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十一常州、鎮江、揚州、高郵7日游實錄

作者: 來的都是客

導讀我以為我動作挺快,上來一看,手腳麻利的人很多,國慶節的文字已經連篇累牘了。先寫一篇攻略,索性不急,游記慢慢寫,還有照片慢慢選了再配。 序·買火車票 除了常州,後三者的游覽攻略,其實我在2004年就已經寫好了。但是,那年的十一讓我十分失望:在北京友誼賓館門外的火車售票處排了五個小時的隊,好容易等到開門,事先准備好的近十趟火車,沒有一趟有票, ...

我以為我動作挺快,上來一看,手腳麻利的人很多,國慶節的文字已經連篇累牘了。先寫一篇攻略,索性不急,游記慢慢寫,還有照片慢慢選了再配。

序·買火車票

除了常州,後三者的游覽攻略,其實我在2004年就已經寫好了。但是,那年的十一讓我十分失望:在北京友誼賓館門外的火車售票處排了五個小時的隊,好容易等到開門,事先准備好的近十趟火車,沒有一趟有票,而且是從軟臥、硬臥、硬座直到無座的票都沒有!

從此我對長假出行就懷了深深的恐懼,直到2008年的十一,想再試一試,采用的是找票販子買票,找了五六個票販子的電話,聯絡程序十分相似:第一通電話都說沒問題,一兩天內給你回話,而且馬上說出多少次車,顯得業務嫻熟。然而一兩天內沒動靜,第三天打第二通電話就說了,哎呀難哪這條線,你真要啊,我就真幫你找,開車前一兩天回話。

於是我就不抱希望了。離放假的日子越近,辦公室裡的人都不敢在我面前提假期的事,怕我把無名的火發泄到他身上。27號下午,忽然,我幾乎從不響電話鈴的手機叫了,直覺是有票了!果然,其中的一個票販子,說只有一趟到上海的T109,在鎮江不停,要到無錫下。我說:讓我想五分鐘。票販子還說了:大姐,咱是老關系(我虛報了一個常在他那裡訂票的單位),才先給你,你要,我就把票摁下來,人家要加100塊錢。五分鐘裡上網發現更近的常州也停,就是說我要花北京到上海的票價和100元的加價費,417元,比我的預算高出了不少,但畢竟比飛機便宜呀(票販子還說現在飛機都是全價,我也在網上查了,的確),關鍵是唯有此才能夠邁出第一步。

咬牙要票,迅速趕到約定的取票地點——某公共場合的大門口,再打電話,票販子說:我讓一個女的給你送去。五分鐘來了一位,帶著預備找給我的零錢和100元北京站訂票費單據的女人,此時我只能相信,那票是真的。交易很簡單,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回辦公室的路上我想:這會兒咱國家的航天員,正在太空艙外面行走呢!

票是定啦,但計劃全亂啦,只有一個晚上,幸虧我高瞻遠矚、信心堅定,早已將出門的包袱收拾好了,這會兒可以補充一下攻略,主要是查查常州有啥玩的。還有是聯系同學,常州、鎮江各有一位,一直不敢打電話,怕招呼了半天,讓人家准備,自己又去不了。第二天還要上班呢,偷偷地想能不能只上半天,但老板說只提前半小時下班,舉手請下兩個半小時的假,下午三點准時從辦公室出來,回家洗澡、吃飯,去北京站。雖然上車前還是有點惴惴不安——怕是假票,但通過驗票,真是如坐春風,已是騎鶴到揚州了。話說一路火車很平靜舒服,咱有臥鋪票啊。

旅游實錄

D1、常州鎮江各半日。9月29日早上7點39分,火車准時開進常州站,出站就見二十多年不見的同學站在接站的一群人之外,嘿!還是風流倜儻、特立獨行的小生啊。“平時這會,我還沒起床呢?”這位老兄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服:一周沒幾次課,老教師了還有備什麼課嗎,就剩下打打小牌、吹吹小牛啦。

