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之旅(二)-聖彼得堡(1)

作者: 一朵夢雲

導讀(二)聖彼得堡 7月3日早晨5點30分到達了聖彼得堡。聖彼得堡是彼得大帝1703年所建的城堡,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有北方威尼斯之稱。 聖彼得堡有許多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跡,是俄羅斯文化和歷史名城,也是上海的友好城市,在慶祝聖彼得堡建城300周年時,上海市政府贈送的禮物是一座具有中國特色的有著九龍壁和小橋流水的開放式街心庭園——友誼園。 早餐後來到了涅 ...

(二)聖彼得堡

7月3日早晨5點30分到達了聖彼得堡。聖彼得堡是彼得大帝1703年所建的城堡,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有北方威尼斯之稱。 聖彼得堡有許多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跡,是俄羅斯文化和歷史名城,也是上海的友好城市,在慶祝聖彼得堡建城300周年時,上海市政府贈送的禮物是一座具有中國特色的有著九龍壁和小橋流水的開放式街心庭園——友誼園。

早餐後來到了涅瓦河左岸的伊薩克廣場,尼古拉一世騎馬銅像聳立在廣場中央,馬匹雙蹄著地,支撐著整座雕像的重量,設計非常巧妙。位於廣場北側的伊薩基耶夫斯基大教堂是一座巨大鍍金圓頂的大教堂,與梵蒂岡、倫敦和佛羅倫薩的大教堂並稱為世界四大教堂,是世界第三高的圓拱型建築物。教堂高102米、長112米、寬100米,可同時容納1.2萬人。教堂於1818年開工,1858年完工,歷時40年,用工44萬人,裝飾用金約410公斤,總造價2300萬盧布。建築物上方裝飾著神話故事中的寓言人物雕像,代表著信念,睿智,力量,平等。教堂的四面各有16根巨大的石柱托起雕花的山牆,每根石柱重120噸。教堂的大圓頂周圍放置了24根細石柱,每根石柱高13米,重67噸。整個建築蔚為壯觀。

離開了伊薩克廣場,在洗衣服河的藍橋上拍了幾張照片後就去了十二月黨人廣場。廣場上矗立著彼得大帝的紀念碑,這就是著名的青銅騎士雕像。銅像高5米,重20噸,安置在一塊重達1600噸的天然巨石上。頭戴桂冠的彼得大帝騎在騰越的駿馬上,神情堅定,所向無敵。馬後蹄踩著一條毒蛇,像征著打敗了敵人。這是世界紀念性雕塑藝術最完美的作品之一。普希金在自己的一篇敘事詩中將這座紀念碑稱為“青銅騎士”,從此以後,“青銅騎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紀念碑的代名詞。

涅瓦河和兩條支流的彙合處,瓦西裡島東部的岬角被稱為長灘,是個繁榮的貿易港口,在這裡興建了一座證券交易所。交易所前的廣場兩側聳立著兩根裝飾著船頭形雕塑的圓柱,柱高32米,是為入港船只導航的燈塔,稱為拉斯特萊裡柱。在燈塔的花崗石基座上,共擺放著四座白色大理石的男女神雕像,像征著俄羅斯四大主要河流:伏爾加河,沃爾霍夫河,第聶伯河及涅瓦河。在重大節日裡,燈塔會點燃。

上午近10點半時,我們來到了冬宮廣場,冬宮廣場是聖彼得堡最大的廣場, 氣魄之宏,規模之大令人贊嘆。它的全部建築非常和諧,所有建築物都是在不同時代由不同建築師用不同風格建造的。廣場北面的冬宮原為沙皇皇宮,十月革命後辟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廣場西面是海軍總部大廈,這是古典主義的建築代表,它最引人注目之處是一根高達72米的鍍金長針直插藍天,安置在大廈中央塔樓的屋頂上。 廣場南面的總司令部是歐洲最長的建築,總長度超過1.5公裡,樓內坐落著眾多國家機構。廣場中央聳立著亞歷山大紀念柱,這是為了紀念沙皇亞歷山大一世1812年擊敗拿破侖而修建的凱旋柱。柱高47.5米,直徑4米,重600噸,用整塊花崗石建成,它的頂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雙腳踩著一條蛇,這是戰勝敵人的像征。

參觀冬宮的人很多,宮門口排著長長的隊。我邊排隊邊瀏覽著四周。冬宮面向涅瓦河,是一座綠色與白色相間的建築,高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面向冬宮廣場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放眼望去,綠色的牆面,白色的圓柱、金色的窗飾和浮雕、屋頂上的雕像和花瓶,庭院裡的花草,綠樹和噴泉,給了人無比的美的感受。宮殿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而壯觀。整座建築占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逾4.6萬平方米。宮內共有1057個房間,117道樓梯,1886座門,1945扇窗戶,飛檐總長近2公裡。是18世紀中葉俄國最偉大的巴洛克式建築。

