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媽是爹:可愛的尼泊爾
一直在天上西藏盤旋了五年,鳥瞰加都是距離拉薩最近的大城市。我也早就拜讀了有關尼泊爾旅游的書,傳說中的毛派、八廓街的白帽子商店、雅魯藏布江大酒店的尼泊爾服務生都讓我勾起那神秘的國度。夢想在高原上低頭看見鄰邦尼泊爾是件有趣的事,同樣去山那邊仰望喜瑪拉雅神怡飛揚。2007年11月7號,在拉薩尼泊爾領事館我拿到了簽證,終於邁開了圓夢行動。
一、夜行下樟木
領事館門口專門有打組合車去樟木,每人五百元的4500越野車19點搭載著旅游、經商的六人衝入夜色中。由於西藏公路為旅游安全限速,我們不得不在黑漆漆的路、冷冰冰的天中停頓著煎熬著過關,直到午夜才慢吞吞到達日喀則吃晚飯。冬季的夜晚,我悶在後面車廂裡裹緊了所有衣物還是那麼寒冷,與振動、低溫掙扎著無法入眠,那一夜注定伴是隨著皎潔的星空而不眠之夜。一路艱辛體驗路途,珠穆朗瑪峰就在我們左側卻失之交臂。我們在曠野中經過兩次邊檢停車等待,司機又以前面修路為借口睡覺。漫長的路與夜晚一樣,在寒冷的定日縣一路邊家庭旅社凍到天明,在嚷叫聲中手佩海螺的年輕藏族女子生起了牛糞火爐才找到了溫暖,喝上熱水,用奶油沾壓縮餅干啃著。定日很簡陋又小卻是狗的天堂,到處是懶洋洋不理外人的狗,仿佛是置之不理的世外。
繼續前進,在飛塵揚揚的土路上,我在後面成了吸塵器,蓬頭垢面觀賞著移動風景。我知道西藏距離我越來越在天上似的遙遠了,也許我還應該有其他地方要去。突然,在顛簸的公路上汽車向右踉蹌劇烈搖晃著,後輪胎衝出路道像脫僵的野馬猛滾向百米外荒灘上,等汽車摩擦出一道道痕跡癱下來後,大家驚嚇出一身冷汗,幸好在平路上,要是在樟木附近就不敢想像了。修理時閑談藏族司機竟然不經意承認少上兩個螺絲,天啊!一陣折騰,好在同行汽車看沒有跟上又返回救援,在荒土上等待中午才上路,一路叮囑司機下來擰螺絲。翻越定日多托拉山口,路上最經典的高原風景呈現出來了,綿綿雪峰,輪廓分明,氣勢磅礡,在荒原襯托下蔚然壯觀。開始下高原了,一點點綠意溜了出來,剛才還是烈日驟然又飄雪,在陰冷中到了聶拉木縣城,它坐落在河谷上,地勢險要,緊湊得就一條通街,建築少了些西藏特色。
一碗牛肉面支撐著繼續向下、向下。由於施工修路單向放行,在懸崖峭壁飛車走壁讓人望而生畏,出生入死。由於海拔陡然落差巨大,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山路,形成了盤旋於懸崖峭壁的盤山公路,艱巨的施工重任在這裡展示了西藏公路建設的新篇章。國家重視口岸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施工的狹窄山路上飛瀑直流,來往的汽車來了次天然淋浴。一路顛簸得翻山倒海般頭暈,好像吃著搖頭丸從天而降似的,是不是氧氣越來越多了讓司機飆得像飛車。