照我的意思呢,急急去訂好的幾個點游覽,但同學說:得先吃早飯。於是一路找來,可惜常州人不像揚州人那麼重視早飯,找來找去,卻是全世界一樣的麥當勞還是肯德雞,於是第一頓早餐乏善可陳。

不知道是我選的兩個點離火車站近呢,還是常州太小,總之都是走著就到了,當然包袱轉嫁給同學提著啦。先是天寧寺,後是蘇東坡到常州的登岸處艤舟亭,前者都是香客(不知道他們要不要20元的門票),後者全是新造。只逛了這麼點路便近了午飯時間,蒙同學熱情招待一餐,然後打車送我到汽車站,買一張到鎮江的汽車票28元。順便說一句,一路上汽車都是那麼好買,連隊都不用排,只是肯定都包含著1-2元的保險費,我怎麼覺得這筆錢應該是自願付的呢?算了也就1-2元,沒的去費口舌。

12點50開車,14點到鎮江,江南的城市都離得這麼近。鎮江的同學早已約好放假第一天有個活動,沒法接我,但地圖是事先看好的,而且咱也有經驗啊,汽車站和火車站大多離得不遠兒,鎮江也不例外。火車站廣場有4路車直到焦山,市內公共汽車全世界都一樣方便,上車投幣開車,沒走出一站地去,就聞到一陣醋香,果然站名就是“恆順醋廠”。公共汽車走走停停,到焦山已經下午3點了。

等船、過渡、游廟、逛山,背著大包一口氣下來,還真有點累,但晚了沒渡船,雖不怕扔在廟裡,坐快艇不是得多花錢嘛,好歹渡船的費用包括在40元的門票裡。大門口買張地圖:哎,宗澤墓離焦山很近嘛,打車去!

司機不識路,打電話去問同行,竟說的是四川話。照著地圖仍然好一通找,下車時已經5點半了,上午晴空萬裡(有照片為證),這時卻是烏雲滿天,墓前的甬道完全被草木覆蓋,黑得真有點怕人。重回大路,松了口氣,但等123路公共汽車卻很花了一段時間,車到大市口,天完全黑了。同學電話指示我住京城飯店,一邊打聽一邊找,再往前似乎少了行人,趕快在路邊找了一家,江天大廈,對景也不貴。晚上十點,同學的短信來了:剛回鎮江,明天早上八點半來接我去吃早飯。

D2、准時吃上鎮江著名的鍋蓋面,還照到了漂在鍋裡的木鍋蓋,然後同學找了輛車帶著我去南山、米芾墓,還發現了從未有人提及的五義士墓,然後回到城時,圍著沈括像轉了一圈,來到原鎮江一中(現在是外國語學校了),找到魯肅墓原址。接著直殺城西吃魚,大大小小的魚很讓我這個北方人開眼,一邊吃一邊提醒自己千萬別卡(qiă)著露了怯,發現他們鎮江人把魚刺叫做魚卡(kă)。

下午同學還有事,把我送到附近的西津渡,還替我買了票。整個下午從西津渡的這頭走那頭,打從鎮江博物館門前過,又沿著山巷參觀了一下清真寺,上了寶蓋山,原來以為爬滿是樹林的公園山呢,沒想到滿是小房和小巷,路是找不到啦,幸虧一個小男孩領著走到鎮江二中,可能是橋梁大師茅以升的母校吧,所以也叫茅以升中學。然後穿過一個隧洞,又下到一個亂紛紛的居民區,順著小攤主的指引,終於來到一段安靜而有情調的山路上,幾乎在路的盡頭便是賽珍珠的故居了,可惜關閉未開。

翻身下山便是火車站,仍乘4路去北固山,爬山,沿著龍脊直走到被修路挖段的中峰,望見獨立的後峰上那烈士塔,除園門時幾乎到了人家下班關門的5點半了。回江天大廈,應該有一路車下車點更近,但來了四五輛4路車,那車就是不來,只好仍乘4路,下車多走幾步。路過超市,進去買了一個碗面,昨天吃了揚中的小館,今天走得累了,懶得再找新鮮吃食,對付一頓算了。

