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陽朔的最後一天了。上午去銀子岩,下午回桂林,逛逛像鼻山和市區,晚上就要回上海了。
之前托朱師傅定好了票,9:30還是到陽朔汽車站等銀子岩的專線車,上了車報他的名字和手機號碼就可以了。
路上經過十裡畫廊,隨車導游也會作講解,但乘車畢竟速度快而且又隔著車窗,所以還是騎自行車看的更清楚。.
半小時後就到了“游過銀子岩,一世不缺錢”的溶洞景點——銀子岩。廣告詞暴俗,但溶洞本身卻超凡脫俗,和我以前在江浙一帶看到的不太一樣。因為大部分是比較年輕的鐘乳石,所以看上去都潔白如玉,銀光閃閃。最喜歡的是“瑤池仙境”,那個倒影太漂亮了,僅僅2、3釐米的水潭卻倒映出一個似真似幻的世界。還有“雪山飛瀑”,寬五六米,高3米多的岩壁,縱向折折疊疊形成大小不一的瀑簾,滿眼星星點點鑽石般閃耀的銀白。還有“獨柱擎天”,鐘乳洞中柱子樣的很多,但很少看到像這樣有分叉的,造型很漂亮。
還有更多的等等,不能一一描述。一個小時的游覽時間可謂讓人目不暇接,很多時候我都駐足凝神,舍不得走,可惜景區導游掐好一小時的時間,走的很快,根本沒時間讓人細細品味,而且導游解說詞都是背出來的,說個笑話唱個山歌都很程式化,導游應該是銀子岩最讓我遺憾的地方了。
午飯去富貴樓吃斑魚火鍋,這個在上海好像沒看到過,所以一定要來嘗個鮮,而且到桂林第一頓就吃的魚,中間也在不停的吃魚,這最後一頓就來個有始有終吧。
斑魚(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算什麼魚,以前沒吃過)頭尾做湯,魚肉被切成薄薄的透明的魚片,一涮即可,很鮮嫩,中間軟骨樣的一條卻又韌韌的,沾上用醬油和當地辣椒調成的簡簡單單的醬汁,很美味艾!
回旅館拿行李之前,先去看看依陽朔縣城而流的這一段漓江。這幾天早出晚歸,縱然從旅館走5分鐘就可以到,卻居然到最後一天才有時間去走走。
這一段漓江江面不是很寬,兩岸也沒有山巒聳立,是一段平緩而秀氣的漓江。一面是如織的游人,三三兩兩,或坐或倚,也有三兩閑靠的竹筏在招攬生意,對岸是草地還有悠然吃草的牛馬。——一個悠閑的江邊的下午。來陽朔的兩天都是陰陰的,而那天卻意外的出了太陽,太陽暖暖的,曬的我有點昏昏欲睡,我把腳泡在漓江水裡,賴著就是不想走。其實每次旅游都是這樣,束縛於假期和經濟的原因,縱然是自助游可以自己控制時間,卻也總是匆匆忙忙,趕來趕去,往往到最後的一刻才想到什麼都不做,靜靜的感受下,在悠閑的陽朔同樣不能幸免。那一刻我那麼強烈的想再多待幾天,哪怕就只是這樣坐著。
拿好行李回汽車站,坐車回桂林。這裡犯了個錯誤,沒有到站裡買到桂林的直達車票,而是被一大姐忽悠上了輛非直達的車。車也是停在站內的,所以我們以為都一樣,但它是上車買票的(14元/人),終點站是火車站對面。雖然當中也只停一站,但會上來很多人,要加座小板凳才能坐下,這坐車的感覺就和來時的干淨舒適差遠了。
車到桂林,到火車站寄存了行李,5元一件。然後就按著地圖邊逛邊走去像鼻山公園。
像鼻山現在的票價好像已經超30了,不過多少錢跟我們無關,反正不會從大門進的,一接近像鼻山附近,就有很多婦女來兜生意,最後20元一筏送我們進去,其實我覺得還能便宜,因為就像擺渡樣把我們送進公園,頂多10多分鐘。上筏的地方是一片公開的漓江水域,有很多當地的居民在那裡游泳戲水,幸福的桂林人民啊。
整個公園可看的就只有一個像鼻山,現在由於水位上漲,它看上去更像一個刺蝟。說實話這個景點很無聊,政府把它圈起來收錢還遮起來不讓人看就更無聊了,既落得個小家子氣的罵名,也起不到實際的效果,因為門票越貴,就越多溜進來的法子,你能遮住像鼻山,你能把江水也切斷嗎?
拍了兩張“到此一游”照就出公園了,走不多遠就能看到金銀雙塔,還蠻漂亮的,可惜沒時間看兩江四湖了,據說桂林環城水系的夜景滿漂亮的,不用乘船,隨意走走也很舒服,我們是沒眼福了。
時間不多,就在市中心逛逛,正陽路步行街,微笑堂~~~很繁華,人也很多,我們重又回到了熟悉的大城市的感覺,陽朔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晚飯去了微笑堂對面的石記米粉,這裡的米粉跟上海的完全不一樣,是鹵水干拌的,很香很好吃,拌著鹵牛肉片,干黃豆什麼的稀裡嘩啦就下去了,最後為了嘗試下兩吃的滋味加了骨頭湯,不過衝淡了反倒不好吃。我們在這裡也沒吃過其他干拌的米粉,所以也沒比較,但就這一次就覺得桂林米粉很好吃的,而且才3塊錢,想想我們打發中飯吃的十幾塊的米粉都是什麼啊。
正吃的開心呢,接到春秋航空的電話,春秋夜機果然還是沒有破例的延誤了,本來回去還能小睡一會,現在延誤了近三個小時,到上海已經過5點,回去洗個澡就好直接去上班了。既氣憤又無奈,恨恨的和同伴說以後再也不乘春秋的航班了,但其實大家都知道估計還是會再乘的,畢竟便宜嘛,人窮志短啊。為什麼就不能有既價廉又物美的廉價航空呢。
雖然是一個並不完美的結尾,但陽朔之行還是帶給我們完美的回憶。這是我們初次來陽朔,走的都是些常規路線,下次再來的時候應該要把時間安排的更充裕些,真正融入到陽朔的悠閑氣氛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