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之6日見聞(下)
1. 新加坡生活初體驗:四季酒店和摩天輪汽車進入新加坡境內,道路寬廣,綠樹成蔭,成片的組屋顯得非常的整齊劃一。據司機說,所有新加坡公民只要家庭月收入不多於8000新幣,便有資格購買組屋,產權為99年,價格相對於新加坡的收入水平來說是很低的。新加坡解決居民住房方面的經驗是很值得中國政府學習的,很多城市所推出的經濟適用房就是這方面的例子。車輛經過樟宜市區,一個我所很熟悉的地方。九年前我在新加坡學習時曾在這裡住過。上次也是我第一次到新加坡記得是在1997年的6、7月份,在新加坡呆了三周時間,住在樟宜海邊的美麗殿大酒店,離新加坡機場不遠。記得酒店邊上就有一個軍事基地。總體感覺新加坡是一個美麗、繁榮而又異常注重次序的城市之國。那時,剛剛經歷了印尼的森林大火,島國上空一直彌漫著一股濃濃的煙火余燼的嗆人味道,電視上也是連篇累贅的報道森林大火撲救的進展報道,氣氛剎是緊張。每天起床的頭頂大事就是打開電視看當天的灰塵指數,以決定當日的行程。有賴老天幫忙,幾場大雨,加上各國的鼎力相助,連綿的森林大火終於被撲滅。大火的起因據說是印尼當地人傳統的“燒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燒荒種地”,沒想到會給印尼及周邊國家帶來這樣大的麻煩。下午1點30分,抵達四季大酒店,順利辦理了入住手續。門口停了很多警用摩托車,看樣子是有政府要員在酒店活動,後來得知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此公務。這是一家非常豪華的酒店,酒店的外觀及大堂並不顯眼。進入客房,寬敞舒適,洋溢著一股高貴而淡雅的,宛如鮮花散發出來的陣陣幽香。房間的布置盡顯奢華的本色,既有東方的優雅,也有西方的富麗堂皇。休憩在這樣的一間客房,頓覺身心放松,非常的遐意,當然所付出的代價也是相當不菲的啦。

(新加坡林立的高樓)
傍晚,去體驗了新加坡的摩天輪(Flyer)。摩天輪位於新加坡城區的南部,頂端最高處達到160米,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一組摩天輪。這其實是一個碩大無比的轉輪,轉輪上裝設了許多組的供人們在裡面從容觀境的圓筒。遠遠看上去,這很像是一架巨大的水車,這種水車在中國南方的鄉村是很容易看到的,基本上每個鄉村都會裝設一台,使用水流的驅動力供村民進行碾米以及其它的農產品簡單加工工作。這種水車現在已經看不到了,早已被電機驅動的更為方便高效的設備所代替。我們魚貫的進入到摩天輪的圓筒裡面,隨著巨輪的轉動,緩慢的升上空中。每個圓筒可以容納二十多人,特殊的液壓機械裝置可以確保圓筒的底部始終處在水平狀態,無論巨輪轉到那個角度。距離地面越來越遠,仿佛被懸在高空中,四面皆通徹透明,可以遠眺獅城的美麗風光。向南看是一覽無余的海灣美景,向北看這是繁華的城市景像,拔地而起的棟棟摩天大樓,環繞高樓大廈的高架橋上,汽車在飛速穿梭,新加坡是一座繁華的城市,更是一座繁忙的城市。站在空中,俯瞰大地的感覺,令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倍覺放松。
晚上到Ritz-Carlton酒店用晚餐,這裡有一家很典雅豪華的中國餐廳,菜色品種令人回味,尤其是魚翅海鮮湯,味道醇厚,口感爽滑,香味濃郁而不膩,主廚師傅顯然是費了一番心思的。2. 新加坡風情一日游10月9日,老朋友蔡先生夫婦來訪,全程陪同我們游覽了新加坡富有特色的人文社區以及著名景點。他們夫婦都是在新加坡出生的第二代華人,從小體驗了新加坡的生活,對這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也深受中國文化的熏陶。有了他們的熱情指引,我們才有可能在半天的時間裡深入地探尋了新加坡最富於人文特色的兩個地區,一個是牛車水,一個是小印度。牛車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許多背井離鄉從中國南部到南洋謀生的華人先祖最初在此落腳,以為河岸邊的店鋪做搬運、做苦力來維持生計。牛車水是挺拗口的一個地名,其由來據說是本地用水須用牛車拉來。發展到今日,這裡已是高樓林立,商業繁盛的地區,其周邊更是成為新加坡的中心商務區。