黃昏時聽著山谷溪水、瀑布美妙的聲音到了樟木,狹窄的山路依山一排排大貨車蜿蜒幾裡長,我吃驚邊貿如此繁忙。我和同車經商的青海人同舍,他經常去尼泊爾練就了當地語言,正好做伴而行,洗澡安頓後在低原那一夜睡得特別香。
二、“光明”之都:加德滿都
次日,先在山城的小鎮上下溜達轉轉,在賓館按1:862兌換了尼幣,看10元的塑料尼幣做工相當精美。先下海關檢查證件和行李,又10元面的下友誼橋,在雨中又遇見同路人一起過關,對比中尼,給我第一印像是對方亂糟糟,設施簡單,在檢查站對方索要了200尼幣,落後往往伴隨腐敗。
人生地疏,我就跟著經商的青海人,由於他們過節我們三人每人就高價900尼幣包下老式日本淘汰小汽車下加都。初來乍到,仿佛一切是新鮮的,尼人俊朗的面孔,順左方向盤左行,連山青水秀也異常靈氣。邊下邊減衣,看路邊蕩著秋千快樂的兒童,河谷漂流的游客,過往的印度產TATA牌花哨大客車連頂上也擠滿了人,顯示寧靜快樂的他國,路邊的小城鎮還是比較整潔安靜,每家每戶都掛著花瓣過節了。
在濕潤雨霧中,俯視山谷的加都,像雨霧一樣籠罩著蒙朧,散發出別樣魅力。下午到加都到處是分散無序的建築,密密麻麻。拿出預先在攜程網下載的攻略,比劃著叫司機送到龍游青年旅舍,大堂還掛上有的人肖像,有點敏感的話題哦。400尼幣的簡陋單間,雖然沒有開水,只好天天15尼幣喝大瓶純淨水。但我還是喜歡上樓層有公共陽台,有漂亮的花卉,還有他中國味的“龍游”。
正值過光明節,在Themal旅游聚集區晚上點上油燈熱鬧非凡,不愧為“光明”的加德滿都。小孩敲打木杆叫著口謠:“愛裡呀、愛裡呀”,大概是“恭喜發財、扎西德勒”祝福的話在乞討小錢。看行色匆匆的游客,一張張陌生的面孔,異域風情讓人在新穎與生疏中感到孤獨。“為啥?我獨身來到這裡”。我自言自語。
2007年12月10日,迫不及待拿上地圖往南杜巴廣場,到小巷有五個路口讓我迷惑了,用我跑江湖經驗看下陽光與人流找個路口就往南走,相信我一般沒有錯,同時留意下路口位置與明顯標志。狹窄的街道像國內八十年代趕集一樣喧鬧雜亂,市場販賣的果菜也許是自然產品,品種都非常小,不過摻合著咖喱味道感覺不一樣,垃圾橫野,周圍是神廟殿堂,亂得神俗不分,卻到處是友善的微笑與“他媽是爹”的問好,這就是真實的樸素國都。
加德滿都河谷有好幾處世界文化遺產,杜巴廣場(Durbar Square)意為王宮廣場。在加德滿都河谷的三個古城(加德滿都、帕坦、巴德崗)中各有一個杜巴廣場,它們分別是不同時期統治尼泊爾的政治中心。加都的杜巴廣場的神廟與皇宮非常洋溢著南亞建築風格,美侖美奐。廣場沒有想像中的大氣,還有地攤擠占,牛與鴿子也來安營扎寨。這裡是觀賞尼泊爾寺廟建築的最好地方,位於杜巴廣場入口左側的女神廟很值得一去,木窗上雕刻著許多神像和孔雀圖案。今天運氣好趕上節日游行,著裝制服,吹笛舞旗,聲勢浩大享受著節日樂趣。剛參觀完女神廟,聽見警車喇叭叫,到處全副武裝的警察,手中拿著“打狗棒”。到露天廣場看政治人物在台上演講,今天沒有看見女神倒看見政治人物,反正這裡是神俗交融的天堂。
