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四川的九寨溝,稱之為一個五彩斑斕、絢麗奇絕的瑤池玉盆,一個原始古樸、神奇夢幻的人間仙境,一個不見纖塵、自然純淨的“童話世界”;也有人把湖南的張家界,稱之為集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泰山之雄於一體的“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山”;更有人把雲南麗江、迪慶,稱之為心目中的“香格裡拉”……是的,當我們在九寨溝欣賞高原水之美,在張家界領略湘西山之奇,在麗江、迪慶體會民之淳,這些被人們稱之為“世外桃源”的地方,確實讓我們激動不已,流連忘返。 同樣,今天給我們另外一種最深刻感受的,是在走進雨林“呀諾達”,這個正在建設中的海南島的熱帶香巴拉,她的美麗而神奇、幽深而神秘、莊嚴而神聖,真的是你一生向往、不來而感到非常遺憾的雨林王國、歡樂天堂、心靈聖域……如果把分布在美洲、亞洲、非洲三大塊上的熱帶雨林,比喻是環繞地球赤道周邊的翡翠項鏈,那麼海南的熱帶雨林,則是這條翡翠項鏈上的最閃耀的寶石。“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是這閃耀寶石中璀璨的一顆,它是海南五大熱帶雨林精品的濃縮,是目前海南保護、開發、利用熱帶雨林、最具觀賞價值的熱帶雨林博覽館。 熱帶雨林,對於人類來說,是一部尚未讀懂的“天書”,是一個豐富多彩、人跡罕至的“綠色王國”,熱帶雨林,就是她那雨淋淋、綠幽幽的名稱,仿佛是一個原始而神秘的濃綠的精靈,足以吸引著人們探尋的目光和心底的向往。 地球上所有現存生物中,有近半數的種類,生活於僅占大陸表面的3%的溫暖、潮濕的熱帶雨林之中。目前在我國,熱帶雨林僅存於雲南西雙版納和海南島,是印度至馬來西亞雨林群系的一部分,也是世界熱帶雨林分布的北緣,因而在緯度分布上有其獨特的代表性。 海南全省的森林覆蓋率達51.5%,其中熱帶雨林就占全省面積的17.3%,由五指山森林區、壩王嶺森林區、尖峰嶺森林區、吊羅山森林區和黎母山森林區組成的五大熱帶雨林、季雨林原始森林區,蘊含著極為豐富熱帶雨林生物資源。 目前,海南全省已確定各類自然保護區73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9處。現有陸棲脊椎動物561種,其中兩棲動物102種,其中一類有15種,二類87種。已發現各類木本植物259科、1347屬、4200種,約占全國的七分之一。其中630多種為海南獨有,20多種為世界珍稀樹木。全島資源植物2900多種,藥用植物占2500多種,入藥典500多種,其中抗癌植物13種,使海南有著“天然藥庫”之稱,是我國南藥重要產地之一。 特別是地處海南中部山區核心區域的黎苗少數民族,祖祖輩輩長期在一個封閉、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生活、棲息、勞作,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他們既保留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有創造出與熱帶雨林、與深山峽谷相適應的文化,充分反映人與自然、人與雨林那種和諧而又神秘的關系。 這些年來,海南旅游開發上,偏重於沿海的“藍色”開發,又都集中在東線。從海南旅游多品種開發來說,當我們欣賞眾多藍色濱海景觀之後,而沒有與之呼應的綠色熱帶雨林景觀,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在海南,不僅僅有迷人的藍色濱海景觀,更有著蘊藏著世上最美麗風景的綠色雨林奇觀。 另外,我們從三亞大旅游圈發展態勢來看,沿大東海、亞龍灣、海棠灣一線,是海濱旅游休閑度假區;沿三亞灣、小月灣一線,是海濱旅游景觀展示區,這就形成了三亞大旅游圈的兩翼。如果說東西兩翼是鳳凰展翅的巨大翅膀,而從三亞向北延伸的中線,則是鳳凰高飛的頭頸。恰恰這一塊是三亞大旅游圈發展的空白,而這一塊最值得開發、最能成為海南新的旅游精品的,就是熱帶雨林景觀。 三亞旅游的發展呼喚著“山”、“海”互動,海南旅游的發展正期待著“藍”、“綠”相融。 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正是通過精心的策劃、精心的設計、精心的打造,還原最原始、最清晰的自然天地,豐富的生物、雨林的氤氳,人類與萬物和諧相處的自然天成,透過山海的陽光,讓人們在這裡盡情地呼吸綠色的空氣,與雨林一起追逐綠色的渴望,構建人們橫跨古今、物我兩忘的心靈對話時空隧道,激發人們回歸自然、敬畏自然、愛護自然、天人合一的夢幻奇想。 在這裡,你會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靈魂得以淨化,自己的思想得以升華,自己只有通過雨林浸潤,才能獲得與大自然、與人生、與天地、與神靈有著心靈貫通的造化與默契。也正是你走進“呀喏噠”,才真正理解這裡為什麼會成為、離自己最近的神秘的、神奇的、神聖的綠色天堂。

(哈哈)

(天然瀑布)

(擁抱大自然)

(無語)

(千年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