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

作者: lwrat

導讀早在去西塘之前就曾聽說過關於西塘的兩種截然相反的評論。愛者說:“愛也,古風猶存。”怨者說:“怨也,人心不古。”(一) 尊聞堂,一如其名,其尊貴在早已是人們心中世外桃源的西塘諸景中更顯得出世些。這種出世最初體現在其門庭的冷落上,偌大的天井中悄無人聲。我們因愛其靜,便貿貿然闖了進去,不想卻被看門的老人擋在門外。他不屑地瞥了一眼我們手中的 ...

早在去西塘之前就曾聽說過關於西塘的兩種截然相反的評論。愛者說:“愛也,古風猶存。”怨者說:“怨也,人心不古。”(一)

尊聞堂,一如其名,其尊貴在早已是人們心中世外桃源的西塘諸景中更顯得出世些。這種出世最初體現在其門庭的冷落上,偌大的天井中悄無人聲。我們因愛其靜,便貿貿然闖了進去,不想卻被看門的老人擋在門外。他不屑地瞥了一眼我們手中的聯票,倨傲地說:“這兒的景致豈是這三十塊的聯票所能包容的。”雖然聽懂了他要另收費的話外音,但一點兒也不覺反感,反而不由地對他憑添了一絲敬意,因為一直認為倨傲其實正是一種充分自信的表現。於是向他笑笑:“知道,故特來瞻仰奇景。”老人似乎滿意了,露出和藹的笑容,頗為熱情地引我們入百壽廳,使我們見識了西塘一絕——雕有百壽字樣的橫梁。梁上除了寓意福壽雙全富貴如意等吉祥花樣外,竟然在廳之四方各雕有雙龍。要知道,在古中國有資格雕龍的地方除了宮殿外就只有孔廟了,而此江南小鎮的一所民居中竟也深藏著聖物,不得不叫人驚嘆。問了老人,據說這屋主原是朱元璋的子孫,只是此屋幾經易主,無從查考,這屋的秘密遂也似龍般化作了永恆的神話。設若龍種的傳說並非訛傳,那麼又一疑團隨之突現:雕梁之蓮花座盤邊緣雖極薄如紙,然歷經700余年仍完整如新,是何質材得以堅硬若此?答案是叫陳從周等專家都費解的,懸而未決,遂成疑案。

同去的朋友於驚嘆之余提出要照相的要求,老人聞說令我們自便,自己仍舊退回天井守望。朋友在廳內取景照相忙活半天,其間並無一人進來打擾。環顧四周,古玩器皿頗多,而我等隨身包裹亦多,看老人卻絲毫無一點防備之心,我突然感到了老人於無聲處傳遞給我們的極大尊重。

盡興之後,問及票價事宜,卻是極為低廉,竟與先時老人奇貨可居的那副神態產生明顯的對照。尊聞堂的出世在此也算可見一斑了。

我想,我是相信愛者的話的。

(二)

與尊聞堂相隔一條石皮弄即是種福堂。堂上白底黑字的匾額出自名士之手。相傳當年寇賊肆虐之時,堂上八旬老太君不顧年邁,親自攀高,以一方縞素遮蔽了堂匾,同時也遮護了家族的清白。時過境遷,此地曾一度淪為居委會。在一次大掃除中,縞素脫落,堂匾重現於世。我不知道對於堂匾的驚現,居委會的人們是何種心情,老太君的子孫們又是何心境。我只知道在我默誦著壁上綠泥鑲嵌的詩句時,似乎有些悟到了當年的老太君曾竭力維護的是怎樣一種超凡脫俗的尊嚴與清高。種福堂共有七進,而對外只開放了三進。我們一邊為今日之登堂入室而感榮幸,一邊卻又為自己的腳步聲是否打擾了後院的寧靜而感擔憂,於是下意識地放輕了腳步。

然而一陣可以震落梁上纖塵的吵嚷聲令我著實吃了一驚。只見一群彪形大漢衝入廳堂,毫不猶豫地各霸一把嵌石雕花的座椅。高蹺的二郎腿,不系扣的上衣,便便的大腹,以及油光的面頰無處不使我自然而然地聯想起當年的寇賊。可嘆老太君竭力躲避的強盜多年之後又來進犯,而這次,種福堂是連一方縞素的遮蔽也沒有了。我看不到住在後四進的種福堂傳人們此時的表情。

(三)

由種福堂向東是一派喧鬧的市井氣像。作為特產的蹄膀,蒸肉,糕點到處羅列,酒肆茶坊古玩店更是隨處可見。我不禁懷疑在西塘的千年歷史上是否曾出現過今日的浮華。

古董店外有一魚洗,同去的一女孩甚奇之,決心要將書上所學之共振原理付諸實踐。興興然以掌擦之,果見盆中水珠跳躍,如書中所述。店主極為熱情,招呼余者嘗試,我等嫌其水濁,雖感其熱情,然皆笑而不答,店主進而以理動人曰:“玩樂乃人生一大奇享,無有玩樂不能會人生之趣也”。言之有理,另有一友躍躍欲試了。我雖亦心動,然終因愛潔之心理,斷不肯嘗試。後因店主實在盛情,我厭其誇誇其談,遂促友人快走,不想店主手指壁上一行小字道“玩魚洗者請自投幣二元”。果然,事實證明,古桃花源中鄉人所備之“免費晚餐”終是天方夜潭而已。

結尾

西塘,叫我如何形容它!它本是一位歷經千古的老人,卻被人們如同初生嬰兒般百般寵愛著;它本是一位深居簡出養在深閨的良家婦女,卻被人們強迫著濃妝艷抹倚門賣笑;它是隴翠庵中的妙玉,無力在山門外擋住那些酒足飯飽後隨意幸臨的衣食父母,而庵中的風塵又豈是幾桶淨水所能洗淨?

我雖能理解怨者的話出有因,然我又不願予以苟同。我們不當一昧苛責主人的誑客之罪,須知我們的蜂擁而至給主人們帶來的不便要遠勝於此。看看著名的石皮弄牆上的過激言論為何屢拭不盡,想想被迫退至後院,上不得廳堂的種福堂後人,他們怨、他們恨,然誰又知道那些酒肆茶坊古玩店的老板中沒有種福堂的後人呢?於是產生了一個尷尬又無奈的循環。一如寄人籬下的妙玉。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