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5日星期四 晴上次錯過了去聖米歇爾山(MONT ST MICHEL)的火車,但我們對於這個有海上仙山之稱、屬於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著名景點還是非常向往。錯誤是不應該重犯的。早上准時到達火車站,9點05分開車,11點08分抵達雷恩(Rennes)車站 ,在那裡轉乘汽車。還沒抵達聖米歇爾山,汽車沿途經過的就已經是風景了。公路兩邊的房子非常賞心悅目,全部是兩層高紅色瓦的房屋,屋頂很尖向兩邊斜得很厲害,上面頂著一兩個聖誕老人投遞禮物的煙囪。老伴說是不是法國北部冬天下雪,為了不積雪房頂才要建得那麼斜呢?屋子外面是花園,花園裡的草坪和樹木修得整整齊齊、干干淨淨,有些花園裡還壘著堆木柴——一派歐洲特有的田園風光。不過沿路都很少看見有人。汽車在公路上奔跑著,慢慢地不見了房子,筆直的公路延伸到海的中央。海水已經退潮,公路兩邊是沙灘,遠處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突然正前方出現一座被大海包圍的小島。遠遠看去島上四周建有城牆,教堂的鐘樓高高地聳立在山頂上,這時候真能體驗到朝聖者來到這座宗教聖山前的感覺。

(聖米歇爾山)
聖米歇爾山是一塊在海中央周長約900米、高約80米的花崗岩石。落潮時,沙洲可露出十幾公裡,漲潮時,海水落差可達14米。漲潮時海水可以把它包圍,一條修建於1879年的堤壩把它與海灣相聯。聽說每月有兩次漲潮,情景非常壯觀。
聖米歇爾山上修道院的歷史,源自於公元708年,阿弗朗區的主教根據上帝派來的天使聖米歇爾顯靈的指示,在這個岩石上建了一個小教堂,之後這裡便成了朝聖地。當時來這裡朝聖的有窮人、有乞丐、有富人、有貴族甚至還有國王,人們上山要趁落潮涉水而過,為此還淹死過不少人。當時宗教的力量可見一斑。現在的修道院從13世紀開始興建,斷斷續續一直建到16世紀。以那時的技術,把那麼多的大塊花崗岩從幾十公裡甚至幾百公裡外搬到山上,工作的艱苦程度可想而知。上山街道的路面鋪著古老的花崗岩石塊,兩邊的的房子也保留著中世紀的古老樣子,當然現在全都用作了餐廳和旅游紀念品商店。已經是下午3點鐘,我們早已飢腸轆轆。女兒提議試一下當地的特色食物,法文叫CREPE,中文大概可以譯為雞蛋攤餅。於是我們走上了一家在樓上的餐廳,餐廳不大,布置古色古香,坐下來感覺很放松。雞蛋攤餅有鹹有甜,鹹的有放肉或干酪,甜的有糖或可可味道。胖胖的廚娘態度和善,老伴向她“偷師”的時候,女兒給他們倆留了個合照。進入聖米歇爾山是不用收費的,但入山頂修道院則要8歐元一人。如此重要的歷史遺跡,豈有不進之理。
山頂的修道院從1211年建到1228年,包括了東側的施舍廳、迎客廳、和飯廳;西側的騎士廳、食物儲藏室和回廊。修道院的最高處建有四道長廊,227個紅色花崗岩立柱。它的建築風格結合了羅馬式的簡樸和哥特式的精雕細琢,合理安排交叉穹隆的拱頂,廣泛地采用了跨梁拱的節點,被稱為“神奇式作品”。

(修道院內)
教堂外是一個用花崗岩回廊環繞著的長方形花園,回廊尖形的拱頂上雕有動物和人的塑像,光線幽暗,和花園裡充滿光明的綠意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花園看上去有點像中國南方屋子裡的天井,不過人可以坐在回廊邊上磚石砌成的圍欄上休息,但沒有入口可以讓人進到花園裡面。
步出教堂外的露台,露台上的花崗岩石板上刻著阿拉伯數字,我們並沒有太在意。站在露台圍牆邊,可以看到遠處的海天一色,頓時心胸寬廣,沒有了在教堂交叉拱頂之下和高大石柱之中感覺自己那麼渺小的壓抑。

(眺望退潮的海灘和小島)
露台來了一群由老師帶著的小學生,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圍著地板討論。女兒旁聽回來後,無不得意地問我們知道地板上刻的數字代表什麼?原來老師的答案是:古時候教堂的建築要靠人力把石頭從山下一塊塊地背上山,石板上的數字是工人的代號,工程結束後只要算出各個數字的石板數量,就可以得知每個工人做了多少工,然後以此算工錢。

(9號工人搬運的石板,但現在已無從得知該工人的名字了)
回想剛才在教堂裡的另外一群小學生,老師指著屋頂的結構提問,小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舉手發言。寓教於游覽之中,很高明的教育方法。
沿著古老的城牆慢慢往下走,回頭看著聖山頂上的教堂,心中忽然升起一點自豪的滿足感。這可不是宗教信徒朝拜聖山之後的心態,我只是想起剛才在教堂裡,一個天真的小學生問我們是不是日本人,會不會說法國話。女兒用法語告訴他,我們是中國人。

(海灘退潮時可走下去)
在今天的參觀過程,我們確實沒有看見一個中國游客,聖山旅游局的資料也是只有日文,估計平時到這裡來的中國人比例不太多。其實這幾天我們在街頭問路的時候,也有好幾次被誤認是日本人。我想現在中國出國旅游的人雖然多了,也有很多比我們有更高消費能力的人;然而我們居然是來這世界著名景點深度游的比例不算太多的中國人,尤其是老年中國人之一!噢,有點臭美了!
聖米歇爾山旅游小常識
從巴黎到聖米歇爾可以有多種途徑,最快捷的當然是自駕車或跟團,也可以乘坐火車然後再轉汽車或乘船,這樣的話一天也可以把聖米歇爾山游覽完畢,具體哪裡換乘車可以到聖米歇爾山的網站查詢,上面有很詳細的介紹。
如果要看聖米歇爾山漲潮和退潮的宏偉景像,則要選好日子和在當地住一晚,因為從巴黎出發的話是沒有足夠的時間看的。在聖米歇爾山的網站上已經記載了直至09年12月的所有漲潮和退潮的日子和時間。
聖米歇爾山的網站:http://www.ot-montsaintmichel.com/
注:全文個人原創,如需轉載,請先征得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