回到泰美爾到處是西餐,230尼幣點了個牛排,吃得沒味沒胃。下午在龍游休息適應,望著他鄉天空發楞。晚上節日的燈火通宵達旦,花瓣的祝福,色料的玄妙,讓熙熙攘攘的Themal安靜不下來。去上網找了幾家不方便中文輸入和內碼,還是資料上寫的,中國人開的泰山賓館對面有為中國人服務的網吧方便。這裡聚集了許多中國人來網絡、電話,後來我經常去這裡1小時20rbs上網,網絡也和這裡生活節奏一樣慢吞吞,我常要上瓶可樂、甜茶慢慢等待。每次去同帥哥老板會心一笑,“他媽是爹”。
我在加都的日子,從早到晚都是閑雲野鶴般閑雅。在露台我認識了黑黝黝長發的東東,他在南亞許多國家閑游了近一年,偶然去做下志願者,夾著shlkhar香煙笑著說他是對於社會沒有貢獻的閑人,其實都是浪跡天涯的浪人,各人的價值取向是豐富多彩的。還有晚上在街上賣唱的自貢人,他一路唱歌闖蕩天涯海角,准備去印度唱中文歌,我很欣賞他的超然與勇敢。而叫老曾的中年漢在龍游住了一陣了,神出鬼沒,提著手提電腦在國外玩國內股票,今年牛市牛得神氣。不過談股論期我們倒拉近多了,在山那邊下單可以發揮新的靈感。這裡由於簽證方便多人去了印度,讓我羨慕德裡了,由於准備不充分加之蹩腳的外語留給以後吧。
懶慢的生活,享受好睡眠,清晨雀鳥唧唧喳喳才喚醒了我。氣溫在18~24度,深呼吸下加都春天般的氣息登上六樓頂台環視晨曦與夕陽,看雪山露出欲比天高一角,在加都河谷地貌中,在凌亂無規劃的樓房之間尋找定位。樓頂都安置有老式太陽能,還有黑色的儲水罐,各自獨立抽地下水使用,由於沒有自來水統一基礎設施,街上有許多傳統上的石雕水龍頭自然流水,露天洗刷為一大街景。
慢生活的尼人一般吃兩頓,清晨就餐不方便,就簡單打發自己,吃不慣怪怪的西餐、印度、日本餐,幾天後才吃上米飯,後來我經常去四海酒樓早晨喝稀飯,我不喜歡吃大如饅頭的包子,中午青椒牛肉好有力氣出玩,晚上又牛肉面。大院子裡是中國人聚集之地,還可以看湖南台,打麻將,四川來的老板搞得川味十足。
10號起來站在陽台上透過林立眺望遠處是件喚醒每天喜悅心情的開始,去遨游寧靜從容的天地。今天打算去龍游二看看換地方住,可到了像五個手指一樣的岔口,我暈了,在迷茫之間往往有意外,前面恍然搖擺著一位貌似中國人的女子,我想應該也去龍游二的吧,悄然尾隨,我越走越感覺方向不對。返回問路人,他媽是爹倒是熱情,也不知道搞明白沒有中國人開的龍游二,糊裡糊塗地熱情指著中心方向。在加都的小巷迷失了自己,美女沒有追上,龍游二沒有找到,陰差陽錯。感悟到:“色是空”的佛語。對,去斯瓦揚布納特寺(Swayambhunath)猴廟。
過舊北京龍須溝似的橋,滿目髒亂,穿過平民區以後看見堵在眼面的小山,是片佛國天地好像熟悉的西藏情景展現,爬上石階梯周圍許多猴子頑皮在跳躍歡迎你的光臨,兩邊有許多融合了印度教風格的石塔雕刻手法細膩。登上高頂才購非常便宜的門票,一眼就和“大眼睛”對上了,她是尼泊爾旅游的標志之一,這就是我多麼神往的天眼,她慈祥欣然,心領神會,有緣會千裡。我久久凝視,移動步伐天眼還是那麼親切和我微視,在澤當的昌珠寺有幅珍珠唐卡的佛眼也是這麼深情神奇在不同方位都看著你似的。
