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思木樨香】蘇州三日游D2之拙政園、虎丘、山塘街、夜游護城河

作者: 蕭孟柳

導讀早上習慣性的起早,似乎工作之後就難以睡的很遲,即使度假也一樣。空氣很新鮮,好好聞。院子裡靜靜的沒有人,大約都會起的很遲,可是我們的行程很緊,不能耽誤。 急急催了他們起床,兜兜公主一定要和“唐伯虎”來張合影,連昨晚被虎子糾纏不清的表弟此時也半蹲下來,和它再次親密接觸。結了帳趕到臨頓路,剛買的蘇州手繪地圖居然把著名的啞巴生煎標錯位置,害 ...

早上習慣性的起早,似乎工作之後就難以睡的很遲,即使度假也一樣。空氣很新鮮,好好聞。院子裡靜靜的沒有人,大約都會起的很遲,可是我們的行程很緊,不能耽誤。

急急催了他們起床,兜兜公主一定要和“唐伯虎”來張合影,連昨晚被虎子糾纏不清的表弟此時也半蹲下來,和它再次親密接觸。結了帳趕到臨頓路,剛買的蘇州手繪地圖居然把著名的啞巴生煎標錯位置,害我們走到昨天晚上的“花溪王”附近都沒有看到有賣早點的,問一個把孫子扛在脖子上的蘇州老爺爺,老爺爺很驚訝的問我們:“啞巴生煎很有名嗎?”呵呵……原來連本地人都不太了解啞巴生煎在網上的地位呀!或者說蘇州的生煎好吃的太多?我趕緊說是去嘗一嘗味道,老爺爺無私的手往前一指,正是相反的方向,還說它的門口有座小橋。告別好心的老爺爺,我們馬不停蹄的趕往目的地,過了兩座橋之後,終於在第三座橋後找到了傳說中很好吃很多人排隊的—啞巴生煎,真是聞名不如見面,只見長長的隊伍排到了門口還多出一截,好多老人家們拎著菜籃子和塑料盒在等候,我們也買了票據排好隊,賣票的阿姨人也非常好,問我們一共買了多少份生煎(6元8個算一份),然後只讓我們買了兩個大塑料袋(1毛錢1個),說裡面會有小袋子給我們(* *~~~ 再次感受到蘇州人民的熱情親切~)。一直等了半個多小時才挪到窗口,當新鮮出爐的生煎冒著熱氣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個個睜著餓綠了的眼睛,不顧燙口咬下去,“嘶嘶”的吸氣聲此起彼伏,湯汁順著生煎皮流了出來,甘美的滋味充斥舌尖。“好好吃啊!果然名不虛傳!”大家一致評論道,還研究比較了和家鄉生煎的不同之處,發覺蘇州的生煎原來是像我們蕪湖的小籠包,但是煎成金黃色一面的是褶口而不是平常的底部,所以湯汁才能那麼濃郁,而肉餡也是非常可口,實在是無法形容的美味!

吃飽喝足,大家朝拙政園雄赳赳氣昂昂的走過去,剛入園就被江南園林的美吸引住了,聽著同行團隊導游的免費講解,我們穿過蘭雪堂,經過芙蓉榭,在花圃旁流連,在一座座亭台樓閣榭裡返還,一遍又一遍。

拙政園的景是無法形容的,或者說整個蘇州園林的景都是如此。山水田園,自然成趣,一步一景,移步換景。無論你站在任何的角度上,給你的都是無以倫比的自然和人文相結合的享受。只是慕名前來的人太多了,以至於很多地方無法完整的取景,這不能說不是一個遺憾。我最喜歡的地方是爬山廊,那沿著山丘起伏不大卻有高高低低之美的廊道正是我夢想中的庭院格局之一。“遠香堂”四周拐角的玻璃也引起了我們極大的關注,從白色玻璃中間鑲嵌的紫色玻璃裡看出去,外面的植物似乎被蒙上了一層寒意,據說這樣有消暑的功效。於是從我的口中,不止一次的說出“古代人好會享受啊!”這樣的話。