(新加坡珍珠中心對面的一棟大樓)
到牛車水時,是中午時分,新加坡正午的陽光猛烈而耀眼。新加坡的氣候很熱,其氣溫尤甚於海南島,也就不奇怪本地的土著居民的膚色都偏於黝黑。走在夏日的大街上,明顯的可以感覺到撲面而來的陣陣熱浪。
這裡的居民很密集,熙熙攘攘的,集市裡,街道旁,商店裡,滿是來往的人群。我們到了一個叫“People Park”的地方,中文名字叫珍珠中心,和英文意思有點不一樣。珍珠中心像購物中心,但又不單純是購物中心,小販中心(美食街)占了很大一部分區域,這裡似乎還是周邊租屋居民的一個活動場所。正值午餐的高峰時間,小販中心各個攤檔顧客盈門,廣場上的餐桌旁大都被客人占有,要找個位置還真不容易。各個攤檔都有看家本領,有善做燒腊的,有善做粉面的,在馳名的攤檔前往往都要排很長的隊伍。我們在一家專做豆制品的檔前,點了它的招牌豆腐湯,以水豆腐、油炸豆腐、釀豆腐為主料,配以清白爽口的肉丸子,加上其它各種調料,鹹淡適中,色香味俱佳,味道真的是讓人回味不已。另一道小吃“海膽生煎”又是另外一種風味,在煎雞蛋時加入適當的新鮮海膽,海膽的鮮味和雞蛋的香味渾然一天,是一道很不錯的下飯菜。我們點的蘿蔔春卷也是這個美食街的一道招牌點心,口感味道堪稱一流。從美食街出來,我們參觀了牛車水的一處組屋。乘電梯上到八樓,樓上所有的單元門口都是正對走廊,居民在走廊自家門前栽種了各種盆栽植物,使單調的建築物煥發了一些生氣。站在八樓的過道向外眺望遠處新加坡市中心,在正午陽光照耀下,遠處的高樓大廈顯得熠熠生輝,這裡可真稱得上是新加坡的一個絕佳的觀景台呢。從走廊走過去,透過窗子,可以看到客廳的布置,面積有點小,家具和用品占據了大部分的空間,顯得有點擁擠。和裡面的住戶打招呼,他們都很熱情,在交談中得知這座樓房已經入住四十年了,新建的組屋條件因該要好很多。盡管經歷了這麼多年,大樓並未呈現老舊之態,想必是得益於良好的維護管理,這是很值得中國的房屋管理當局所學習的。以前曾經游覽國很多地區的唐人街,像紐約、華盛頓、巴黎、悉尼、曼谷,這些城市的唐人街無一不是顯得雜亂而缺少次序,如新加坡牛車水這樣的整齊劃一,是不多見的。出了唐人街,就直奔聖陶沙。聖陶沙其實是新加坡南部港口邊上的一個小島,是新加坡的著名休閑聖地,也是所有到新加坡的游客必到之地。從牛車水乘地鐵到VivoCity,在中心乘坐單軌列車進入小島。島上靠近單軌車站的地方,一個大型的工地正在緊張的施工,這就是新加坡規劃建設的超大規模的博彩娛樂中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大賭場。都說是中國人熱衷於博彩,從小耳聞目染,貧者小賭,富者大賭,街頭小巷,麻將聲聲不絕於耳;城市鄉村,賭檔林立。在東南亞,在華人聚居之地,合法地設立博彩機構,必定是有錢可圖的。島內有連接各個景點的電動車,每隔幾分鐘就有一趟,相當的便利。出了單軌車站,佇立島上,陽光依然是很熱烈。烈日映照下的沙灘,是那樣的潔白亮麗,三五成群的有人,或在沙灘上嬉戲,或在碧藍的海水裡游泳,被棕櫚書遮擋的路面上,偶爾會有身著比基尼的美女悠閑而自在的走過,這也是一道很吸引人們眼光的亮麗風景呢。我們乘坐電動車,來到新加坡海洋館,這歷來是很受孩子們喜愛的地方。館內設有觸摸池,各種海洋生物在水池內游弋,我們也很新鮮地伸手入內,和可愛的大魚還有海星來個親密接觸。海洋館規模不算大,但海洋動物的品種卻是相當的齊全,從五顏六色、活潑好動的小小熱帶魚,到身軀粗壯、生性凶猛的各種鯊魚,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

