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梅雨時節,幾天的雨忽而在周末停了。多時紛繁的工作和處處滲透著計劃的日程,讓人覺得像極了一部停不下來的機器,無處不在的許多齒輪帶著你機械而拼命的轉動。終究人是感性的,需要清新的風,濕潤的雨,和暖的陽光,需要閑暇、休逸。一直覺得杭州是我最喜歡的城市,山林、湖水,有許多美麗又不需花太多力氣和時間就可以到達的風景,還有深厚的人文,讓人怎麼讀也不倦。
郭莊——
就在這樣一個陰陰的午後,和朋友走在西山路上。路邊高低錯落的樹種的很好,間或就橫出一條小路引向更深處,比如路旁默默靜臥著的京劇名宿蓋叫天的墓塚。
稍作停留後繼續前行,路邊一處白牆黛瓦的小門,門楣上橫四字:汾陽別墅。這就是久聞其名的西湖四莊之一的郭莊了。默讀了門邊簡單的介紹,決定去探訪一下這個被陳從周先生極為推崇的園林。
全莊南北分靜必居和一鏡天開兩個景區,其中靜必居為主人的居所。莊內花木簇擁,湖石假山,曲廊回環,翠峰鏡湖,很是古樸典雅,更可貴的在於借景於西湖。坐在湖邊,清風徐徐,微波粼粼,不遠處的蘇堤舒展著清麗的身姿,偶爾還有滑過水面的小鳥和躍出湖面的魚兒,仿佛一時間整個湖面都是你的了,所做的只是消磨這份時光。
蘇堤如帶水溶溶,
小閣臨流照影空。
仿佛曲終人不見,
闌干閑了柳絲風。
陳從周先生作這首詩的時候,想必也為能在西湖邊尋到這樣一分靜謐而幸福吧。
雲棲竹徑——
車過靈隱、中天竺、上天竺、梅靈隧道、梅家塢,一路青山蒼翠,茶園蔥郁。正在羨慕杭州的郊外就像一個大風景區的時候,車已經到雲棲了。
穿過一座小小的牌坊,已身處一片竹海之中,彎彎的石板路一直伸向竹海的深處,真是“萬千竿竹濃蔭密,流水青山如畫圖”。清晨的霧氣還沒散去,似雲似煙,在密密匝匝的竹林裡縈繞,帶來濕潤清甜的空氣。也許是前些天一直下雨的緣故,路邊的溪水流的好急,不知道應該用叮叮東東還是用潺潺來形容它的聲音,只覺得像是一曲優美輕盈的小步舞曲。
一路過去,有十多棵古樹,160年、300年、640年、1010年!最老也是最高的那棵已經有1000多年了,筆直的莖干,龐大的樹冠,就這樣靜靜的立在那裡,默默看了世間多少悲歡和滄桑。站在它身旁,撫摩著粗糙的樹皮,也許借此才能得到一點深厚歲月積澱下來的感受和體驗。
時間有限,沒有去登比鄰的五雲山就返回了,就算留個遺憾以後來彌補罷。
返回的時候已是午後,陰雲漸漸散去,陽光在林間撒下片片金光。在陽光的渲染下,竹子更加青翠欲滴,山澗裡點點金光在歡快的跳舞,石橋,木棧道,所有的一切都亮麗生動起來。
終於要踏上返程了,心裡卻在盤算下次的計劃。要騎車去逛蘇堤,白堤,要去看夕陽下西湖,要在月圓時分在湖畔小坐,最好有絲竹之聲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