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的水水的貴州-貴陽興義

作者: xcst821

導讀D1 到貴陽 15:30到達貴陽機場,貴陽機場很小,也沒幾個航班,機場大巴10元,要等一趟飛機上的人都取好行理出來才會走,到市裡的距離也很近,感覺好像沒怎麼開就到了。去客運總站坐去興義的車子。貴陽人很有意思,有點可愛的狡猾,事先已經知道在從都司路下車打車去客運總站10塊錢,下車時出去習慣還是問了句司機多少錢,司機明顯猶豫了一下,說20,“20?”“15,15 ...

D1 到貴陽

15:30到達貴陽機場,貴陽機場很小,也沒幾個航班,機場大巴10元,要等一趟飛機上的人都取好行理出來才會走,到市裡的距離也很近,感覺好像沒怎麼開就到了。去客運總站坐去興義的車子。貴陽人很有意思,有點可愛的狡猾,事先已經知道在從都司路下車打車去客運總站10塊錢,下車時出去習慣還是問了句司機多少錢,司機明顯猶豫了一下,說20,“20?”“15,15”“15?”“10塊10塊”我又好氣又好笑,給他10塊笑問他到底有沒有譜,司機有點尷尬的也笑了,接過錢,叨咕一聲,給小費嘛。呵呵。另外是不是貴陽人都覺得來旅游的人都是有錢人呀,問了幾次路,都告訴我坐出租車,其實很近的地方就有不少公車,兩三站就能到。

貴陽到興義的車是我所坐過的最豪華的大巴了,一排只有三個座位,寬大的皮椅,有點像飛機的頭等倉。車子很快就出了貴陽市,先走貴陽到黃果樹的高速,這條路靠近貴陽的部分實在是有違高速路之名,路很窄,路況也像水泥板的樣子,好多地方還在修,變成單行線,開出一段後才好些。出貴陽不久開始下雨,而且越來越大,司機將車停在高速路的休息站等著雨停,必竟安全第一,近凌晨時才到興義。住東站對面筆山賓館,條件一般,很吵。

D2馬嶺河河谷門票80,萬峰林門票37,電瓶車40

早餐去吃雞肉湯圓,不習慣鹹鹹的湯圓,口感也不好,不喜歡。坐4路公車到馬嶺河峽谷風景區。

馬嶺河峽谷被稱為地球上最美的傷痕,與其說是峽谷,不如是說在山腳下切出的一道深溝,也許叫地縫更為形像。由入口向上游人行的一段是天星畫廊,向下游是漂流,不過要夠幾個人才行,否則包一個漂流的小艇實在是太過奢侈。來得早,又不是旺季,再次享受了整個景區只我一個人的待遇,自由是自由了,偶爾想像著要是有人埋伏打劫也會覺得心虛。兩側一兩百米高的崖壁相對,又近在咫尺,雪白的瀑布飛流直下,由於水中含鈣量大,日積月累,岩壁上形成巨大的傘狀鈣華,暗紅色的鈣華上又從生出片片青苔綠草來。下到谷底,四周水汽茫茫,看不到遠處。一兩座鐵索橋橫架兩岸,走在上面,從縫隙中看到腳下湍急的河水,不由得心驚膽戰腿發軟。沿著右岸的棧道前行,有條路上行,號稱立體觀景區,可以在瀑布後穿行,不過有提示說老人及心髒病人慎重。舍不得美景,又錯誤的估計了自己,走了這條路,景色的確不錯,也的確是在瀑布中穿行,後果就是1.半天時間自己就變成了殘疾,2.在瀑布的蒙蒙雨霧中,沒有注意保護相機,他罷工了!

下得山來,繼續向上游走,是最美的瀑布競流區。視線所及的範圍內,四五條瀑布相隔不遠,並排掛在對面的崖壁上,水從百米高空傾瀉下來,狠狠地砸在河中的巨石上,濺起團團水霧包裹你。這裡的任何一條瀑布,拿到北方去都可以號稱XX第一瀑了,想起北京的京都第一瀑,真是有點好笑了。

峽谷的另一個出口就在馬嶺河大橋附近,太陽升了起來,晨霧漸漸散去,站在橋上向下看去,天星畫廊一覽無余。橋頭有農家買烤苞谷,純天然,香甜可口,超好吃!

下午從興義坐1路公交車到萬峰林。其實完全可以坐過萬峰林的景區入口再下,找條小路爬上山去,省了門票和電瓶車票,可惜上午用腿過渡,老老實實地買了票。人很少,一個電瓶車配一個導游,游客卻只有我一個。司機據說是個攝影愛好者,會在最佳位置停下,還特別喜歡幫我拍照。小導游是學醫的大學生,山西人,留在貴州支援西部一年。現在的口音和當地人無異。

萬峰林是個給我驚喜的地方。山腳下的村子叫納灰,布依話的意思是田美,的確很美,村中的布依族房舍的頂上都蓄有一層淺淺的水,從山上看下去好像亮亮的鏡子,當地人認為屋頂存水可以聚財,可能也會有降溫的作用,但難道不會覺得屋裡太潮濕嗎?某年的春節某位國家領導人來此探訪民情,一趟貴州下來,才發現領導的探訪的都是秀美的地方。沿著小山慢慢開上去,遠處林立的喀斯特山峰組成了山的森林,近處的山峰距離稀疏,但最美的是這些撥地而起的山腳下片片的水田和小村。水田中剛剛插秧,如鏡的田中浮著一層綠影,山,小村的倒影清晰地映在田中。開始的一段,水田隨著地形變幻著不同的形狀,如彎月的月亮灣,錯落的八卦田,田中還有大大小小的連通地下暗河漏鬥,雨水多了,水通過漏鬥流入地下暗河,天旱時,當地農民可以從地下暗河抽水灌溉,最大的漏鬥有房間大小,四周綠樹環繞,從山上能清晰地看到地下暗河,最小的只有拳頭大小,名符其實的地眼。過了展紅橋,水田又變成整齊的方塊,就像小時候的田字方格。展紅橋本來正對著一條穿行水田小路,當地人說由於風水的原因,橋屢修屢斷,最後只好在橋頭拐個彎,算是把橋和路連在了一起。天氣變化很快,一會陽光明媚,一會又陰雨連連,正好可以體驗到不同的風景。

下了山,在納灰村裡田邊隨意的轉轉,村子不大,當地人很友好,下雨的時候會叫我進屋去坐,村中的小買鋪門口,村民們抽著水煙,打撲克,這裡的生活條件肯定是不比城裡,但這份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不正是我們所沒有的嗎。村裡有些農家樂,找家坐下來,來個炒青菜,在午後的陽光下慵懶的睡一覺,幸福呀!每次看到恬靜的田園就恨不得留下不走了。我上輩子估計是個農民,下輩子也當個農民吧,當然是衣食無優,居住地風景秀麗的那種。


精選遊記: 興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