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游記二(董府、108塔、沙坡頭)

作者: 畫堂春

導讀一大早起來,退房,打車到南門汽車站。買去吳忠的車票,進站後看到一個去吳忠的車問司機後時間也一樣,就坐上去,等過了好一會,檢票的時候,才知道買錯票了,我們買的是普通的,急忙想去補差價票,售票窗口工作人員就是不改簽快客的票只答應改普通票,無奈,急改普通票,還好趕上7:30那趟車。普通車在路上不斷停站,上下乘客,拖拖拉拉到了快9點才到吳忠。在 ...

一大早起來,退房,打車到南門汽車站。買去吳忠的車票,進站後看到一個去吳忠的車問司機後時間也一樣,就坐上去,等過了好一會,檢票的時候,才知道買錯票了,我們買的是普通的,急忙想去補差價票,售票窗口工作人員就是不改簽快客的票只答應改普通票,無奈,急改普通票,還好趕上7:30那趟車。普通車在路上不斷停站,上下乘客,拖拖拉拉到了快9點才到吳忠。在停車場比較順利的找著去董府的中巴。半個多小時後到了,拖著小行李沿著鄉村路北行,路兩邊都是莊稼地和小水塘,地裡農民在辛勤的勞作著,風吹過玉米地,金色的波濤一浪一浪起伏,好一派田園風光。

遠遠的看見了高大的黃土圍牆,董府到了。入口是高高的城樓,扣了門沒有人應,徑直走進去,過了一會兒工作人員來了,熱情得讓我們把行李放在辦公室,等我們參觀出門的時候還招呼我們吃園裡的西紅柿,好客的寧夏人,喜歡



(這可是無污染正宗的西紅柿,跟我小時候吃的是一個味,興奮,好久沒吃到西紅柿了,不是我沒出息,現在想吃到點好東西不容易呀!)

董府系清末著名將領甘肅提督董福祥的府邸,因董福祥官加太子少保銜,又稱“宮保府”。董福祥 (1839 — 1908 年 ) 、漢族、固原人。在 19 世紀 60 年代因不堪忍受清朝廷腐敗統治和壓迫而倡集團練起事反清。後兵敗投降湘軍劉松山。 1875 年,追隨左宗棠參加了收復新疆的戰役,屢立戰功,戰後率部戍守西陲十數載。先後任阿克蘇總兵、喀什噶爾提督、甘肅提督等職。授尚書銜,加封“太子少保”。義和團運動時期,奉調入京,充武衛後軍統領,受慈禧太後寵愛。 1900 年八圍聯軍攻打北京,董福祥率甘軍抗擊八國聯軍,殺死日本外交官和德國公使(就是著名的克林德),血戰正陽門。北京淪陷後,董福祥保駕西太後、光緒皇帝出逃西安,又被封“隨扈大臣”,節制滿漢兵權。“辛醜條約”時洋人堅持殺董福祥,西太後力保免死罪,留太子少保銜,革職還鄉(非是不想殺,奈何他西北軍中實力大,怕激起兵變)。

董福祥隨帶著清朝廷賜銀四千兩及親丁三千人,回到金積堡,買下鄉紳郭舉人的一片湖塘。 1902 年 ( 光緒二十八年 ) 開始了建蓋“宮保府”的龐大工程,歷時三年而成。初建是耗銀數十萬兩,動用人工三百萬個,耗糧 250 萬千克,占地百余畝。整體建築有內寨、外寨、護府河和主體建築群落四部分組成,現僅存內寨和主體建築。

董府所在地,原是一片湖塘。湖底全部用煤炭墊起 (1 . 5 ~ 2 米厚 ) 上面再鋪黃土。數百峰駱駝由磁窯堡馱炭,半年才把地基墊起。修建董府所用的木料來自甘南,沿黃河順水放下。石料來自陝西,木匠大都來自四川。故其窗門雕花頗具南北特色,做工精細。鐵匠來自包頭,石匠多為陝西。

