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威海蓬萊自由行超詳細游記

作者: echo1212

導讀出游日期:9/28~10/2 大致行程安排: 9/28上海飛青島,再車赴威海。 9/29 游威海成山頭海驢島 9/30 威海車赴蓬萊,游蓬萊閣田橫山 10/1 青島市內游 10/2 青島飛上海 花費:約2200元/人(機票1000元,4晚住宿338元,景點門票231.5元,交通餐飲及其他合計約630元) 第一天(9/28) 按照我們的行程其實應該先飛煙台或威海比較方便,但是到這兩個地方的機票幾乎都不打折,鑒於縮減 ...

出游日期:9/28~10/2

大致行程安排:

9/28上海飛青島,再車赴威海。

9/29 游威海成山頭海驢島

9/30 威海車赴蓬萊,游蓬萊閣田橫山

10/1 青島市內游

10/2 青島飛上海

花費:約2200元/人(機票1000元,4晚住宿338元,景點門票231.5元,交通餐飲及其他合計約630元)

第一天(9/28)

按照我們的行程其實應該先飛煙台或威海比較方便,但是到這兩個地方的機票幾乎都不打折,鑒於縮減成本的關系,還是選擇了飛青島,雖然提前了近一個月,也只訂到480元的機票,不過回程訂了260元的,所以加稅往返總開支正好每人1000元,在長假裡算是比較經濟的了。

早上8:00的飛機,不得不早早起床趕去浦東機場。哈哈,實在是幸運啊,碰上個送航空公司上班女兒的的哥,很好心的建議我跟著他女兒一起坐航空公司的接送大巴,只要10元,而且把我們送到大柏樹上車點後連出租車費也沒肯收。最後比我預計的時間早半個多小時到機場,看來是個好兆頭呀,更期待我們的精彩旅程了。

9:15到達青島機場,趕緊打車去長途車站。其實本來的行程是安排去蓬萊的,但是上午的票都賣完了,連到煙台的也沒有,還好11:30有去威海的車,就改了計劃,先游威海。93元一張Volvo,買完票去了車站旁的小快餐店解決午飯,幾乎可以忽略牛肉的牛肉拉面和絕對不敢恭維的衛生狀況只能將就吧。

青島到威海的路比預計的要好,不過也走了四個小時,到威海長途站隔壁坐12路,農貿市場下就是如家了,生意好像很好啊,辦入住等了好一會,進到房間,還算不錯吧,房間比較小,電視頻道少,不過床很大很舒服,感覺很干淨,170元的性價比可以的。

朋友要逛韓國城,趁著還有些時間,向如家工作人員打聽了線路,據說不遠。我們就步行前往了,走啊走,看到市政府大樓,的確如驢友們提到的看上去蠻漂亮,就順便當個景點照相留念,向邊上的警察問了路,又邁開腳步了。這裡提一下,威海那裡的人好像對東南西北特別偏好,如果向他們問路,一般會告訴你往東走往左走,但具體什麼路轉彎,大概走多久基本就說不清楚了。好不容易走到了韓國城,這跟如家的小姐說的十五分鐘路差得遠了,差不多得翻一倍。趁著商鋪關門前的半個多小時,趕緊掃貨,其實那裡的東西並沒啥特別的,價格也不便宜,最後只收了塊隨身化妝鏡,5元一塊,後來回上海在小攤上也看到一樣的,不知道賣多少錢。在韓國城旁邊的港灣裡還見到了停泊著的定遠艦,在路邊小攤上買了些用貝殼作的小烏龜小老鼠小豬(15元10個)和耳環(15元2副),很漂亮且別致,帶回給上海的同事,大家都特別喜歡。

兩人都飢腸轆轆,就籌劃著好好吃一頓,首選驢友們大力推薦的李朝牛湯,在光明路的東段,絕對不像網上說的那麼難找,走著走著就一眼看到了,離韓國城挺近的。因為我們就兩個人,服務員很逗,先說旁邊空的只有大桌了,讓我們坐韓式大炕,我們一看要脫鞋有點猶豫,但想想這種挺新鮮的,就同意了,這服務員卻又不讓坐裡頭了。不過席地而坐的確蠻別扭,如果不嫌失禮,雙腿伸直了坐倒很舒服,我們倆就這樣坐著。點了牛尾湯,石鍋拌飯,小牛排,海鮮餅,還有免費送的小菜,都比較清淡,很合我們的口味,推薦!海鮮餅最後打包作為明天早飯,這個餅不錯,很香的,特別熱的時候吃回味無窮。以前從來不吃帶味的韭菜大蔥大蒜什麼的,不過這裡倒吃了不少,而且也不覺的有味,很神奇哈!結帳時服務員主動提出不要發票可以給瓶飲料,於是又收獲一瓶冰紅茶。

