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無疆之五嶺逶迤-徒步貓兒山手記

作者: 鏡之形而

導讀行者無疆之五嶺逶迤—徒步貓兒山手記 常言道,北有秦嶺,南有五嶺 秦嶺分割了黃河與長江兩大水系;五嶺分割了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 五嶺,又稱南嶺,是為狹義;實為南嶺一脈,是為廣義 南嶺於滇稱雲嶺,於黔稱苗嶺,於桂則稱五嶺 根據紅軍長征的路線來看,毛主席在《七律,長征》中“五嶺逶迤騰細浪”所指的“五嶺,應是廣西的五嶺和貴州的苗嶺 不過,無論廣 ...

行者無疆之五嶺逶迤—徒步貓兒山手記

常言道,北有秦嶺,南有五嶺

秦嶺分割了黃河與長江兩大水系;五嶺分割了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

五嶺,又稱南嶺,是為狹義;實為南嶺一脈,是為廣義

南嶺於滇稱雲嶺,於黔稱苗嶺,於桂則稱五嶺

根據紅軍長征的路線來看,毛主席在《七律,長征》中“五嶺逶迤騰細浪”所指的“五嶺,應是廣西的五嶺和貴州的苗嶺

不過,無論廣義還是狹義,五嶺都不是具有統一走向山脈,確切地講,是一片連綿不絕、卻又支離破碎的山體

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為桂北五嶺各自名號

貓兒山,越城嶺主峰,五嶺最高峰,廣西最高峰,華南第一高峰,海拔2142米,因形似蹲伏的貓兒而得名

貓兒山,漓江、資江、潯江三大河流的發源地,號稱集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廬山之幽、峨眉之秀

貓兒山,是當年中央紅軍長征時翻越的第一座大山,當地的瑤族居民把她成為瑤山,又叫老山界

當我們一行人挾全程徒步南岳衡山之余威進入桂北時,這樣一座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並不具備多少知名度的高山,就這樣盤桓在隊伍面前

在出行前計劃中的四條徒步線路中(徒步南岳、徒步貓兒山、徒步漓江、徒步龍脊梯田),無疑這是最艱難的一條

徒步貓兒山最大的問題在於後勤保障,就目前情況而言,由於貓兒山公路正在維修中,景區名義上是不對外開放的(因此不需要買門票),所以山上也沒有任何補給品可供購買,所有的給養和飲用水都需要自己背上去

至於住宿和吃飯問題並不大,山頂有賓館和招待所,雖然設施簡陋一些,但基本的飲食起居還是能解決,但沿途除了一個水源之外是沒有任何補給點的,就只能自己搞定了

徒步登頂時間約在10個小時左右(單程),按照隊伍的整體實力會略有差異,對體力、耐力、意志力都有比較高的要求(關鍵是要負重物資給養)

因此,在出發前一定要對困難有清醒的認識,裝備物資方面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因為一旦走上登山之路,就基本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STEP 1:在興安汽車站乘坐(興安——高寨)的班車,於終點站高寨下車

票價/裡程/需時:11元,60-70公裡,2小時

車況/路況:公交大客,擁擠,路況非常理想

登貓兒山,從興安出發是最合理的選擇,當然,從桂林或者資源也可過去,但必須到華江瑤族自治鄉或者白竹鋪鎮轉車,較為麻煩

原本期待龍勝與高寨之間能有往來班車,打聽之下過去確實是有的,後來因為運營狀況不佳而停開了

從興安到高寨的班車是每天兩班,每天上午7點和下午1點10分各一班從興安出發,其實是同一個司機同一輛車,每天往返兩次而已

因此如果趕不上班車,可以直接與司機本人聯絡,時間不耽擱很久的話,司機是會等你且預留好位置的(司機姓魏,手機13517538288),需要稍微付點押金意思意思

沿途路況非常好,一開始沿著往桂林方向的322行進,可以見到零星的喀斯特峰林,1小時內車會在一條岔路口右拐,那個三岔路口就叫白竹鋪,返程的時候可以在此處等候過路車去桂林

