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西藏行2008

作者: 曉草

導讀西藏是神秘的地方。一直來,都有到西藏的欲望,但客觀條件所限,一直沒有去成。今年三一四事件後,使很多人打消了去西藏的念頭,但卻讓我又想到了去西藏,因為在這樣的條件下為我們工薪族提供了條件:高昂的住宿費下來了,高昂的機票價格下來了,什麼服務費也降下來了。…… 去西藏,確實需要充分的思想准備。不僅要成團而行,還要選擇時間,費用高低,適應我 ...

西藏是神秘的地方。一直來,都有到西藏的欲望,但客觀條件所限,一直沒有去成。今年三一四事件後,使很多人打消了去西藏的念頭,但卻讓我又想到了去西藏,因為在這樣的條件下為我們工薪族提供了條件:高昂的住宿費下來了,高昂的機票價格下來了,什麼服務費也降下來了。……

去西藏,確實需要充分的思想准備。不僅要成團而行,還要選擇時間,費用高低,適應我們低海拔地區人的行程,所以需要最優化才行。

先說時間。我們選擇了9月,8月前據介紹都是西藏旅游的旺季,費用一定很高,且又是西藏的雨季,盡管內心喜歡西藏的旺季,但不時傳來川藏線塌方的消息,又使人有些懼怕。9月我考慮有點淡,但不會影響西藏的總體景色。由於工作的關系,我們選擇了國慶前完成行程,以避開大熱的時段。

再說進藏的行程。自從2006年7月1日拉薩通了客運列車,大多數都選擇了列車進藏,我們也有過坐火車進藏的計劃,因為坐火車有希望看到可可西裡的藏羚羊,還有一路青藏高原的風光。但是坐火車進藏還必須得考慮路上的疲勞和時間,我們最近點有班車進藏的火車站是上海,如果從上海出發,第一天先得坐汽車去上海,差不多要一小天的時間,坐上了火車,到拉薩4373公裡,T164/5次,需要48小時多52分,等於說要三天兩夜能到,加上火車上吃的、睡的肯定沒有在家裡好。當然費用有一定的優勢,硬臥票是707元,軟臥是1131元(能夠買到票且不付其他費用,事實上需要加幾百元一張的辦票費)。除了火車,進藏就只能是飛機,坐汽車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可能的。如果坐飛機進藏,現在就有好多方案,上海有經停西安到拉薩的航班,通過查詢,每天只有一班,且都不打折,這肯定不合我們的計劃,那麼只好選擇中轉進藏。通過反復比較,中轉點最優的應該是成都和重慶,航空公司最優的應該是四川航空,因為成都重慶進藏的航空公司主要有國航、南航、川航,國航和南航可能是品牌大,架子大,價格也高,作為川航來說相對就弱一些,在出發站上,也有杭州、寧波、溫州可選。這次最後我們選擇了杭州出發,因為杭州往重慶成都航班多競爭激烈,川航本說好是四飛四折,由於我們延遲出票,川航最後結算價是拉薩重慶五折,其余四折,因考慮在重慶轉機需要住宿兩晚,與航空公司談判,最後川航再送我們重慶機場賓館兩晚住宿,這樣我們就搞定了往返四飛的行程機票,含機場建設費和燃油附加是3350元。

最後說說進藏的安排。在藏的安排非常講究,考慮高原反應的承受力,我們並沒有按常規的路線,常規的五六天行程,大部份是先市區布達拉宮、大昭寺,再納木措,再日喀則,再林芝。通過對海拔高程的反復比較,我們敲定的七天方案是:第一天休息,盡管上午11點就到拉薩,我們還是安排高原適應休息。根據資料,如有高原反應者一般在1-4小時開始高原反應,所以到藏後如何過渡適應也很重要,並嚴格做到少說話少運動少吃飯;第二天安排市區的大昭寺和布達拉宮;第三天安排往低海拔的林芝走;第四天在林芝游覽雅魯藏布大峽谷;第五天返回拉薩,第六天安排海拔4700米的納木措。以有效地緩解高原反應。實踐來看,這樣的安排對緩解高原反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進藏後,我們基本上做到按原計劃實行。9月21日我們搭乘川航的早班機10時許就到達拉薩貢嘎機場,機場離拉薩市區70多公裡,需要1個多小時,到達市區後吃了中飯,就是休息,想以此來實現高原反應的最小化。

第二天即9月22日,由於時差關系(差2個小時),我們9時出發,先是參觀大昭寺,這是第一個列入旅游的景點。從賓館出發,不到十分鐘就到。大昭寺算是我游覽過所有寺廟中最擁擠的:我們到達後,竟因寺內實在人太多而不允許入內。沒辦法,導游只好帶我們先游覽八角街(八廓街),八角街就在大昭寺的外邊,外人眼中是商業街,情況也確實如此,這裡有許許多多的商品,包括紀念品銷售。實際上八角街更多的是藏族傳統的轉經之路。

