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言(VangVieng)—老撾的陽朔(三)完

作者: brianken

導讀Khanm岩洞與Tham Phu Kham岩洞 去過Tham Jang岩洞,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萬言另一個比較著名的岩洞Tham Phu Kham岩洞。卻不料由於Lonely Planet上的萬言地圖過於粗略,這一行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試圖從“金門橋”向北走,直接抵達Tham Phu Kham,但僅僅在橋北的一條四周風景如畫的小路上向北騎行了不到1分鐘,便被灌木林所阻擋,只有重新回到萬言小鎮,過靠南邊的那座竹橋後,再向 ...

Khanm岩洞與Tham Phu Kham岩洞

去過Tham Jang岩洞,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萬言另一個比較著名的岩洞Tham Phu Kham岩洞。卻不料由於Lonely Planet上的萬言地圖過於粗略,這一行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試圖從“金門橋”向北走,直接抵達Tham Phu Kham,但僅僅在橋北的一條四周風景如畫的小路上向北騎行了不到1分鐘,便被灌木林所阻擋,只有重新回到萬言小鎮,過靠南邊的那座竹橋後,再向西北方向的岩洞進發。

4月初的萬言還處在亞熱帶的旱季,Nam Song河南橋邊的河水很淺,為了節省2000基埔的過橋費與自虐,我們扛起了山地車,淌水過河。河水清澈而冰涼,衝刷著小腿的肌膚,像風吹在身上涼颼颼的,挺舒服的;河中布滿了大大小小經過河水長期的衝刷而邊緣光滑的圓石,扛著山地車行走在其中,還須格小心,以防足滑跌倒。

Nam Song河的西岸有一小村莊,道路兩旁是老撾典型的吊腳竹樓,老撾人的日常生活在眼前一覽無疑,竹樓下大人們在辛勤地勞作,或織衣或燒煮食物,孩童們則肆意玩耍,老撾人家的生活就是這樣平淡而和諧。走過村莊,一條鄉間小路筆直地通向西邊的方向,綠色的田園覆蓋著原始的大地,遠處如夢如幻的喀斯特群山環繞著這所有的一切,雖然烈日當頭,我們也沒有感到太疲倦,卻為這深藏在東南亞內陸的自然美景所陶醉。

一路上丸珠與我你追我趕,互不相讓,兩個它國相遇的異國驢友也還不失平等競爭的精神。 騎行5、6分鐘過後,突然看見一向右拐的岔道口上豎立的指示牌,上面指示著通向某某岩洞的方向,其實這裡所指的是Khanm岩洞,但我們卻誤認為指示的是Tham Phu Kham,陰差陽錯間卻領略了Khanm岩洞的怪異與奇特。

通向Khanm岩洞的是一條高低起伏的碎石路,一會兒你可以騰雲駕霧,從高處衝下陡坡;一會兒你又不得不使上吃奶的勁從低處踩過高坡,且這碎石又不知增加了多少阻力,人就在舒適與狼狽中不停地跳躍,但我們騎行的速度及興趣依然不減,仍賣力地向前飛馳。

蜿蜒的碎石路將我們帶到了一個山腳下,前方一堆奇形怪狀的巨石擋住了我們的去路,已無路可走。仔細觀察了一下,沿著巨石之間的縫隙及巨石與巨石緊密結合所形成的“石路”仍可以繼續向前步行,路標指示的方向應該沒有問題,只有把單車丟在這裡,然後接著前行了,果然在石頭上看到了彩色箭頭的指示。穿過這段“石路”,再走過一小段綠樹環抱的山路,Khanm岩洞終於來到了我們的面前。

Khanm岩洞就在這PHA DAENG山的半山腰,洞口的一座涼棚中有兩位老撾年青人收取5000基埔的門票費。我們在涼棚內休憩片刻,不一會兒,一對身材高大的白人青年情侶也從山下上來了,打聲招呼後,四個人准備一同進洞。

一位老撾小伙子帶著我們來到洞口,洞口旁的一涼席上堆放著幾個礦工用的頭戴式探照燈,他拿起了兩個,一個給了我和丸珠,另一個給了那對情侶, 哈哈,難道我們要用這個家伙進洞?