D3、謝絕了同學的送行,一早直奔金山,挺有意思,三山分三天玩,好像別人都是一天解決的。乘12路車,車上沒幾個人,司機老問:你哪兒下?最後剩下我和一對老夫婦時,他們的對話我沒聽明白。不久司機把車停了下去,老頭不滿地嘮叨,老太太阻止,老頭說:不平則鳴。老太太解釋給我聽:他們本來打算在某站下,買點菜,再去金山散步,但司機不歡喜,因為他見人少便不想走正常的線路,打算繞到他熟悉的小攤前買早點,於是老太太說,好好,那我們就金山下。

金山出來,乘115路車到渡口,只見道路寬闊,一塊大石頭上刻著江澤民的字:鎮揚汽渡。大部分是汽車過渡,行人不多,據同學講,以前根本不賣行人票。3元的過渡費雖然比乘鎮揚公交便宜,但我這麼走的真正目的是想體驗一下京口瓜洲一水間的感覺。

長江不寬,20分鐘就到了揚州,5塊錢的蹦蹦,送到瓜洲古渡公園的門口,其實就是水利工程的大門,8塊錢沒票,給一份介紹折頁。沒有游人,轉了一大圈回到大門口,開進一輛車,車上下來的人問看門的:她是專門來玩的?

瓜洲水利工程離瓜洲鎮有一段路要走,沒蹦蹦了,開步走,一路問,直來到16車的站牌下,1塊錢,直抵揚州西站,可是不近的路。來前兒就看好了揚州的公交(網上現在什麼都有),買了張揚州地圖(到離開揚州那天,地圖已經破爛不堪了),問明29路車站,直到友誼廣場,換3路,抵幾乎是揚州最北邊的黃玨鎮,在好幾位當地居民的指引下,找到根本進不去的焦循墓。然後原路返回,已經過了中午吃飯的時間了。從友誼廣場打車7塊錢到史公祠,拜謁之後,拿著地圖,過東關街,轉解放橋,來到普哈丁墓園,又是沒人,受到管理員的熱情接待,還看到據說只有重大活動期間才看得到的墓園外運河裡的花船游河。

趕往汽車東站,12路,2塊一張票,17點30分買到票,以為是最後一班,竟學習了一個新詞“流水班”,跟等公共汽車一樣排隊,但車來了坐滿就走,不得站著,後面的人等下一輛,有時下一輛就等在邊上,簡直比公共汽車的間隔還短,真是流水一班。所以幾十人的人隊伍,不到半個小時,便登了車,一個小時抵高郵,住上店是7點半。小地方可以砍價了,因為自己的本領不大,僅從90元砍到80元,一個標准間不錯啦。

D4、今天早上不到4點半,就被人聲車聲吵醒了。我是很難被吵醒的人,誰這麼大能耐?趴在窗戶上一看,樓下昏暗的街燈下滿街的三輪蹦蹦,想起昨晚去吃飯時看到賓館旁邊有一個黑燈的菜市場,這會兒正是上菜准備早市的時候。我的老天啊,迷迷糊糊地熬到了六點多爬起來。出門之前就對前台說一定要給我換個方向的房子。

全天在高郵玩,4點多鐘便收工啦。此行計劃有高郵一站,很多人問為什麼?高郵除了鹹鴨蛋外,好像沒有什麼讓人記得的。可是蘇東坡都來過呀,再說揚州學派重量級的人物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就是這裡人,在這裡做學問。

因為住處在文游中路上,賓館的人指路:10分鐘不要就到文游台了,於是先登蘇東坡登過的文游台。之後去鎮國寺有點麻煩,高郵的車不太好打,三輪車竟要10塊錢,放了兩輛後,沒辦法只好花這10塊錢了,因為問人都說走起來太遠。

