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序

作者: 閑來沽酒

導讀 (卡瓦格博)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看到梅裡石村的白塔,看到梅裡水彙入瀾滄江時,我不敢相信就這麼走出來了。此刻沒 ...


(卡瓦格博)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看到梅裡石村的白塔,看到梅裡水彙入瀾滄江時,我不敢相信就這麼走出來了。此刻沒有絲毫的欣喜之情,漫長的行程途中的艱辛與堅持都化為戀戀不舍,只想放緩腳步,讓離別來的慢點……回首來時路,感慨萬千,感謝神山眷顧,給了我太多驚喜與感動,這一趟的旅程如所有走過的路將永遠珍藏在心中。在飛來寺煨桑,敬香,掛經幡,行大禮,得知這是中秋節的第一柱香,心中欣喜萬分。在明珠拉卡,看到卡瓦格博正面全貌湧現於天際之中,心中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只有跪下長拜,默默祈禱,為家人,為朋友。在多克拉埡口,經幡在湛藍的天空下獵獵飄揚,山鷹在深谷中邀翔,萬籟俱寂,此刻過世親人的靈魂與你相見並同行,陰森的埡口感覺不到絲毫的凄涼與蕭殺,只有思念與溫馨相伴。盧阿森拉埡口,為逝去的親人掛上白色經幡時,孫欲養時而親不在的悲愴從心底升起,淚眼朦朧之際看到神峰突然穿雲破霧顯露出巍峨英姿,怎麼不叫人全身驚顫啊。此刻感動,悲傷,欣喜,思念各種情感交織在一起,不禁淚流滿面……在狂風與冰雹中登上說拉埡口的瞬間,天空突然放晴,一道彩虹掛在天邊,陽光照耀梅裡群峰的壯麗景像,怎能不叫我熱淚盈眶。…………而帶給我更多感動的是生活在這塊神奇土地的淳樸人民。來自西貢的八歲小姑娘,在翻越唐堆拉卡時見我步履艱難要幫我背包,並拿出她舍不得吃珍藏著的冰糖給我,當我明白她的意思時,感動的不知說什麼好,只有牽著她的手一起走。在拉康拉我下到阿丙寺轉塔,怒江邊的峭壁上,一位藏民飛速下來,詫異中才明白只因道路險峻要扶我下去,待我上來後他早已不知去向。路過龍普村,藏民從遠遠山底跑上來給我們捧上新打下來的核桃,來不及說聲謝謝,她早已跑下山崖。拉達到格布沿著玉曲河峭壁的一尺見寬的滑石路是轉經路上最危險的路段之一,左邊是高聳的山壁要防山石滑落,右邊是陡峭的懸崖又要防腳下滑石,而下面數百深處是是奔騰的玉曲河,峽谷中形成的猛烈大風使人搖搖欲墜,稍有不慎便是屍骨無存,但迎面過來的藏民,總是把自已停在右邊懸崖邊上,留出左邊安全位置讓你先過,在你走過他(她)身邊時總會聽到一句““扎西德勒”。而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大瓦茨裡告訴我:在轉經時無論如何辛苦,你心裡不要抱怨,轉經的人內心是快樂的。他是擔心我支撐不住時口吐怨言而遷怒於神靈,對於神山的感情他們是不言而諭的。每次大瓦在做好飯後先將食物拋向空中,畢恭畢敬的說:先敬卡瓦格博……臨睡前他總是朝著卡瓦格博方向磕九個等身長頭……我算不上信徒,對他們的宗教信仰了解的也不多,但我明白,是因為尊重和敬畏,所以快樂。轉經路是快樂的一路風光旖旎,可仰望白雪皚皚的山巔,走過長滿仙人掌的的干熱河谷,從巍峨雄渾的大山峽谷,到芳草萋萋的高山草甸,穿越茂密的原始森林,登上開著鮮花的埡口,如此奇特多變的景致,帶著徒步細賞的喜悅,享受著自由飛翔的愜意。內心怎能不快樂更有在途中碰到的那些執著的人,陌生臉龐帶著似曾相識的笑臉,相聚在察瓦龍,喝酒對歌跳鍋莊,第二天互道珍重後各自上路。以後在旅途中是否能再相聚,我不知道。人生中有多少故地可以重游,有多少情感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可以相待,我也不知道,但我會期待,因為有期待人生才更加美好。這個秋天與卡瓦格博相見,從此刻骨銘心。


(梅裡群峰)



(盧阿森拉仰望卡瓦格博背面)



(說拉埡口的彩虹)



(日照緬茨姆)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