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與美麗的柬埔寨-15感觸

作者: Vivy

導讀2008年3月28日今天要回家了。回想在柬埔寨的10天,似乎沒有太多身處異鄉的感覺,或許是因為同樣是黃皮膚的亞洲人,或許是因為這裡中文的普及率很高(當然遠沒有英文與法文高,但很多地方還是可以找到中文標識,甚至景點的工作人員中也會有人能講上幾句中文),也或許是因為中柬文化有太多共通的地方。10天的旅程,感觸頗多:首先是它的樂觀。在旅途中,我們經過很 ...

2008年3月28日今天要回家了。回想在柬埔寨的10天,似乎沒有太多身處異鄉的感覺,或許是因為同樣是黃皮膚的亞洲人,或許是因為這裡中文的普及率很高(當然遠沒有英文與法文高,但很多地方還是可以找到中文標識,甚至景點的工作人員中也會有人能講上幾句中文),也或許是因為中柬文化有太多共通的地方。10天的旅程,感觸頗多:首先是它的樂觀。在旅途中,我們經過很多田地,但都荒蕪著。我們曾奇怪地問小張,為什麼熱帶國家一年四季都適合種植,這裡卻一年只種一次?小張給我們的回答是:“因為種一次就夠一年吃的了。”初聽時,我們覺得當地人很懶,但再一想,這何償不是一種豁達的心境?其次,是它的貧窮。在柬埔寨,雖然有本國的貨幣——柬幣,但是實際流通的卻是美元。無論是景點、超市還是餐館,甚至當地人光顧的農貿市場都一概以美元計價。連銀行裡所提供的貨幣與當地人領的薪水都是美元。一個早已視他國貨幣為本幣的國家。柬埔寨近代曾先後淪為兩個國家的殖民地:法國與日本,如今這兩個國家又趾高氣揚地回來了。法國人占領了柬埔寨大量的商業領域,而日本以金元外交,成為了柬埔寨的貴賓(看看金邊那奢侈的日本使館,它已成了金邊地圖上的地標性建築),甚至有了柬日友好大橋。再次,是它的人民。當地人是淳樸而且友好的,但是因為貧窮,尊嚴被犧牲了。他們會好心地提醒你,拿好東西,不要落下或被搶,但是一但你真的不小心遺落了物品,他們會立刻將其收入自己的囊中。我能理解他們,人窮就很難志不短。第四,我真的很驕傲祖國的強大。來之前,以為人民幣在當地不能使用,沒想到居然在銀行可以自由兌換(雖然彙率較國內而言不太劃算,但對於急於用錢的人來說還是很方便的),而且在提款機上都有中文提示。我們遇到的當地人聽說我們是中國人,都會很友好,因為我們的國家曾在他們的國王最危難的關頭伸出了援助之手,現在還在為柬埔寨的重建提供無私支持。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