鎮國寺在高郵湖和大運河之間的堤上,目前正在全面新修,除了那具有指引運河航船作用的鎮國寺塔。滿寺桂花飄香,讓這個寺給了我不同其它的印像。鎮國寺回高郵城有個擺渡橫穿大運河,對岸就是南門大街,盂城驛就在這裡,據說高郵是全國唯一以“郵”為名的城市,恰好城裡還真有的郵驛的遺存,於是大修特修一番,成了現在盂城驛的規模。

問盂城驛的導游淨土寺塔怎麼走,她奇怪地看我:那可有點遠,你沿著門前的巷子一直走。這個一直走,可真是不近,為了保證有出錯,一路問,但幾次被人反問道:淨土寺?鎮國寺吧?終於在高郵最東邊的一條大街邊看到了淨土寺磚塔,其實昨晚進高郵城時路過的,只是天黑沒看到罷了。

再到奎(魁星)樓、王氏紀念館、州署頭門、水部樓,都離得好遠,可能原來想此行只有高郵是縣級城市,總不會大到哪兒去,沒有心理准備,不得不乘了兩次三輪車,還好不貴,都是4元。

在高郵沒吃上鹹鴨蛋,因為賓館的服務員說,現在過了吃的時候,中秋前後應該是變蛋。可是高郵街上很奇怪,小飯館很少,有,人也不多,倒是有不少美食城,裡面都像是麥當勞、肯德雞那樣式的布置,連炸雞腿、炸雞翅的樣式和包裝都有樣學樣,當然那裡面沒有變蛋,所以此行沒有口福領略一下高郵的汪曾祺筆下的鴨蛋了。

D5、雖然昨天整個游程完成較早,完全可以提前回揚州,為今天的游覽爭取更多的時間,但一來沒有事先退房,二來打電話約揚州的綠楊旅社說的是第二天,更主要的是從高郵到揚州一路傍著運河走,北上時天黑沒有看到很遺憾。為了早到揚州,特意問賓館服務員最早幾點有車,服務員說:六點就有車了,但那時乘車的人少,車會一直在城裡轉直到客滿,而且你不用去城外的車站,所有去揚州的車都會到賓館旁的十字路口來等客人。

早上沒有菜場的吵聲,一覺睡到七點,急忙下樓,服務員笑話我說:你不是說六點就走嗎?果然十字路口很容易就等到車,而且這會兒上路的人也多了,司機對後段路上搭車的人數也有滿意的預期,所以根本就不用在城裡轉,上車就開。8點多到揚州汽車東站,乘12路到世紀聯華(北京有華聯超市,所以我念成了“世紀華聯”,被12路的司機糾正了一把)。下車不轉8路,因為只有一站地,難道還要花1塊錢?走著就行。

到綠楊旅社辦好住宿,便按照服務員的指示向南去,路過廣陵路和甘泉路的交叉口,沿渡江路來到渡江門,順手一拐,有一家賣賣火車票的店,失望!但不影響游興,沿運河向西至徐凝門,瞧著地圖找到盧宅和鹽宗廟,剛好十點鐘。盧宅的花園沒什麼特色,只是一進又一進的房子裡擺著一張張的大圓桌,敢情這是餐館啊,那還要20塊錢?想想揚州人也有趣,在別人的參觀中能吃得下去飯嗎?

我想這位姓盧的鹽商一定很有地位,否則怎麼鹽宗廟建在他的宅院邊上呢,或者他怎麼能夠選擇鹽宗廟邊上建他的宅院呢?鹽宗廟很小,外面的牌牌寫著曾公祠,當年曾國藩故於兩江任上,不及建祠就占用了鹽宗廟,如今內裡的兩廂展覽著曾公在揚州的事跡,但正殿供的是最早造鹽的宿沙氏、最早管理鹽業的管仲、最早的鹽商膠鬲。

何園就附近,在門口花160元買了揚州通票,包括瘦西湖的90元、何園的40元、個園的40元、運河船游的40元,占了50塊錢的便宜。票上寫著兩天內有效,我問大門口游客中心的服務員:是48小時嗎?她們有點發楞,仿佛從未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想了一會兒才說:不行,最晚到明天關門前。“那請你們向領導反映一下這個情況,如果我是下午買的票呢,與一早買票的人比,豈不是不太公平?”

