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蹤浪跡”獨行走西北(5):嘉峪關小記

作者: 長空雁叫

導讀03年出差東北,順訪山海關,站在老龍頭邊,東望大海,心中突然萌發一個想法,有朝一日去趟西北大漠,觀賞萬裡長城最西端的另一座雄關——嘉峪關。今年終於來了機會,兒子XH出差嘉峪關,邀我前往一游,5月14日從廈門出發,經停寶雞、天水、蘭州、武威、張掖,23日傍晚抵達嘉峪關。 歷史上的嘉峪關是一座軍事要塞,沒有多少居民,1958年以後,隨著“酒泉鋼鐵公司”� ...

03年出差東北,順訪山海關,站在老龍頭邊,東望大海,心中突然萌發一個想法,有朝一日去趟西北大漠,觀賞萬裡長城最西端的另一座雄關——嘉峪關。今年終於來了機會,兒子XH出差嘉峪關,邀我前往一游,5月14日從廈門出發,經停寶雞、天水、蘭州、武威、張掖,23日傍晚抵達嘉峪關。

歷史上的嘉峪關是一座軍事要塞,沒有多少居民,1958年以後,隨著“酒泉鋼鐵公司”的建設,嘉峪關逐步發展,1965年設市,1971年又升級為省轄市,可以說,沒有昔日酒鋼的興建,就不會有今日嘉峪的繁榮。XH也是因為公司承接了酒鋼的項目,才得以奉派來嘉峪關市駐點,順便給我提供住宿的便利。

5月24日“在家”休整一天,25日是周日,XH陪我出游,早10點多離開華電賓館,打的15元前往嘉峪關城。這座要塞始建於明朝,距今已有631年,明朝是我國歷史上疆域不算太大的王朝,其直轄領土的最西端就是嘉峪關,因而,嘉峪關周邊的長城也就成為明代長城的最西段城牆。這段長城以嘉峪關城為中心,向南、北兩翼展開:南翼延伸至祁連山腳下的“萬裡長城第一墩”,它高高地佇立在討賴河大峽谷的懸崖之上 ;北翼綿延至黑山山脈,倒掛與山體半腰,名曰“懸壁長城”。嘉峪關城就修建於祁連山與黑山之間最狹窄處的嘉峪山上,扼守著古代西域進入中原的必經之路。

關城門票100元/人,老人半價,游覽全程須剪票三次。第一次剪票後進入一座公園,湖水蕩漾,蘆葦叢生,岸邊楊樹成排,遠處祁連山的雪峰歷歷在目,戈壁荒灘上竟能有如此美景,著實讓我贊嘆不已。拍了幾張照片,繼續前進,著名的大漠雄關就聳立在不遠處的高坡之上。嘉峪關城有內、外兩層圍牆,外牆只是一道黃土夯築的高牆,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城牆,然而,從關城向南、北兩翼延伸的長城卻都是與這道外城牆相連。外城牆之內還另有一道高大、雄偉的城牆,這才是真正的嘉峪關城。進入外城牆須進行第二次剪票,入口處有塊黑色石碑,表明嘉峪關與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外城牆裡面是個大院,有條碑廊和一座關帝廟頗值得一看。關帝廟後面就是嘉峪關城東門外的甕城,這是一座小小的方城,四面高牆,戰時若有敵人闖入,守城士兵可以從四周的城牆上放箭,這就叫做“甕中捉鱉”。通過甕城,再經由東城門進入關城內部,偌大的一片廣場上,只有一些樹葉灰白的沙棗樹和一座被稱為“游擊將軍府”的小院落,其他地方空曠、荒涼,幾乎像是戈壁一般。聽一位工作人員講,城內原本有很多古建築,如嘉峪驛站、駐軍營房、南閘門樓、演武廳、東西關防、魁星樓等,上世紀40年代,也不知道是那一路的部隊在關城內駐防,古老建築被悉數拆除,就連現存的游擊將軍府也是近年重修的。關城的修繕至今仍在持續,目前的工作是鋪設石板路,平整的路面鋪好後,再用火焰噴燒,讓石板表面炸裂出坑坑窪窪的痕跡,這大概是為了要整新如舊。

