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早上7:30,坐上一輛藏民的小轎車向亞丁進發。
剛出稻城縣城便看見一片明媚的楊林,驚艷。記下了這個叫做“青楊林觀景台”的地方,待到我們從亞丁回來要好好玩玩,那時這裡一定黃得更加燦爛。
路上有一段土路,其他部分路況還好。
翻越波瓦山,下到山谷裡的一段風景絕佳,伴著溪水,兩岸全是杜鵑,如果五月來的話這裡一定是一片杜鵑花海。這裡是個景區,就叫“杜鵑山谷”。
過了杜鵑山谷就差不多到了日瓦鄉,現在改名叫“香格裡拉鄉”了。這裡海拔相對較低,2900左右,如果想住的離景區近些又不想住那麼高的可以選擇住在日瓦鄉,不過這裡距景區大門還有1個小時車程。
出日瓦鄉不久就是景區售票處,目前的門票是80元一人,另售5元/人保險。門票是明信片形式的,還贈送一張風景小光盤和一張呂玲瓏拍照的風景名信片。可是在亞丁景區,我並沒有找到可以投遞的郵箱。
亞丁景區範圍很大,不僅包含通常大家去的龍同壩、衝古寺、洛絨牛場,還包含俄初山、卡斯峽谷等。有機會一定要都玩一遍,當然前提是找到合適的住處,或是足夠“驢”,有良好的裝備和體力。
我們在即近亞丁的山坡上停下來拍照,這個角度剛好可以仰視仙乃日,俯視亞丁村、龍同壩。清晰的看到亞丁村的房屋、龍同壩的帳篷,遠處山路蜿蜒,衝古寺也露出了一角。仙乃日神山此時卻掩在重重的雲霧之後,我們只能隱約看見半山腰的積雪。
因為亞丁村海拔稍稍高了一點,且離景區門口還有一段盤山路,我們決定住在龍同壩。到達龍同壩的時候挺絕望的,看到停車場上停滿了各式大巴、越野,空地上搭滿了各式帳篷,沒帶帳篷的我們覺得一定沒有地方住了。司機把我們拉到一處藏式小房子,“龍門客棧”,當時聽說有房立刻就決定住下。老板娘說100一間,並且只能住一個晚上,明天就進入旺季,要漲價,後天則會更高,還不一定有房。本打算在這裡住上三四個晚上的我心裡立刻涼了半截。待看到房間狀況和院落狀況後,心裡冰涼冰涼的:算不上屋子,只是木板隔斷,沒有窗子,只有兩張床,狹窄的空間連門都只能往外開;對面是通鋪,每個鋪位最多只有70釐米寬,明後天我們可能只有這種鋪位住;通鋪和我們房間的夾縫裡有個窩棚樣的東西,僅容一人,用一塊布簾擋著;最可怕的是廁所,山坡上幾片木板吱吱呀呀的搭成了個勉強的“房子”,腳下是隨時可能折斷的木板和2個洞,我一用力差點把整扇門推下來。
趕緊放下包走進景區。相比於髒亂差的住宿環境,亞丁景區是多麼的干淨清新啊。進門一條小溪歡快的伴在左邊,樹木郁郁蔥蔥的,瑪尼堆時而出現在路上和路邊,天空藍得透明。
一路向前會經過兩座小橋,我們都沒有選擇過橋,而是沿著右邊的路一直走。不久就有點開始懷疑走錯了,從標高上看衝古寺的海拔比龍同壩抬高不了多少,而這條路怎麼是一路上山啊。
好在一路有游客,不斷堅定我們“前面就是衝古寺”的信心。一個小時後開始聞到濃郁的油漆味兒,人工的痕跡告訴我們,景點到了。果然在修棧道,讓我心疼的是,衝古寺前的草坡上修一條也就罷了,怎麼修成個環形啊,完全破壞了原始的景致。而且,原木鋪就的棧道還刷什麼油漆呢,又刺鼻又黏鞋底。