那小伙子帶著我們幾個走進洞中,洞中一片黑暗,沒有一絲自然光線,全靠拎在手中的探照燈所發出的微弱的燈光指示方向。岩洞中冰涼涼、陰森森,道路狹窄,我們與走在最前面的老撾小伙子也無法進行很好的溝通,只有麻木地小心翼翼,一步一步跟著他走。

洞中道路曲曲折折,如同一座復雜無比的迷宮,感到頭暈。

突然,前方從天而降的石壁將道路斜劈下去,將一段通道的上部斜著封住,有2米左右長,人根本無法豎直地走過去,而要將身體橫側過來,然後傾斜,如蠕蟲般蠕向側前方,以躲避近乎緊貼在一起的石壁。我和丸珠艱難地過去了,只苦了後面兩個高大的白人青年,兩個人叫苦不迭。

再往前走,通道愈加狹窄,還不時需要從高處跳進低處的洞穴,然後又要從低處爬向更高一層的通道,我們萬萬沒有料到這Khanm岩洞之旅會是如此復雜與艱險。兩個白人青年由於不大靈活,落在了後面,老撾的導游於是轉到我們的身後接應他們。

又爬上一層通道,那通道的高度陡然劇減,雖然寬度有好幾米,但人只有伏下身來,如同士兵過鐵絲網一樣匍匐前進,還要時不時提防前方高低不平與腦袋並不遠的岩石,幾個苦驢都在咒罵不已。丸珠手拖著探照燈在前面打頭陣,前進的空間越來越小,他的速度也越來越慢,不停地在前面叫喚:“前面太窄了,我好難過去啊!”老撾的導游卻說還可以繼續往前爬。經過一段苦苦的掙扎,丸珠終於過了這最險一關。我緊跟上去,可該死的是我竟然還帶著個不大不小的背包,只有一邊把背包向前推移,一邊小心地貼著較濕滑的地面向前挪動著身體,爬到最窄處,我感到自己就像夾在漢堡包中的那一層薄薄的肉片,被擠壓到極限。後面的白人小伙子高聲大叫:“前面是不是更窄啊?”“是啊,好窄啊!”我如實地告訴他。我們兩個亞洲人的身材都過得這麼艱難,還真不知他們兩個會怎樣?

“我們兩個要回去!我們太大了,肯定過不去了!”白人小伙子焦急地喊著。

導游也可能知道再讓他們兩個繼續也是太難為他們了,告訴我們前方離洞口已不遠後,於是打轉護送他們原路返回。果然,再下一個陡坡之後,我們很快就看到了洞口,兩個人互擊手掌以示慶祝,老天,終於苦盡甘來!

又過了10分鐘,兩個白人青年與那老撾導游也出來了,和我們一樣狼狽不堪,雙腿與雙臂及衣服上粘滿了黃泥。白人小伙子半怒半開玩笑地對老撾導游叫到:“看看,看著我們現在是什麼樣子?你來幫我們洗衣服嗎 ?”那老撾小伙子一臉愕然。而丸珠與我倒覺得這Khanm岩洞絕對值得一游,只要你對你的身材有把握。

告別怪異的Khanm岩,我們這才向真正的目的地Tham Phu Kham岩洞進發。 出Kham岩洞上正路後,騎行約20分鐘後,須從一村莊向右拐入5分鐘即到,否則就要像我們一樣繼續沿著正路騎行白白走冤枉路。

Tham Phu Kham岩洞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岩洞之大及洞中的一睡佛與立佛,據說在此求神,百求百驗。岩洞位於半山之中,須沿一條200多米的陡峭山路而上,也許這是佛祖為考驗求神者的誠意而設。 山下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涼,騎車至此,於河中嬉戲玩耍,令人心曠神怡。

返回萬言小鎮的路上,天色已暗,老撾的竹樓中已泛起點點燈火,四周秀美的山巒也披上了深色的睡衣。沐浴在萬言美麗的夜色中,我們雖然疲倦,但卻為我們在小鎮所經歷的一切心蕩神馳……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