關城西門內側有條斜坡馬道,父子二人11:20登城,在城牆上逗留至12:40,游玩、拍照,將凡是能夠走到的地方,都去逛了一遍。嘉峪關城為長方形狀,東西長、南北短,城牆用黃土夯築,只有某些關鍵部位外包磚塊。據有關文字介紹,關城總面積總計達2.5萬平方米,城牆高度為10.7米,其核心區域設有東、西兩座城門:西門面向關外,名為“柔遠門”;東門面朝關內,名為“光化門”,東、西兩座城門之上建有三層木結構的門樓,城門外面又都有甕城圍護。另外,為加強應對來自西方的威脅,古人又在關城西門(柔遠門)的甕城外面加修了一道南北走向的高大的城牆,它與南、北兩側的嘉峪關外城牆相連,並與關城核心區域的西城牆共同圍成一座城外有城的“羅城”。這道城牆上開有通往關外的門洞,門台上建“嘉峪關樓”,因此,嘉峪關城一共建有三座城樓,由東而西,分別為“光化樓”(東城樓)、“柔遠樓”(西城樓)和嘉峪關樓,後者直接面對大漠。關城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等,共計十四座小城樓,形成一個復雜的防御體系。漫步走在城牆之上,極目遠眺:南方的祁連山白雪皚皚,長城從我們腳下一直向遠山延伸 ;西、北兩方則是空曠的戈壁荒原與黑褐色的黑山山脈 ;東面就是綠叢點點的嘉峪關市區,依稀可見遠處酒鋼公司的高大廠房。

從城牆上下來,又經“嘉峪關門”出關,在戈壁灘上轉了一圈,只有從這個角度回望,才能夠真正體會出這座關城被稱為是“大漠雄關”的深厚寓意。拍了幾張照片,原路返回,路過游擊將軍府時,也順便進去看了看,畢竟我們的150元門票已包含了這項消費,不看白不看!一座幾乎是嶄新的二進院落,前院為將軍的“公堂”,後院是家眷的居室,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21世紀的建築,不過,描繪將軍辦公、生活的一些蠟像卻是制作得惟妙惟肖。13:50走出關城,附近還有一座長城博物館,這裡是關城門票的第三次剪票點,裡面有幾件描述嘉峪關長城結構的模型頗為值得一看。

完整的“嘉峪關長城文化景區”包括嘉峪關城、長城博物館、懸臂長城和長城第一墩,共計四處景點,看畢關城與博物館,當然還要再去一趟“懸臂”和“第一墩”。攔下一部出租車,“的哥”牛逼哄哄地要求50元一個景點,講了半天價,才肯降為80元。懸臂長城與第一墩均無公交車可通,看看周邊只有他這一部的士,只得咬牙、跺腳,忍痛登車。幾天後聽另一位出租車司機講,若是在市內打車,80元錢跑三個景點(關城,懸臂,第一墩)是非常合理的價錢。

14:15抵達一處門口寫著“石關峽長城”的景點,司機說這裡就是“懸臂長城”,門票有老人優惠,父子共計35元。兩人興衝衝地登城,全然不知已被“的哥”忽悠,這道長城既矮、又窄,完全不能與嘉峪關城的城牆相比。然而,山勢險峻,長城蜿蜒,也確有一些北京八達嶺長城的氣勢。兩山夾持的峽谷中有條小河,凡有河水流經的區域,植被全都生長得十分茂密,遠遠望去,是一片翠色的綠洲,然而,綠洲外面就是一望無際的戈壁,視覺反差非常明顯。登到山頂,長城戛然而止,我們這時才發現,原來峽口的另一側還有一處景色更為壯觀的長城景區。事後才聽人說,石關峽一帶的古長城早已損毀,現存的長城均為原地夯土重建,北側的長城屬政府出資,名叫“懸臂長城”,比較雄偉,建成時間也較早,而且,其中還有一段真正的古城牆。我們攀登的峽口南側長城由當地農民修建,建成較晚,也較粗糙,真正的名稱就是“石關峽長城”。“的哥”如此地忽悠我們,應該是為了得到一些回扣。下山時遇到一位獨自旅游的女孩,請求XH為她拍照,事後順便聊了幾句,此女來自南京,我們贊嘆她只身闖蕩的勇氣,她說“孤女獨游”已成為時下的潮流。這位女孩剛從敦煌過來,據她介紹,在敦煌的住宿是170元/天,包車游陽關、玉門關、魔鬼城是450元。根據網上的信息,我感覺這等價格有些偏貴,但她卻是滿臉豪氣地說:“在敦煌就是這個價!”。分手後,我問起XH對此女的印像,XH說:“若不是財大氣粗,就必定是個傻帽”。不過,有一點我們倒是與她是同樣的“傻帽”:一生或許只能來懸臂長城一次,但卻被“的哥”忽悠去看一個假貨。

