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起了個早,來到昨晚吃田螺釀的“沒有飯店”吃熱牛奶煎雞蛋,露天bar滿座,就在隔壁的“可可酒吧”吃的,結果被宰,價格比“沒有飯店”足足貴了一倍多,氣憤!陽朔的“沒有飯店”開了很多家分店,連之後去的龍脊梯田也有。飯店的名字很特別,傳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老外就發現了陽朔這個藏匿在中國大陸的人間天堂,可是這裡什麼都沒有,沒有hotel、沒有bar,甚至沒有公共廁所。於是老板開了這家飯店,取名為“沒有”,意思是沒有熱啤酒,沒有敲竹杠,沒有不周到。現在的“沒有飯店”已經是陽朔最具特色的餐飲店了。廣西人對吃沒有太多研究,所以在廣西沒有什麼特色美食。傳說中的啤酒魚遠不如川菜水煮魚,桂林米粉也是一般般的味道。真是難為了對飲食要求很高的老爸,還好有漓泉啤酒合他心意。
在西街口“九九車行”租了三部自行車,頂著太陽迎著風,勢不可擋地往遇龍河漂流地進發。跟我們一起騎車的還有一位越南女孩,一個人來中國旅行的,導游安排我和她拼竹筏。一條竹筏只能坐2人,我和越南女孩都落了單,拼筏是個不錯的選擇。陽朔的旅游產業很發達,全民導游,不殺生不宰客,遇到一個頭腦靈活心底厚道的導游,就可以玩得省心又盡興了。
媽媽大喊:慢點,蹬不動了!雖然從喊聲裡一點也聽不出乏力,我們還是放慢了速度,悠閑地將兩旁的景色盡收眼底。我們騎的是山路,窄窄的修得很平整,郁郁青青的山倒影在水田裡,粼粼閃爍。很熟悉的景色,電影裡的。一路上盡是單車黨,老外居多,頭盔護膝山地車全副武裝。來之前我閱讀了無數攻略,知道遇龍河清澈見底美過漓江,漂流能長則長,於是選擇從上游的仙桂橋開始漂。
爸爸媽媽的筏在前面,我和小越南跟在後面,像納尼亞傳奇一樣,我們進入了一個仙境,兩片筏靜靜地走,只聽見水流淌的聲音。我按快門的手指都放輕了些許,怕打擾了這片寧靜。遇龍河水很淺,水面下就是黃綠色的水草,有時密有時稀,水面上飄著長滿藤竹的小小島,竹頂末端的枝葉散落開來,像一朵一朵綠蘑菇長在水面上。河裡有很多石頭砌的水壩,從壩上衝下去的感覺很過癮。爸媽的筏工技藝超群,呼啦一下就過去了,我們的筏總是在壩上擱淺,我和小越南哈哈樂著提著裙子走下來站在水中央,待筏工將竹筏扶上正道我們再坐上去。小越南的adidas徹底泡了湯,我愛我的crocs。到了下游竹筏漸漸多了,開始熱鬧起來,3小時的漂流結束,我們被曬得紅彤彤地上岸找自行車騎回西街。
三個人風殘雲卷解決掉一條2斤重的啤酒魚和牛肉無數,歪歪斜斜到傳說中的明園喝咖啡,然後殘兵敗將一般回酒店呼呼大睡,一覺醒來已經晚上六點,精神抖擻。此時的西街已經是燈紅酒綠火樹銀花。在陽朔,任何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清澈寧靜的青山綠水,也有只有涉外沒有婚姻的紅塵愛意,所以不必張大嘴巴,多元的存在才是和諧的前提嘛!
晚上洗澡時發現身上已經徹底曬紅,第二天在鏡子裡看到一個巧克力顏色的我。這,還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