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歷哥本哈根(三)

作者: CZhtrip

導讀早餐多了煮雞蛋和新鮮水果。兩個人找了個角落,定定心心吃早飯。食客換了一批又一批,老外的胃口都非常好,難怪長得人高馬大,跟食物太有關系了。進來三個中國人,開始並沒有辨認出相互關系,觀察了一陣原來是一家子,只是女兒躬個背,老氣橫秋,我差點將她當作老媽子。他們一家坐在我們旁邊的桌子,開口說話原來是老鄉。不過看上去好像並不是很有緣,也沒有 ...

早餐多了煮雞蛋和新鮮水果。兩個人找了個角落,定定心心吃早飯。食客換了一批又一批,老外的胃口都非常好,難怪長得人高馬大,跟食物太有關系了。進來三個中國人,開始並沒有辨認出相互關系,觀察了一陣原來是一家子,只是女兒躬個背,老氣橫秋,我差點將她當作老媽子。他們一家坐在我們旁邊的桌子,開口說話原來是老鄉。不過看上去好像並不是很有緣,也沒有搭話。出飯店順道逛了逛拐角的中國超市,對面就是中央車站12號站台租自行車的地方,又去銀行取了現金付了租車費(75克朗/輛/24小時,押金500克朗/輛)。回來時碰到兩位游客,她們正騎著傳說中的免費(只要投20克朗就能開鎖)自行車,趕緊問她們在哪裡找到的,說就在車站上面的橋那邊,不過只剩一輛了。這樣的車是不能騎出城區的,我們今天也派不上用場。

嘉士伯啤酒廠位於城市的西南方向,離中央車站兩站路,估計騎車在二十分鐘左右。只是一開始還不太適應這種變速車,關鍵是它帶有倒剎車裝置,遇紅燈停下後起步很不習慣,一定要用腳蹬地後一檔起步,後來一路上也是邊騎邊琢磨,費了不少腦筋。經過一片居民區後,遠遠地已經能夠看見嘉士伯的巨大廠名,一陣陣酒香味隨風而至,順著氣味恐怕也不難找到。但是我們還是繞了一個大圈,好像是錯過了拐彎的路,結果越騎越遠,進入了另一片居民區。好在路上有ecco店讓我們兜兜,不覺得冤枉。

游客接待中心是嘉士伯啤酒廠的一部分,在老嘉士伯廠原址上所建,參觀券50克朗/人,每人同時得到兩張啤酒品嘗券。我們從二樓收集的二萬多只啤酒瓶開始參觀,了解酒廠的歷史和發展情況。Vince對宣傳中關於啤酒在公元4000前就出現的說法表示了懷疑,在深入知曉的同時,對有關涉及到中國部分的內容的確還有待進一步證實,比如他們說中國在1896年引進了嘉士伯啤酒,但是圖片展示當時上海招貼畫上的人物穿著根本不切實際,身著大唐時期服飾的中國男人手握嘉士伯啤酒夜夜笙歌,老外不是以為中國幾千年來就只流行了一種服裝吧。

整個參觀行程是按照啤酒的釀制過程設計的,采用了圖釋、影像等手段,讓參觀者基本可以對釀酒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另外,酒廠至今還保留著11匹好馬,用於運送啤酒秀,我們在馬廄見到了這些“寶貝”,隨著工廠的發展,也許總有一天它們也將退出歷史舞台,但是它們在嘉士伯成長的過程中曾經擔任過重要的角色,也可以說是歷史的“見證人”。

最後來到啤酒吧,每人可以選擇兩種不同口味的啤酒,品著酒,聊著天,透明玻璃地板下就是正在生產的工廠,於是喝起酒來感覺比在一般的酒吧更加新鮮和過癮。

參觀結束,我們決定到那對“買手”推薦的購物中心Fisketorvet看個究竟。騎車穿過一座木橋,沿Vigerslev Alle路東行,遇第一個紅綠燈左拐過橋再右拐,順著Ingerslevsgade路沿著河岸繼續前進,到紅綠燈處右轉上橋,橋下就是目的地(Dybbolsbro Station),據說這裡有超過100家商店,15家餐館和10座電影院,如果吃喝玩樂一天下來也足以應付。進去之後果然不同凡響,有大家風範,一些當地知名的品牌店在這裡都能找到,還有大型超市,以及各種咖啡吧。中心建在河岸邊,對岸城市和港口美景盡收眼底,的確是休閑購物娛樂的好去處。足足逛了三個小時,走得腿腳差點虛脫,吃過東西緩過神,還好回去的路多是下坡,一下繞到了中央車站的後面,離飯店也就是幾步之遙了。明天參觀國家博物館和新市政廳,感受由古自今變化的丹麥。


精選遊記: 哥本哈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