作為蘇州最大的園林,它的特色自然不是一般兩般可以說清楚的,總之最後我們走完了整個景區,都沒弄清楚究竟還有幾個地方沒有去到,不過主要的景觀都看到了,心裡也喜滋滋的覺得很滿足了。以後有機會我還是要來這裡的,到時候帶著對它更深刻的了解,和它來一次完美的對話。

沿著園林博物館出了門,斜對面過了橋走不遠就是獅子林的停車場,我們在它的對面巷子裡找到了傳說中的“吳門人家”,這次的中餐是我考慮了很久才預定下來的,用餐的環境是最受好評的後花園,菜式呢?結合了網上的評價和自己的經驗,選了:糖粥、松鼠桂魚、響油鱔糊、吳門蝦仁、魚園竹蓀湯、櫻桃肉、雞頭米炒茭白。菜上的很快,上菜的間歇我給每個菜都拍了照片,回去傳到網上,嘿嘿~後面的小花園小巧玲瓏,假山池水小亭,可惜我們人數太多坐不下,不然怎麼著也得上小亭品一酌,體驗下“人間天堂”的感覺。別說,糖粥真的很好吃,聽說老板娘就是做糖粥起家的,看來真的不一般啊!米糯懦的,紅豆沙厚厚的,加上甜甜的滋味,每個人都喝了不止一碗。連男生都連聲稱贊,松鼠桂魚造型很漂亮,金黃色的頭尾翹起,魚肉細嫩;其他的菜色也不錯,就是葷的點多了,有些油膩,呵呵……用完餐休息一下,用吃剩下的吳門蝦仁喂了喂池塘裡的觀賞魚(奢侈啊~~~),一頓飯吃掉400米米,享受倒是貨真價實的。

下午去了虎丘,碰到數個假導游在門外兜客,可惜我是誰呀?隨口問了其中一個,她立馬問我們要玩園林還是爬山。我沒聽說過虎丘有園林啊?我們說要爬山,她說山上沒什麼好玩的,只有一個快要倒掉的塔,要拉我們去園林。暈……又是一個托,導游證是假的,買門票贈送導游講解也是假的,目的只是想把我們拉到她要我們去的地方。不甩她,大家邁開步伐走得飛快,不一會就來到了虎丘的頭山門,買了票進去,裡面還是很不錯的麼~雖然景色不如園林好看,但是光各色的傳說就不輸給其他地方,有試劍石、二仙亭、真娘墓等等,每個景點都有自己的典故,涵蓋了人文歷史神話傳說,總之內容很豐富,不知道的就只能看看熱鬧了。特地參觀了擁翠山莊,這裡是我們安徽老鄉賽金花的丈夫蘇州狀元洪鈞建造的,是蘇州唯一的一個無水園林。最喜歡的是劍池和雲岩寺塔,劍池多多少少有些神秘的因素在裡面,不能挖掘的吳王闔閭墓讓我遐想連篇,而雲岩寺塔則因為號稱“中國第一斜塔”被我重視。在塔前,天佑公子很巧的遇見了昨晚一起入宿的兩位外國美女,他要求合影,開始美女們沒認出來,嚇了一跳,以為是山溝溝裡出來沒見過外國人的土包子呢,後來認出來了,大家才化尷尬為親熱,可惜鏡頭面前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充分表現處心意不一致。唉~~可憐的天佑公子!

從虎丘出來,我們錯走出後門,結果繞了很大一圈才走到了虎阜大橋,照著當地人的指示從左邊小路下了橋,果然看到了河邊的細柳和清澈的河水,河對面的景觀並不多,主要是靠左側走,經過五人墓,本來想進去敬仰一下,不料正門正在修繕,前面其他人又走得急,實在沒辦法,只得作罷。走著聊著說起牌坊,就真的發現了一座立在河邊的牌坊,兩旁有字,中間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看不清楚了,隱約有“貞節”字樣,看來我們的直覺果然沒錯,牌坊很矮小,不及徽州地區的高大,但是能親眼見證一個江南立在水邊的牌坊,我們也很慶幸了。