下一個中轉站是華江瑤族自治鄉,司機多半會在這裡停車休息一會兒,接下來還有一半時間都是在越城嶺山區中繞山,一路山清水秀、風光明媚

在快要到終點時會開過一座危橋,這座橋叫“紅軍橋”,當年中央紅軍經過血戰湘江、損兵折將之後,剩余的3萬人馬就在這裡兵分兩路翻越老山界、也就是貓兒山

一條路是十裡大峽谷的直接登頂之路,另一條就是我們次日要徒步的梯子嶺小道

*STEP 2:在高寨下車,尋找落腳點,同時做好次日登山的准備

高寨就在貓兒山腳下,沿著通往山門的公路前後大約1公裡範圍有一些客棧和飯店,可在其中選擇一家私人旅館落腳,當地的熱水器都是太陽能的,要洗澡最好趁早

吃飯可在住宿的地方點菜解決,不過價錢並不便宜,周邊可供選擇的余地也不多

要補給物資,只有在鎮衛生所附近有幾家小賣店,所供應的食品大多是山寨品牌,次日的登山路將會消耗大量的體力,保管背上去多少吃的就消滅多少

礦泉水可以多買一些,不是為了水,而是為瓶子,如之前所述,登山路的中途有一個水源補給點,多帶幾個空瓶加上水壺,可保飲用水供給無憂

*STEP 3:游覽十裡大峽谷(選游)

門票:25元

在高寨村中心公路的拐角處有一條岔路,就是通往十裡大峽谷的,路口有明顯的指示標志,往裡步行約20分鐘就能到達入口

十裡大峽谷位於貓兒山主峰下方,與其他同類峽谷一樣寧靜幽深,植被以竹林為主,有一條水源沿著峽谷流出,沿途隨著落差的下降形成了不少潭子,池水清澈

潭子裡可游泳,也可自行尋找旁邊的石台玩跳台跳水,有1米、3米、甚至5米、10米的各類跳台可供選擇,不過需自行帶好相關物品

門票價格說是25元,其實在下午5點售票處的工作人員下班之後即可免費進入,按照當地天黑的時間是晚上7點左右,2個小時游覽峽谷是綽綽有余的

我們去的時候已經臨近5點,工作人員實際上已經暗示我們再晚點來就可以不買門票,可惜我們沒有接這個翎子,心想25元每人可以買不少補給品,花在這兒就等於買了張游泳票


(十裡大峽谷之龍潭,如同有跳台的游泳池)

*STEP 4:徒步前半程(高寨山門—碎石路—水電站—橋與亭子—7公路上行小道—梯子嶺公路)

裡程/需時:約10公裡,4-5小時

翌日把不必要的行李寄放在客棧,只帶物資給養盡量趕早出發,可事先與客棧主人約定早飯,建議每人多帶幾個白煮的雞蛋上路,既方便攜帶、又能補充體力

來到貓兒山山門的牌坊出,往牌坊的公路進去是大路,走到梯子嶺的保護區界碑處有15-20公路之遙,而走小路可以將路程縮短一半左右

左手邊有條河,叫烏龜江(山門附近有景區地圖,需熟讀),如果是枯水期可能會干涸,河邊有條比較寬闊的碎石路,往這條路走

沿途經過一個水電站和一個有賣東西的村落,岔路會有少許,一個大原則就是沿著烏龜江一直走,遇到岔路走碎石正路,有些岔路是能殊途同歸的,但還是穩妥一點為妙

一小時內可以走到烏龜江的盡頭,那裡有一座石橋,對面是個亭子;過橋後來到亭子邊的岔路口,這裡是第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往正對著石橋的上山路走即可,切莫走右邊的平路

這條小路直通梯子嶺公路,全長7公路,上山後路況開始變得惡劣,幾乎都是土坡並著亂石的上行路,對於攜帶大量物資的人來說可能會比較難走

上行一小時後遇到整個7公裡中最容易走錯的一個三岔路口,眼前左手邊是一條平路,正前方是一條上行路,走正前方的上行路才是正確的

我們就走錯了,沿著左邊的路走了約30分鐘後就到了盡頭,這裡有一個蓄水池和一條很難走的上行石坡,我上石坡觀察了一下,走是能走,但對於一般人來說實在太困難,只能原路返回;走錯路的唯一收獲,就是在蓄水池重新將水壺灌滿了

經過那個三岔路口後,往上爬約2個小時就能到達梯子嶺公路,沿途不再有任何能導致走錯的岔路了

不過這段路是異常的艱難,依然是土坡並著亂石在原始森林裡穿行,不時要在低矮的竹林中穿行,除了冬季以外,其他季節都會異常炎熱,體力消耗必然是相當之大

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說,登山路一旦走上了,就基本沒有回頭路可走;之所以這麼講,是因為這段7公裡的小道往上走是累,往下走則是又險又難,想打退堂鼓也只能先爬到公路再說