那裡晚上天黑得很早,回到如家我們便休息了,准備明天早起,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景點游。

第二天(9/29)

7:15在長途汽車站坐上開往成山頭的小面的,好像13元每人,因為沒坐滿,所以一路上走走停停,招攬乘客,8:45左右到達成山頭,這是終點站,中間還有西霞口等幾站停靠。西霞口那裡有個比較大的游樂園,鄰座有位大爺了解到我們要去成山頭,極力推薦我們改行到西霞口,說那裡好玩,有動物,成山頭沒什麼可看的。還好我們立場堅定,堅持城市年輕人比較喜歡那些遼闊的自然風光。

下車後就感到眼前一片開闊,很有些氣勢,買了成山頭海驢島的聯票,120元每人。開始我們的游覽,依照驢友們的建議沿著右手邊貼海的“走天涯”路向前走,風景很不錯,很快就到達天之盡頭了。這裡真的好美,早上天還陰陰的,這時太陽已經探出了腦袋,把陽光灑在海面上,太令人陶醉了。而且這裡很安靜,零星地幾個旅行團過後,只有7,8個散客。我們碰到一對沈陽來的小情侶,互相幫忙拍了照,折騰了十多分鐘,觀海平台上都只有我們4個人。我們摸摸時來運轉石,看看秦代人物塑像,逛逛十二生肖小徑。在通往十二生肖石像的轉折口有李斯的那塊石碑,因為上頭的文字幾乎看不懂,當時還沒太在意,不過石碑感覺很新。有點依依不舍地往外走,經過始皇廟和大佛,也沒入裡面細瞧,都是些人造景觀,且聽說進去後會有人鼓動捐香油錢,我們之後還有個景點,所以就為抓緊時間在回程路上走馬觀花了。成山頭其實不大,很悠閑的游覽2個小時就足夠了。

在景區門口坐免費小車去海驢島渡口,先上了輛依維柯,就我們兩人,司機竟然也開上路了,不過半路把我們轉給另一輛去渡口的車。一車六七個人上了艘小船,便向海驢島駛去。我們在船上吃吃東西,照照像,發現海面又有了些不同的景致。到了島上,撲面而來烤魷魚的香味,頂住,晚上去吃大餐。看到有人從山上的小路走下來,我們就沿這條路往上走,發現有一路口通向鳥場,裡頭一大爺見我們從上邊下來很奇怪,說一般都是從碼頭右側的棧道走過來的。就是這句話,我朋友後來建議我們最後特地走了一遍棧道,硬是被鐵絲網下的驚濤駭浪嚇得緊拽我的手,其實我也有點慌慌的,不過總得有人充當大女人的角色吧,而且這一路實在太長,好像是望不到頭似的,又沒有什麼特別的景點,所以友情提示,大家大可以直接走上山的路進入鳥場,不必費時費力擔驚受怕地走棧道。

再回到鳥場,裡頭有不少黑天鵝,白天鵝,丹頂鶴等比較珍稀的鳥類,都優雅地或游或走,據說這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丹頂鶴還是一萬塊一只引進的呢。待了一會兒,我們又繼續往山上走,雖然看著小島不高,不過爬起來還是挺累人的,也可能是我平時缺乏鍛煉的原因吧。因為已經過了5-8月,現在只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小海鳥出沒在島上和山上排列著的很多給鳥兒建的屋子。不過也有意外的驚喜,就是這裡的海是所看到的最美的,因為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層次,深藍寶藍天藍淺藍青灰,斑駁著色彩,很美很美,就像在以前看到過的巴釐島普濟島等的宣傳單上的圖片一樣,呵呵,就憑這點也賺大了哈!