路很長,走的兜兜公主他們直叫喚,山塘靠虎丘的那段路比較安靜,如果喜歡欣賞風景,抒發詩意,可以選擇那一段,過了新民橋就熱鬧起來,兩旁的商販無數,我們在阿坤鹵菜店買了鴨膀,一路晃一路走,很多的老店都能在這裡見到,什麼榮陽樓、采芝齋等等……不過生活的氣息也很濃,在狹小的石板街道上,我似乎又回到小的時候路邊菜市場的感覺,驚訝這裡居然可以將舊貌保持的這麼完整。

走完整個山塘街,出口對面就是蘇州第二大的商業區—石路。我們找到了石路美食街,香味從兩旁的飯店小攤上撲鼻而來,一直走到嘉禾鵝湯,我們停下腳步,點了大份的鵝湯和蛋黃鵝肝、炒鴨雜和土豆絲,他們居然不吃鵝肝,可惡……很好吃的說!我一個人又吃不下全部,只能眼睜睜浪費,其他的倒是全吃的差不多,鵝湯也很美味。

晚上趕到了新市橋北的游船碼頭,上了雙層的豪華游船,游船全身白色,共兩層。上層是觀光平台,下層是供人坐的大廳,評彈和吧台。霸了位置買了水果拼盤給小蘿蔔頭們吃,一個一個開心的要命。我沒有隨他們上去拍照,而是留在下層看包兼看風景。蘇州護城河的夜景很美麗,雖然是靠無數的燈光打出來的效果,但配合它古老的歷史和一座座形態各異的橋梁,倒是真的很符合它的韻味。河水仿佛有生命般在我的眼前來回起旋,擠壓著船身,不時波浪大了,竄到船舷處,用手就可以觸及。

船行到香雪海飯店,私屬的游船碼頭裡幾盞昏暗的黃色燈光直直照射在我雙瞳中,突然我對生命又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人生似乎都融進了這條護城河裡,這裡的水養活了不知多少代的蘇州人,蘇州人的身體裡有它的存在,它的身體裡也有蘇州人的存在,人和水,互相依賴著,度過難熬的時間河流,駛向終極的彼岸。

左側的沿岸風景與古老有關,右側的沿岸是現代和古老的結合,論我更喜歡那一邊?一般人的選擇肯定是左邊,來就是要看歷史古跡的嘛~但是我在右側的風景裡,看到了更多的東西:一個正在晚鍛煉的年輕人,順著護城河跑步,一只白鷺在他的頭頂斜斜飛去,本身各不相干的兩件物體在我的眼裡組成了一副絕妙的圖畫;不知名的一座拱橋上,三個老人聚在一起,一個老人義憤填膺的揮著胳膊在講述自己某個與眾不同的觀點,另兩個老人一站一坐,坐在輪椅上的老人面帶著風輕雲淡的微笑,站著的只是沉默,身形一動不動,看來這友情已經不止N年;不久又路過一座橋,橋下很不顯眼的護河欄杆上,又有一位老人,半個身子靠在上面十分陶醉的拉著自己的二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二胡的凄美和船上評彈的婉轉交織一片,衝擊我的耳膜,帶來別樣的體驗;最後路過一段古城牆,當然不可能是春秋時期的了,但是牆上蔓蔓的叢生野草向我們展示它的歷史年輪絕不低於一百年,那一片晚上是不可能有人進去的,偏偏我看到一只高大的獵犬,站在和自己差不多高的護欄前,豎起尖尖的耳朵,認真的巡視著過往的游船,一霎那我以為碰到的不是一只犬,而是它的祖先—野生的狼。或許它也和我們人類一樣,需要一個自己的地盤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看了這麼多,我卻沒有動用相機,現在終於可以理解朋友游記裡提到在九寨溝看到一個什麼都沒帶只有一副耳塞陪伴的女孩子是如何的通透人性了,相機記錄下來的不過是一瞬間的定格,可更多沿途的風景需要你自己用雙眼去記錄,用心靈去感悟。我想我是很滿足的,對待這趟蘇州之行,收獲了很多和平常不一樣的東西。明天就要結束旅行打道回府了,不知道回去後,看事物的眼光是否和以前會不一樣?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