記得05年來這裡對衝古寺的印像是綠毯般的草甸、蜿蜒的小溪、金字塔形的雪峰,怎麼沒看見寺廟呢。這次看到的卻是一座規模相當大的寺廟,草甸、小溪、雪山都在哪兒呢?問了當地藏民才知衝古寺位於山坡上,上次去到的是山腳的“草壩子”。也怪上次的自然風光太美好了,完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竟然全然不覺抬頭還有一座寺廟。
有小松鼠機靈地跑來跑去,還不忘坐在衝古寺山門的門檻上回望我一眼。
今天的目的地是珍珠海。
從衝古寺右側一路上山,山路正在整修,我卻覺得這樣一級級的台階不如土石山路走得舒服。而且,高原缺氧的情況下一路聞著油漆味兒簡直崩潰了。
天有些陰了,雪山不肯露出面容,直到我們走到仙乃日腳下,還是只看到了他少有積雪的山腳。
珍珠海沒有了藍天和雪山的映襯顯得有些平淡。
今天的預期是坐在珍珠海邊,望著雪山,等到黃昏,等到日照金山。
可是等來一場急雨。
而且珍珠海邊游客太多,照的像都全是“合影”。
我們開始往回走。
似乎只在一瞬,一道彩虹橫跨山間!
這是此行第二次遇到彩虹,什麼勞累、什麼高原反應全沒有了,我們又蹦又跳的和它合影,看著它越來越絢爛,然後漸漸變暗、消失。
回到衝古寺已經很累了,還是忍不住下到草壩子上看一看。就是這個舉動,讓我們抓住了此行唯一一次看到夏諾多吉山巔的機會。夕陽已經把他染成了金色,驚鴻一瞥,等我們拿出相機,那遠處神秘的金字塔已經消失在雲中。
景區門口寫著龍同壩-衝古寺一段可以騎馬,可是衝古寺的騎馬點離衝古寺至少還有15分鐘山路。盼著馬兒,這段路我們走得那叫累啊。
騎馬走的路原來就是我們來時第二座小橋左手過橋方向。幸好來時沒走左邊,被馬蹄踏遍的道路泥濘不堪啊。
回到龍同壩景區管理處6點。這座小木屋裡有廚房,可能是餓了,我覺得他的面條味道真好。雞蛋面10塊,牛肉面13塊,有濃濃的肉香。這兒的米飯和面條都是高壓鍋煮出來的,面條雖然綿軟了些,米飯卻軟硬適當,是整個四川之行吃過最好吃的米飯。
吃完走出小木屋,星星明亮而且近切,而且真真實實地向我眨著眼睛哪。
9月29日不透氣的小屋睡著缺氧,只好半夜3點爬起來坐到院子裡“乘涼”,捱到天亮。
住宿條件的惡劣和不容樂觀的天氣,讓我們決定今天就返回稻城縣。之前的什麼住上三四天啊,挑戰牛奶海五色海啊什麼的“豪言壯語”全都藏起來了。
早上七點進山,為節省體力決定先騎一段馬,卻排隊等馬等了半個小時。
龍同壩-衝古寺騎馬大約需要30分鐘,我們下馬的時候是早上八點鐘。剛走幾步,仙乃日雪山像神一樣出現在右上方!
真正的雪山就應該這樣,潔白的雪覆蓋了整個山峰,我可以看見他積滿雪的每一條罅隙,看見幾近垂直的山壁上也披著厚重的雪。銀白的山脊線切割著藍天。這時雪山的右側還有雲霧蒸騰,清晨的陽光下閃著一種異樣的金色的光。
因為距離太近,也因為6032米的絕對高度,仙乃日神山實在是讓人“頂禮膜拜”。他的山勢像一只正欲展翅的鷹,也像一尊法像莊嚴的菩薩。當地藏民稱之為“觀音菩薩”。
有運氣看到觀音菩薩,卻實在沒有運氣看到“金剛手菩薩”——夏諾多吉,和“文殊菩薩”——央邁勇。從衝古寺到洛絨牛場的跋涉途中,我們一次次地期盼、等待,還是只能痴痴地望著雲霧用想像描摹一下他們偉岸的身姿。後面放兩張05年的圖片吧,那次我清晰的看到了三座神山,那次我真實地體會到一種衝動,當雪山驀然出現在眼前時,情不自禁地想要熱淚盈眶,想要匍地叩首。
