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10月3日十二、日出果不出所料,凌晨三點多鐘,我就被帳篷外的喧囂聲給驚醒了。游黃山的保留性節目----觀日出就要開演了。不管是住在豪華套間內還是寄宿於帳篷之內的游客們,都已開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來參與這場演出了。由於我們的計劃不是上光明頂,而是去附近的丹霞峰,因此,就打算繼續再睡一會兒.但實際上,我卻再未睡著,一直處於迷迷糊糊之中。到了近五點,外面的動靜越來越大,連打迷糊都不可了。還是起床了吧。
退了賬篷,一路西行,行人絡繹不絕,都是趕往各個山頭觀日出的。由於是夜間,從話語間感覺有不少的韓國人,還有人用朝鮮話還賣力的唱起了歌,雖然聽不懂,但也感受得到其快樂的心境。從西海賓館西側上行就是丹霞峰,小道上全是摸黑急著上山的游客,從聲音聽,有白發老者,有弱冠孩童,人人爭先恐後。爬了一段後,卻不時見到有人回頭,說是山頂人太多,根本站不下了。但既來之,豈能說退就退。硬著頭皮,繼續向上,但前行人流終於還是被堵在接近山頂的一段路上。有人就地坐下,打算只從樹林的間隙看看,這當中包括小王和小盧。但對我而言,單身一人,還是衝上去吧。從樹林間穿插而上,終於來到峰頂一處觀景平台,上面擠滿了人,大家都在期盼。天空陰沉沉的,日出的可能性並不大。等待了許久,除了天空烏雲中偶爾現出些暗紅外,並無令人驚喜之處。眼看都到了6:06分了,已過日出時間,人們漸漸離去。忽然,有人興奮地叫道:出來了!放眼望去,從厚重的雲縫中,太陽艱難地露出了一小片狹長的條狀,掙扎了半天,卻最終仍是縮進了雲層,就是這短暫的幾分鐘,相機聲響成一片。之後,人們才帶著意猶未盡的神色陸續離去,山頂又恢復了平靜。從這片平台向西看去,風景還是比較美的,拍了一些照片後,我們方才從另外一條小道下山。
小道斷續之間有時似乎無路可走,但實際上卻是欲斷還連,可謂“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下得山來,經過比較隱秘的排雲樓山莊,這裡又是一個住宿的地方,不過規模要比另幾處要小很多。來到主干道,向東是即是西海賓館方向,各西幾步路即可見太平索道站,有旅游團的游客從這裡上山。在這黃金周期間,從此索道上下倒不失一個明智之舉。太平索道的南側有不起眼的小道,下去十數米,又有兩條道分叉,向東是排雲亭方向,向西則為西海大峽谷正式入口。
十三、西海大峽谷西海大峽谷從平面上來看,排雲亭則正處在它的北側,飛來石則正處在它的東側。穿越西海大峽谷其實就是走它的西側和南側,從不同的方向觀看一片奇峰怪石。西海大峽谷的游覽路線從西側幾乎是不斷下行,直至谷底,到南側則是漸次上行,最終從步仙橋出,過西海瑤台,到達天海。這是近幾年驢友們對黃山評價最高的景區,幾乎成為驢友心目中的聖地和天堂。與前山景區相比,這一景區固然有其獨到秀美之處,但也不至於超越前山那麼多。問題的關鍵在於,前山一年之中從頭到尾,都是人頭攢動,游者難以靜下心從容觀看並體會美景。而西海大峽不但可以近距離觀看那些奇特的山石、怪松,且游客深入幽谷之中,未知不確定的甚至於驚險的探秘過程,均給人以痛並快樂著的感覺。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人工修建的那一條條通道,或懸空於絕壁斷崖之上或穿行林立山巒之中,亦讓人不由贊嘆人工之力的偉大。
清晨7:30,我們正式進入峽谷。初一照面,西海大峽谷即向我們展示出它的驚人之美。昨日從飛來石向西看,今日則可以隔著峽谷向對面飛來石方向看。由於天氣陰沉,對面的飛來石隱在若有若無的雲煙之中,真如天空飛來之石一般。峽谷內的山峰被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有的近得似乎可以一步跨越過去。一般來說,距離產生美,而在這裡近距離地觀看這些大自然的傑作,卻更攝人心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氣勢磅礡的巨大盆景。
由於是長假,景區內一隊隊人馬絡繹不絕,絕大多數是年青的面孔。不少人背負著沉重的戶外包,顯然裡面裝有帳篷,但手中卻持有高檔的相機。按理說,在山上住一晚對於他們來說應該並不算多大的負擔,但也許這正是他們挑戰自我的一個手段吧。也是的,不乘著年輕嘗試著超越,更待何時呢?