大約下午三點離開懸臂長城,一路南下前往“長城第一墩”,半小時後到達景區,父子兩人的門票也是35元。討賴河峽谷邊上有一條進入地下的通道,下面是一間朝向峽谷開窗的地下大廳,這裡原本是飛越河谷溜索的出發站台,然而,售票處和站台上均無人值守,可能是已經歇業。站台旁邊有一座用綠色厚玻璃作為地板的觀景台,凸懸於峽谷的絕壁之上,我們穿越大廳,踏上觀景台,透過腳下的玻璃地板,可以看見滔滔河水正在下面大約80米的地方奔流,兩岸都是懸崖,景色十分壯麗。父子兩人相互拍照,但對支撐我們的玻璃卻總感難以放心,呆沒多久就匆匆逃離。候在一邊的出租車司機看了發笑,他說玻璃地板絕對可靠,就是在上面跳舞也沒問題,真正可怕的倒是前面的一座懸索吊橋,他已來過此處多次,但卻從來不敢過橋。

離開觀景台,登車繼續前行,路過第一墩時沒有停留,直接來到大峽谷的邊緣。自西向東奔流的討賴河將原本平坦的大戈壁切割出一條既深、又寬的河谷,兩側全都是近乎刀削般的絕壁,這是古代游牧騎兵難以逾越的鴻溝,難怪明朝只把萬裡長城修建到這裡為止,再往西行,就只剩下年代更為久遠的漢代烽燧。河谷北岸有座仿古軍營,據說是個影視基地,房屋全用夯土壘建,顯得非常古樸。讓“的哥”感到恐懼的那座吊橋就橫亙在眼前,橋身孤懸於討賴河上空大約60~70米處,父子兩人搖搖晃晃地向對岸進發,還真是有些膽戰心驚。南岸的仿古客棧沒啥可看,倒是大峽谷的景觀讓人感到震撼,兩人小心翼翼地走到峭壁邊上,拍了不少照片。返程依舊是要過橋,這一次的辦法是抬頭、挺胸、望天,根本不看腳下,於是,大踏步地順利通過。仿古軍營旁邊有條小路,可以向下直抵討賴河邊,小路入口設有路障,警告游人危險,但卻是無人值守,再說,我們也看不出險從何來?於是繞過路障,來到岸邊,與討賴河水親密接觸。站在谷底抬頭觀望,兩側的陡峭絕壁全部都是沙石堆積結構,據說這裡原本是祁連山古衝積扇的堆積物,此等堆積物在干燥時堅硬如混凝土,但遇水則是“不堪一衝”。據說,長年累月的河水衝刷致使峽谷絕壁不斷崩塌,佇立於絕壁頂部的“萬裡長城第一墩”目前已是處境堪憂,當局正在積極地尋找對策。討賴河的水源是祁連山的融雪,河谷底部堆積著大量從祁連山上衝下來的卵石,有些石塊有著美麗的花紋,我們順便撿拾了幾個留做紀念。

17:00離開峽谷,返程時又路過著名的“第一墩”,它原本是明長城最西端的第一座烽火台,重要意義與山海關的老龍頭相同,分別是萬裡長城西、東兩端的起點和終點,然而,眼前的嘉峪關“第一墩”只不過是個大土堆而已,與長城東入大海之處的山海關“老龍頭”,不可同日而語。“大土堆”的旁邊立有一塊“萬裡長城第一墩”的石碑,兩人在此處拍了幾張照片。

“嘉峪關長城一日游”就算是到此結束,總的印像是:關城票價雖貴,但還是值得一看;懸臂長城是現代人工造景,其實不看也罷;長城第一墩沒啥可看,但討賴河大峽谷卻是非常地壯觀,它是戈壁灘上的大峽谷,風光特色迥然不同於我前些年曾游歷過的“長江三峽”及“金沙江虎跳峽”。17:30回到華電賓館,晚飯在附近的“德克士”吃洋快餐,嘉峪關是座小城,洋快餐只有德克士,不論是肯德基、麥當勞、還是必勝客,至今都尚未進駐。

從5月23日抵達嘉峪關時算起,直至6月11日離開嘉峪關赴蘭州,總計剛好20天,其間,除赴敦煌與酒泉游玩的時間以外,只有與XH同游長城的這一天算是過得最為充實,別的日子都很清閑,如其說是旅游,還不如說是到嘉峪關來小住。嘉峪關市旅游資源豐富,除長城文化景區以外,魏晉墓和七一冰川也都是著名的景點。然而,這兩處我都選擇放棄,因為,從廈門出發這一路走來,已經看過寶雞的唐墓與武威的漢墓,對於再鑽一次古墓,已無多少興趣可言,至於七一冰川,則主要是因為交通不便,而且,此前已經去過雲南的明永冰川和四川的海螺溝冰川。