這裡是佛教徒的一個重要朝聖地,相傳釋迦牟尼曾親臨此地。猴廟充分體現了印度教與佛教在尼泊爾的完美融合。在此可以鳥瞰加都全城,周圍群山環抱,河谷中散落密集的三、四層建築,鮮有電梯樓房。猴子快樂地在塔間、林中嬉戲著,成群的、懶洋洋的狗臥在佛身邊大睡,高聳的佛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迷人的大眼睛,傳神著佛的祥光,普度眾生。
下山,找不到巴士站,又沒有旅游專線,只好打的150rbs返回。
下午無聊燒上開水泡上茶,在花草幽靜的露台找個中國人閑侃,看看今天誰來誰去了,談談各自的出玩收獲。或者去網吧看看行情。或者去街道上閑轉,每次去穿梭小巷都有意外發現,印度教神廟據說首都上千。傳統手工作坊更是吸引人,我特喜歡手鼓,在拉薩“矮房子”音樂吧玩過手鼓,可惜太大不便攜帶。
12號上網早早去報到,看行情比較平穩。去找車站,轉新皇宮,高高森森的大院格外肅穆,衛兵荷槍實彈,只能在圍牆外轉下,現代君主制下的國都有許多民間傳聞,老國王滿門槍殺,弟弟登基,蹊蹺的事情,真是同室操戈?老百姓對於自私的新國王印像不好,早晚期盼革新。下午看中一件略帶西藏風格的傳統對襟開衫,老板微笑著說:“這是中國陰陽圖”,拿著計算機你來我往砍到400rbs穿上非常舒服。
13號下午去看帕斯帕底焚屍台,老遠就聞見惡心的燒焦怪味,彌漫空氣中,一游擊隊導游熱情推薦當向導,我要求說中文就啞了。在河邊架上大木頭,鋪上稻草,烈火舔著亡者歸上天堂,最後把燒盡的一切掃入混濁的河水中。在看台,還有教徒赤露上身躺在地上酣然入睡。這是印度教對於死的坦然。過橋到河對面,許多西方游客正對焚屍台拍攝,我卻無心這樣。帕斯帕底有許多雕刻精美的石塔,建築風格頗有西方味道,有許多印度教在修行,環境齷齪不堪。滿臉十分誇張抹上色料,留著長發長須,向游客合影討錢,逍遙人生,且上旅游宣傳畫成為封面人物。
往左山坡上小坐,可以觀賞正對面的印度教神廟,只對教徒開放,我試圖去闖廟,還是被請出來了,不可思議。在方廟屋檐上到處有雕著許多色情動作的性崇拜的木雕,還有磚雕同樣繁瑣精美,把古老文明一點一點鑿出來。返回和老外打的組合100,在小街遇見小青年攔車索要司機10rbs,這是典型無政府狀態,有點見怪可笑吧。
下午又去杜巴廣場,品嘗咖喱油炸,登上古老的石梯在方塔下曬太陽,置身恢弘的異樣建築中,用感覺去讀懂神奇的宗教語言,混在閑散人群與游客中,看路人發呆,至到夕陽下滾滾人流與摩托車鳴笛喚回。又往南小巷亂轉,由於缺乏城管,滿身是浮塵,典型髒亂差,沒有“創衛”意識,要是聘請中國的城管去管理下一定井井有條,中國發展自然是榜樣。
晚餐,由於不時這裡停電,新疆來的石油眼鏡明天要去印度“取經”,他信佛吃素,自制營養糌粑,泡八寶茶。我請他到旁邊印度人開的餐館吃飯,在燭光下,永遠的咖喱味道,味淡泊,旁邊擺著白水,我不敢去喝。聽石油眼鏡講述在加都辦印度簽證時,印度人眼光充滿著猜疑與刁難還有路途的趣事。我相信佛會保佑他平安的印度之行。而踏上點滿蠟燭的龍游樓梯仿佛又回到孩提時光的安詳之夜,有蠟燭讓人感受安靜的夜晚,不由得哼起了:“寧靜的夜晚…”。
