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樂的廈門游
想想,實在是很懶,廈門回來快一年了還沒有開始寫游記。小萃快離開的時候,開始寫,嘮嘮叨叨地一大片,現在小萃回老家快兩個月了,才勉強寫完。
小萃快走了,真有點不舍得,想想07年是我們出游最多最腐敗的一年,但也只有廈門游是第一次的小團體出游也是最齊人的一次出游。
時間:2007年5月26日至28日,共三天。
人物:小萃、小B、小餅、小池、小靜、小金及小金的眷——亮亮,哈哈,六大美女再拉上一不怎麼壯的丁,一個都不少,反而多了。
交通:飛機、出租車、公交車、輪渡和11號車,海陸空全齊。
目標:美食。
費用:大約每人1300元。
簡單行程:
第一天,上午10時,從中山坐機場大巴到廣州機場,延誤,晚上8時在小眼鏡大排檔晚餐開動,餐後甜品—西門土筍凍,嘗試廈門的洗頭功夫,11時多乘出租車到廈門旅友之家的恆達海景店留宿。
第二天,早上8時半起來,欣賞廈門海景,拍照留念。廈大西門對面小巷的妙香扁食早餐,隔壁的水果店巨大又甜的楊梅和爽甜的甜水桃。逛廈大,西門進,白城出,順便看廈大學生表演彩排。白城門口遭遇陣暴雨。雨中游白城海灘,搭乘公交路游環島路。吳再添小吃午餐,土筍凍不如西門。下午2時,輪渡入鼓浪嶼,入住娜婭。下午迷失於迂回曲折的小路中,筋疲力盡之際找到番婆樓,花時間午睡。龍頭路試食,BBC餡餅、黃勝記肉脯、魚丸、麻糍、雞蛋漢堡。夜訪鋼琴博物館、菽莊花園,龍頭路大排檔夜宵(不好吃),小萃找到北小餅、燒仙草。回到娜婭,排隊洗澡,與飛蟻戰鬥。
第三天,早上8時半起床,公共洗滌槽洗漱,龍頭路早餐,繼續爬山,魚骨博物館、管風琴博物館(八卦樓)門口拍照。發現船屋,驚艷,後悔定了娜婭沒能住上這裡。返回龍頭路買手信,退房,碼頭拍笑容最燦爛的集體照。榮記深海魚粥午餐失望,行程最後的美食——西門土筍凍。下午3時半,准時搭上回程航班,返回溫暖的家。
想說:
(一)行
1、誤機。我都不知道是我們的運氣不好還是中國航空業的問題。飛機原來是遠程旅游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但每次小團體出行它都成了我們最痛心的拌腳石。這次是小團體的第一次遠程旅游,白雲機場突遇暴雨,下午1時半的飛機到3時半才能登機,一延誤就是2小時,充分體現白雲機場冷氣的強勁(穿著短衣短褲的我們被吹得手腳冰涼)和麥當勞的可愛(候機區餐廳的服務對像都是大款,宰人不眨眼睛,20元的煎蛋、50元的湯面,厲害)。好不容易登上飛機,椅子還沒坐穩,又傳來因機場滯留飛機太多要實行航空管制的消息,預計2小時後才能起飛。雖然最後提前半小時起飛了,但到廈門已經是傍晚6晚,這天的行程全泡湯了,換來一個機場半天游,真氣人。往後的誤機經歷更讓人心寒:去東北,因為是早班機,凌晨5時就起床自己開車趕去機場,卻被告知因為中轉的城市天氣不好要延誤,一呆就是個把小時,遲15分鐘出發的直航機已經出發了,我們還在等,無奈,最慘的是到達中轉站時發現當地天氣好得很,一點霧氣都沒有,無語,下次要坐直航的,不坐中轉機,因為東北早天黑,所以當天的行程又沒了;去杭州,坐的就是直航,兩地天氣好得很,心想沒事了吧,誰知到機場登機時發現沒有顯示該航班,到櫃台咨詢才知道因為救災航班取消,救災我也支持呀,但至少航空公司要提前通知我,讓顧客作好安排才行,短信也沒有一通,雖然立即被安排到機場最短時間內的下一班飛機,而且南航(我們原來訂的是山東航空),但實在很氣憤,還是找到他們的主管刮了一遍,杭州原來的行程就緊,這樣下來當天行程又掉了。