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散記

作者: askawawa

導讀今天上午起來,懷著一種很莫名的感覺。上午家人再三地叮囑我很多注意事項,我都用“絕對沒有問題”的口吻進行回答。再三地整理並確認好應該帶的物品後,我小心地整理包囊,整裝待發。中午12:20分,我背著兩個大旅行包,出了家門,這次沒有人再千叮嚀萬囑咐了。叫了輛出租車,直奔虹橋機場。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而且沒有想到一坐就是五小時,上海距離� ...

今天上午起來,懷著一種很莫名的感覺。上午家人再三地叮囑我很多注意事項,我都用“絕對沒有問題”的口吻進行回答。再三地整理並確認好應該帶的物品後,我小心地整理包囊,整裝待發。中午12:20分,我背著兩個大旅行包,出了家門,這次沒有人再千叮嚀萬囑咐了。叫了輛出租車,直奔虹橋機場。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而且沒有想到一坐就是五小時,上海距離烏魯木齊直線3600公裡,幾乎要橫穿中國的東西。來到機場後,按照同事事先給我的提醒,我先買了機場建設費、個人意外保險,然後在大廳內找了個空座休息了一下。無聊之時,我翻出了今天剛剛收到的我郵購的一本關於攝影的教材書籍。在離起飛一小時前,我去領取了登機牌,然後進行安檢。我沒有將行李進行托運,因此我背著兩個大包,分別進行檢查,現在的規定是任何刀具 都不得攜帶,還要進行脫鞋檢查,按照他們的要求,我只身走過安檢大門,突然鈴聲大作,我反復核對檢查自己身上確無其他不該帶的物品後,有位女邊警用手持式探測器,在我的身上胡掃一氣,原因查明了:我皮帶上的金屬扣。我被放行了,來到指定的侯機室,我環顧四周 ,沒有發現同行的旅行社的徐先生,可能他還沒有到,先不管他,找了個空座,時間還有30分鐘,繼續看書。一會後,開始排隊登機了,進入機艙前,我發現同行的徐在我的後面。按照座位號,我找到了座位:26A。太好了,原來波音757的座位號的A、 F都是靠窗的,而且26的位置是在飛機機翼的稍後方,離廁所挺近的。

說實話,在整個飛行的途中,我始終很興奮,絲毫沒有睡意,深怕錯過這種特殊的感受。從起飛到升到正常的飛行高度,我一直觀望著窗外的景色,有時候只是白茫茫的雲團,估計飛出上海後,天空變的潔淨起來,進入高空平流層後,,天邊的蘭色和白色的分界線格外清晰,從上到下,從略帶紫色的藍逐漸淡化到海水的蔚藍,然後與潔白的雲彩鑲拼起來。從窗口朝下看,有時能夠看到筆直的河道和土黃色的湖泊和起伏的山巒。天空中的雲彩的式樣也越發變得豐富起來,從遮天的厚雲到到魚鱗雲、從棉花糖般的雲到形態優美飄逸的散雲,他們姿態各異,分布在不同的空間中。看過《大話西游》的人都記得豬八戒的一句台詞:哇,好大的棉花糖啊!”,也許真的由於老豬曾是天蓬元帥,上過天,見過世面,才知道從這裡看到的雲,才真的像是棉花糖,看來“藝術來源於生活”是對的。

一個多鐘頭後,空姐的播音告訴我們來到了西安,我急忙找出雜志上的地圖,用手比畫了一下距離,天啊,我們剛飛行的距離只是全程的三分之一,距離烏魯木齊還有一個手的紙上距離。路漫漫!可想而知,新疆對於我的遙遠。臨座的是從浙江渚暨來,最後要到新疆喀什看望他徒弟——33歲左右的男子,他也是第一次坐飛機,機艙內共有145名乘客,因此後面的機艙內還有很多空位,許多乘客在飛機起飛後,換到了後面靠窗的座位上,飛行的途中,空姐不停的來回發出飲料和餐食。也許這條航線是國內航線中距離較長,因此她們的工作時間也會相應的加長。2個小時後,我們經過了六盤山和祁連山脈,哇,我看到了雪山,對,在荒脊的山峰頂部有著終年白雪的覆蓋,連綿起伏,不盡相同。飛機經過蘭州後,才飛行了一半的距離。在下午6點多鐘的時候,我們的飛機飛臨天山山脈的上空,這裡的雪山比剛才的更為壯觀和多姿,山峰的高度也高出許多,我猜想喜馬拉雅山脈也許也不過如此(哈哈,大言不殘!)。隨著時間的推進,我猜想的離烏魯木齊應該快了,遠處的出現了一座明顯突出的山峰,它傲視群峰,獨自屹立在這之中,格外顯眼。5445米的博格達峰使烏魯木齊成了一座獨一無二的城市,是博格達造就、養育了烏魯木齊。