被稱為艾爾米塔什國立美術館的冬宮,和法國的盧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並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以古文字學研究和歐洲繪畫藝術品聞名世界。

排了近一小時的隊,我們終於進入了冬宮,滿眼的豪華、富麗、精美使人嘆為觀止。宮內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鑲嵌,以包金、鍍銅裝璜,以各種質地的雕塑、壁畫、繡帷裝飾,以紫檀、烏木、阿馬蘭特木等貴重木材鋪設,色彩繽紛,氣派堂皇。冬宮內珍玩收藏極其豐富且價值連城,在寬敞明亮的展廳裡,共有各類文物270萬件,其中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件,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出土文物約60萬件,實用藝術品約26萬件,錢幣和紀念章約100萬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並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裡,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裡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曾有人統計,游人如果對冬宮裡的每件藏品都看上一分鐘,則需要8年的時間才能欣賞完整個冬宮。我們跟著導游匆匆地瀏覽著各個廳室和展館,短短的兩個小時甚至不能算走馬觀花,只能說明我們來過了,把我們的足跡留在過這偉大的宮殿之中了。

午餐後來到了位於聖彼得堡市東北部,涅瓦河轉彎處的斯莫爾尼修道院,這是一組漂亮的藍白色建築群,始建於1748年。華美優雅高貴的修道院大教堂位於由修女住所、食堂、圖書館、修道院住持的臥室、四角四個小教堂的十字形中。修道院整組建築精美之極,被稱為俄羅斯巴洛克風格建築中最完美的作品。

沿著修道院的藍白色粉牆向前走就看到了斯莫爾尼宮。斯莫爾尼宮是一座近土黃色的外觀典雅的三層建築,樓前豎立著一座列寧雕像。它建於1806—1808年,原為貴族女子學院。斯莫爾尼宮正面長220米,主體建築的兩翼伸出,每翼各長40米,組成宮中的主要庭院。正門建有8根壯麗的圓柱和7個拱形門廊,和其右側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斯莫爾尼修道院渾為一體,合稱斯莫爾尼建築群。斯莫爾尼宮是俄國革命的重要歷史遺跡,現在是聖彼得堡市某機關。由於不對外開放,游人不能進入,經導游爭取,只允許我們兩人一組輪換著進去拍照留念。宮前的林蔭大道兩側的綠地裡有兩座石碑,分別置放著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頭像,使人感受到了久違的馬列主義氣氛。

離開斯莫爾尼宮後來到了戰神廣場。戰神廣場是聖彼得堡最古老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的規模是逐漸形成的,最初這裡是游樂場,後來成為皇家草地,再以後成了閱兵和軍隊操練的場所,因此而被稱為戰神廣場。 廣場上豎立著俄羅斯著名的蘇沃洛夫統帥的塑像,由於是根據戰神馬爾斯的形像建造的,因此又稱馬爾索洛校場。廣場一側是巴普洛夫斯基兵營,兵營大樓寬數百米,雄偉壯觀。廣場中心是革命英雄紀念碑,廣場上悼念為保衛家園而犧牲的百萬殉國者的長明火從1917年起,一直燃燒至今,那熊熊燃燒的火焰,是聖彼得堡精神的像征,也是俄羅斯民族的像征。莫斯科亞力山大花園中的無名烈士墓的“長明火”的火種也取自這裡。以紀念碑為中心,向不同方向延伸出數條林蔭道,林蔭道之間是點綴著灌木叢的草坪。整個廣場處於椴木林和草坪的懷抱之中。在導游的建議下,我們或躺或坐在綠茵茵的草地上,擺著姿勢拍了不少照片。

晚上入住於聖彼得堡的“同路人”旅館。旅館雖然正在裝修中,但還是很整潔。聖彼得堡地處北緯60度,是世界上少數一些具有白夜的城市,每年的6至8月間城市中幾乎沒有黑天。其時恰逢白晝節,日照超過20個小時,落日余輝久久映照天際,在短暫的黃昏之後,又開始出現晨曦朝霞,剛落下的紅日再次冉冉升起,這就是每年仲夏聖彼得堡的“白夜”奇觀。洗浴後已經很晚了,窗外的天空依然明亮,我拉上了厚厚的窗簾才迷迷糊糊的入睡。


精選遊記: 莫斯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