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5日上午重游塔布籠寺回來,同伴有些疲憊,留在酒店做SPA。於是,我獨自一人,再次前往吳哥窟。避開喧鬧的人群,選擇了游人較少到達的東南側。坐在長長的回廊中,午後的陽光穿過石柱的空隙灑在身上,感覺暖暖的(柬埔寨可是熱帶,太陽很厲害的。若不是躲在陰涼的回廊中,我可不敢去享受陽光)。可惜,沒多久,就來了一群日本游客,只好換地方。找了個更為僻靜的角落(這次絕對是僻靜的地方,兩個小時之內,只有寥寥數個游客從遠處經過),坐在台階上,遙望著遠處的叢林,微風拂面,很舒服地享受著這份寧靜。寂靜的吳哥窟是一個適合冥想的地方,除了鳥兒與微風,再無人打擾。5點20分了,快到關閉的時間了。不舍地起身,走入寺內,打算再次看一下那雄偉的寶塔(雖然因為安全問題塔已封閉,不能再攀登)。工作人員已經開始布置夜場的燈光了。應該說,法國人管理的吳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它的美。每天晚上吳哥窟都會有夜場,需要在景區內布置大量的照明裝置,但是為了不破壞吳哥窟白天的美麗,工作人員每天在日場臨關閉的時候才會去安裝照明裝置,夜場結束時再折除。要知道這可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程。“Closing time”隨著一聲聲友好的提示,工作人員開始清場了。繞過高大的平台,忽然發現,太陽開始落山了。很多人都說吳哥窟是看日出的地方,看落日的最佳地點是巴肯山(不過我們很不幸,兩次去巴肯山不是陰天就是多雲

),其次是比粒寺(我們也只看到了落在雲中的夕陽),而對我而言,最美的落日是在吳哥窟。雖然沒有看到太陽落在地平線下,但是看到了消失在古老建築中的夕陽以及照在高大蓮花塔上的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