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27到達武昌站的時間比預定的晚了10多分鐘,它到的是武昌站,在這要說明的是武漢由於有長江經過,整個市區被分為武昌、漢口、漢陽三地,武昌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個火車站,凡是快車,多數在這裡發車,漢陽火車車已經不用,漢口的車站會有一些省內車或者慢車經過。如果純粹的游客,那麼住在武昌地區游玩、坐車都會比較方便,黃鶴樓、東湖、省博物館和武大等都在武昌地區。但因為我要住在朋友家,所以車站出來後就往漢陽方向走去。
武昌火車站剛建完不久,特別是車站外的輔助設施還在施工階段,出站有東西兩個出口,我按照正常的思路,從1號站台方向的那個出口出去,出站後處於地下一層,上了樓才是地面。由於在施工期間,整個秩序非常混亂。好在在車站的右手處,我找到了公交站牌。按照朋友的叮嚀,坐上了開往漢陽方向的公交車。因為是早高峰時期,車廂內很擁擠。到的這天武漢天氣陰沉沉的,武昌的道路交通非常擁堵,後來我才知道是因為長江大橋的關系。從武昌到漢陽,必須駛過最繁忙的長江一橋。而當車子過了長江一橋,車速就加快了許多。整個武漢地區比我想像的要大許多,從我上車到到達朋友家中也是超過一小時了。
稍作休整後,就開始今天的游歷,第一站是著名古剎--歸元寺。位於漢陽歸元寺座落在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西側。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由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來此創建。取名“歸元”,出自佛經《楞嚴經》出生滅之界,還歸於真寂本源的意思。在佛教中,歸元寺屬於曹洞宗(該宗系禪宗五家七宗之一),故又稱歸元禪寺。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合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歸元寺創建以來,迭經戰亂,屢敗屢興。現存建築,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及民國初年陸續所建。新中國以來,**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護文物古跡,不斷對歸元寺進行維護修聾,使歸元寺的面貌為之一新。“文化大革命”中,在周恩來的關懷和保護下,寺廟沒有遭到破壞,宗教設施及珍貴文物也完好地保存下來。從1973年至今,歸元寺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大雄寶殿、藏經閣、五百羅漢堂、大士閣、鐘鼓樓、翠微亭等建築翻修一新。1983年,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歸元寺現占地面積175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萬多平方米。現有僧人數十名,住持為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湖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昌明法師。寺內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綠,曲徑通幽,被稱為“漢西一境”。這裡還是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
歸元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個各具特色的庭院組成,分別擁有藏經閣、大雄寶殿和羅漢堂等三組主體建築群。
歸元寺中的香火自不必說,連捐助款項也價格極高,看到一項限額五百人的捐助,最低九萬元起,雖說錢財是身外之物。但是足可以看出香火的興旺了。另外有一個獨特的地方就是歸元寺的五百羅漢堂,不僅可以數羅漢,還可以請得到羅漢的解釋單片。數羅漢有三種方法,一是按照男左女右,數到自己的實足年齡停下來;二是按照跨進羅漢堂的腳,左腳跨從左邊數,右腳跨從右邊數,還是數到實足年齡的那一尊;最後一種是任意數。我也數了一次,記下羅漢的序號,出了羅漢堂,按照寺中指示,花十元錢請了羅漢的金片。因對金片上的詞不是很明白,又到游客中心花了5元聽簡短的解釋,另外也可以花30元聽精講,簡講就在大堂裡,很多人圍著,沒什麼秩序可言,要自己擠進去,精講有獨立的房間。不過要精講的人很少。簡講的我估計是一名居士,語速非常之快。每個人大概講1~2分鐘,講完之後,會讓你買一本武漢市佛教協會編印的一本書,5元錢。一般的都會掏錢買。歸元寺後面正在大興土木,根據我的目測,是在修建一座很大的觀音像。高度應該和普陀山上的南海觀音不相上下。也許再過不久,大家就可以看到了。
出了歸元寺,就去吃午飯,在歸元寺所在的翠微路,有一家如家,也算是大家出門可以選擇的住宿點了。朋友帶我去一個小餐館點菜,我們3個人,一條武昌魚,一盤西紅柿吵花菜,一盤小白菜。菜的分量很足,那條魚我估計也有1斤多重,飯是一人1元管吃飽的。這樣一頓飯,買單不過47元,在武漢,吃飯真的是很便宜。在歸元寺附近,有401路車,凡是4字開頭的車有點像旅游車,會經過武漢市的主要景點。我們上了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黃鶴樓。