我們的布達拉宮游覽時間是12時20分的,這可能與其它景點明顯的不同。首先布達拉宮游覽是實行定時管理,游客先進行登記確定進入時間;第二是實行實名制,必須是與申請登記相同的人才能進去參觀;三是必須通過安檢。這與我們平時乘飛機安檢差不多。此外布達拉宮還實行每天限量參觀制度。我們參觀了大昭寺後乘車到達布達拉宮停車場,稍等片刻,就是可進入時間了,因為導游是通過計算決定的。進入大門,清晰、雄偉的布達拉宮呈現在我們眼前。說實話,到西藏旅游,一半是衝著布達拉宮而來的,因此大家多少都有點興奮,以前所追求的,在影視中看到的場景變成了實景。與紙上的布達拉宮相比這完全是兩個概念。布達拉宮位於市中心的小山包上,主樓十三層,高115.7米(導游介紹119米),靠著圍牆抬頭望去,紅宮白宮清晰可辨,此前,我們並不了解紅與白的區別,以為光是建築的色彩的安排,到了現場才知真正紅白的意義——那是歷代達賴喇嘛宗教活動場所與行政辦公和休息的地方的區別。

23日,是安排高原調節的一天,這一天安排步行路很少,主要是坐車,且從高海拔(3650米)到低海拔(2900米)走,先是逆拉薩河而上,然後沿尼洋河而下,不過要移動400多公裡到達林芝,且路上還穿越5013米的米拉山口。如果理想化,半天就到,這裡所以需要特別說明,在西藏是不可能的。這段路我們大約走了11個小時,早上7點半出發,6點半到達。主要原因不是堵車,而是西藏的交通管理所造成的。在西藏開車的人沒有人不知道的,開快車要罰款。西藏實行的是段段設卡的辦法,交警每七八十公裡,一百來公裡設一個檢查速度的檢查站,也有電子警察,但很少。他是按照此距離限速通行時間算出來的,比如8點領了一張記著經過檢查站的通行單,下一站到達的時間寫著很清楚的時間,如果提前一分鐘到,就將被罰款200元,應該說是比較原始的辦法。所以,在西藏的公路上,不時會看到停車等時間的,他們沒有別的事,就是看寫著的時間點過了沒有。我們那天用了11個小時,還有一個原因是要繞道100公裡去看巴松措旅游點,短暫停留松贊干布出生地、阿沛新村和中流砥柱(尼洋河邊)。

到了林芝,高原反應就沒有了。所以會把拉薩上幾天的不舒服感都忘記掉。第四天即24日,是整個行程最舒服的一天。我們去游覽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中途去觀嘗了世界柏樹王,其中最大的一棵高50米,胸徑5.8米,樹齡2600多年,應該算是樹王了吧!

雅魯藏布江被稱為高原第一河,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處5382米,最狹處74米,險峻幽深,侵蝕下切達5382米,是中國最壯觀、最原始、最神秘的瀑布群。南迦巴瓦峰海拔7787米,位居全球第15高峰,堪稱“冰山之父”。上述是關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和南迦巴瓦峰的介紹。假如能體驗到上述的某一點,門票不要說580元,漲一倍也值。問題是這些僅僅都是耳朵的享受。事實上花580元更多的只是坐游艇的享受。從林芝出發大約花40分鐘的時間到達游船的碼頭,此項目聽說是去年剛開發的,碼頭及岸上設施也極其簡陋。每天大概分上午班和下午班開行,整個游程是5小時左右,每天最多能接待400人左右。那天我們是下午2點的游船班,上船後,游艇順流而下,大約一個半小時後到達派鎮,派鎮是米林縣到全國唯一至今不通汽車的墨脫縣的中轉站,很多物資都是通過這裡用人工方法轉送到墨脫的。聽說到墨脫走路爬山需要兩天的時間。派鎮上岸後,我們會被統一安排的面包車上,乘車前往觀看大峽谷轉彎處及遠眺南迦巴瓦峰。

游艇會在峽谷中穿行,兩岸險峻,風景如畫,雄偉的南迦巴瓦峰清晰可見。如果你帶著這樣的願望花錢去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游覽你會大失所望的。事實上,我們的游艇只是一個交通工具而已,它飛馳在寬闊的江面上,來回約三個小時,把我們從林芝的碼頭送到大拐彎附近。當然,收獲也是有的,在天氣晴好時,觀賞點會看到南迦巴瓦峰的雄姿;還有派鎮上岸至觀賞點來回40多公裡的險路,一邊是山,一邊是峽谷,且彎多路陡面窄,我估計很多人會不敢坐第二次(以前是土路,現在是渣油路面)。途中形像最深的應該算尼洋河與雅魯藏布江兩江交彙處的迷人景色,我們確實無法去形容它的美麗;還有獨特的沙丘地貌--佛掌沙丘,它停留在雅魯藏布江邊,使人帶來無數遐想!

