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徐徐開出上海南站,目的地號稱春城的昆明,但我不喜歡春天,所以我的目的地是麗江,昆明只是我的中轉站,當然也會記入我曾經到過的城市列表中。麗江,想不起來什麼時候知道這個高原古城的,這個名字就顯的很妖艷,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關注這個幾乎在一夜間成為很多代名詞的古城,發呆、艷遇、酒吧、清靜、走婚、納西古樂、客棧、高原風光……等等太多的麗江元素在我知道這兩個字後變的揮之不去,顯得是那麼的神秘而向往。也記不得什麼時候經不住網絡上的誘惑,買了《麗江的柔軟時光》,看了有三四遍吧,前幾天還又看了一遍,現在也放在包裡,其實書本身沒有太多的價值,只是覺得好奇,那麼多都市的爬蟲爬不動的時候怎麼一個勁的都想到往那跑呢?又或者感嘆日漸商業化的麗江在編輯的筆還是顯得那麼古樸而又安祥,原來生活可以這樣細致而敏感,但是又有多少人能鼓起勇氣走進那回歸心靈幾乎與世無爭的生活呢,更多的是找了個理由選擇了逃避,美其明曰被適當的放松和美麗的高原風景所吸引,又或者想像著艷遇的發生,回來後繼續當自己的爬蟲,我也極合時世的這麼想著,這麼計劃著,也這麼謀劃著。“請問,你是來這裡療傷的嗎?”書裡寫的一個非常文縐縐而又被人鄙視的搭訕,很能反應麗江的特點,女孩獨自一人坐在泛古的木凳上雙手拖著下巴兩眼直愣眼神迷茫,鋪著深色印著花紋和各種奇怪頭像桌布的圓桌上放著杯沒有熱氣了的的咖啡,圓桌旁有幾棵小樹和一些野花,秋天的氣息感染了樹和野花,泛著土黃而又不失凝重,小樹間野花旁還有只貓孤單的躺著,又好像在為這個受了傷的都市爬蟲作伴,多麼美麗而又祥和的鏡頭,我想有機會捕捉到這樣的鏡頭,但我不會用這樣的方式去打攪,會默默的走開,正所謂同是天涯倫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呢?對人文景觀沒有興趣也無眼力見,比較喜歡自然景觀,走過見過幾個古城古鎮後,麗江的古老對我來說也沒有太多的驚奇,所以對於麗江,更向往周邊的高原美景,而且一直很固執的認為只有秋天的時候是最漂亮的,每年入秋時節都會按捺不住一顆騷動的心,就像這次,半個月前突然0.01釐米的瞬間內想到,我要去麗江,經過一番周折後,現在坐在車上,又開始了一個人的旅行。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