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認為西藏是一個非常美麗、神秘和令人向往的地方。可當我真正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他變得如此真實而不再神秘,但卻依然是美麗的。
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連綿不斷的山脈、靜謐或變化多端的湖泊、終年不化的雪山、印滿經文的五彩金帆和穿著五顏六色的皮膚黝黑的藏民,這些就是西藏留給我的最初印像,當然還有最最深刻的——空氣稀薄帶來的高原反應。
我是乘飛機進入拉薩的。剛下飛機時還沒有什麼感覺,只是覺得太陽很毒照在身上火辣辣的並且恍的人睜不開眼。可是當我到達酒店,辦完check-in准備進房間時就不行了,整個人攤在地上,眼前一片漆黑,渾身是汗,終於領教了所謂的“高原反應”。之後的幾個小時就是在床上度過的了,因為我必須把心髒放平,稍稍抬高一點就會氣喘、惡心。後來吃了一粒“高原康”才覺得人舒服一些了,可是據說這種藥有很強的副作用,所以我在整個旅途中也就只吃了這一粒,再也沒吃過了。
每到一個地方我都喜歡品嘗當地的小吃,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在拉薩市區的街道兩旁和居民區裡隨處可見藏民自家經營的藏餐館。這些餐館大都很小並且光線昏暗,都是藏民自己開的,布置也都是藏民的家居風格。餐館裡經營的食品非常簡單,就是酥油茶和藏面。還有一些店裡賣藏包子,但20個起賣,實在吃不完就沒買。我吃了藏面、酥油茶、自制酸奶、還吃了一頓藏式火鍋。
所謂的“酥油茶”就是酥油、藏式磚茶、開水充分攪拌混合而成,當然還要加些鹽。酥油茶是鹹的,很多漢人喝不慣,所以也有用糖代替鹽的,藏人稱為“甜茶”。據說喝酥油茶可以緩解高原反應,並且可以防止嘴唇干裂。我們在拉薩的酒店對面就有一家店,所以每天回到酒店都要去喝上一壺。酥油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據說每100克牛奶可以提煉出20克酥油。上等的酥油可以用來做酥油茶、酥油包子等食用,其余的大部分都用來點酥油燈了。西藏所有的寺廟裡都不燒香而是點酥油燈的。
“藏面”是用當地盛產的青稞面做的,因為高原的沸點較低(只有80多度),所以面是煮不熟的,不好吃。但是面湯很好喝,是用牛肉煮的老湯,非常鮮美。藏民自制的酸奶在一些路邊的小雜貨鋪有賣的,特別的酸,我們一般是要加些砂糖才能喝的。
藏民的生活非常簡單,並且都非常滿足於現狀,他們將所有的願望都寄托於來世,希望來世能夠生活的更加富足。藏民認為人來於自然,也應該歸於自然。所以藏民死後多采取天葬或水葬的方式,用自己的身體喂食天上的鷲鷹或水裡的魚蟲,使自己進入天堂或歸於自然。很多藏民靠養犛牛、藏香豬、采蘑菇為生,每年的收入不少,可他們的生活依然簡單而樸實,依山而居、吃藏面、不洗澡。他們將大部分錢財用來購買珠寶,佩帶珠寶是他們的主要身份像征。
預瀏覽圖片,請登陸http://***/amyliqiaoq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