同事的誤機經歷更可怕,廣州飛三亞,直航,預定中午起飛,卻因為飛機不在白雲機場,要從別的地方飛過來,剛好那個地方天氣不好,飛不了而要延誤,航空公司給安排了臨時酒店,但酒店不好,最後同事是凌晨3時到達三亞的酒店,航空公司每人賠償300元,300元買別人半天的行程,而且要凌晨起飛,真是的。雖然覺得中國航空不可信,但長途旅行還是要依靠它,決定下次盡量選擇晚機,要延誤也應該不會影響當天的行程吧。
(二)吃
1、小眼鏡大排檔。典型的大排檔,髒、亂、差已經達到5星級程度,我們這幾個吃慣大排檔的廣東人也不太苟同它的環境。但火爆異常,一桌難求的情景堪比廣東人喝早茶的盛況,居然要排隊點菜,人龍長達10多人,點菜按份計算(生意過於興旺,懶得跟你討論斤量)。出菜快,東西新鮮,味道不錯,價格在大排檔裡不算便宜。大排檔沒有星級服務,服務員忙得暈頭轉向,這裡吃飯需扔掉顧客是上帝的觀念,增強自我服務意識。奉勸對環境和服務都有要求的就不要來這裡了,但地道美食就是出在這種地方哦。雖然小眼鏡在網上很出名,但出租車司機並不知道它在哪裡。
2、西門土門筍凍,最令人回味的廈門美食。不起眼的很小的店面,只有一個MM看鋪,只賣土筍凍和海蜇頭兩樣東西。土筍凍分大、中、小三種,配上酸蘿蔔和秘制芥末醬,好好吃,吳再添的不跟它比,上飛機前還專門到這裡再吃一頓。
3、妙香扁食,便宜又好吃的早餐。妙香應該是連鎖經營的,我們吃的店在廈大西門對面的一個小巷裡,由兩個MM看店。扁食,就像我們所說的雲吞。妙香的扁食小小的,比較適合女孩子,一碗十來個,2至3元一碗。吳再添和龍頭路的扁食都是那種大肉雲吞,還是妙香的好。小萃還說妙香的灌腸湯好喝,連喝了兩碗。
4、花時間咖啡(番婆樓),的確是花時間的地方,呆著呆著就睡著了。很想在屋外的桌子坐,但是我們人多,外面的位置也有客人,連階梯也有人占了,只好坐到裡面去。建議屋裡的椅子換成沙發或躺椅,因為實在很容易睡著,椅子睡起來不舒服。
5、鼓浪嶼美食。
(1)黃勝記的老板的確大方,一大片一大片地讓你試吃。當我們第二天過去買的時候,我們跟老板說昨天已經試過了,不用再試了,老板還是熱情地給我們試吃,佩服老板的經營手法(但也可見肉脯的利潤之高)。肉脯的味道不錯,價格跟澳門的比起來還算便宜,但回來後查看外包裝發現原來這些肉脯也是在開發區的某廠生產的,肯定不是老板親手烤制,老板也可能只是掛個名,拿貨回來銷售給游客而已,跟其他店鋪相比只是銷售的人不同、經營手法不同、供應商不同而已。
(2)葉氏麻糍,在新華書店碰到的,覺得像糯米磁。個人覺得不怎麼樣,但小萃挺愛吃的。
(3)BBC餡餅。有現賣的,但現賣的不是全部品種,而且量大的話可能沒有這麼多,因為老板是根據前天的預訂來確定當天餡料的數量的。買回來的全當手信了,同事說不錯,個人比較喜歡綠茶口味。
(4)魚丸。試了龍頭路183號的、某扁食店的,還有一家號稱央視曾經來采訪過的。無論是哪一家,個人都覺得沒什麼特別,跟商場裡賣的速食包頭貢丸差不多。
(5)北仔餅,在龍頭路的一條小巷裡的理發店找到的,就放在理發店外面的一個大熱鍋上面烘著,吃起來熱熱脆脆的,有鹹甜之分,鹹的有咖喱味,像我們的咖喱牛肉酥,5毛錢一個,好吃便宜,甜的沒試過。隔壁還有便宜的燒仙草、冰石花。
