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還是習慣性的八點左右就醒了,身體還是很累不想動,況且這麼早起來也沒啥事,麗江的早晨是從11點開始的,於是看了會電視麻木到眼皮自動合上的時候又睡著了,到11點的時候又醒了,該起床了,麗江的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要去把回昆明的票買了,然後徹底把自己丟失在這個陌生的小城裡。系上腰包,帶上相機,出門,這這樣隨意而又蓄意的出去溜達。雨還在下著,感覺下了一個晚上了,但是拉開窗簾發現有清晨的陽光溫暖的從屋檐上灑在小院裡,灑在小院的小花上,麗江的天氣就跟小孩的臉色一樣,東邊日出西邊雨,變化無常。走出客棧大門,青石板路上沒有多少人,很多商店都還是大門緊鎖,迷路,絕對是迷路,還是找不到出古城的路。肚子開始叫了,餓了,看到路口有個老奶奶在賣一些烤的土豆、紅薯、玉米,很有香氣,於是買了個大士豆,順便問清楚出古城的路,老奶奶很仔細的告訴我哪裡左拐哪裡右拐,生活了一輩子的人才會對這裡記憶猶新吧。買完車票按原路返回,下起了雨,買了把雨傘,進來的時候又看到了老奶奶,一把很大的雨傘遮住了她的所有家當,一個破鐵臉盆上裝著烤東西的木炭,上面放著個鐵絲網放著烤熟還沒烤的玉米、紅薯、士豆,左邊放著一個袋子裡裝著原材料,另一個中放著木炭,右邊一個垃圾筒,還有一把火鉗,兩個板凳供顧客坐。由於下雨,我也不想繼續閑逛,坐下來跟老奶奶聊天。老奶奶納西族人,今年74歲了,自己族的語言已經只能說一點點了,兒子和孫子們就根本不會說了。用老奶奶的話說,自己家工資不高,生活很困難,並沒有能力像其他麗江人一樣將自家的房子租給其他人做生意,然後在新城區買新房子,現在也沒有地種了,自己其實是為了不太閑著,就買點士豆、紅薯、玉米來烤著賣,其實根本掙不了什麼錢。閑聊的過程中,老人一直沒停下手裡的活,零星的會有人來買,我也會幫著吆喝,其中還有兩個泰國人來買,我臨時的充當了翻譯,其實老奶奶很能夠應付這種場合的,還說到他們一句話都不說,我就伸出三個手指頭就可以了。整個一個多小時中,老人始終都是同樣的表情,詳合而平靜,也不會吆喝,有人看看也不自我推薦,完全不像是在賣東西,而是在享受烤東西的樂趣,賣掉一個就再烤一個,始終保持著差不多的庫存,在後來的閑逛中發現,雖然麗江已經高度商業化,全都是商店,但是沒很少有那種讓人感覺很不舒服的強賣傾向,甚至都是愛理不理的,讓習慣了大都市的人感覺很沒面子,更有甚者甚至在進進出出的人流中躲著睡覺,真厲害,發呆發困到這種境界,這都是後話了。躲了一個多小時雨,雨過天晴後准備走了,跟老奶奶打聲招呼,說我要拍張照片,老奶奶停下手裡的活,很習慣性的對著鏡頭露出微微的笑容。拍完後,老奶奶說,再坐會再走啊,笑笑說,我還有其他地方去溜達的。下次還要去買個烤土豆,哈哈,小時候吃的東東。

(納西族的老奶奶)

(納西族老奶奶)

(路上的小狗)

(背影)

(納西族老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