次日按照計劃去帕坦參觀,由於中文翻譯和當地口音有異,我去感受擠公共汽車的滋味,小青年一把我推上汽車開向博哈拉方向,我看街道和地圖感覺不對,指著地圖要去帕坦,尼瓦人就是熱情又把我扔下汽車指著南方,我也聽不明白說什麼,也看不懂文字,但能領悟他們的微笑。只好打的去,穿梭在迷失的小巷中。
“帕坦”意為“藝術之城,有著名的黑天神(Krishna)廟,四方重檐的寺頂是典型的尼泊爾廟宇建築風格,在帕坦就舉目皆是,城裡到處都是石柱、神像、噴泉、寺廟和神塔,國王雕像盤坐在一根高柱上,眼鏡蛇從後罩住國王的頭頂,還有一只石刻的小鳥站在上面,據說只要頭頂的小鳥在,國王就永遠活著。這裡宛如一座座露天博物館,令人眼花繚亂。在帕坦一切是神的空間,曬太陽的兒童、男人、老人如此安謐,徜徉其中,帕坦杜巴廣場上的帕坦博物館據說是亞洲最好的藝術博物館,門票用傳統草紙油印,很有古樸風格,其以銅器聞名,琳琅滿目,驚嘆每個民族創造的傳世瑰寶。特別是斜躺在制工繁重的木窗上,望著廣場的石像、神廟發呆是件有趣的事情。古老地磚哧呲著響光滑得很有特色,反映出當時皇家的考究。後面花園現在卻成為了許多西方人露天用餐的地方。這裡地下水渠保存完好,日夜流淌著高處喜馬拉雅的天然水,我拾階而下露天洗水池,在獸頭下感受下洗面清心的神靈。
又擠巴士,很便宜才10 rbs,又比又劃又轉了次車才回到喧鬧擁擠的themal。
三、博卡拉很休閑
17號早七點,花350 rbs去博卡拉,陳舊的旅游巴士上大部分是西方人。中途莫名就了兩次餐,點了個有米飯的咖喱雞套餐,餐廳一般多在風景不錯的地方,多為露天休閑式,可望見雪山,邊行邊吃看風景倒也有胃口。路途多為河谷山路,崎嶇蜿蜒,才200公裡既然跑了6個多小時,反正這裡沒有速度概念,做什麼都閑下心來拖沓。
剛進入博卡拉郊區時風景旖旎,雪山像浮雲似的虛無縹緲掛在天空中,只有在尼泊爾特殊的海拔落差才可以目睹這一壯觀自然現像。拖著行李轉了幾家店,隨便看房,隨便談價。在熱情的拉客人引導下,琢磨找到清靜又能開窗見湖,我決定住在較裡面的ropigana家庭旅館,修建的4層花園式洋房才400一晚。洗完澡,漫不經心去湖邊溜達。找個田邊小商店要了瓶可樂看日落湖邊,旁邊小青年熱情向我推薦旅游項目,大概意思是給我最便宜的價格,熱情到我有點飄然。夕陽襯托下貝瓦湖遠山近水輪廓重疊,格外迷戀,像走近傳統中國山水畫的意境般引人入勝,讓我徹底休閑下來。
晚上又在燭光下徘徊,商店裡實在沒什麼下酒的可買,方便面要人民幣8元,反正吃比拉薩貴,在旅游區總體消費和拉薩差不多。獨酌印度紅酒,吃點怪味的豆豆和干果。比劃著老板馬上叫來開水和碗,非常到位感人。尼泊爾的旅游接待服務水平比較高,拉薩像雅魯藏布江大酒店就請用尼泊爾服務生,每次去他們臉上都掛足了微笑。