黃鶴樓,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名樓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毀;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長江之濱。昔日的黃鶴樓有“天下絕景”之稱,今日 的黃鶴樓更雄偉、壯麗。據史料記載,黃鶴樓始建於三國。1700多年來, 屢建屢毀,僅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 樓運盛 ”之說。 千古佳作黃鶴樓 黃鶴樓瀕臨萬裡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輝煌瑰麗,很自 然就成了名傳四海的游覽勝地。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 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後到這裡游樂,吟詩作賦。而崔顥的《黃 鶴樓》詩,一直被認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育。因這首詩,使很 多人產生了對黃鶴樓的懷念,當黃鶴新樓落成之後,它的豐姿令人振奮, 是很自然的事。關於黃鶴樓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一個說是有一位名 叫費偉的人,在黃鶴山中修煉成仙,然後乘黃鶴升天。後來人們為懷念 費偉,便在這黃鶴山上建造了一座黃鶴樓。崔顥的詩與此有關,詩雲: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古黃鶴樓“凡三層,計高9丈2尺,加銅頂7尺,共成九九之數。”新樓 要雄偉多了, 層,加5米高的葫蘆形寶頂,共高51.4米,比古樓高出將 近20米。古樓底層“各寬15米”,而新樓底層則是各寬30米。因此,黃 鶴樓不是修復,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樓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據 現在的需要和人們對審美觀點的變化來設計的。 黃鶴樓的建築特色 新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這是因為飛架大江的長江大橋就橫在它的 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則是這24層的晴川飯店。這一組建築,交相輝映, 使江城武漢大為增色。黃鶴樓的建築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交錯重疊, 翹角飛舉,仿佛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層內外繪有仙鶴為主體,雲紋、 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 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 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復制品。2至5層的大廳 都有其不同的主題,在布局、裝飾、陳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層大廳 的外走廊,舉目四望,視野開闊。這裡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兩岸的景 色,歷歷在望,令人心曠神怡。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一帶辟為黃鶴樓公園。
整個景區的占地面積非常大,我們從歸元寺上車,約摸3站路的光景,一過長江一橋就到了黃鶴樓站頭。不過,下車後,需要再走大概一刻鐘的時間才能到黃鶴樓景區門口。在達到黃鶴樓前,我們還經過了辛亥革命博物館,本想去看看的,後來見門口要收費20,放棄了進去的念頭。在這裡嘮叨兩句,個人以為既然省一級的博物館都已經免費開放了,那麼這些博物館不妨效仿一下,本來博物館能讓大家增加知識,但是要收取門票,對大家的吸引力就會減弱。特別是這類帶有革命教育性質的博物館,可能會去的人就更少了。
回到黃鶴樓上,進了景區,按照景區內的指示牌,我們依次游覽各個景點,比較幸運的是,我們聽到了景點內固定演出的編鐘古樂,我們這一場是13:40開演的,持續時間大概20分鐘,下一場好像記得是15:00,有興趣的朋友千萬別錯過。後來我們看到,在省博物館內的編鐘演出,一樣的20分鐘演出時間要收費15元呢。進了黃鶴樓的主樓需要再次檢票,大家千萬要把門票收好。參觀完了黃鶴樓,才知道黃鶴樓幾乎在每個朝代都會在原址重建一次,這也算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一直以來,在我的印像中,黃鶴樓都是古樓,其實不完全是這樣一回事。在黃鶴樓的最高處登高望遠,可惜當日天氣一直是霧茫茫的,不然我想一定可以看到雄偉的長江。