(6)這次美食之旅還發現了雞蛋漢堡,在龍頭路189號對面(就是183號魚丸店的斜對面),挺多人站著等候,店主說每天下午4時才開賣。雞蛋漢堡就是把面糊倒進模子裡,加入雞蛋攪和,煎成上下兩個夾餅,中間夾上各種配菜,醮上醬汁。我比較挑吃只夾了青瓜絲,味道一般,她們說原裝正版很好吃。
6、榮記深海魚粥,網上說是出租車司機吃夜宵的地方,說深海魚皮爽,強烈推薦。但我們乘坐的兩台出租車的司機都說不知道這家粥店,原來不在廈禾路邊上,而是在一家比較出名的酒店後面的小路裡。小店不起眼,一樓是廚房,二樓雅座,就是吃魚。我們叫了深海魚皮和深海魚頭粥,20多30元一大碗,大家的反映是一般,沒有什麼特別,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吃,魚皮比較韌,魚頭不錯。
(三)住
1、廈門旅友之家的恆達海景店,其實是一幢爛尾樓(好像是有產權糾紛),現在分租給游客,在老城區一個較偏僻的地方,樓下有個生意不錯的大排檔。不過,這裡的確是全海景,廚房、陽台、窗戶,除了大門,凡是向外看的地方都能看到清晰的大海,晚上還免費贈送演武大橋夜景(因為橋就在樓下),煞是好看,景觀一流。房間的配套設施就別指望像高級酒店,反正有空調、電視機,洗手間、被子還算干淨,本來就是50元每人一晚的住宿。還要提醒一點就是,店家並不住在這裡,也沒有什麼總台之類的,入住時需提前聯系店家過來開門,另需事前預約退房時間,清潔阿姨會准時出現。原來計劃下機就到店放行李,然後再去小眼鏡大排檔的,但飛機誤點,我們只好改變計劃,下機後直奔大排檔,開始我們的美食之旅。晚上9時半左右,我們正在洗頭,店家來電問什麼時候到店,我們預計10時半左右,結果因為尋找吉香燒烤超時,11時左右才到。期間,店家催過兩次,很是奇怪,原來店家並不常駐這裡。來接的人是一對年青男女,騎著自行車過來,女的明顯剛洗完頭,頭發還沒干,說完注意事項並收余款後,還約定明天退房的具體時點,因為退房時只有清潔工人出現,店家不來了。
2、娜婭,時下流行的青年旅館,優點是位置比較好,離輪渡碼頭、龍頭路比較近,環境現在看來還可以,和網站上的圖片吻合,房價(5人房:50元/人、晚,雙標:180/晚)相比廈門來說有點小貴,但對鼓浪嶼來說應該是適中。但要注意:5人房需要和旅館員工、公共活動區的顧客共同衛生間,房間在房子的側面,衛生間和洗漱槽在房子的後面,有一小段距離,而且5人房在一樓面對庭院,即使關門很也很多飛蟻(雙標沒有這層顧慮);雙標的房間比較小,床也比較小,但衛浴間卻很寬敞,可能跟這是舊使館的設計有關。
3、船屋,在八卦樓和美國舊使館中間,主人說從三丘田碼頭過去比較近。是近年重新裝修的老房子,一樓向游人開放,主人就住在二樓。整座房子占地呈三角形,前窄後闊,庭院和房子在那些老房子來說都不算大,但實在精致舒適,有種家的感覺,可以看得出主人在用心經營。庭院的電燈是太陽能的,水是電動泵從水井裡抽上來的;一樓的公共空間不太,但很用心地去裝飾,過道擺了一個古老的打字機,中間有一個大圓桌;一樓有好幾個房間,我們進去看了一個雙人房、一個三人房,因為是老房子,房間夠高,也比較寬敞,布置很不錯,有電視機,主人說房間基本上都配獨立衛生間,住在這裡的客人包早餐,還可以到三樓的天台,那裡可以從高處看到大海和對面的廈門,風景很不錯,可惜我們沒時間沒有上去,覺得下次到鼓浪嶼住,一定要住到這裡。去年過的時候,船屋還沒有網站,今年幫朋友找鼓浪嶼住宿時已經發現它的網站了(www.boathouse48.com或http://www.cw-hotel.cn/),大家可以參考。