飯後漫步他鄉湖濱,星光燦爛,把酒當歌,逃離了喧囂,卻添習以為常的孤寂。這裡中國人太少,大部分是西方人,網吧系統無中文內碼,又貴又慢。好像就兩家中國店,看見掛著五星紅旗踏樓上“溢香園”格外親切,曾經在拉薩漂過的雲南老板坦然說是喜歡這裡就呆下來了,生意清談,看來玩與賺錢同樣重要。湖濱路到處是旅游商店和家庭旅館,連菜單都貼在街上,一切都為度假准備的。我喜歡去湖邊,大門用零件噴塗特色拼圖的露天餐館坐坐,只有西餐可吃,喝杯奶茶,看看書,周圍都是奇花異草,望著湖光山色,沐浴著陽光是莫大的幸福,這也是博卡拉最休閑之處。旁邊也坐了位單身男士,我們不約而同,從眼神到用蹩腳語言交流,他來自法國,剛去過拉薩,用不可思議來形容西藏的進步。後來回加都我們又再次遇見握手。在博卡拉主要集中在貝瓦湖區,是亞洲最熱點的休閑度假區,就是爬上樓頂看雲起雲落也特解脫自己,像回到兒童時代的鄉裡人家一樣,無憂無慮的日子,仿佛時鐘在博卡拉撥慢了似的,無拘無束,而仰望星空,讓人少些浮躁,多份寧靜,這就是慢生活。
次日乘小木船去湖心島,具有民族特色又尖又窄的木船在船夫手中嫻熟滑動著。島很小,有座神廟,到處是鴿子,不過換個角度觀湖望雪山賞心悅目,美不勝收。山頂還有滑翔傘可以鳥瞰獨特的冰川地貌,也可以徒步爬山。靜靜地呆坐良久,直到一年輕人用中國話把我驚醒,原來額頭點著紅印記的他既然去過北京,會簡單漢語,年輕有活力,是典型的印度電影帥哥。他說他喜歡中國,我說其實這裡也蠻好的啊。返回時才收船票廉價到50。
呆了二天,來回還得算二天,也懶得折騰去南邊奇灣看野生動物獨角犀牛、大像。決定訂票回加都,去訂票時糊塗是用1000還是500,反正哪裡都有奸詐的小商,一定要問清楚價格和用小紙幣,這不在路上用餐就曾吃啞巴虧。
20號,最後次在車站觀望晨曦下的綿延雪山,柔和的光線與冰峰構造得巧妙迷人,群峰崢嶸。路遇舉著紅色的黨旗,年輕的共產黨員向司機索要政治獻金,沒有傳說中的恐懼,只是革命也需要本錢。一路到處是公用自來水,而傳統上農村喜歡在門口外黃色小灶上煮飯,用手抓吃,雖然看似落後卻挺有味道。
旅途勞頓又危險,行在懸崖上,彎曲的河谷與層層疊疊的梯田又是道風景。回到髒亂的加都終於輕松多了,旅游安全第一啊,雖說好風景在險峰,回拉薩一定要坐飛機。
四、巴德岡-----露天藝術博物館
又閑呆了兩天,曬太陽、上網、爬上樓頂聽雀鳥叫聲,或大街小巷亂轉,依舊懶洋洋天高雲淡的日子。打開電腦才發現自己又坐“電梯”了,美國人要瘋狂拉高世界農產品價格,讓中國吃高價轉基因大豆的陰謀。今天吹笛玩蛇的印度人帶來了刺激表演,眼鏡蛇聞笛起舞,我膽怯地和眼鏡蛇對光幾秒,就10盧比小費看得傻乎乎。
我莫名喜歡反復去杜巴廣場,反正我有時間,有機會當然要珍惜,第三次去了皇家廣場。這次遇見皇宮博物館開放,皇宮挺拔帥哥衛兵,佩帶廓爾喀軍刀神采奕奕。參觀內容主要是國王家族陳列,騎著大像獵殺老虎,國王喜歡自己給自己授勛,歌功頌德,奢侈華麗。有許多學生在組織參觀,內容太多看得我雲裡霧裡,感覺倒是搖搖欲墜的歷史舞台,也許可以找到發展緩慢的根源。民主進展結果是07年底國王還是被廢黜了。只有那雕刻有碩大天眼的木門知道這一切,神牛終究還是牛。