准備返航的時候等了好一會才看到只大船,裝滿了游客,好像是2,3個團隊游,滿心企盼大船快快載大家回去,卻被告知要等這些團隊游客玩好了再開船,於是又是等待,10來分鐘後一艘小船駛過來才把我們送回去。因為之前聽成山頭的工作人員介紹海驢島靠近西霞口,於是在碼頭邊叫了輛出租去西霞口上車點,起步費6元,的哥開價10元,算了我們趕早一班車還是值得的,屁股還沒坐熱就到車站了,車站就在那個大游樂園邊上,等了4,5分鐘車就來了,我們坐上了2:30的車返回威海,上車還有很多空位。之前還擔心趕不上4:30的末班車,看來是過慮了,時間綽綽有余。再插一條小貼士:團隊游客一般是在下午1:30後開始游玩的較多,所以建議散客們可以趕早去,這樣能錯開高峰而且也節約時間。

從長途站坐12路到海運學校下,向海邊走就能看到威海海濱公園,閑庭信步,一直蕩到威海之門,就是俗稱的幸福門,聽說這威海標志性建築還是從杭州引進的呢。門前有個大龜背似的銅器,上頭刻著各種字體的福字。如果要登幸福門的話,票價18元,可以俯瞰全威海,但感覺不值得。

晚餐就步行去了紀念路上的家樂燒烤,也是網上推薦的老字號。點了烤魷魚,烤蛤,辣炒蛤蜊,烤黃花魚,烤饅頭等,雖然比較實惠,但是忘記跟服務員說少加辣了,最後熱炒的菜還可以,不過烤得那些都辣得我們倆不行,飯後我的臉更是因為辣還是海鮮或白天海風陽光的原因,紅的要命,於是我也決意以後幾天不能再偷懶,要天天塗防曬霜打遮陽傘。

飯後,見還有些時間就充分利用,去大潤發采購特產和明天去蓬萊的干糧。其實賣場裡威海產的東西還沒有青島的多,而且就一款9元的香辣蟹來說就比青島的食品商店貴2元。所以建議想采購特產的筒子們還是去青島比較實惠。提著大包戰利品打車回如家,第二天較圓滿地結束。

第三天(9/30)

還好我們倆比較有先見之明,昨天早上就在車站把今早去蓬萊的車票買好了,不然肯定買不到。威海到蓬萊一天才沒幾班車,而且是17座的依維柯,49元一位。在車上又碰見昨天去成山頭的老大爺,大家又閑聊幾句。路上顛簸的很厲害,好在車子比較新,座位還行,8:00准時出發,10:00左右抵達蓬萊。把行李寄存在車站,3元1件,便輕松上路。我們一出站就有人拉客,跟著你讓你坐他的車去蓬萊閣,說要好幾公裡,算我們5元錢,見我們理都不理,又開價2元錢。我們早做好功課了,知道從車站走過去很近的,就堅決不花這冤枉錢。

越近景點就越覺得人實在很多,有點上海城隍廟的味道了。我們買了70元加20元的蓬萊閣田橫山及往返索道票,在門口忍不住烘山芋的誘惑,入1枚後便趕緊往裡走。沿著水師府,古船博物館,白雲宮,三清殿,呂祖殿,觀瀾亭等邊走邊看,一門心思找蓬萊閣主樓,弄了半天原來已經在樓下了,就上樓轉了下,可能之前對蓬萊閣期望比較高,又碰上那麼多游客,想照相都難以下手,有點不爽(其實遠景拍照效果比較好,我們還是有先見之明的)。另外看到幾位漂亮姐姐身著制服往外走,以為是空姐順路來游玩的,後來才發現這些是蓬萊閣內的導游,多給老外做介紹的,我們也湊在一旁沾沾光,就當英語聽力。從避風亭直走就是索道了,當時那個人多啊,趕緊排隊吧,至少過了半個多小時才終於到咱們。來到田橫山先按指示路標到達黃渤分界線,這一路又陡又長,累得小女子上氣不接下氣呀。可能是海面上霧氣彌漫的關系,我們都完全看不出分界線的痕跡,有些失望。往回走,看到上頭有田橫山公園,問了工作人員裡面的內容,並不太吸引人,而且實在爬不動又趕時間,就沒有上去看,直接坐索道返回了。錯過了輛班車(塞太滿了,說是一個都裝不下了,就沒讓上車)(其實也因為正貪嘴著烤魷魚,大快朵頤,人家不讓上),看看票上的景點,還有幾處沒逛過,就進了一旁的登州博物館,出來後往前走看到有出租就上車了,到達蓬萊汽車站取了行李,時間差不多3:20,上車去青島。去青島的車票我們也是早上到站後提前買好的,在游蓬萊閣的時候一直提著心,逛的時候比較趕,不過如果索道不用排那麼長時間隊的話,就可以寬松很多了。