從黃鶴樓出來,已經是下午3點多了,我們走到了閱馬場站,搭乘公交車前往武漢大學。途中經過了湖北省大劇院的建築,和上海大劇院的外觀有些相似。
武漢大學的歷史溯源於 1893 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 1928 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 1946 年,學校已形成文、法、理、工、農、醫 6 大學院並駕齊驅的辦學格局。新中國成立後,武漢大學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1958 年,毛澤東主席親臨武大視察。 1993 年,武漢大學百年校慶之際,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祝賀。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大學在國內高校中率先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整體實力明顯上升。 1999 年,世界權威期刊《 Science 》雜志將武漢大學列為 “ 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 ” 。 2000 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揭開了學校改革發展的嶄新一頁。武漢大學環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如畫,被譽為 “ 中國最美麗的大學 ” 。學校占地面積 5167 畝,建築面積 222 萬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 26 棟早期建築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近年來,法學大樓、經管大樓、外語大樓、計算機大樓等拔地而起,成為學校邁入新世紀的標志性建築。
進入武漢大學,我就不禁被校園內那獨特的建築所吸引,特別不能不提的是武大的學生宿舍樓,也是一棟很老的建築,整個建築依山而上,在這樣的學校中學習生活,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據說武大最美的時候還是櫻花綻放之時,那時候武大內游人如織,近年來不得不收取門票。大家在照片中就可一覽櫻花之美景。

(武大櫻花)
漫步武大後,我們從湖濱校門走出武大,對面就是美麗的東湖了。東湖的面積十分之大,它位於武昌東郊,取其方位命名為東湖風景區,現為國家級風景區,由郭鄭湖、水果湖、喻家湖、湯湖、牛巢湖五個湖泊組成。它是一個自然湖,自然環境優越,在4.8萬畝的水域中,生長著魚類十八科六十七種,淡水魚中以武昌魚最為名貴。武昌魚是鳊魚的一種,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產,鄂州古稱武昌,所以俗名為“武昌魚”。我們沿著東湖一直走著,盡管當天天氣不好,可我仍然能感受到東湖的美麗。

(東湖傍晚)
就這樣,時間已經到了晚上6點左右,天色已經開始陰沉下來,我們坐上了沿湖行駛的公交車,前往武漢新天地。武漢新天地也是由瑞安公司投資建造,我們去的時候,顯然那裡還營業不久,沒有什麼人氣,許多房屋還是空著有待出租。朋友帶我去一家比較有人氣的叫“四季彙”地方吃飯,這家飯店在朋友說來就是算武漢當地非常小資的了。飯店的服務生態度很好,會提醒你點的菜分量多還是少了,我們點了湯,葷菜、素菜還有點心,結帳的時候2個人84元,這在上海來說算是非常便宜的價位,在武漢就算是一次偏高的消費了。不過這個地方也有不足,一是沒有分開吸煙區和非吸煙區,二來洗手間標志的不明確,導致我親眼看到一位男士走進了女士洗手間。不過我相信過幾年後,這個地方也許會成為武漢市新的地標。
吃完飯又坐車去沿江大道散了會步,江邊燈光很少,遠遠望去,一片漆黑。時間也不早了,我們打的返回朋友家。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武漢的出租,起步價雖然便宜,只有3元,但是長途跑起來,也不算很便宜,就像我們打的到漢陽,大概14公裡的路,一共30元,武漢市整個地方又大,如果考慮經濟游的朋友,打的之前一定要了解大致的價格能不能承受。
明天將前往襄樊繼續湖北之旅,火車上雖然是臥鋪,但是也不是睡得很好,所以這一覺也睡得十分香甜。
當日花費:
1.武漢市內公交分為空調車和普通車,空調車的價格有1.8元和2元的,但是除非你能拿出1.8元,一般都是投幣2元。普通車有1元和1.2元的,一般當地人都投幣1元。
2.歸元寺門票:10元,不過看到寫著五一、十一、還有一些特殊香期都要收費20元。黃鶴樓門票:50元。還是提醒大家,有優惠證的,一定要帶著。特別是老年人,60周歲以上的景點門票幾乎都是一律半價,70周歲以上的就是免費。學生證可以用,但是不包括碩士、博士或者函授的這類學生證。東湖有個磨山風景區,收費40元,不過我們沒有去。聽說風景也不錯。

(歸元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