一路贊嘆,一路下行,過了第一個環型路,有一個小亭。喔,這應該就是昨日日落時分在飛來石上遠遠看到的那個亭子。記得當時這裡閃光燈閃爍,給人以無限暇想。小亭旁有路標提示所在方位,在這裡如果大意的話,很可能走上回頭路。休息片刻,繼續下行一段,走第二個環型路,這次是從內環走。從這一段開始出現了令人驚心動魂的懸空棧道,道路僅一米左右,且持續下行,過往的行人均屏住呼吸,小心下行。如果說前一段是美,至此可以體會到峽谷的險了。有一對青年男女,男的負重走在後,女的輕裝在前。男的間或一聲:老婆,注意啊。而女的則常報以“哥哥,你看那裡,這裡。。。。”。如此這番,要擱在平時可能會讓聽者覺得肉麻,但在這裡反而令人心生溫馨。在此後的在艱苦的行程中,不時可以見到:有情侶牽手相互提醒著;有父母牽或抱著幼子;有為人子女者攙扶著年邁父母,大家一起行進在這深谷絕壁之間,在這大意之間即可能有險情發生之處,這種人與人之間至情光芒的閃動每每讓我心生感動。
10點30分,我們終於下到了谷底,此處有一小橋,有山澗流下。此時開始陸續遇到從天海方向下來的游客,擦肩之際,每每相互打勁,提醒。哪一方均覺得自己剛剛走過的路才是最困難的。其實,哪一方都不對,因為雙方之前基本上都是走的下坡路,最艱難的都還在後頭。
漫漫的上坡路開始了。無休止的台階,讓人目眩心虛 ,好在修路者早有預料,每每一段即在路旁設有石凳數條,供人休息,登山的人可以走上一段,息上一段,倒也不至於讓人產生絕望之感,且休息之時,與同行者交流心得,看從身邊匆匆而過的游者各異的形態,亦有樂趣:有孩童在前衝鋒,父母在後面驚心的;有壯漢肩扛大型旅行箱讓人佩服如滔滔江水的;有年輕父親肩扛體力不支的孩童氣喘如牛的;最令人印像深刻的是一父親用嬰兒背包將一估計仍在吃奶的嬰兒縛在背後,那嬰兒一臉嬰兒肥,屬身長體重的那種,一幅蒙然不知、怡然自得的樣子,暗暗心驚那父親的決心、毅力和膽量,心想也太過於相信那背包的質量吧,在險處自顧不暇之際該如何兼顧那孩子呢?又每每見有美女經過,面色紅潤,香汗淋漓,嬌喘連連,那自然讓我等賞心悅目了。說實話,在峽谷中見到俊男美女的機率還是比較高的。男子中有高大威猛型、有清秀英俊型的,女子中有青春活力如湘雲型,有柔弱如黛玉型的,讓人目不暇接。也難怪,小小的峽谷內聚集了全國各地甚至還有國外的各色人等,且以青春健美的年青人為主。呵呵,有掉口水者不妨峽谷內一游,沒准成就一番良緣呢。
途中有一休息平台,對面有一石柱,神似一只巨手向上,用食指指向上空。觀者均以為那造型用“仙人指路”形容再恰當不過。只是不知黃山的管理者們是否已想到這一命名。旁邊有一女子說,到這裡就想到西游記裡那些妖精們的洞府所在,保不定這會兒吱溜一聲跑出只什麼妖精來。眾人皆笑,說明大家都有此同感,那些妖精們的住所應該就是這種清幽奇特之處。
終於到達服務站。服務站不大,提供食物、水等,快餐35元一份、方便面泡好15元一桶,也不算太離譜。廁所比較高級,平台處有供游人休息的露天桌椅。在這裡碰到幾個韓國人,相機包丟了,在一中國女孩子的提醒下找到,韓國人的漢語講得那麼好還是讓人略感意外。此時已經是10:30分,按照我們原計劃12:00之前到達天海的計劃已基本無實現的可能了。出服務站不久,一拐角,網上無數人提及的懸空棧道忽然就呈現在眼前。雖然比較寬,旁邊也有看似結實的欄杆,但說實在的,有點恐高的我還是心裡有些打鼓,屏氣凝神,幾乎是只看路目不斜視地快速走了過去。過去後,從下方看那棧道,更覺驚心。而一直比較大膽的小王過來後也說,他剛剛過來時有些恍惚,只覺心虛氣短,有要倒下去的感覺。我想這大概就是恐高的一種表現吧。