何園的特點是游廊和中式園林與西式住宅結合,人多,從大門口我就看出與常州、鎮江、高郵,甚至揚州黃玨不同的陣仗。園子很小,我轉了好幾圈,蹭聽了好幾遍講解,出門去小盤谷,游客中心的服務員說沒看,只好看看大門。然後順著七拐八轉的小巷,向渡江路去。叫了一輛三輪去個園,要8元,有臨街小店裡的女店主主動幫忙講價,講到6元。

又是排著隊游園,個園的特點是四季假山,春山是筆直的石筍和竹林,夏山是太湖石與一池清涼的水,秋山是敦實的黃石堆成點綴楓樹,冬山色白似雪加上牆上開洞使風穿過有聲模擬冬天的呼號北風。園子小得可憐,但景色互借,步移景換,這麼多人實在是大煞風景。個園出來是東關街,接著是東圈門,揚州所謂雙東歷史文化景區,東圈門應該有劉文淇的故居,但沒有找到,據說也不開放,出到大街上,好像還是國慶路,在世紀聯華站上8路車,至終點竹西公園。

我要找葉家橋的汪中墓,走路有點遠,只好打車,但第一個司機是女的,沒去過,不敢去,第二個司機看了地圖,說走過這條路,帶我去。雖問了幾次,終於找到,司機與我一起去拜謁,然後再送我回竹西,才26.86元,收了我25元,“也是緣分嘛。”他說,我答應把在汪中墓前替他照的照片給他寄來。

竹西公園的30路車到五台山大橋,正好是便益門廣場,運河游船的起點,趕上5點的船,20分鐘,邊看景邊趕路,回到徐凝門,離綠楊旅社步行可至矣。晚間又為火車票奔了一趟火車站,無功而返。

D6、昨天晚上去富春茶社問了,人家周末和節假日只賣套餐,我一個肯定吃不完,問旅社服務員,說不遠處還有共和春,聽這名字也很有歷史感吧,決定去那裡。一只千層油糕、一只蝦餃、一只菜包、一碗紅豆棗粥,7塊錢。回旅社把東西收拾好,退了房,存了包(還給一支竹籌呢),沿小巷向東走,不遠處是小秦淮河邊,過小橋,進毓賢街,從人家的房子穿過,訪了不開放的阮元家廟,又從後門進旌忠寺,看人家做道場,和尚向開會一樣圍坐在會議桌前念經。開齋節已過,仙鶴寺大門緊閉,如果不是門口的介紹牌說是清真寺,我看和普通的佛寺、官衙差不多。仙鶴寺的背後就是汶河南路(汶川地震前,我只知道山東的大汶口,沒想到這裡也用這個字做地名),有5路車直抵瘦西湖。

我覺得瘦西湖是盛名之下其實難符,許多美好的詩詞提及的景致,其實都是簡陋而草率的重建。也可能是人太多的緣故,讓我沒有心情品景,跟著大伙一直走到二十四橋,再向北,人一下子少,其實這裡只走到園子的一半。我是為了去大明寺,才走上這條路,但此時才感覺到揚州園林的另一種美,一種跳出人造的自然山水之美。

大明寺就與瘦西湖隔著一條小馬路,過了馬路就開始上山。這裡已經不包括在聯票裡,需要單獨買票,45呢,要不是為了歐陽修的平山堂,我對寺也沒那麼大的興致。平山堂在大雄寶殿的西邊,殿後是上世紀70年代建的鑒真紀念館,大明寺也如文游台是一處雜糅的景區,大家各取其需吧。素齋在寺裡也占了比較重要的位置,我也坐下來吃,人不多,但許多東西都沒有,好在全是豆腐,吃哪樣都差不多。

