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湖游來到了萍香泮。
萍香泮
位於熱河泉東船塢的西邊,建於乾隆四十二年一四十七年(1703~1708年),為一組庭院建築,南有面水殿三楹,額為“萍香泮”,為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十九景。此處前俯泉水,水上架木為橋,水中冬有碧藻.夏有青萍。清帝常於此處觀賞青萍,微風乍起,萍香襲人,湖中荷花與岸柳鳥鳴更是鳥語花香,恐是江南也難以尋覓的佳景。乾隆曾在詩中寫道:
香風搖蕩綠波涵,花正芳時伏數三。
詞名關山月休怨,來看塞北有江南。

(萍香泮前小橋下的魚群)
熱河泉
萍香泮近前,香遠益清之北,湖畔立一塊自然石,上刻“熱河泉”三個秀美的大字。這裡是熱河泉的源頭,清澈的泉水從地下湧出,流經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自銀湖南部的五孔閘流出,沿長堤彙入武烈河。因此,1933年泉旁曾樹一碑,上刻“熱河”二字,被當作世界上最短的河而列入《大英百科全書》,一時名揚於世。然而,正確地說,它只是一個泉,而非河。所以,1979年正式定名為“熱河泉”。 大約在七千萬年前,這裡曾發生了規模巨大的火山噴發,形成許多裂縫,地面上的水通過斷裂滲入地下,經地溫加熱水溫升高,再由深處湧出,便形成了現在的熱河泉。它含有較高的碳酸鈣、碳酸鎂,礦化度低,水味甘甜;水中含有少量的可溶性二氧化碳,可謂天然汽水;微量的氟可使牙齒潔白;低量的硼酸又有消炎防腐之效。康熙曾贊美說:“土厚登百谷,泉甘剖脆瓜”。當初,山莊的瓜圃田園用熱河泉澆灌,格外香甜。盛夏此處清泉細波;嚴冬,此處雲蒸霞蔚,春意盎然。

(熱河泉)
向南行,登上金山島,近觀上帝閣:
金山島位於如意洲以東、隔澄湖相對。沿湖濱小道往南,跨疊石小橋可達金山島。由山石堆砌,三面臨湖,一面溪澗,峻崖峭壁,造型雄偉,湖水環抱,如紫金浮玉。金山,本在江蘇鎮江的江心。山上建有江天寺、妙高峰、法海洞、慈壽寺等名勝。康熙皇帝南巡時,多次登金山游覽,醉心於江流天際的壯麗景色,回京後便在山莊水面開闊的澄湖東部修築了金山島。
避暑山莊的金山與鎮江的金山相比,規模雖小,但景物環境相似。
山西麓有石階與水濱相接,可由此登舟泛湖。
歷石階而上是面西的7間敞廳門殿。東上便是面闊5間的鏡水雲岑殿。
殿外有過山曲廊,回環曲折,高低參差,形如半月環抱。
再順疊石蹬道拾級而上,即金山峰頂平台,台上面南建殿3間,名“天宇鹹暢”。
過此殿可登危樓高聳的三層上帝閣,
閣檐懸有康熙帝御筆匾三面,下曰“皇穹永佑”,中曰“元武威靈”,上曰“天高聽卑”,閣的上兩層是皇帝禮奉真武大帝、玉皇大帝的地方。
閣下臨湖一亭,乾隆皇帝題名“芳洲”。
循上帝閣內木梯登閣,如登妙高峰,水天空闊,融為一體。
康熙皇帝說此閣:“仰接雲霄,俯臨碧水,如登妙高峰上。北固煙雲,海門風月,皆歸一覽。”
.................
17:40 .走出山莊德彙門。

(德彙門外)
再發二張承德名山照片:

(承德名山罄錘峰)

(承德名山羅漢山)
坐11路公交車到承德站,售票處已是人山人海!!!
排隊等了30分鐘後終於買到有座的票:
10-01. 承德站 22:23 始發的4454次(普快硬座 票價26元)
第二日(10-02.)早晨 05:20 到河北省高碑店,再轉乘汽車去易縣清西陵。
還有三個整天時間。
三天都是看廟——————口外八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