4、今年幫朋友預訂時最終沒訂船屋,而是訂了一個新開的家庭旅館,叫琴海莊園(http://www.piasea.com)。莊園的主人叫小地主,據說在攜程網上已經服務大眾多年,近期才實現宏願開店的。莊園和船屋比較,莊園的房間多些,而且房間的風景要好多(莊園有山景房和海景房,船屋的房間都在一樓,外有圍牆,看風景要到三樓去)。因為朋友太晚才說要訂房,只能訂到一樓不帶海景的房間,朋友說到二、三樓的房間看過,樓上房間的風景更好。莊園位置有點偏,在鼓浪嶼的後面,殷承宗舊居的對門,從鼓浪嶼別墅酒店碼頭過去比較近,離輪渡碼頭13分鐘路程,但朋友回來說要不是小孩子吵著要出去,就干脆呆在房子裡算了。
(四)玩
1、鼓浪嶼的老房子。部分修葺過的已經作為景點開放,要收門票,部分不是有錢人家的房子就是分別住進平常人家或是用作其他商業用途,大部分還是荒廢了,看到有點心傷。雖然大部分景點說晚上7時以後免費,但7時以後,人家都下班回家了,不僅沒有講解員,而且大門雖然開著,但小門卻關上了,燈光也不夠,只能瞎逛。
2、廈門洗頭。曾經在大連、楊州、廈門洗過頭,還是覺得我們這邊做得比較好。雖然廈門也是睡在床上洗,但是洗頭的地方較擠、較昏暗,只有頭部和肩膀按摩,手和背部都沒有按摩,我們這邊有些店還按摩腿呢,而且基本上都是男按摩師,真有點不習慣。
詳盡行程
第一天,下午3時半左右登機,5時起飛,6時半左右站在廈門的土地上,乘出租車直奔小眼鏡大排檔(雖然小眼鏡在網上很出名,但出租車司機並不知道它在哪裡,好在早就把地圖打印出來),找位置,排除點菜,8時左右第一盤菜端了上來,我們開動了。飽餐一頓後,沿路散散步,來到西門土筍凍,繼續戰鬥。吃飽了撐著要散散步,也為了尋找傳說中的吉香燒烤,一群人在大馬路上走走停停,最後累了,大家一致決定找個發廊洗頭。吉香最後還是沒找到,在附近找了一家比較多人的燒烤店解饞,11時多乘出租車到廈門旅友之家的恆達海景店。實在太累了,沒心思欣賞樓下演武大橋的夜景。
第二天,因為我和小餅、小B住的是一房一廳的套間,配有會客沙發和廚房,面積最大,位置最高,大家早上起來都跑到這裡聚集。果然是全海景,窗外的海景的確漂亮,我們抓緊時間在退房前狂拍。9時多退房,向廈大西門走去。在大學城一條橫巷裡,發現妙香扁食——吃早餐的好地方,好吃又抵吃。這裡的扁食小小的,不是那種大肉雲吞,比較適合女孩子,一碗十來個,2至3元一碗,小萃說灌腸湯好喝,連喝了兩碗。出來在旁邊的水果店又買了楊梅和甜脆桃。桃子很爽脆,楊梅有點貴,可是又大又甜,從水果店到廈大西門對面的公交站不出100米,我們已經把楊梅解決掉了。可憐的亮亮為我們撐傘拿東西,輪到他吃的時候楊梅只有一顆了。亮亮,千萬不要怪我們,我們可是征求過你家發言人的意見的哦。10時20分,在廈大西門拍照後進入校園。撐著傘,拖拖拉拉地在廈大裡瞎逛了一個多小時,綠樹成蔭,古建築模式的校舍,密集的宿舍,一個已經忘了叫什麼名字的湖,感覺跟去過的中大很想像(不知道哪個學校歷史較悠久,廈大的校友千萬別生氣),仿佛又回到了校園,當了一回學生。在廈大禮堂,遇上校園文藝表演的彩排,駐足一會兒。在廈大白城校區,剛接老媽長途電話時,突遇大暴雨。白城門口有個水果攤,還有個市場。在水果攤又買了桃子,可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不吃,滯銷。雨稍微小點,走過人行天橋到白城海灘,看到鼠標造型的雕塑。