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從江

作者: 勞麗

導讀神秘的從江藝術應該是沒有雕琢過的璞而不是玉。小黃的侗族大歌是鳥之音,蟬之鳴,水之聲,是大自然不同物類的回響,當小黃的侗族大歌,在祖國首都北京、在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在異國巴黎、日本和西歐諸國出現時,引起了轟動,不同膚色的人們驚嘆,這才是天籟之音。小黃的男女相戀,以歌為媒,男孩們彈著琵琶與姑娘們對歌,互訴心曲,那悠悠的琴聲和清脆的 ...

神秘的從江藝術應該是沒有雕琢過的璞而不是玉。小黃的侗族大歌是鳥之音,蟬之鳴,水之聲,是大自然不同物類的回響,當小黃的侗族大歌,在祖國首都北京、在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在異國巴黎、日本和西歐諸國出現時,引起了轟動,不同膚色的人們驚嘆,這才是天籟之音。小黃的男女相戀,以歌為媒,男孩們彈著琵琶與姑娘們對歌,互訴心曲,那悠悠的琴聲和清脆的歌聲,抒發著他們的愛慕之情,唱到動情之處,雙雙對對相依相擁,情意綿綿互訴衷腸,他們行歌坐夜,不忌任何人,包括父母兄妹。當世人被“男女受授不親”的束縛和把男女相處視為不正當關系時,小黃的兒女們都在自己優良的習俗裡過著神仙般美妙的日子。讓人羨慕之極。他們以自己身軀盡情的感受和獨享著上天的恩賜。剛邊壯族同胞對大自然有著獨到的認識,他們把自己視為太陽的兒女,他們喜歡裸體面對大自然。那衣只遮日曬遮雨淋,不遮人眼。他們男女同浴,從不忌諱。他們像一樽樽美人魚。他們是太陽之子,是山神之女。他們與萬物同在。走進岊沙,仿佛置身於時光隧道,日月回轉,江河倒流,岊沙男子頭上的發髻濃縮著上千年的縮影,久遠的長河,世態變遷,蒼海桑田,沉澱於一端,他們腰佩長尖刀、煙具、復雜的盛裝、銀飾、肩扛著獵槍。他們古老,古老得如此真實反使我們感到自己另類。他們聲稱自己是最古老的民族,從這一張張臉上,似乎告訴我們,這就是遠在古老的年代,正在圍獵撕殺和征戰疆場的祖先。那剛毅的神情表明其永不被自然災害和戰爭所屈服。人間是否有天堂,我們不得而知,但占裡的先知,小黃的豁達,剛邊的超脫,岊沙的古遠,他們所構成的那多姿多彩的生活美景,不就是天堂,不就是世外桃園嗎?從江人堅守著這塊深厚的土地,依戀著這塊多情的土地。他們留住了青山,作為他們美麗的盛裝。他們留住了溪流,作為他們生命的乳汁。他們執著和痴情守護著這一切,大自然也給予了他們豐富的回報。於是乎,就有了長壽食品的從江香豬。有了桔中之王的從江椪柑。有了古老的民族風土人情。他們生活、他們繁衍生息,正是向我們詮釋了人與生態的美麗圖景。朋友,從江人民歡迎每一位來自遠方的客人。來這裡看盤根對大地的痴痴倦戀。來看落霞與旭日的璀燦同輝。來看白雲與松濤的翩翩起舞。來聽落葉和小溪的輕輕歌唱。來聽礁石與瀑布的大聲怒吼。來欣賞綠芽與春泥的依戀之情。來聆聽月光與翠竹的竊竊私語。來體會遠古步入現代的超時空對話。來共享上帝賜予我們共有的家園。噢,貴州省從江縣,神秘的從江,是這塊膏腴的土地所養育的人民,他們用生命構築了這方伊甸園式的聖潔之地。(從江縣城全景)



(從江縣旅游圖)



(從江縣城全景)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