原路出寺,向東是平山堂停車場,這地名有意思,照理大明寺、瘦西湖都比平山堂有名,卻偏不借來用,可能當時建停車場時,寺是迷信不能用、湖沒有擴展到這麼北邊挨不上邊,所以只好取名用平山堂命名了。那裡是游1、游2的起點,乘游1在“一人醫”下,這名字是第一人民醫院的簡稱,叫著也挺難。

下得車,看地圖向南走是吳道台府,但越走越不像,問人才知應該向北走。吳道台府實際上是都當過道台的兩兄弟的兩列房子並列而建,最有趣的是在最東邊的小跨院裡,孤零零地建了一幢小洋樓,看來這兩兄弟也准備洋務了。出吳道台府,從瘦西湖就開始掉下點來的雨終於細細密密地正式下了下來。叫了3塊錢的三輪車,停在瓊花觀的門口,這麼個觀還要8塊錢呢,不過認得個字“蕃釐觀”。至於瓊花在觀最後的一個花壇上,沒有開花的瓊花就是一株普通的灌木。

正在打牌的看門人站起身邊指一條小路給我:順著房子邊上走,應該不會淋濕的,很近的。果然停停、跑跑、跳跳就來到汪氏小苑的門口。雨一個勁地下,倒讓我在這裡認真地走了幾圈,這25塊錢比較值,讓我看到又一個樣式的揚州園林:它不以自然為主,不同於瘦西湖;它不以園林為主,不同於個園;它不只有宅院,不同於吳道台府和盧宅;它把園林與居室融合在一起而且居室很傳統,不同於何園。汪氏小苑的園林小到只能算是小品,但處處點綴讓人感覺更個環境就是園林中,而居室傳統到如徽州鄉下的板壁屋,讓人感覺這戶人家的樸實。

雨越下越大,天越來越黑,站在大門口等三輪車,花了6塊錢,回到綠楊旅社,拿了包,取出傘(這一趟,帶出來的東西沒有一樣沒用上),坐8路車到汽車西站,轉到南京,回家嘍!

後序·返程氣氛

第5天一早,抵達揚州,馬上找售票點,據說回京票還有軟臥,400多,太貴了,於是去玩。一路玩,一路又後悔,到晚上再趕到售票點,軟臥也沒了。嘿嘿,這下省錢了,真奔火車站。揚州是個大城市的格局,汽車西站、汽車東站、火車站三個方向,都遠在周圍什麼東西都沒有的郊區。

窗口問第二天所有的票都沒有,只在失望,一個拉著皮箱的男孩問:我有一張後天的,你要嗎?還沒容我說話,一個穿保安制服的人,一把搶過票:我要。我和那男孩都怔住了。我說:他問我呢,我還沒說不要呢?“你不是買明天的嗎?”保安已經在摸錢包了。男孩伸手想要回票,保安用手一擋:我給你錢。原價。男孩說:我還花了三十元的訂票費呢?“要訂票費?走,咱們上車站,你看讓不讓你收?”此時,我倆都明白了,這是位票販子,而且是常年在此訛詐的票販子。

男孩對我說:阿姨,對不起,我也沒辦法,要不你上網上去淘一張吧,我有急事今天就得走,這票就是網上淘的。然後悻悻地拿了票的原價去候車室了。揚州的火車站碩大無比,可能與它的少得可憐的人相比顯出來的。車少票就少,雖說售票點老板讓我第二天早上再去看是否有票,但此時,我打定主意,明天上南京,那是大地方,總有辦法想的。

第6 天,一邊玩一邊打電話到汽車西站,問明白往南京的車也是流水班,最晚到晚上6點半。我冒雨在5點一刻左右趕到汽車站,一如既往地輕易買到票,第一輛車就有幸上去了,畢竟往來兩個大城市,開的是大巴。鄰座是一位南京的小伙子,告訴我一般的行車時間為1小時10分鐘,今天下雨可能會慢一些。

