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周一, 深圳。
今天是中秋假的第三天,雖然是周一,但是還在放假,心情是格外的愉快。
早晨與朋友簡單吃了點東西,就出發到深圳市區——去看看真正的深圳。從關外到關內的路上,所見之景一樣的雜亂,透著亂哄哄的繁榮。公交車是一樣的擠,最奇怪是在一個路口,因為行人搶道,車硬是等了三個紅燈才順利通過。呵呵!
一個小時後,我們就到了福田區,照樣過武警叔叔把守的檢查站。檢查站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現在還存在著,如果說香港回歸前設立檢查站是為了防止偷渡到香港,那麼現在都回歸了,還把深圳分為兩重天?果然,到了關內,城市景觀立刻大改,街道整潔,行人有序,市政設施齊備。我們在東門下的車,朋友說這裡是深圳逛街的首選,這裡也是著名的地王大廈所在之地。
東門商業街建設成步行街的形式,但其檔次遠不及上海的南京路、廣州的北京路、南京的湖南路那麼高。可能深圳人都不屑逛這種地方吧,都到大商場去了,反而是青春年少的少男少女們喜歡這種世俗的樂趣。走了10分鐘左右,就到了著名的地王大廈,深圳的標志性建築。當年鄧公就曾登級眺望對面的香港,而今我也有機會看看這片神奇的土地了。
地王大廈高約398米,頂層為觀光廳,電梯很快,1分鐘左右就到了。頂層景區以環繞方式設置,每隔5米一個高倍數望遠鏡,可以投幣看遠處風景。站在頂層,我看到了傳說中的深圳河,河對岸就是香港,而河寬不過100米,確實跟想像中的很不一樣。深圳以深南大道為中軸線,兩旁的房子按照深圳發展的階段次第展開,談不上很好的規劃,環繞著地王大廈的竟然還有幾棟爛尾樓,真搞不懂這樣黃金的地段還有爛尾樓存在。
從望遠鏡裡可以跨過深圳河看到對岸的香港,對面薄霧彌漫,丘陵和田地連綿開來。可能回歸前兩種制度的不同吧,在邊界都沒有大的建設。但是現在,深圳靠近邊界這邊已經建設的很繁華了。地王大廈頂層景區除了了望對岸和鳥瞰深圳市全貌,其他都是一些湊數的項目,不過一個電子展示板很有意思,上面標注了從地王大廈到香港不同地方如銅鑼灣、新界等地方火車票的價格,很是便宜,人民幣也就5塊不到。
看完地王大廈,我們下午准備到世界之窗去看看。在地王下面坐地鐵到底站就到了著名的世界之窗。這裡實際上是由世界之窗——濃縮了88個國家的標志性建築,錦繡中華——濃縮了中華民族56個民族的特色文化,歡樂谷——游樂設施,這三個部分組成。我們到時已經3點,顯然看完這三個景點是不現實了,還好,景區准備的有懶人游覽通道,就是在三個景區上空架設軌道,由小火車帶著在景區上空瀏覽一下。廖勝於無,我們決定坐小火車參觀一下。
深圳歷史是如此的短,以致於他要用這種不遺余力的方式復制別人的景觀來填充城市的內容,但做的又很認真,讓人不得不佩服,甚至已經成了來深圳游玩必到之處。坐在小火車上所見,與我們對這些地方的想像是完全吻合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倒是一處景致勾起了我的思緒。當小火車跨過深南大道時,看著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空隙打在地上,看著地面上的人們臉上安逸的面容,街道整潔的躺著,這個溫馨的場景使我想起我已經很久沒有享受過這麼美好的時光了。那還是在2005年的10月,當時和女友分居兩地,當時一次難得出差機會到南京,也就是女友所在的城市。女友陪我到南京逛街,冬日溫暖的太陽打在身上,很是舒服。街道兩旁粗大的法國梧桐呵護著這個城市,路上的人們慢慢的踱著步,安詳而寧靜。這是我體會的最美好的生活畫面。後來,因為工作發生了調動,我已經很久沒有體會到生活的美好了,隨著這兩年經濟形勢的戲劇性變化,我的生活也被打的七零八落,深深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但是,正如高城說的:生活就是問題,活著就是解決問題。有朋友相聚,有親人掛念,有愛人相伴,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匆匆看完了三個景點,我們又趕緊坐地鐵回走,趕往深圳之行的最後一站——羅湖口岸。一直知道羅湖口岸是深港要道,但不知道是什麼樣子。羅湖口岸看起來很樸素,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傳達著主權的尊嚴。通關手續很簡單,口岸很繁忙,行色匆匆的人們很多是香港人,他們每天往來兩地,已經沒有異樣的感覺了。
羅湖口岸旁邊就是長途汽車站和深圳火車站,為南來北往的人的出行帶來了方便。時間已經5點了,與朋友告別,坐汽車往廣州奔去。
攻略:地王大廈觀光門票是60元,很不便宜。望遠鏡是投幣觀看,每幣2月長90秒。從地王大廈的負2樓坐大劇院站的地鐵到世界之窗和羅湖口岸很方便。世界之窗的門票是150元,錦繡中華和歡樂谷也在這個價位,現在是越來越玩不起了。坐軌道小火車票價是40元,時長25分鐘,像地鐵一樣,每到一個站,火車會停,有想游玩該景點的乘客可以下車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