我雖然是走在最前面,但到了後半程也是走幾十米要停下來喘口氣,還沒走到梯子嶺公路,在蓄水池灌滿的650毫升又告罄了

在我們隊伍後面還有一群驢子更累,自帶了所有扎營的工具,行進速度相當之慢,如果早知道山頂有地方住宿的話,就大可不必這麼費勁了

*STEP 5:突破梯子嶺關口

方法:趁梯子嶺保護區工作人員回高寨吃飯的當口沿公路進入

我先於大部隊約半小時率先到達梯子嶺公路,當時大約是上午11點半;除了貓兒山保護區的石碑之外,還有幾個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守候在此

在與他們的交談中得知,因保護區內的設施尚未修繕、公路路況也很差,為防止游客擅自進入而出事故,他們是專門守候在此阻攔自行上山的游客的

之所以貓兒山景區目前不需門票,不是因為管理部門不想賣,而是不敢買;景區門票都是含有保險的,既然連保險都不敢賣,山上情況有多糟糕那是可想而知了

這個位置是7公裡小道和上山公路的交彙處,是登頂的必經之路,想要繞道是不可能的;沒想到爬個山還得簽生死狀,我有點暈了

在等候大部隊的同時看見一些從山上下來的驢子,交談中得知主峰有住宿的地方,稍微寬了一點心

大部隊到達時已經接近正午,眾人正在商議怎麼進去的時候,例如收買、硬闖等策略,工作人員們上了摩托卻是就要走,估計是到飯點回去吃飯了

這下是沒人管了,我們也就大搖大擺地闖了進去,早知道就不用動那麼多腦子了

因此,在貓兒山景區正式開放之前(看情形正式開放還需要一段時間),如果遭遇工作人員的阻攔,大可以等到他們回去吃飯的時候上山

這也是早上開始登山的原因之一,如果早上出發走梯子嶺小道,上到公路一半都是正午,正好是保護站工作人員的午飯時間,大可以隨意出入

在這裡可以稍作休整,准備應付下午漫長的盤山公路苦行;正常情況下所帶飲用水應該所剩無幾了,記得瓶子不要扔掉,馬上就會有補充的地方

*STEP 6:進軍三江源(梯子嶺—紅軍亭—庵堂坪—三江源)

裡程/需時:約10公裡,3-4小時

在梯子嶺休整完畢後,沿著碎石公路前進,200米後左手邊可見第一塊“老山界”的石碑

繼續前行沒多久公路左邊有小路通往紅軍亭,別猶豫往小路走,這是一條近道,過紅軍亭後可直接上到老山界平台,如果走公路最起碼要多走一倍的路

走入小道後是一段上行的台階路,經過之前梯子嶺的體力大量消耗,這段其實並不很長的路應會走得比較辛苦,到達紅軍亭後可再行休整(這裡至少有地方可以坐了),但是時間不宜過長

亭子旁邊的觀景台立有《老山界》的作者、前宣傳部長、老紅軍陸定一所書的“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廬山之幽、峨眉之秀”的紀念石碑

《老山界》也被收錄進了中學語文的教材裡,不過我念書時沒好好讀、估計老師也沒好好教;畢竟還是要自己親身走一走長征路,才能有切身的體會的

完畢後繼續沿著紅軍亭小路上行,不多時可再次上到公路,前面便是正牌的老山界紀念碑及紅軍雕塑;再沿公路前行20分鐘內可到達庵堂坪

按距離來說這個位置是此次徒步的中點,也是唯一一個水源的補給點,更是第一個有修繕完好的平坦地面的地方,如果選擇在這裡扎營也是可以的

尼姑庵的後面有一處用橡皮水管引下來的山泉,十分清冽,飲用是絕無問題的;建議在此牛飲一番,再將之前留著的空瓶全部灌滿,制成的山寨版農夫山泉可保後半程供應無憂

在這個隨時可以補充水源的地方,可多休整一會兒,吃一點干糧補充體力,接下去走到三江源這段路又是比較艱苦的

說艱苦,一是因為路況不佳,幾乎都是碎石路,彎道很多,坡度較陡,加之之前體力消耗巨大,走這樣的碎石上坡路必然很吃力,建議穿輪胎底的登山鞋會比較好

二是沿途既沒什麼景點,又沒什麼山景可以拍照(可能是我們走的時候能見度不佳),從庵堂坪走到三江源有6公裡,需時兩個鐘頭,光是悶頭走路的話確實比較乏味

如果路況變好的同時,看到了公路邊的迎客松,那麼說明三江源已經近在咫尺了;三江源附近也是景點比較集中的地方,看景拍照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身體上的疲勞

