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徽州(6)

作者: 在路上,尋找中.

導讀2002年8月14日,齊雲山,歙縣·呈坎今天輕裝上陣,把背包放在旅館裡,只拿著相機,向後山進軍。因為在山上住的游人比較少,所以我早上出發,在路上很少看到游人。一路上伴著鳥兒的叫聲,看著漫山遍野的翠綠,獨自一人朝後山走去,看到了很多的奇形怪狀的山峰與岩石,令人眼花繚亂。經過玉虛宮,便可以看見齊雲山的非常漂亮的五老峰,又名五指峰,五座山峰平地拔 ...

2002年8月14日,齊雲山,歙縣·呈坎今天輕裝上陣,把背包放在旅館裡,只拿著相機,向後山進軍。因為在山上住的游人比較少,所以我早上出發,在路上很少看到游人。一路上伴著鳥兒的叫聲,看著漫山遍野的翠綠,獨自一人朝後山走去,看到了很多的奇形怪狀的山峰與岩石,令人眼花繚亂。經過玉虛宮,便可以看見齊雲山的非常漂亮的五老峰,又名五指峰,五座山峰平地拔起,高低參差,嶙峋聳立,整個山形酷似一伸出五指的巨掌,惟妙惟肖,故名五指峰。沿五指峰下旁走過,過了不久,就可以看到指引去方腊寨的牌子,方腊寨建在一個非常險峻的突起的山包上,但山包並不大,使我疑惑的是在這樣一個山包上建起一個小屋,有何用處?又為何叫“方腊寨”?據書上記載:此處原為方腊守山之處,但這個說法值得商榷。經過方腊寨,朝下走,在朝上走,便可以看見玉屏峰,在玉屏峰山腰有一條小路,非常險要,人從此處經過,須扶著欄杆,臉貼著山的側面,小心走過,欄杆之下便是懸崖。過此處,可以看見一座圓錐形的山峰,峰山有一涼亭,名曰賞月樓,登上賞月樓,就能夠看見我昨天住的旅館了。在回旅館的路上,也就是旅館的鄰處,是玄天太素宮,規模龐大,氣勢恢弘,正在重修,院內堆著許多的大石頭,望著殿內的塑像,待日後再來拜訪。

回到旅館,收拾好背包,向館主道別。按原路返回,在山門前,我選擇了乘坐纜車下山,下行票價14元,幾分鐘後,纜車穿過橫江,把我送到了山下。花3元乘三輪車到達了路口,不一會乘由黟縣來的車返回黃山市,車票5元,真巧,我回屯溪的車竟然是我去西遞的車。下午一點鐘左右,到達了屯溪。

簡單的吃過了8元的午飯(一份快餐,一瓶啤酒),我又上了開往歙縣的中巴,票價6元。一個小時後,我來到了歙縣,歙縣是我國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值得一游。而我來歙縣的目的,是要去素有神秘的八卦村的呈坎。在歙縣汽車站外乘坐三輪車(票價25元),半個小時後,我來到了呈坎。

呈坎位於黃山風景區的東南麓,相距50公裡,東南距歙縣26公裡。呈坎村始建於東漢三國時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被宋代理學家朱熹譽為“呈坎雙賢裡,江南第一村”。據清代羅興堂《呈坎沿革》文中介紹,“蓋地仰露曰呈,窪下曰坎。”呈坎村四面高山聳立,中有一河,村莊在四山夾一河的盆地當中,地形呈現出八卦之坎方。同時,整個村落按《易經》的“陰(坎)陽(呈)二氣統一,天人合一”的八卦理論選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宮;又因歷代有達官顯貴、富商名流,成為徽文化最典型、最集中的古村落。目前仍有宋、元、明代建築30多幢,清代建築100多幢,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有“國寶之鄉”之稱,還有董其昌、林則徐等歷代名人題寫的牌匾30余塊,更為世人叫絕的是在羅東舒祠內的明代彩繪,現今依然絢麗如初,成為難解之謎。又因呈坎村還沒有被完全開發、保護,故許多的古建築面臨著被破壞的危險。希望當地政府能夠重視此處,並加已保護。

在這樣一個古民居之地參觀,沒有導游講解是無法游玩的,我買了35元的門票,跟隨導游進了村子。雖說門票有點貴,但考慮到需要資金來維護這裡的古建築,也算是我們這些愛好游玩的人盡點義務吧。這裡因未完全開發,吃飯和住宿都不方便,考慮到想了解這裡,我讓導游幫我找一家老屋來住,幾經打聽,找到一家只有一位老人的家,可以讓我住在裡面,這是一座典型的清代的徽派建築,今天晚上,我就要住在這裡了。至於晚飯,導游說讓我去她家吃飯吧。想不到這裡的人是如此的淳樸,真令人感動。在吃晚飯之前,我跟著她在村裡隨便的走走看看,她說,“要求住在這裡的游人,我是第一個;一般都是當天就返回了。”想不到,我竟成了這個村的第一人,真是自豪!我們來到村外的小河邊,站在橋上,向村裡望去,炊煙裊裊,猶如一幅迷人的傍晚鄉村圖。

回到她家,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飯,雖然比不上賓館酒店的大菜,但鄉村的飯菜都特別的可口。吃過晚飯,我要付錢,被婉言謝絕了,我更加喜歡這裡了。天黑了,導游說讓她父親送我回到住處,一個外地人在村裡走,是很容易迷路的。夜晚的呈坎,漆黑漆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偶爾聽見幾聲狗吠聲,使人害怕。打著手電筒,回到了老屋。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