛機,我們這才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漢陽陵-曾經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景帝的寢陵,踏上返回上海的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