繼續前行,又過了一段類似的棧道後,有一較長山洞,穿洞而過,路碑顯示,西海大峽谷的南入口步仙橋到了,此時已是中午12:00。出洞,向左通往天海方向,向右過步仙橋又分成兩條叉口,向右下坡通往釣橋庵方向。向左為伸出的一塊較大的觀景台,在平台上可回望步仙橋,此時方可體驗到步仙橋的險峻,原來是橫跨在兩絕壁之間的。在平台上向前方觀看,遠處視野開闊,近處一小山上有用碎石堆起的一似亭非亭的建築,給人以原始圖騰的感覺,只是不知何義。
從步仙橋原路退回,往天海方向前行,這是峽谷之行最為艱難的一段。從地圖上看,似乎這一段比較平坦的,但事實並非如此,雖有平路,但只占小部分,多數仍是不停向上,令一直體力感覺尚可的我也倍感困難,更不幸的是我的老毛病又犯了,雖然肌肉沒有什麼不適之感,但膝蓋開始疼痛,特別是下台階,每下一次,即鑽心的痛。約13:00 ,來到西海瑤台,一個有驚無險的地方,如果是晴天,景色應該不錯,可惜的是,此時霧氣滿天,只能看到近處的景色。過了西海瑤台,碰到一女子,剛從天海方向過來,說是往玉屏樓方向人滿為患,難以前行,遂到此處小游片刻,以暫避風芒。心中便有不好的感覺,預感到今天步行下山的計劃可能無法實現。我們原計劃是到玉屏樓,然後從天都峰方向步行下山。又過十數分鐘,前有建築,應該快到天海了,過去一看,是白雲賓館,門前的小廣場,三三兩兩的人群在休整,不少是先前超越我們的同道之人。
繼續前行數十米,天海到了,這無疑又是個旅游團必經的集散地,叫賣聲、導游的喇叭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與西海峽谷內的清幽相比,真是動靜兩重天,讓人感覺一下子從仙境回到了人間。天海的正北是光明頂,南側則去往鰲魚峰、玉屏樓的方向。前方有牌子上寫:玉屏樓方向人流集中,請急於下山的游客從後山下山。這應證了先前那位婦女的話。此時我們的體力均呈透支症狀,我的膝蓋也愈發的疼痛。三人一致的意見是寧可耐心排隊等待,也不絕不再次翻越光明頂。
十四、下山前行數十米,見到了古色古香的海心亭,卻無心欣賞了。向前望去,果不其然,往鰲魚峰方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並且道路被一長長的欄杆分成了兩條道,一道下山,一道上山。此時,上山的人並算多,但下山的道路卻異常擁擠,旁邊三五個警察在維持秩序。看來,黃山應付這種火爆的場面是有經驗的。長長隊伍緩慢地向前蠕動。此時,黃山遠處都被一層非雲非霧的輕煙籠罩。昨天在光明頂上看到的美景此時均難睹芳容。在感嘆昨日黃山饋贈給我們一天好天氣的同時,我們也為今日仍然匆匆上山的人惋惜,因為天氣預報明天的天氣將會比今天還要糟。乘著排隊的間隙,我以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進行休整,效果很好,只是膝蓋的疼痛並未稍減。
此後,過所謂的桃花道,幾乎都是前腳跟著後腳,一步一步向前挪。一個拐角過後,一道壯觀的景像呈現眼前,從鰲魚峰到對面的蓮花峰,長長的一千米多米的山道上,人流密密麻麻,依次緩慢移動。心想這算不算一種人文景觀呢?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構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向前湧去,此時想回頭都難。爬上百步雲梯是蓮花亭,如上蓮花峰則可從左側開始攀爬,只是現在蓮花峰是輪休封閉著的。過蓮花亭即是所謂幸福大道。我想,如果人流小的情況下,從這條大道上細細品味前山壯觀的風景應該也是不錯的選擇,然而就當時而言則是痴心妄想,最多是迅捷地掏出相機,對著風景快速按下快門,且這一系列動作決不能超過五秒。否則,後面跟上的人流可能會將你推倒。轉過蓮蕊峰,玉屏峰就在對面,但山崖之上的人流愈加密集。此時,已無人拿出地圖來,一來拿出來也沒法看,因為人是一個緊挨著一個的。二來看了也沒有什麼意義,你只是機械地被人流推著前行,無須指導。
