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鎮遠-凱裡-西江-榕江(車江)-從江(岊沙,小黃)-肇興-三江-桂林8

作者: suzhenhua1101

導讀第8頁, 上接: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41657.html D5,從江(岊沙,小黃) 6:30集合,我們搭車到從江縣城,6:40發車約9點到, 25元。在路上,會過一些村鎮,有些標語可以把當地的民俗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如:基本掃除青壯年文肓;禁止溺殺女嬰;禁止歧視,虐待,殘害婦女;送子女讀初中,光耀國家和祖宗,等等。在西江,瀅浩告訴我她在當地做中學實習老師 ...

第8頁, 上接: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41657.html

D5,從江(岊沙,小黃)

6:30集合,我們搭車到從江縣城,6:40發車約9點到, 25元。在路上,會過一些村鎮,有些標語可以把當地的民俗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如:基本掃除青壯年文肓;禁止溺殺女嬰;禁止歧視,虐待,殘害婦女;送子女讀初中,光耀國家和祖宗,等等。在西江,瀅浩告訴我她在當地做中學實習老師時,2008年9月新學期開學應入學為50多人,只有42人到校。我問這樣情況你們會怎樣,她說學校會派她們到學生家裡家訪,很多學生都因為沒錢而不讀書。所以見到這些標語的驢友,希望你們不要只是一笑致之,請深思並最好作出一些行動。

到從江後包了一輛的士到岊沙,30元/車。7.5公裡,大約40分鐘到。到門口後,有好多岊沙少年列隊夾槍歡迎我們,因為今天是黃金周的第一天。買過門票後(30元/人,學生證半價),就是在他們的亭子休息一下,和他們照照相。有些小孩都有槍,是他們家人做的。岊沙人十五歲後就可以持槍,開槍了。岊沙人以耕地為主,沒有打獵,因為他們經常放槍,這一帶連小鳥都不會停留。旁邊有幾位當地的導游小姐介紹,我們沿著樂聲,跟著他們到了會場,岊沙人也十分善談,也會借槍給你照相,小孩有點怕生。路上,導游介紹我們,岊沙尊樹為神,所以頭發會如此樣式,請到岊沙的朋友也不要。他們生下來時家人會幫他們種一棵樹,叫生命樹。死後會砍掉這棵樹作為棺木,寓意有始有終。再在其墳地上種上一棵樹,名為:長青樹,寓意靈魂不死。經過每家放前,都會見到幾層高的架子,導游說那主要是拿來晾曬谷物。不過如果哪家如果有人去世,家人會拿其中的一條竿出來抬他的棺木,所以當你看到哪家架子上的木杆是新的,就是這個家有人去世。岊沙有大約400戶人家在,分成幾個寨子。據統計,到現在為止,只有20多個女孩外嫁,其余都與本村男同志繁衍後代。我不知道不外嫁的原因是否因為“愚昧,排外和封建家長制”,但我確定最少一個原因是那裡的是他們對本鄉本土的熱愛與岊沙本身的魔力。

表演,我認為是十分精彩,很有特色,也十分賣力,認真,值得一看。看完表演就胡亂的溜達了寨子。岊沙除了門票後就沒有收費了,覺得挺好,賣的東西不多。想在那裡花錢很難。也沒有小孩嚷嚷向我們要錢,十分純樸。但是我不得不說兩件事情:1.和一位老鄉聊天,他說表演一天只有幾塊錢,我問不是收了30元的門票嗎?他說:是的,其中要給旅游局分紅提成,完了還要給村干部提成。村民也無可奈何,希望外面的有些大老板可以帶他們出去表演掙錢。2. 一個在上初一的中學生每周只有10多塊錢的生活費(他是寄宿生),還要走路到縣城上學,因為沒有自行車。他們樸實,我們去旅游的同時,希望可以給他們多帶點愛心,如糖果或書本。

中午,我們離開岊沙,回到縣城。


(烤火)



(架子)



(剃發)



(姑娘繡花)



(槍與蘆笙)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