想繼續找海邊的人行棧道,可是貴人出門招風雨,大雨又來了,而且比剛才更大時間更長,我們躲到天橋底下,還是被淋濕了,當即決定坐公交車游環島路,隨便蹬上一輛公交朝會展出發。剛上車不久,發現人行棧道就在天橋前面的100多米處,好後悔沒有堅持下來。車上一好心的乘客告訴我們,現在乘的這路公交不到會展,要換乘其他路線,下車再上車。一路上,雨停了,看著窗外廈門藍藍的海,沿路是各種雕塑。半小時後,中午12時,會展下車,已經有不少游人,電池車挺多的,性價比不高(因為我們沒坐,具體多少忘了),拍了幾張照片,乘上公交去輪渡碼頭,沿路再次欣賞環島路的風光。接近下午1時,來到碼頭,找吳再添填肚子。碼頭這邊人多、車多、路窄,吳再添在小路裡面,可能剛過雨,地上有積水,挺髒的,與環島路形成鮮明對比。在吳再添叫了很多小吃,蝦面、沙茶面、面線糊、扁食、土筍凍、炸五寸等還有什麼糕之類的,用餐環境不算好,服務態度就是國營老店,食物味道一般。大家推薦蝦面、沙茶面的湯濃、鮮,不覺得,只覺得油,扁食個子就像我們家的大肉雲吞,充滿肉感,沒有妙香的好,土筍凍放的是辣椒醬而不是芥茉醬,不能跟西門的比,那個什麼羔沒吃完、滯銷,比較好的就是那個炸五寸,小萃還跑去加了一份。到吳再添之前,小萃吵著要吃百草園的龜苓糕,可是從吳再添出來時又給忘了,廈門之旅始終沒有吃上。下午2時,坐上傳說中的輪渡,進鼓浪嶼不用收費。之前有人曾擔心會暈船,實在沒必要,時間太短了,全程8到10分鐘,船也很平穩。船靠岸,找到娜婭入住。看到娜婭,每個人都發出贊嘆聲,好棒哦。古老的房子,雅致的庭院,那種調調的室內裝飾布置,跟網上發布的照片差不多。我想每個搞手聽到這種贊嘆聲都會發出會心的微笑,Ye,目的達到。給金金和亮亮訂的是雙標,我們五個商量好要晚上一起聊天,所以訂了不帶衛生間的五人房。放下行李,下午3時多開始尋找傳說中的花時間咖啡店。龍頭路上,看到黃勝記,試吃了一大把,還到BBC餡餅店預訂了明天的餡餅,有人還鑽到其他店鋪裡,最終給禁止了,抗議無效。龍頭路錯蹤復雜,我們也是漫無目標地走著,雖然想去找花時間,但總要左逛逛右逛逛,到達遛達。走了哪些路已經忘了,反正在兜圈子,不是最近的路,好像經過兩三次音樂廳、看到過福章堂還是三一堂。沿著彎彎曲曲的坡路一邊說笑一邊走著,看著兩旁青翠的大樹、曾經輝煌但已荒涼的古老大屋,半路還遇上一個據說將要搬家的人推銷小盆栽。我們沒進去老房子,主要是不想支付門票,還有就是我們可能還沒有這樣的文化底蘊、這樣的情懷去感受。就在我們筋疲力盡得快要放棄時,番婆樓突現眼前,花時間終於找到,果然要花時間。我們人多,外面沒有足夠的位置讓我們一起坐,所以我們坐到裡面去了。老板負責衝調飲品,老板娘穿著白色旗袍類的連衣裙負責下單,蠻自在的。在這樣悠閑的下午,昏暗而慵懶的陽光,又困又累的我們,喝了幾口茶,翻了幾頁書,就紛紛倒下了。這時候,我們更希望身邊的是一張床,至少是躺椅,而不是桌椅——的確睡起來不太舒適。或者是趴著桌子的手麻了,或者是太陽快下山空氣變涼了,5時多,我們也就醒了。在老板老板娘的手抄本裡看到可以讓小朋友拉小提琴,每次一元捐給希望工程,於是結帳,讓小朋友拉琴(原來小朋友就是小主人),琴聲反正不是讓我毛骨悚然的就是了。從花時間出來,到龍頭路繼續美食搜索。在龍頭路189號對面有一檔雞蛋漢堡,就是把面糊倒進模子裡,加入雞蛋攪和,煎成上下兩個夾餅,中間夾上各種配菜,醮上醬汁,挺多人站著等候,店主說每天下午4時才開賣。我比較挑吃只夾了青瓜絲,味道一般,她們說原裝正版很好吃。