車還沒開動,旁邊座位有人跟咱們打招呼,定睛一看,不就是昨天成山頭互相幫忙照相的小情侶嘛,真是巧啊。我們聊了聊這幾天的游玩心得,還交流了在其他城市的旅游經驗,相談甚歡。蓬萊到青島車程比較長,足足開了4個多小時,到達時天也黑了,肚子又餓得很。我們提著行李直接打車去台東八路的“小城故事”,本來司機還借故說不知道之類的,於是回想起驢友們提過的青島的哥的種種,我也來了勁,正色問司機是不是本地人,那麼有名的路也不知道,司機馬上接口說那個店不認識,我們答有地址而且已經記下了他的車牌號,我們也查過了距離並不遠,司機這回就不再說什麼了。不過後來幾回在青島的打車經歷還算比較愉快的,有些司機還能跟我們侃侃呢。

到達後發現這家店正在裝修沒有營業而且好像店名也不對,就又翻閱攜程的青島Pass手冊,找到另一家相鄰的店“毓聰”。那家店服務態度不是很好,不過那個量實在是很值得恭維,味道也不錯。我們點的其中一份蒜香大排端上來一看,好家伙整整10塊呢,才28元(實在是非常推薦),兩人拼命吃才解決了6塊,剩下4塊打包。我們還點了清炒芥蘭、紅燒鲅魚和椰汁西米露,都挺好的。

酒足飯飽後再打了輛車去預訂的中房酒店,可能是訂的168元特價房的關系,房間很小,衛生間更是超級袖珍,是我目前為止見到的最小的了,而且換了張房卡都沒有把房間打開,最後只能每次進門都讓服務員幫忙開門,好在洗澡水還算不錯,有數字電視,服務態度較好。

第四天(10/1)

原計劃是去嶗山的,不過這樣市內游的時間就完全不夠,在朋友的提議下馬上達成一致,放棄去嶗山。於是早上可以比較悠閑的到隔壁餐廳吃早餐,東西不貴但很好吃,兩人7元左右可以吃撐。一碗小米粥就有好多,用一般的小碗絕對可以裝2碗多。吃的舒舒服服後,去坐304路車,第一個目的地奧帆中心。

車很擠,不過報站很清楚,這點比威海要好,不用擔心坐過了站。浮山所下,走十來分鐘到達奧帆入口,看得出青島為舉辦奧運精心准備規劃,主干道兩邊的建築綠化等十分干淨漂亮。聽說9/29第一天開園,這回就開一星期,門票很惠民,10元一張。再一人花了5元買了電瓶車的接駁,可以坐兩次。向一旁的志願者詢問了園區的景點分布,並讓他給我們設計個合適的線路,他建議我們先逛媒體中心,防洪波堤,燈塔一線,然後坐白色電瓶車返回入口處,再坐黃色電瓶車往奧運火炬點,海爾之家等一線游覽,隨後直接從那裡的出口到五四廣場。我們邊走邊照相,近處的賽道,遠處的風車都令人心情舒暢,園區挺大,太陽也很大,不過很奇怪,很少見人打太陽傘,難得看到一個,走近一聽也是說上海話的。媒體中心的參觀需要排隊,分批入場,但無需買票,裡頭主要是些圖片紀念物等展品,還可以免費體驗一把奧運火炬手。防洪波堤上有很多奧運雕塑和各國旗陣,也是個看海景的好地方,還可以看到遠處訓練中的帆船。它的下面是些商鋪,很多還在虛位以待中。走累了可以在啤酒節分會場大棚中看看表演,吃吃小食,都是由附近星級酒店分別設攤,我們買了烤魷魚和香炸鰻魚片,鰻魚很入味,特別好吃(可惜沒有嘗嘗著名青啤的味道)。隨著中午的臨近,人越來越多,好在地方夠大,還不至於感到擁擠。電瓶車返回入口後,發現一旁的展覽中心沒有逛過,我朋友說進去看看吧,這又是個明智的提議。裡頭基本也是些照片資料之類的,不過發現樓裡有洗手間,干淨整潔又沒有人,想到外頭入口處的公共廁所門口排長龍的人頭頂烈日,如果知道旁邊有這麼個地方,肯定能給相對冷清的展廳增加人氣。

再坐上黃色電瓶車往火炬點開,聽駕駛員大姐說這兩天人特別多,她們車都不夠用,大家連軸轉,而以前奧運期間,只有奧運人員(運動員和官員,不包括觀賽觀眾)可以乘坐,所以人並不多。逛到海爾之家時,發現裡頭挺熱鬧,有很多互動體驗的游戲項目(其實就是Wii),如果有小朋友的應該會很喜歡。還可以穿上奧運領獎服掛上金牌登上模擬領獎台照相,人挺多的,轉了一圈就出來了。

