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8日,第六天.晴間多雲我一直期待著寫這一天的經歷,我又一直害怕著寫到這一天。因為這一天,臨江給予我的美景,遠遠超出預期;這一天我跋涉在泥濘道路上,差點和一條蛇親密接觸的經歷,讓我一直難忘;這一天,我和室韋娜達莎兩口子的嘮嗑,又一直縈繞心間。過於豐富的內容和貧乏的自我表達,讓我此刻有些難以下筆。
呵。。究竟該如何細述臨江呢?當你在山岡看清晨彌漫的薄霧,當你望著金色的陽光漸漸染上樹林,當你坐在滿是鮮花的木刻楞院落裡的秋千上,當你夜晚仰望繁星滿天,當你傻傻的看牛兒吃草。。。當炊煙裊裊,飄散在霧靄的山村,當溫暖的金色鍍上樹梢,鍍上木籬笆,鍍上村邊的界河,當奶牛哞哞,排著隊在村中走過,當那最嬌嫩的紫色野菊,在陽光下折射昨夜那滴露珠的光芒,當風過白樺,樹葉簌簌做響,當河邊的鳥兒自由飛翔,做它的無國界公民。。。當你喝上清晨新鮮的牛奶,品嘗酸甜的藍莓果醬和香噴噴的列巴,當你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只在山坡的草地上俯視下面小小的村落,村落的人們,慢悠悠,靜悄悄的生活。。。滿足,從心底漫溢的滿足。夫復何求?!
今天,在村後山坡上看日出的時候,我腦海裡蹦出一個詞,田園牧歌。如果,能終老於此,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後來那個有著八分之一俄羅斯血統的美麗的楊晶在我端早餐時說,其實我可煩家裡來這麼些人了。。。本來就是一挺安靜的小村子。。。我微笑著望她,不能語。我一邊被臨江感動著,一邊破壞著臨江最本質的一些東西。這是多麼樸素而普遍的矛盾。不僅於楊晶,於臨江,也於許許多多和她,和我一樣的人。我們在追求的過程中舍棄很多;我們在物質的滿足背後,再用金錢換回曾有的精神;我們執著的要一樣東西,要到之後,卻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苦苦要它。。。什麼是生活的本質?什麼是最根本的需求?什麼是“奮鬥”的意義?
我在走回室韋的路上,孤獨的想這些無解的方程。
昨夜下了些雨,砂石地變得無比泥濘,我的鞋至少有原先三倍重。然後又在尋找傳說中廢棄崗哨的山坡上險些迷路,幸好遇見幾個當地人,指個方向,我才在環顧四周看起來景色沒什麼差別的山坡上重新拾回方向。(後來在室韋與楊哥攀談,猛的想到,這幾個指路人,好像是在給親人挖墓地。。。汗了好一陣子)
再後來太陽出來了,地變的越來越干,再也不用左繞右拐的挑干的地兒走。心情也輕松起來,不時停下拍幾張照片。終於,因為貪戀美色,差點送掉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