人流繞山而行,到一叉路口較為開闊處才忽然散開。有左右兩條道,一條向左上方的道路,是通往迎客松的。另一條則通向右下方的道路,去往玉屏索道。此時已是下午4:30分,我和小王、小盧商量,我的膝蓋比較疼,已無信心再步行下山,讓他們自行步行下山。他們二人猶豫片刻,也決定一同坐索道下山。因為,步行下山到慈光閣一般而言要兩個多小時,而以當時他們的體力,尤其是小盧體力透支厲害,估計難以堅持。但這只是我的估計,也許是他們二人是為了顧及我的感受。如果是那樣,那就比較對不起了。對於迎客松,他們興趣不大。而我呢,雖然膝蓋疼痛不已,但對於這一黃山著名的標志,仍想去一睹芳容。上行約200米,又是一處鬧市,有餐廳,有小賣部,最多的當然是人了。還有就是各大名山都不能免俗的比比皆是的石刻,最上面是那有名的“江山如此多嬌”,而迎客松照例圍滿了人。算了,我在那裡留不了影,還是讓它在我的相機裡留下影吧,哢嚓一聲後,迅速撤退。比旅行團還要旅行團。
接下來來又是漫漫的排隊等待上索道的歷程,這一排就是近兩個小時,一路上都有武警和警察在維持秩序。人們埋怨著卻無可奈何。此時,不管你是富甲一方,還是寂寂無名,是白發蒼蒼的老者,還是年幼無知的小童,都得接受這一現實。在抱怨中,有警察安慰大家,還好沒有下雨。是啊,如果此時下起大雨來,在這山道之上,避無可避,豈不是更為凄慘。在入口處,有工作人員說,他們有十幾天沒有回家了,這幾天每天早晨3:00起床,夜裡10:00下班。黃金周的威力驚人啊。索道的票在檢票處隨到隨買隨險,當然也有導游模樣的會提前購買一些票,在人群中叫賣,可能達到一定人數,他們本身的索道票即可免掉吧。在排隊的過程中,我與小王小盧走散,他們在前,我在後,遠遠地向我打招呼,說他們先下,就此別過,別忘了聯系。最後小盧向我擺了一可愛的揮手POS。天下沒有不散的延席。小王的憨厚,率直,小盧的天真、善良均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像。也許就此一別從此再無可能相見。謝謝你們,陪我在黃山上渡過兩天激動人心而又美好的日子,祝福你們永遠恩愛。我在心裡默默地說。
十五、回程坐上索道時天色已甚灰暗,纜車載著我在夜色中緩慢下行。車廂外,黃山的奇松、怪石朦朦朧朧地一一掠過。對面一對老年夫妻,妻子將頭依偎在丈夫的懷裡,丈夫則緊緊的摟著。丈夫說,她有恐高症。雖然,看不清他們的面容,但我相信,此刻,他們倆一定都露出恬淡、會心的的微笑。慈光閣不愧是老牌的入山口,出得索道,有完善的游客中心,並有溫馨的語音提示。門前新國道旅游車流水售票,流水發車。到達湯口的換乘中心,不時有人問是否到屯溪,車價25或30元,後來又有一車說是18元,人群嘩地都跑了上去,包括已坐在原先那些車輛上的。做生意也不能如此不厚道啊。