內寨建築布局為“三宮六院”,是北京宮廷建築與寧夏地方民族特色的結合物。大門外有下馬石和石獅各兩座 ( 已殘 ) 進大門,迎面高大照壁 ( 高約 4 米 ) 照壁前聳立一座石碑 ( 僅存殘塊 ) 。繞過石碑,即可進入中院,右拐進北院,左拐進南院。南、中、北三院又都采用二進門庭,分別構成前後四合院,各自單成一體。這些各自的單體,又通過走廊和過間,將不同群體組串為整體,構成董府內寨的統一建築群。其中以中院最為氣派宏偉,做工精湛,這個二層樓的中院均為大屋頂飛檐,磚木結構,采用平座鬥拱。樓頂覆蓋琉璃瓦,牆壁為雕磚,磨磚對縫,雕梁畫棟,顯得分外肅穆、幽靜而又大方。正北樓是用來做”祖先堂”供奉祖先的,可見施工頗具匠心。整個“三宮六院”,正放在內寨的中央。四面距內寨牆都有十幾米寬的走道,尤其以東大門的寨牆與中院前院門之間的距離為最寬,北側為主人停放轎子的地方,南邊是馬廄 ( 已毀 ) ,南北兩院的側面,又分別各有東、西兩個門,供家小和貼身的佣人出入。西寨牆根還建有私塾三間 ( 已毀 ) ,是董家子孫們讀書之所。

董府還有一大特點是:坐西朝東,呈遙望皇都之意、存東山再起之想!

如許多保留下來的名人故居一樣,董府得以保存,仰賴其文革期間先後作野戰軍醫院、學校等公用。

現在已經升級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了,大體格局保存完好,缺資金維修,很多地方已經很破敗了(原生態),照現在寧夏的維修水平,還是繼續保持這樣的好。即使是到了國慶這種旅游旺季游客依然很少。但是聽工作人員說一有西北的影視劇拍攝時人會很多。

(西紅柿)



(董府)



在董府東逛西逛參觀了1個多小時,這才離開。原路返回到大馬路上等中巴,跟老鄉們擠在一起,在青銅俠小壩發電廠下。打了輛三輪摩托,直接到108塔(後門),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價格上有點吃虧,往返要了我們50元,回來算算如果比2個人的話到渡船口坐船過去再加門票比這個價格還是要貴不少,最關鍵的是船必須等人數差不多了才開,這個時間耗不起。

108塔按照一三五七的奇數,從上往下排列,一共12排。每座塔的底部均為八角形須彌座,覆缽式塔身,實心外塗白灰,頂部冠以寶珠。最上的一塔最大,約6米,最下一層只有2米。塔在近年的維修中發現了塔中包著的土塔和一些文物,並把建塔時期提前到了西夏。

((董府)



在酒店收拾下行李,立即打車去沙坡頭。國家5A級景區,集沙漠、黃河、綠洲、草原自然景觀於一身,並有各朝代絲路遺跡,前些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的中國最美上榜後更使它名聲大燥。65元的票價包含南北2個景區,先去的以沙漠為主的南區,在入口的棧道兩旁是對各種沙漠植物說明牌子,棧道的盡頭就是沙漠,看著不高的沙丘走起來格外吃力,基本上是走五步滑兩步,費了好些氣力在走到比較靠裡的一個大沙丘頂部,越往裡人類的足跡越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沙丘雕成各種形狀,金黃的沙丘此起彼伏鋪展在地面一眼忘不到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概就是這樣了。景區內還有很多戶外運動,什麼沙漠越野車、滑翔傘等,不過這些我都沒玩,光是沙子就夠我留戀半天的了。出門的時候在門口和2個旅游者合要了半個硒沙瓜,甜甜的,水分很多,今年奧運會的特供瓜名不虛傳。

(108塔)



(沙坡頭)

更多見http://***/s/blog_543436820100b5gd.html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