XH工作頗忙,中午都難得回來吃飯,我獨自無聊,到處閑逛,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華電賓館旁邊的“嘉峪關森林公園”,這裡也是我每天早上的慢跑之地。清晨之時,在此公園內可以聽到南腔北調的口音,有東北人、有上海人、還有標准的京腔,他們大多都是酒鋼公司的退休人員,每日到此晨練。這一地段原本頗為雜亂,酒鋼出資將其改建成為林草茂密的公園,時值五月下旬,沙棗樹正在開花,園內到處都彌漫著清馨的花香。嘉峪關地處戈壁,但給我的感覺卻是並不缺水,森林公園的綠化是采用大水漫灌,水龍頭24小時不關,把整片草地都澆灌成了沼澤。公園裡正在建設一座“高爐”, 龐大的身軀非常醒目,從老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然而,修建它卻並不是為了要煉鐵,這是為了慶祝酒鋼建廠50周年(1958~2008)而建造的一座鋼鐵豐碑。

嘉峪關市因酒鋼而建,漫步街頭,隨處都可以看到與酒鋼有關的標志物。城南“雄關廣場”北側有座拔地而起、高達39米的不鏽鋼造型,這也是為酒鋼所建,因為,在一切均須保密的年代,酒鋼曾被稱為是“39公司”。廣場南側也有一座漂亮的雕塑,造型是“馬踏飛燕”立於地球之上,這是嘉峪關市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標志。嘉峪關街頭城市雕塑頗多,火車站廣場上的驛使銅雕就是其中頗具地方特色的一座,它由嘉峪關市政府興建,體形高達12米,創作原型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墓中的墓磚壁畫。乘馬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馬尾橫直,作飛奔狀,最為有趣的是該驛使的造型特意不顯嘴巴,借以表明驛使的職業道德應當是守口如瓶,這也是畫像墓磚上的原創寓意。

對我來說,乘坐公交車“旅游”是個不錯的選擇,花費每次只是一元,但卻可以舒舒服服地將沿途街景看個透透。作為一座小城,嘉峪關的公交線路總共只有四條,均由火車站始發,而且,1、2、3路的終點也都是汽車北站,只是中間行駛的路線完全不同而已。4路公交車從火車站發車後,經市中心向西,直抵嘉峪關城,因而,在嘉峪關市的所有旅游景點中,唯獨前往嘉峪關城是可以乘坐公交車的,其他均須打的。6月9日這天是我抵達嘉峪關後的第18天,已經通過攜程網預訂了經蘭州返廈的四折機票,考慮到今後可能不會再來嘉峪關,趁著尚未離開,何不利用方便、價廉的市內公交,再去多看一眼關城?

決心既定,說干就干,大步出門,登上4路公交,購票一元,直奔關城。下車後,立馬挺進戈壁,這次並不打算買票,只是想在戈壁灘上繞著關城瀟灑走一圈。關城通往第一墩的南翼長城在“嘉峪關門”附近有一缺口,通過此口可以直接來到“嘉峪關門”城外,距城百米的大漠荒灘上有座孤零零的碑亭,碑面上刻著“天下雄關”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烈日炎炎,躲進小亭內休息片刻、喝了瓶飲料以後,繼續繞行。關城通往懸臂長城的北翼城牆在長城博物館附近也有一處開口,通過此口後,再向前走不遠,就是我剛才下車的4路公交車站。連帶停留、拍照,繞城一周大約用去兩個小時,來回車費再加上飲料費,總共花費五元錢。日後若有網友打算節省100元/人的嘉峪關城門票,建議不妨試試這條路線,不用花費一分錢,照樣也可以拍攝到滿不錯的嘉峪關城“到此一游”留念照。



(第一次剪票後進入一座公園,湖水蕩漾,蘆葦叢生,岸邊楊樹成排,遠處祁連山的雪峰歷歷在目)



(父子二人11:20登城,在城牆上逗留至12:40,游玩、拍照,將凡是能夠走到的地方,都去逛了一遍)



(凡有河水流經的區域,植被全都生長得十分茂密,然而,綠洲外面就是一望無際的戈壁,視覺反差非常明顯。)



(自西向東奔流的討賴河將原本平坦的大戈壁切割出一條既深、又寬的河谷,兩側全都是近乎刀削般的絕壁)



(若打算節省100元/人的門票,建議不妨試試這條路線,不用花錢也可以拍攝到滿不錯的嘉峪關城留念照。)


精選遊記: 嘉峪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