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十日游記-10月5日

作者: jerremy

導讀十一點多的時候起床,感覺頭很疼,鼻子也有些呼吸不暢,意識到可能又中標了,吃了顆感冒藥。今天的天又有些陰沉,太陽始終不肯露出它猙獰的面孔,來這邊第十天了,一直都沒有碰到那種三分鐘曬干鞋子的炙熱陽光,曬鞋子的計劃不會落空吧。今天沒什麼打算,就坐在客棧的小院子中寫前兩天的游記,游記這玩意寫之前好像沒什麼可寫的,但是寫著寫著又好像有很多話 ...

十一點多的時候起床,感覺頭很疼,鼻子也有些呼吸不暢,意識到可能又中標了,吃了顆感冒藥。今天的天又有些陰沉,太陽始終不肯露出它猙獰的面孔,來這邊第十天了,一直都沒有碰到那種三分鐘曬干鞋子的炙熱陽光,曬鞋子的計劃不會落空吧。今天沒什麼打算,就坐在客棧的小院子中寫前兩天的游記,游記這玩意寫之前好像沒什麼可寫的,但是寫著寫著又好像有很多話說,自己說給自己聽,不需要聽眾,繼續寫著又閑累了,就忽略了匆匆結尾了事。寫了一個小時後,決定去吃點東西後到鳥瞰整個麗江的山坡去坐坐,很喜歡那,是個適合發呆的地。在古城裡瞎轉,找到一個喝粥是小店,去喝了碗粥,粥裡放了些菜葉,一下子就聯想到給豬吃的豬食裡總會放些好的壞的菜葉,感覺有點怪,個人感覺什麼都不放的白米粥才叫粥。喝了一半後,在古城裡找上山的路,找了好久才找到,古城裡到處都是巷子,上海叫弄堂,北京叫胡同,而且每條巷子都一樣,巷子裡的店鋪也差不多,不能說我方向感不強,也不能說我不知東南西北,實在是感覺古城是在故意折騰游客的。交了兩塊過路費,上到上次坐的那個小亭子,這時的太陽有些大了,曬在身上挺舒服的,就是紫外線很強,有點刺痛的感覺。亭子裡沒有陽光,於是把亭子裡的小板凳和茶幾拖到有陽光的地,坐在小板凳上,背靠在牆上,腿翹在茶幾上,甚是舒服。天是藍的,雲是白的,遠處的山還是綠的,眼底是整個古城,成片的黑瓦,還有旁邊幾個酒吧裡有歌手在邊彈邊唱,總會有游客上來感嘆的同時拍照留影,一會後下去去另外的地,何必這麼匆忙呢。還有人在亭子後高呼看到玉龍雪山了,只有在有陽光沒有霧干燥的天氣才能看到雪山的,我也懶得動,人突然會會變得很懶,應該是更懶。還有一天的游記沒寫,於是拿出手機在太陽下寫,寫這玩意需要靜靜的環境,深夜時在房間坐在電腦前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即使總有人上上下下,也有人高談闊論,還有酒吧裡飄出來的歌聲,但在那刻自己是寧靜的,真搞不懂在上海怎麼就會變得很浮躁,還是境界因素,抗拒外界干擾的能力太差,如果不是這樣,怎麼會想到逃到這個鬼地方呢?太陽更炙熱了,脫掉鞋子,把鞋子放在太陽下烤,想到就應該做的,源起在九寨溝的時候嘗到過在這個時候烤鞋子的甜頭,三分鐘時間就將汗濕的鞋子烤干了,真厲害。游記寫完的時候,太陽又消失了,刮起了風,涼嗖嗖的,這地就是這樣,涼的感覺有些冷的時候,手機電也用完了,於是決定回客棧去睡覺,睡覺這個優良傳統還是要繼續發揚的。走下不遠,抬頭看看天,太陽它老人家又出來了,從屋檐上灑在狹窄的街道上,有重新返回去繼續曬太陽的想法,0.01釐米後放棄這個想法,主要是不堪忍受又要交兩塊錢的過路費。回到客棧的時候,又看到剛到古城時碰見的烤土豆的阿婆,坐過去又吃了玉米,坐在小板凳上吃,陽光從遠處斜灑下來,會把影子拉的很長,很多人停下拿起相機朝太陽灑下來的方向舉起鏡頭,按下快門。不知道是否會有這樣的一幅獲獎照片呢,金色的陽光從遠處穿過青色瓦片酒在青石板上,在青石板路上泛起白色泛黃的光,路旁有個納西族的阿婆烤著土豆、玉米、紅薯,阿婆旁有個帶紅帽帶黑眼睛坐著啃玉米棒子的哀人,如果真有人拍到這樣一幅圖片,肯定會對那個哀人咬牙怯齒,大叫太煞風景了。啃完玉米後,回客棧睡覺,其實也沒睡著,頭還是有些疼,就躺在床上,六點半的時候,約好的朋友來電話說可以去吃飯了,三個人都吃的很飽,88,便宜,在上海怎麼著都得300左右的,好吃便宜了,胃口好了,腸道也好了,好像一句廣告詞啊。吃完後,去了酒吧,坐到十點多,回去睡覺,明天是最後一天在麗江。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