在公路左手邊有一處很不起眼的“曲徑通幽”的門番,同時旁邊有一處被雜草淹沒的三江源的介紹,從門番下的小道進入可以看到一片黑乎乎的沼澤地及茂密的原始森林,這條路正是通往三江源的

往小道走約10分鐘即可到達潯江源石碑,50米外則是漓江源,從景區的小道走皆走得通;附近還有野人湖和眺望美軍轟炸機失事山峰的觀景台;按理說這裡只是漓江和潯江的兩江源,資江源的位置則在之前的老山界平台下

完畢後原路返回公路,前行1公裡就是著名的鐵杉林觀景台



(漓江源的石碑)

*STEP 7:貓兒山賓館(原避暑山莊)安營扎寨

路程/需時:8公裡,2小時

住宿費用:50/床位

晚餐:20/人,菜自選,種類有限

這段路感覺上並沒有8公裡,可能是路況變好、走起來比較輕松的緣故,按照正常情況走到這裡腳也應該麻木得不覺得累了

沿途有一些零星的景點可看,都有明顯的指示標記,不過大都是意會的,基本看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臨近終點時有條分岔路口,路口處地上有一座半廢棄狀態的石碑,上面刻著“避暑山莊”幾個字,若走到了這裡,徒步登頂貓兒山的大半就算完成了

分岔路走左邊,前行1公裡到達貓兒山賓館,由於景區不對外開放,這個賓館也處於半廢棄狀態,不過依然是有人接待零散的旅行者

住宿費用是50元一個床位,在游客不是很多的情況下房間及床位是隨便選擇的(愛睡哪兒就睡哪兒),賓館會提供熱水瓶

不過只有少數幾個房間有自來水以及衛生設施,服務員會帶你去;如果要住這種房間,價錢就是250元/間

同樣,這幾個房間的衛生間也裝有電熱水器,但是一般情況下山上電壓都不足,熱水難以燒開,60L的水也洗不了幾個人,這是就是先到的占便宜了

這也是之前建議盡早出發的原因,惡爬了一天如果不洗澡是很難受的,我們隊伍就是因為速度快,先搶占了洗澡間,才基本得以讓全員都能洗澡(其實輪到我已經是涼水了,不過總比沒水要強)

晚飯最好在剛到賓館的時候就一並落實,20元一位菜隨便點(沒葷的,只有蔬菜)

與搶衛生間一樣,菜也是要搶的,先去廚房打探好有什麼菜,然後給服務員下單子;建議廚房有的菜統統都點一遍,以當日體力的消耗程度,估計不管上來多少盤子都得見底

同時也可以約定次日的早飯,一般情況下只有粉,點心師傅在的話還能吃到淡饅頭(挺好吃,有點甜)

貓兒山賓館離主峰還有約30分鐘的路程,如果趕到這裡時間較早、天氣狀況又較好的話可以上主峰去看夕陽,卸下了包袱走這麼點路,當然是輕松愉快搞定的

主峰有個電視台,也有招待所和賓館可供住宿,如果當天能走得動,在主峰附近落腳也是不錯的選擇,同時也方便次日一早看日出

據山上下來的驢友介紹,主峰的賓館服務態度比較好而貓兒山賓館的則不佳,但我們住貓兒山賓館的時候,服務員的服務態度好得匪夷所思,端茶倒水幾乎是無微不至,還有些痴頭怪腦,著實令人詫異

當日天黑之後可夜觀天像,如果漫天繁星則次日日出有望,可盡早休整以期明晨早起



(貓兒山主峰天燈石)

*STEP 8:登頂華南之巔,觀日出

日出時間:凌晨6:00(10月份,夏天可能略早,冬天可能略晚)