衝古寺到洛絨牛場一段據說是23日才完全開放,看起來並沒有做好完全的准備迎接游客。有的路段還在鋪水泥,需要小心的沿著約30釐米寬的路沿行走;很長的一段泥路走得人身心俱疲,鞋子褲子完全“淪陷”。這裡正在抓緊電平車道的施工,將來的游客就可以毫不費力地一路坐車到洛絨牛場了。不過我還是懷念過去那種一路騎馬到牛場的感覺。
山路婉轉,一會兒烈日當頭,一會兒又沒入山坡巨大的陰影,還時不時一陣疾雨。當我們走走停停,終於到達洛絨牛場的時候已經是11點多了。天氣很陰,可是央邁勇神山的位置附近卻總有一片蔚藍的天眼,讓人總覺得只要稍一移動,天眼裡就會出現央邁勇金字塔般的峰頂。
不知流連了多久,始終不見央邁勇神山的真容。因為當天要趕回稻城縣,不得不依依不舍的踏上回程。
回程的時候走了一段溪邊的棧道,更能感受大自然的清新。
一路上遇到不少當地藏民,都特別熱情友好,笑呵呵地和我們說“你好”、“歡迎”、“扎西德勒”,他們的笑容讓人感覺特別真誠、溫暖。
2點半經過衝古寺的時候,仙乃日也已經遮蔽在重重雲霧後面了。
騎馬回到龍同壩,下午3點。我們先到停車場找車,停車場前面坐著的一位藏族大媽特別友好,又是找手機又是找號碼的幫我們問,還大聲向山坡上的人詢問車子的情況。但似乎這個時間回稻城的車並不是很多,等我們坐上回程的車時已經快四點了。
回程是一輛稻城縣的出租車,有點漲價,280。
其實真的不舍的走,但是不打算轉山的我們還真不知道第二天該干什麼,再走一遍龍同壩-洛絨牛場?不知天氣是否還是不如人意?“龍門客棧”的住宿也讓人不願再忍。
回到稻城縣住進“聖山酒店”的時候真覺得這就是天堂。我承認,我實在是頭假“驢”,不願風餐露宿,不能吃苦耐勞。
已經進入黃金周,稻城縣住宿瘋狂漲價。聖山酒店因為我們算是“老顧客”,今晚還算我們80一間,但是第二天的價格已經漲到了360,並因為早已訂滿而不能讓我們延住。可憐的我們只好滿大街去找第二天的住宿,美麗的稻城縣值得再留一天。
稻城的晚上,滿天星鬥,銀河璀璨。
Tips:
1、 亞丁景區在這個黃金周期間全部開放,游客可以根據自己體力走到洛絨牛場,以及繼續衝擊牛奶海、五色海。只有龍同壩-衝古寺一段可以騎馬,馬費上行40,下行30。衝古寺-洛絨牛場步行2.5-3小時,洛絨牛場來回牛奶海五色海4-6小時。
2、 亞丁村住宿較多,但離景區門口還有一段盤山路,考慮到游玩回來還要爬垂直高度上百米肯定很難受,我們選擇住龍同壩,但是龍同壩的住宿條件比較糟糕。
3、 景區管理處也是一個食宿點,這裡的飯味道不錯,雖然稍貴,但是在海拔近四千的地方吃上新鮮蔬菜的感覺真的很好。
4、 稻城縣往亞丁景區的路上經過貢嘎朗吉嶺寺,這是稻城最大的黃教寺院,寺前臨赤土河,背靠阿西山,有時間可以看一下,門票10元。

(第二次彩虹)

(仙乃日神山)

(衝古寺草壩子)

(05年看到的夏諾多吉)

(05年看到的央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