在雞蛋漢堡的斜對面就是183號的龍頭魚丸店,也是很多人在吃。要了兩碗試試,沒什麼特別,跟家裡賣的速食包心貢丸差不多。到了商業街,解散各自活動。6時多我們陸續回到娜婭,亮著燈,坐在床上歇著、交換情報。這裡的飛蟻挺多的,門也不是關得很緊,飛蟻不斷地透過門縫鑽進來,睡在最外邊的我就肩負起滅蟻重任,看來,今天晚上不好過啊。晚上7時,再次集體出行,不過這次金亮組合掉隊,人家雙飛去也。晚上的目標是菽莊花園和鋼琴博物館。先到碼頭看了對面的廈門市璀燦夜景,往回經過天主教堂(晚上亮著綠綠的燈光,感覺不太好)、海天堂構(就是大,要門票免談)、療養院門口,還有海上花園酒店(外面也聽得到人聲鼎沸,挺熱鬧的)。鋼琴博物館關門了,透過玻璃門看進去,的確擺放著鋼琴,可是聽不到琴聲。菽莊花園雖然晚上也開放,而且免門票,可是黑黑的,很多地方已經關上門,也沒有講解員講解,糊裡糊塗地走了一圈。回到龍頭路,隨便找個大排檔吃宵夜,不怎麼好吃,我和小萃在縱橫交錯的小巷裡找到了北仔餅,有鹹甜之分,我們要鹹的,5毛一個,咬下去有咖喱味,好吃便宜,小萃巨愛吃,還在隔壁買了燒仙草和冰石花,1塊錢一杯,便宜。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到娜婭,著手清潔問題。我們的五人間不帶獨衛,原來想全旅館只有一間五人間,公共衛生間也就我們五個用,應該沒關系,誰知是需要和前台的客人一同使用旅館的公共衛生間(唔,下次一定要訂獨衛的)。五個又累又嗅的人輪一個衛生間洗澡,實在不劃算,於是向金金求救,好在金金說他們已經洗完澡正打算出去吃宵夜,讓我們自己上去洗,洗完再通知他們回來就好,於是除小餅外的4人輪流上去(金金的房間在二樓,上去需經過前台和公共活動區,小餅的睡衣實在…所以她主動到公共衛生間報到了)。說說娜婭,金金住的雙標間,140元/晚,房間有點小,床也不大,電視也是小小的,衛浴間卻很寬敞,但沒有什麼掛衣服的地方,因為是晚上去洗澡時臨時參觀的,覺得房間的照明不是很足,暗暗的,或許人家就是要這種氣氛,我們住的五人間,在一樓,出門就是小庭院,兩個木制的上下鋪、外加一個木床、一個椅子和一張桌子,沒有其他多余的裝飾,單獨的那個床已經放到房門口旁邊,也沒有多余的空間,床單和枕頭白白的,倒是干淨,只是天黑後巨多飛蟻,雖然已經裝了防沙門,借來了電蚊拍,關掉電燈,但小昆蟲生命力就是旺盛,從門縫裡不斷地鑽進來,附在窗簾上,在房裡飛來飛去,睡在門邊的我最遭秧了,簡直頭皮發麻,做好全副武裝去睡覺。太累了,原來預設的群聊省掉,改為與周公聊天。
第三天,這是行程的最後一天,早上起來拿著牙刷、毛巾到後面的洗滌槽刷牙洗臉,很有學生時代的感覺。趁著大白天,光線好,大家在5人房、庭院和娜婭門口拍照留念,拍得果然不錯。今天想到管風琴博物館、美國領事館那邊看年,可是小池說昨天太累了,今天不想再爬,她自己去外面逛逛就好,於是其余5人直奔龍頭路覓食,轉了一圈還是找了一家扁食店吃早餐,可是這家的扁食不像妙香那樣小小的,是大大的像雲吞,魚丸倒還不錯。早餐過後,向管風琴博物館出發。吸取昨天的教訓,今天沒有再兜圈子,經過市場旁邊一直向前走,往上爬。可能今天是星期一,大部分游人都已經撤出,街上比昨天清靜,一路上看到的盡是居民的日常生活,就像我們在家裡一樣。經過魚骨博物館,也是個大宅子,外面的門面修得不錯,拍照走人。