出了奧帆中心就到五四廣場了,人也更多了,還有許多小販。因為有些餓了,就沒有細逛音樂廣場,直接去了雲霄路上的海島漁村,要等位,不過很快。東西都是照著實物現點的,我們要了兩個28元一只的六頭鮑魚,1斤蟶子,涼拌蘿蔔葉(後來發現很難吃),鲅魚水餃等。總的來說味道不錯,特別是蟶子要比上海的新鮮肥厚很多,特別鮮美,不過嚴重懷疑那一盤是不是有1斤。我們看旁邊兩桌結帳很慢,一上齊菜就買單了,還是很慢,等找錢等了十幾分鐘,最後還是自己下樓直接問他們要的。所以建議要去的筒子們盡量准備充足零錢,免得花時間等找零。

吃完午飯打車去八大關,不知道是司機故意的還是的確不能開進景區,我們下車後又走了不少路才到達二浴。沿棧道走向地處居庸關的花石樓,發現海灘邊好多人,還有拍婚紗照的新人,真有些下去玩的衝動。因為沒帶裝備,後頭還有安排就沒下階梯。

花石樓票價6.5元,比攜程Pass手冊上寫的又貴了1.5元(物價都漲了麼,體諒一下)。進去就是幢外形類似古堡的小洋樓,人還是很多,特別是走登頂的旋梯時特別擁擠。小樓的視野很好,可以看到美麗海景。

出了花石樓,看到路旁有八大關地圖牌,跟之前逛其他景點一樣,先拍下來。如果沒有地圖的筒子們,有了這樣的照片就會很方便。我們對比著Pass手冊上公主樓的位置,尋著路繼續往前走,到處都是拍婚紗照的,關內綠蔭成片,洋樓林立,每一處似乎都有照相的價值。很快便發現了綠色外牆的公主樓,雖然沒有想像當中的漂亮,不過圍牆外照相的新人卻是最多的,也許每個女孩都有當個公主的夢想吧。

將嘉峪關,瞿塘峽關,武勝關等一路逛了一遍,便去看棧橋。正碰上太陽落山呢,迎著落日照相,明顯發現太陽一點點沉下去,直到只剩余輝。比較美,不過人太多,煞了些風景。看到棧橋上滿是人,就沒有特地去走一回,只是遠眺了回瀾亭。

本來准備去看看基督堂的,後來發現天主教堂離要吃飯的地方比較近,就只爬上山坡在教堂前照相留念。在中山路上的青島食品商店買了些大紅棗,發現裡頭的東西還蠻實惠的,回上海後再翻看Pass手冊,裡面有食品店的折扣優惠券,哎呀,當時怎麼沒注意呢,浪費一記。

好不容易找到中山路上那家百年老店春和樓,怎麼又是個裝修停業的呢!還好裡頭工作人員讓我們往隔壁去,也是他們一家的。店堂不大,就像一般的小飯店,點了香酥雞,菜心等,特色的蒸餃說是得到再隔壁的店裡自己買,不高興特地跑一次,就沒吃。說實話比較失望,他們家特色的香酥雞還沒有上海熟食店裡的東東好吃,非常鹹,而且上來一盤雞不是整雞,也不是半只,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分的。

匆匆吃完後,又打車去了五四廣場。溜達了一會兒,差不多到焰火表演時間了,趕快去岸邊找個正對燈塔的好位置。8點,從奧帆中心那兒的防洪波堤處准時燃起繽紛的焰火,人群一下都往岸邊湧,還好我們提前占領有利位置。雖然人很多,但大家還是很有秩序的,沒有發生擁擠推搡的情況,這點表揚青島市民。半個小時的焰火分了3,4個篇章,雖然沒有聽到音樂的伴奏,不過還是很令人陶醉其中。上海世紀公園的焰火門票那個貴呀,說不定還沒有這裡的漂亮,真是慶幸在十一來到青島,既第一時間領略了號稱青島下一地標的奧帆中心,又能免費看到那麼美麗的焰火表演,太滿足啦!

8:30焰火結束後,人群也有序散開,直到去車站坐公車,大家都是很自覺地依次乘車,體現了青島的素質和大氣的一面。我們坐316路到西康路下到達中房賓館,也結束了這有意義的一天。

第五天(10/2)

早起打車,一路和司機聊到機場,坐上9:25的飛機返回上海。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