盡早起床沿公路上行約30分鐘可到達貓兒山頂的賓館住宿區,繼續上行走通往電視塔的台階,之後右行有小路通往主峰的天燈石,建議要帶好手電筒

沿途經過刻有“五嶺之魂”字樣的石碑,過一段危崖後即可來到“華南之巔”的主峰天燈石,走上天燈石的護欄盡頭,五嶺逶迤盡收眼底、華南大地皆在腳下——經過如此艱苦的跋涉,終於了卻“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心願



(連綿起伏、雄偉磅礡的越城嶺)

*STEP 9:下撤至高寨

沿公路步行需時:8小時

於頂峰包車下行:1小時+,33公裡,車費50元/人,包車350元/車(長安之星,可坐7人)

如果沿公裡步行下山的話應盡可能早地出發,爭取趕上下午那班(高寨——興安)的班車,該班車規定的發車時間是下午3點半,如果來不及的話可電話通知司機,最晚可等到下午4點

如果選擇包車下山的話也應該趕早,上午那班到興安的車是上午8點半,同樣可通知司機等到9點,要趕上這班車最遲於早上7點半就要從頂峰發車往下走了

*STEP 10:從高寨回到桂林(或興安)

無論上午或下午的班車,如果趕上了的話,往桂林方向可在白竹鋪下車,攔往桂林方向的過路車;往興安方向可直接乘到底

如果沒趕上班車,可聯系當地司機包車到白竹鋪再轉,長安之星是80/車;如果從高寨直接包車去陽朔的話,問下來價格是450元/車

*綜述:

貓兒山的徒步盡管絕對難度不是很高(畢竟只有2天時間),但仍具有很強的挑戰性和現實意義,畢竟有30多公裡的路途擺在那裡,又有本文開頭所說的那麼多名號及歷史在裡面

以徒步五岳為對比,難度系數與徒步西岳相差無幾(但華山的住宿條件要差很多),略高於中岳(包括少室和太室),較高於東岳和南岳,遠高於北岳

以徒步四大佛山為對比,難度系數持平與徒步五台山北台頂,較遜於徒步峨眉

以其他徒步為對比,略高於徒步黃山,較高於徒步天柱山;略遜於徒步虎跳峽(全程),遠遜於徒步雨崩(內轉經路)

總體來說,如果把徒步分為入門、初、中、高四個等級的話,那麼客觀來說徒步貓兒山應屬於初級,對於有一定徒步經驗,又想提升戶外水平的驢子而言,是積累經驗的理想選擇

正如《老山界》的作者陸定一說的那樣,當長征時翻越越城嶺的時候,覺得是那樣的艱難;當走過之後的烏蒙山、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之後,才發現老山界根本不算什麼

正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當抬頭擁抱過陽光之後,繼續眺望下個前往,把生命當成一場長征,一直“在路上”地走下去,或許這樣,才能稱為一個真正的驢行者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確實,在這次的四省一市大穿越中,跨過了湘江、登臨了五嶺之巔貓兒山、翻越了九萬大山和苗嶺、再渡了赤水、重上了婁山關,始終與“長征”這個主題有著不解之緣

當然,我是不時依靠機械化、摩托化的幫助,才走完了這條由紅軍的雙腳踏成的雄關漫道;而只有像毛主席那樣帶領著一群除了信仰一無所有的戰士走完這條路的人,才能擁有將重重窮山惡水等閑視之的氣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旅行過後,我腦海中時不時盤桓著這兩句錚錚豪言,思索著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我寫過不少文字希望帶給自己信心和希望,而這短短十四個字卻也起到了這樣的效果

人生道路就是如詩句中所言,既現實、真實,又冰冷、殘酷,而作為茫茫人海中一個小人物,唯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才是正道

長征故事,何嘗不是對世事人生的一種縮影?長征精神,何嘗不是世態炎涼中的一盞明燈?

在以往的旅行中,我學會了把旅行當作一次人生、把人生當作一次旅行

但是這種旅行、這種人生,是缺乏精神支柱的

而今,我的旅行因為走過這樣一段與“長征故事”息息相關的線路而倍增傳奇,我的人生因為有了“長征精神”的照耀而不再蒼白無力

正如我們的團隊,在經過種種艱難險阻之後,終會迎來雲開霧散、霞光萬道的那一瞬間,終有傲視華南、三軍開顏的那一刻



(貓兒山日出之霞光萬道)


精選遊記: 興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