早就聽說巴德岡有最好的杜巴廣場,奇怪在加德滿都河谷歷史上同期有三個王朝挨在一起既然相安無事。下午看完盤以後,我花了500盧比打奧拓類型車,沒有拼客有點浪費資源。其實旅游是最有諷刺意思的無煙產業,曾經在羊湖和專家辯論過。我認為旅游無煙產業是皇帝的新裝,如不克制人們對物質行樂的欲望,旅游加大了排放量,太陽能和多晶硅的矛盾論。除非你不坐汽車和飛機,徒步吃糌粑,連牛放屁還要增加排放量,破壞生態環境。完了,這樣理下去真有點亂。
巴德岡持中國護照的門票便宜到150,有點賤賣旅游資源,古老木樓上還開著餐吧,這裡游客相對少點,街道井然有序,小巷幽靜,到處都是露天藝術博物館,更值得住下來漫步。尋著喇叭聲找到了著名的尼亞塔波拉廟,這裡是尼泊爾旅游標志之一。既然現在是毛派共產黨在此集會,聲勢浩大。許多人坐在文物石像上看熱鬧,紅旗飄揚,載歌載舞,激情演講,用革命思想洗腦,有點像狂熱的文化大革命一樣。尼共的政治宣傳搞的就是好,地攤上還有馬、列、毛的書出售。大家都微笑看著我這個沒有信仰的“革命同志”。而旁邊樓上有另有情趣,西方游客邊咖啡邊欣賞著革命,不知是什麼顏色的革命。
巴德岡的制陶是一絕,黑色的陶尼在民間匠工手裡旋轉成為藝術商品,我也買個魚形狀燈台作為紀念。街道上到處鋪上紅磚,拼得很有質地感,古老幽徑,民風淳樸,每塊磚都是歷史滄桑的見證,每幢樓房都是藝術品,我對比著地圖,轉來轉去。可以說巴德岡是我眼裡最美、最謐靜的古城。
返回擠公共汽車,似曾相識可以形容為八十年代的中國一樣,下班高峰期間連車頂上也爬上了人,有點可笑吧。空氣污濁,汽車也堵,到處亂糟糟的樣子,連警察都熟視無睹,看來還是計劃生育政策好。街道上有中國產品廣告,看看聯想電腦、康佳電視做得有聲有色。
提前在四海酒樓找老板訂好回拉薩的機票要2200人民幣,買木偶、木盤、掛毯、帕米爾披肩、手飾等工藝品,把行李塞得滿滿的。許多內地做旅游產品無非也是上這裡拿貨。由於附近三更半夜還在迪斯科,煩得失眠,只好臨時搬到前面小日本集結的旅館住。
收拾好心情,24號早早去了機場,比起國內算空蕩蕩的,走時還得給尼貢獻點機場稅,恰好計劃好只留了幾張盧比作紀念,安檢設施簡單,在乘客身體上摸來摸去折騰了兩次。飛機騰空而起,很快就飛臨珠穆朗瑪峰上空,大家紛紛側身照相,到底那座是珠穆朗瑪峰?大地白茫茫一片。我也請旁邊老外幫我拍攝了幾張,作為空中鳥瞰世界之顛的紀念。
最後次從天空鳥瞰我熟悉的蠍子狀藍色羊湖,再見了曾經站崗過的崗巴拉。中午飛抵貢嘎機場,邊檢時又把我請去盤問,護照相片走人了,再瞧瞧我這幅模樣也算好人,又不是藏.獨份子(哈哈,中間加個點)。相隔十七天後回到拉薩,冬天氣候惡劣,蕭條情景,泡上紅景天,最後次漫步八廓街,注定我還是過客。二天後飛回成都,我結束了五年的西藏行。
而未來的2008年,注定是非凡的一年。人生苦短,驛站不息,在回憶中吞噬時間,我只想做個隱士,隱於市苟且偷得半日閑,精神快樂,微笑著說聲:“他媽是爹”。
2007年12月於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