10時半來到目的地——管風琴博物館,可是從入口到真正的房子還要爬一段坡路,而且還要收幾十塊的門票,秉承我們一貫節儉的原則,經過共同討論決定放棄它,還是門口拍照走人(雖然我是有點想花這個錢去瞧瞧,可是少數服從多數嘛)。從博物館側的小路繼續往上走,希望從高處能看到博物館的真身。這裡真的有點人跡罕至,靜幽幽的。在三叉路口,看到一間叫“船屋”的老房子,房子在路口很當眼,名字很特別,我們透過鐵閘努力地往房子裡面瞧,庭院很不錯,很想進去看看,可惜鐵門緊閉,這時候我們的臉皮突然薄起來,不敢大聲高喊“有沒有人?”。正當我們深感遺憾、打算離開的時候,突然一把男聲出現“你們從哪裡來的?要進來看看嗎?”要,當然要,就愁著怎麼進去呢,真感謝這房子有個這麼敏感而又熱情的主人。鐵門打開,我們魚貫踏入老房子。整座房子占地呈三角形,前窄後闊,庭院和房子在那些老房子來說都不算大,但實在精致舒適,有種家的感覺,可以看得出主人在用心經營。這時候想起娜婭,真是小巫見大巫,過於商業化。男主人說這老房子是祖上留下來的,文革時給收了,前幾年還回來,去年才重新裝修,現在一樓的房間對外租給游人住宿,還給我們翻了一下預訂本,電話可不少;庭院的電燈是太陽能的,水是電動泵從水井裡抽上來的,好先進呀;一樓的公共空間不太,但很用心地去裝飾,過道擺了一個古老的打字機,中間有一個大圓桌;一樓有好幾個房間,我們進去看了一個雙人房、一個三人房,因為是老房子,房間夠高,也比較寬敞,布置很不錯,有電視機,主人說房間基本上都配獨立衛生間,住在這裡的客人還可以到三樓的天台,那裡可以從高處看到大海和對面的廈門,風景很不錯,可惜我們沒時間沒有上去。這裡住一晚大概是200至250元,跟娜婭差不多,可惜事前沒有找到這個房子,這次沒能住上,下次來鼓浪嶼一定要住“船屋”。從船屋出來,快接近11時,覺得往前走可能也是那些要收門票的老房子,無趣,決定原路返回。在龍頭路拿了昨天預定的餡餅、買了黃勝記肉脯和其他手信,小萃又買了“北小餅”,當然順便買了燒仙草、冰石花。回到娜婭,洗臉、收拾行李,退房。在亮亮的建議下,我們在鼓浪嶼碼頭拍了一張最齊人而且每個人的笑臉都最燦爛的照片,可惜中國移動的廣告牌實在礙眼,這張照片最終沒能當選小萃紀念相冊的封面。最後的覓食地點是榮記深海魚粥,網上說是出租車司機吃夜宵的地方,說深海魚皮爽,強烈推薦,搞得我這個不吃魚的人為了其他5人的幸福也要犧牲一下。從輪渡下來快12點了,坐上出租車直奔粥店。兩台出租車的司機都說不知道這家粥店,暈,網上的東西有時候真的不可盡信,車沿著廈禾路往火車站方向開,一路上都沒看到這家店,司機把我們放到附近的路口。下車找路人問路,走不遠,在一家比較出名的酒店後面的小路裡找到了這家不起眼的小店。一樓是廚房,二樓雅座,除了魚還是魚,我這次看來要餓肚子了,犧牲真大。叫了深海魚皮和深海魚頭粥,20多30元一大碗,大家的反映是一般,沒有什麼特別,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吃,魚皮比較韌,魚頭不錯,真是有點後悔這麼折騰地找來吃。因為小餅和我念念不往土筍凍,離上機還有點時間,所以從粥店出來大隊人馬又乘出租去了西門。在西門吃飽飽撐撐的,搭上最後一程出租依依不舍地去機場。這次司機沒有走東渡路,反而經過市政府,讓我們順便看了一下廈門新區的街景,很漂亮。下午3時半左右,沒有突來的暴雨,陽光明媚,沒有延誤的廣播,沒有討厭的航空管制,我們順利登上返程的飛機。廈門,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