回到林芝(八一鎮,現地區駐地),逛一下林芝清靜美麗的街道,可以買到西藏的土特產,特別是靈芝和蟲草,是遠方游客羨慕的,不管是真是假,都會帶著一點,否則會留下遺憾。

第五天我們的行程是原路返回拉薩,為第二天去經受此次海拔最高點景區准備。

26日仍然是一大早,我們一直與青藏鐵路相伴,走青藏公路向北,經當雄赳納木措。車內沒開空調,個個感覺有冷。西藏的天氣就是這樣,早上及沒陽光的地方就是冷,一旦陽光照到就感覺熱,所以這與我們沿海地區完全不同。坐在車內,窗外的景色仍然是西藏獨有的,很美:從雪山上溶化下來的水在溪中流淌,清澈、美麗;遠方的雪山亭亭玉立,瀟灑、清秀;還有近處的那山、那草,無數的牛馬羊群,仿佛把貧瘠包裹,富裕在晃動。

10時許,我們到達本次西藏行海拔最高點——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從這裡,可以清晰地看到聖湖納木措,在作短停留影後,我們將直奔湖邊。由於視線很好,看上去不遠的距離實際上還需要20多分鐘的車程到達景區。納木措海拔4718米,導游安排納木措景區50分鐘時間,需要緩慢行動。我們走到湖邊,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只要付10-20元錢,可以騎犛牛到湖邊留影。稱為聖湖,意義比看更重要。

27日清晨,我們告別了美麗的雅魯藏布江。說實話,這時,我的心才放了下來,帶隊到拉薩,擔子比歷次累計還重,所以,在西藏期間,首先自己必須以堅定的精神挺住外,還要祈盼團員們的身體少有不適,一聽到有人嚴重反應的症狀,我都仿佛有人用柱子敲打我的頭。我們全部同志最後很順利地完成所有行程!真是謝天謝地!

回顧西藏行程。體驗了很多理論上的知識,感受有吻合的,也有誤差的。

一是高原反應。盡管我們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備,高原反應仍然不可避免,只是輕重不同而已。原本以為到過虎跳峽(3900米)、玉龍雪山(4680米)都比拉薩高,但必竟是長時間在此活動,反應少者,也很難有長力。只好走小步,說輕話。

二是西藏的道路。在一般人看來,西藏的道路會是很差的。實際上如果除了探險,通達一般旅游點的道路都是不錯的,我們走的拉薩到林芝也好,拉薩到當雄、納木措也好,都是國道省道,盡管道路不寬,但路面還是挺好的。由於西藏車輛少,走在路上沒有擁擠的感覺,除了幾個亂七八糟的林木檢查站,把本該順順暢暢的路人為地堵起來。

三是高原反應沒有人家說得那麼恐懼。這次我們團裡也有較嚴重高原反應的,當時我們也不知所措,賓館服務員都會幫你聯系醫生,一般花上350元(內行的人200元左右)就可搞定高原反應,輸液3個250毫升加點血管擴張藥、能量藥就行。聽醫生介紹,除極個別外,一次輸液後在藏就不會有高原反應了。等於說,花了二三百錢就會換來舒服!

四是西藏的住宿和服務。一般的旅行社都會打“預防針”,賓館檔次比其他地區降一星標准,即三星的相當於二星。其實,拉薩賓館的身價比與國內其它旅游地區的賓館不相上下,有些還不如拉薩呢!我們住的金悅(三星)和江蘇生態園(准四),旅行社報價是標間140元/天,但服務確實不錯,第一夜客房部的同志都會上門一一向你們介紹防高原反應的知識,並告誡不要洗澡等等。

五是團隊餐的適應。未出門前都以為西藏無法吃,除了口味不行,還會有高海拔夾生飯。實際上比預想的好得多,正餐10元的標准,只要稍加同導游或飯店提醒,基本上還是能吃下去的,特別是蔬菜類,基本上都有一樣。

六是用車。好多驢友反映西藏的車不好,我也不覺得。旅游車大多是金龍車,我們這次包的是22座金龍海格空調車,應該是不錯的,且價格也便宜,用5天加機場接送,付費僅4300元。不過車主的費用也省,因為路上沒有一個收費站。 西藏是神秘的地方。一直來,都有到西藏的欲望,但客觀條件所限,一直沒有去成。今年三一四事件後,使很多人打消了去西藏的念頭,但卻讓我又想到了去西藏,因為在這樣的條件下為我們工薪族提供了條件:高昂的住宿費下來了,高昂的機票價格下來了,什麼服務費也降下來了。……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