(五彩繽紛的熱帶魚)
海豚表演也是頗為惹人喜愛的一個節目,在海洋館的參觀門票裡也包含和觀看海豚表演的費用。出了海洋館,我們乘坐開往海豚表演場的巴士,一場表演即將開始,去往表演場的人很多,好不容易擠上了一輛巴士。巴士在島內穿梭,行駛了十來分鐘,將我們拉到一片海灘邊上。海邊是一個很大的水池,類似於南方鄉村的池塘,池子的中央的水面上搭建了一個表演台,周邊是一排木棚子,觀眾可以坐在裡面的沙灘椅上觀看表演。這是場內已坐滿了人,還有人干脆坐在了前面的沙灘上,我們拉了椅子,在過道的地方找了一個空也坐了下來。隨著一陣高亢的音樂響起,激動人心的海豚表演開始了。主持是一位年輕的女子,聲音清晰洪亮,抑揚頓挫,很能調動場上的氛圍。主持人話音剛落,一排海豚在前方便風馳電掣般來回游弋,並時而歡快的躍出水面。隨後所表演的節目也是非常精彩動人,海豚轉圓圈、海豚鑽圈、頭頂氣球,場上不時響起陣陣掌聲,為聰明能干的海豚們鼓勁。

(聖陶沙的海豚表演)
這是我們在聖陶沙的最後一個節目了,看完表演,我們就坐穿梭巴士回到單軌車站,乘車離開了聖陶沙。這時已是太陽下山了,落日的余輝灑在這座充滿歡樂的小島上,使小島更增添了無盡的魅力。
考慮到時間緊湊,我們決定去一趟小印度(Little India)然後再進晚餐。從VivoCity搭乘地鐵,到小印度只有幾站的路程。這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社區,很多印度人聚居在這裡。出了地鐵車站,沿著一條街道往裡走,真的感覺像是進入了印度國家一般,街道旁有很多賣菜的商鋪,菜色品種有些是我們未曾見過的,香料調料更是別具印度特色,店主及往來顧客都是清一色的印度人。這段時間據說真是印度新都教的一個重要節日,叫除妖節,街道上裝點了很多的具有濃厚印度特色及宗教色彩的彩燈,夜幕下的街區更增添了許多濃郁的節日喜慶氛圍。印度的婦女喜歡在手上描繪一種復雜的圖案,在街上我們也看到了一家這樣的店鋪,顧客盈門,生意真是很好呢。路過一個新都教的寺廟,在寺廟的周邊雕刻了眾多的佛教人物像,密密麻麻的,和一般的佛教寺廟不一樣。記得在馬來西亞新山的街道上也曾看見一座這樣的寺廟,當時只是覺得不像是佛教的寺廟。進廟必須要脫掉鞋子,裡面的人很多,我們只是在門外拍了幾張照片以作留念。

(小印度充滿節日氛圍的傍晚街景)
晚餐安排在距離新加坡“紅燈區”不遠的一個街區,這是一間經營港式風味的小餐館,點了抄牛河,海鮮豆腐和一些特色飲品。這裡的抄牛河份量真大,牛肉很大塊也很多,汁水特別豐富,河粉更是寬厚,口感味道都很是不錯。晚餐後,蔡先生帶我們乘車游覽了市中心區,經過了總統府、國會大廈、拉佛爾中心,還有烏節路的商業中心等各個地方,雖然是匆匆而過,倒也印像深刻。結束一天行程,回到酒店時,已是晚上九點多鐘了。
10月10日,星期五下午三點,我們搭乘南航班機離開新加坡,直飛到廣州,晚上九點三十分,回到惠州家中,結束了此次多姿多彩的新馬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