車行至屯緩火車站,下車打的5元去了老街。老街上人來人往,但兩旁店鋪的商品倒沒有多少吸引我的地方。有點地方特色的是茶葉、文房四寶,對這些我沒有研究,也興趣不大。照例買了一盒風景DVD,含黃山和宏村,由於包裝有些破損,10元成交。又花三元品嘗了當地的臭豆腐,吃法與其他處又有些不同,先煎了,加了一些調料。看來,在江南一帶流行的臭豆腐還是各有各的吃法的。有商販當街叫賣5元一斤的所謂野生彌猴桃,沒有買。後出了老街,又見有老太在賣,價格不過10元3斤,還可以先嘗。嘗了一個,味道一般,但還是花了4元買了一斤。付錢後,老太又拿了一個柿子給我,我遲疑說我不買。她說,自家種的,給你嘗嘗。看來,此處的民風尚可,我是小人之心了。後來在火車上嘗了柿子,味道果然不錯。老街的東出口,就是黃山市的市中心了。與其他中小型城市沒有什麼區別。比較意外的是市中心網吧倒是很多,找了一家,寬屏2元/小時,打發時間到三點二十,打的去了火車站。火車准點到達,上車倒頭便睡,一夢到揚州,就此結束了美妙的黃山之旅。
十六、總結一、衣。這個季節上山,可外穿一件再同時再帶上一件長袖T袖,再加上一件較厚的外套。此外,可購買一套上下穿的質量較好、材質較厚的雨衣,有雨的時候防雨,冷的時候防寒。清晨較冷時,可兩件T袖套穿,外加外套,再不行,雨衣上身也基本上夠了。下身則著較厚的褲子如牛仔褲等也就行了二、食。山上東西雖貴,但也沒有必要購買太多的食品上山,主要是負重太重就不利行動,得不償失。如果在山上兩天的話,一個人帶三瓶水足矣,實在不夠的話,現買也行。
三、住。這個天氣住帳篷還是可以的,估計再冷一點就不行了。如果是半夜到達屯溪的話,可以幾個人包出租車到湯口,小住湯口或找一網吧打發時間後第二天搶雲谷寺最早的纜車上山(步行上山是不可取的,因為這將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體力)。按此行程,後山諸多景點及西海大峽谷則可在一天之內完成。當晚就可以好好休息,如腳、腿不適一夜下來調整好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比如我的膝蓋疼,後來一晚上下來也就好多了)。從西海大峽谷出來,就宿在天海附近,第二天光明項看完日出後,乘著下山的人流尚未形成(一般人多數是下午下山,會導致人流過大,浪費時間),一大早即從鰲魚峰經玉屏樓下山,這樣攀登天都峰然後步行下山的時間就比較寬裕。按此安排,就可以在兩天內將下西海峽谷和登天都兩部重頭戲錯開完成,而沒有太多遺憾。
四、行。像這種長假,最壞的打算也會有出租車半夜往返於屯溪之間。而山上的纜車則只有有游客要下,再晚也會送。所以下山的時間稍晚一些也不要緊。
五、玩。已玩過的風景中,我以為以西海大峽谷為最,始信峰、猴子觀海、獅子峰在一個檔次,而光明頂四周看景亦有其獨到之處,飛來石觀日落則給我留下極深印像。前山比較壯觀,只是人太多,否則細細品味,應該另有滋味,但是這一想法大概只可能在旅游淡季實現,這也是驢友們那麼推崇西海大峽谷的原因之所在。獅子峰游人不多,而光明頂我們去的正是時候,大批旅行團隊已離去,否則這兩個景點,本不應該有那麼好的感覺。此外,外出游玩有伴為好,一是安全,二是拍照及交流感受很方便。比如此次,我與蘇州的兩位朋友結伴而行則受益良多。如果沒有事先約好,上山前在車上或住宿處臨時結識也行。當然,我此行最大的遺憾是天都峰未及攀登,不過也給了我一個再登黃山的理由。黃山,我一定會再來的!
曾經在網上閱讀若干網友們的游記攻略,受益匪淺.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希望給尚未去過黃山的朋友一點幫助.

(丹霞嶺日出沒有看到,遙看了一下西海方向.)

(俯覽西海大峽谷谷底)

(西海棧道)

(步仙橋)

(前山漫山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