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出發,乘坐到二連浩特的臥鋪汽車,第二天早上到達邊境城市:二連浩特。
u 二連浩特(內蒙古):清晨,城市靜悄悄的,馬路干淨整潔、天是藍的,雲是白的。 小城在如火如荼的中蒙邊境貿易中迅速發展起來了。國門有士兵把守,只見一列火車徐徐駛來,裝滿了木材,想必是我國從俄羅斯經蒙古進口而來的…
在二連浩特,蒙圖是可以自由兌換的。用1000元兌換了16萬元蒙圖,今天就要懷揣這16萬元蒙圖進外蒙古了!
u 扎門烏德(外蒙古):乘坐國際列車20分鐘後,到達了外蒙古的邊境城市:扎門烏德,在歷經了2個多小時的入境檢查後,下車一睹了扎門烏德的夜色。夜色中的扎門烏德不像網友說的那麼破爛,霓虹燈閃爍,有些現代化的氣像。火車站附近的餐館都很干淨和整潔,蒙餐很簡單,蒙古人很俄羅斯化;點了一份 牛肉+胡羅蔔+米飯,這是我在外蒙古的第一頓飯。外蒙古的火車站都是開放式的,沒有層層機關;相比,中國的火車站可謂是機關重重。當然國情不同,外蒙古一共只有200多萬人。
車輪軋過蒙古的戈壁、草原駛向烏蘭巴托。似乎路途就是我的雙腳親自走過的,所以我鐘愛火車旅行!
u 烏蘭巴托(外蒙古):一覺醒來,窗外一望無際的金黃色,那是牛羊成群蒙古大草原!
頓感心曠神怡! 火車徐徐駛過草原、河流、山脈,一座城市浮現在了眼前,烏蘭巴托,我來了! 群山環繞著晚秋的烏蘭巴托,圖拉河緩緩穿烏蘭巴托而過,金黃色的樹木點綴著烏蘭巴托美麗的山河。
下了火車,和幾個坐生意的內蒙古人分了手,我獨自游蕩於在這漠北。順著地圖的指示找到了我預定的Hostel: Traveler Paridise旅館;路上,所有的路標和名字都是用的新蒙文(即俄語字母書寫的蒙古文)。
烏蘭巴托很小,市內基本可以靠徒步。
Ø 甘登寺:外蒙古第一大喇嘛寺,始建於1838年,1938年被關閉,1944年恢復,現為蒙古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是蒙古佛教中心,約有喇嘛600名。寺內建有高27米的“神勇無畏菩薩”站像,1996年開光。因有喇嘛教才有烏蘭巴托(原名:庫侖,即為大寺廟的意思)。
Ø 博格達山(南山):博格達山位於烏蘭巴托南圖拉河畔,是蒙古國王博格達汗的名字命名的聖山,這裡景色誘人,是一個自然保護區,也是蒙古的國家公園。這裡可以鳥瞰烏蘭巴托市全貌及蜿蜒的圖拉河,山北坡上的蘇聯紅軍紀念碑記載著蘇蒙紅色革命的篇章。
Ø 外蒙古自然博物館 & 歷史博物館:值得一去,看看外蒙古是怎麼看歷史的、怎麼看中國的。Ø 蘇赫巴托廣場—外蒙古的天安門廣場蘇赫巴托中央廣場有蘇赫巴托紀念碑,逢重大節日和慶典,蒙官方都在此廣場舉行儀式,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舉行歡迎儀式也在此廣場。蘇赫巴托被蒙古人視為民族英雄、革命領袖,廣場建有他策馬揚鞭的巨幅雕像。馬路上各國進口的汽車穿梭來往,林蔭大道兩旁的草坪裡,牛羊悠閑自在地啃草,時而可以看到身著蒙古袍的牧民們騎著馬在大街上漫游……這真是一個古老和現代、民族和時尚、傳統和文明充分交融的地方。

(蒙古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