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光岩五點多的時候免票,可以看日出:也許出於安全考慮(當時無工作人員上班),早上六點之前不再開放,六點到七點半是半票(其實也不算優惠,因為不含索道和百鳥園),這樣就無法在日光岩上看日出了,另一個選擇就是日光岩旁邊的雞母山山頂,日光岩第二高峰,無需門票;
2、日月谷溫泉用中、工、建信用卡刷卡可打折優惠:2007年就取消了。由於我多年來的義務宣傳,及當年在銀行工作時經常組織去消費,日月谷給我及我介紹過去的朋友最低的優惠價:90元(原價188元,周未優惠價105,黃金周125)。需要者只要給我一個電話或短信,我電話預訂一下即可,到總台說是鼓浪嶼琴海莊園的客人,報上姓,即可享受優惠價;
3、從廈大後山翻到萬石植物園可免票:06年底在必經的橋道上修了一個售票點,但如果早上早一點,比如7:30之前,應該還沒上班。南普陀那邊的免費通道還有效,就是爬著會累一些;
4、幸福路上的小眼鏡大排:07年搬到湖濱中路了,在交通銀行旁邊的巷子裡,擴大了規模,等著吃的人卻更多了。
5、輪渡附近吳再添小吃:已更名為佳味再添店,但讓人垢病的用餐環境並沒有更新;
6、機場到輪渡的經典27路:機場左側100米處的公交站,並不是每一趟27路都會停靠,在上下班高峰期,有些班次不停靠,建議這個時段再往前走100米,到太古飛機公司大門的起點站去乘坐比較保險和節省時間。
7、傳說中的廈大一條街已經消失,取而代之是廈大西村的富萬邦商場:廈大一條街曾是我大學四年最常流連出沒的地方,也是很多游客淘東西吃飯(特別是地下一層的川菜大本營),換成大商場,東西不再便宜,空氣也不再一樣了...借此地再強烈緬懷一下。
8、還沒想到,待續...附我的緬懷:廈大一條街:消失,成了記憶。
隨著廈大西村富萬邦商場的啟用,廈大一條街徹底消失了。這一條街,曾是我大學四年流連出沒的地方:離家求學的我在那生平第一次吃到了拉面和川菜。最常去的地方當然要算一條街地下室經常人滿為患的WC(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布局),其次是WC出口旁邊的曉風書屋,掏不出錢買書,但花得起時間在那看,感謝書店裡歷屆的店員,從沒有給過我白眼。之後就是書店旁邊的卡口磁帶CD店,讓我用很低廉的價格可以買到正版的歐美磁帶,畢業後,還經常去那買卡口CD。除了這些吃喝拉撒音樂書籍以外,還有一些低級的東西也得緬懷一下:同學們稱之為“小字錄像”。這原來是個秘密,最早發現的是409宿舍的小龜同志和盟主,他們發現一條街的一家錄像廳特別奇怪,每到深夜生意就越好,門口的節目單也特別奇怪:碩大的電影名稱旁邊有一行特別小特別小的字,他倆趴近一看:立刻耳紅目赤地站起來,心照不宣的購票入內。他倆在那裡心潮澎湃了好幾周,終於忍不住陸續地把這個秘密與同學們分享。於是班裡的同學陸續地去接受小字錄像的啟蒙和教育,當然還有熬練。當他們要拉我們去的時候,我和其他幾個同學都拒絕了。其實我們不是要保持純潔的形像,我們幾個有更大的秘密:我們幾個利用經常跟系黨委書記打80分的機會,輕松掌握了系裡錄像廳的鑰匙,其中一個同學有片源,什麼片都能看到。後來“小字錄像廳”被正義的警方取締了,被小字錄像“毒害”已深的同學們沒有了去處,我們看著可憐,也把他們帶進了系的錄像室,於是乎,經常是這樣的:小小的錄像室,二十來號風華正茂的青年屏著呼吸,一言不發,一起觀看,一起耳紅目赤,一起走過歲月的歷練...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不知道同學們是否還記得---扯遠了,言歸正傳,話說1995年6月15日,廈大一條街地下川菜館,我和經濟系的鄭女生透過桌上的十來個空酒瓶醉眼相對,在她的要求下,我答應剩下的十幾天暫時當她的男朋友。不能再喝的時候,我們手拉手回宿舍,腳步飄忽,兩邊的校舍似乎要提前進入記憶的模糊起來...到了宿舍樓下看不清跟我打招呼的同學才發現眼鏡忘帶了,於是又飄回川菜館取眼鏡。一夜好眠,第二天又在一條街相遇,兩個人一起忘了前一天說過的話...很快,離別一遍遍地在一條街上演,終於我背著行囊,在校門口吃完最後一頓拉面,站在一條街上,回頭看著南大門,淚眼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