當我從瞌睡中醒來,南京東站到了,一看手機,正好1小時10分鐘。雨還在下,這段路是我沒計劃好的,所以不知道應該乘什麼車,問一個夜雨中仍亮著燈的報亭,賣報的老太太伸出兩只手:10路。

10路車上一直在放車載廣告,好在座位邊就是線路圖,5站地便是南京車站。穿過站前廣場,似乎是巨大的天篷,雨中看不清,總之雨傘就用不到了,用塑料袋裝好提著。進了售票廳,電子屏上一片紅,心裡涼了半截,挨著窗口走過去,忽見一隊特長,窗口寫著:轉簽、退票……靈機一動,站在隊側叫到:誰有今晚回北京的票?

活該我的運氣來了,隊伍中最靠近我站著的一個小伙子輕聲說:我有一張無座的。“我要!”接受了昨晚的教訓,也因為逼到眼前了,我果斷地答應道。小伙身邊的姑娘遞過一張票。“為什麼不走了呢?”“我們第二天又買到有座的了。”大概不是來玩的,要不怎麼這麼有功夫買票呢,我一邊想著一邊掏錢。“還有訂票費吧?”那姑娘又拿出一張5元的車站訂票費小條,這時管理人員來了:別在這,出去,出去。150元一張,加上5元,這交易好做,沒等把我們轟到售票廳外,我們已經辦好手續啦。T66,不錯,是特快,明早9點多到京!

輕松,雖然等待著我的是一夜的無座,畢竟明天早上就按計劃回到北京了!吃飯去,還有3個小時的時間呢。懶得冒雨去別處,只好挨車站的宰了,18元一份鹽水鴨套餐,那湯喊他們熱過之後還是溫的,又加了一份青菜竟要10元。吃完飯多坐一會兒,便來趕,其實也沒人,理由是他們要搞衛生了。

好在南京站的候車室比北京站大多了,也許是人少些吧,總之座位很好找,看看地圖回味一下行程,算算當天的賬,10點多開始檢票上車,不對,其實進站時就檢過票了,這會兒就是排隊進月台而已。

南京站嚴格到不辦接站的站台票,出站口只許出不許進站接人,有警察背著手雙足分立很酷地站在口上,所以沒有拿到票的人絕對上不了車。雖然無座,但不至於人挨人地戳著,基本都能有一席之地,可以坐在地板上嘛,現在的火車也比過去干淨多啦。

半夢半醒,熬到了天蒙蒙亮,不睡了,用濕紙巾擦把臉,把6天來拍的照片看了兩遍,把電池的電看盡了,火車差不多就進了北京站。晚點二十分鐘,出站花了比平時多一倍的時間,今天是長假返京的高峰,比南京站人性化,逆著滾滾的人流,溜邊還真有個別人從出站口進來,去站台接人。

雨從揚州下到了北京,北京站可沒有南京站的大天篷,但多了叫賣10元一把雨傘的商販(南方景點沒有賣雨具的,因為人家習慣帶傘)。偏偏離出站口最近的地鐵口只許出不許進,非得跨過天橋,進路北的口,又誤了時間,回到家已經11點了。

我勝利完成2008年十一常州、鎮江、揚州、高郵7日游啦!門票總計519鎮江,焦山門票50鎮江,地圖4鎮江,北固山門票40鎮江,金山門票50揚州,瓜洲古渡門票8揚州,地圖5揚州,史公祠門票20揚州,普哈丁墓園門票12高郵,文游台門票20高郵,盂城驛門票20高郵,王氏父子紀念館(聽評話)2揚州,盧宅門票20揚州,聯票(何園40、個園40、運河游40、瘦西湖90)160揚州,大明寺門票45揚州,吳道台府門票30揚州,瓊花觀門票8揚州,汪氏小苑門票25


精選遊記: 揚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