從地圖上看,天山的雄偉山脈從聚集昆侖、喀喇昆侖、天山的世界屋脊的巨大山結中掙脫,一路向北狂奔,突地扭身向東,如一把寒光四射的劍,將新疆一劈為二。

世界上沒有哪座城市比烏魯木齊更遠離海洋,也沒有哪座城市比她更善於兼容並蓄。從古來的絲綢之路上騎著駱駝東來的波斯商人,到近代隨左宗棠大軍挑著扁擔西進的天津楊柳青貨郎,再到今天融入烏魯木齊的我,都會給這座雪域邊城抹上一道獨特的色彩。

飛機開始盤旋,對准跑道降落。第一次興奮的飛行結束了,感覺太好了。

和徐一同走出門口,新疆眾信的李志勇和吳慶開車來接我們了。走在去酒店的馬路上,吳慶讓我參加他們的teambuilding活動,據說是他們自發組織上山活動,一般也就是一年一次,機會很難得,在他們的再三“蠱惑”下,我開始動搖了。其實作為會務成員,主要作些事先確認,而且有同行的徐先生。於是我在抵達賓館的半小時後,我將要處理的事情向徐先生講明後,立即和李志勇和吳慶出去辦事了。他們開車帶我去確認明晚就餐的地點,這是一個叫“木卡姆”的維族特色的歌舞餐廳,我們預定菜譜後,立即驅車先去吃晚飯,此時已經是晚上9:30分了,我們來到了一家以“手抓飯”為特色的小餐館,點了三份抓飯和6串烤肉。聽他們說:手抓飯是當地維族百姓的米食,先將各類配料(胡蘿蔔、洋蔥、羊油等)燒熟,然後將秈米一層一層慢慢地放在上面,加水蓋上鍋燒。飯、肉都來了,好香、好多。這裡的烤肉是新鮮的羊肉串起來,放在木炭上,先烘烤,然後依次放細鹽、籽然、辣子。我們虎吞起來。

完畢後,我們一同驅車前往他們teambuilding 的地方。這裡的晚上十點半才天黑,況且今天又是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我們的得利卡以120KM/小時的走在郊外的公路上,李志勇把車開得飛快,再加上躁動的音樂和顛簸的路面,預示著這次游程的特別。進山後,我們預支了20元的門票費用,山裡的氣溫很低了,車停下來後,走在小路上,寒氣避人,估計只有10度。這裡有許多維族或者哈薩克族牧名搭建的帳篷,外面有簡易的炊火設備。我們終於來到了他們活動的帳篷,哇,裡面有很多人,大家都在吃著呢,好熱鬧啊,大家都盤腿坐在毛毯上,圍成一圈,中間放著兩個桌,上面放著各類大盤的菜肴,有白煮羊肉、涼拌蔬菜、烤肉串等,雖然品種不多,但是量都是挺足的,我坐在據說是主人的位子上,大家都很熱情,男女都把我當成遠方來的貴客,紛紛來進我的酒。剛開始的時候,都是白酒,據說是52度的,我一開始挺害怕的,第一杯的量是我之前喝過的總和,擔心自己此次不能承擔下來,但是想想,好不容易來到新疆,和大家圍在這種氈房內,況且氣氛這麼濃烈,“為了祖國人民的團結”,我豁出去了,來著不拒,大家後來也挺照顧我的,都勸我先多吃點肉,墊一點,酒的量也越來越少,大家談心暢談。大家也都是年輕人,都挺健談,而且看得出來,他們之間的關系都挺好,交談之間,毫無顧忌。剛吃了一點東西,就有點飽了,酒卻是一杯一杯下去,接著大家開始玩著石頭剪子布的游戲,只是大家叫的口號不同,如果我和我左邊的人開始劃,就叫“嘿西歐”大家同時出手,如果雙方打平,則接著喊“啊哈啊哈,嘿西歐”,輸掉的人以最快的方法和自己旁邊的那位再來,神志不清的人就要被罰,喝酒或者表演節目。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我也記不清自己一共喝過多少酒,周圍的人也逐漸地一個一個躺下去,到了後來,我發覺自己真的支持不下去,我就躺了下來,突然間,氈房頂上的用柴油發電機帶動的電燈突然中斷發出嗡嗡的聲音,忽然熄滅了,大家不約而同的大叫起來。可能真的是出了故障,好幾個人上去修都沒有讓燈再次亮起來。可能大家都累了,都開始將被褥放了出來,大家呈環行紛紛倒下,著地而睡,絲毫沒有任何顧忌,沒有人說悄悄話,只有打呼嚕的聲音。

清晨的曙光穿透氈房木板下薄薄的圍布,我已經醒來,一切寂靜。大家都在熟睡,真不知道昨晚是如何度過的,大家是如此的暢快,如此的盡興,有男有女,有大有小。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早晚的光線是最佳的,我巡視著自己的包,原來是在某個人的頭下了,我輕手攝腳地穿上鞋,走出了氈房。屋外已經是晨曦透亮,旁邊的小溪中的流水淙淙作聲,遠處的山坡的頂部,已經被太陽照亮,與旁邊的山坡形成了鮮明的視覺差異,我頻頻舉起我的相機,狂拍一通。草地在斜陽的照耀下,泛出不同的綠色,綠得那麼艷、那麼奇,從未見過。

山坡上的松樹,時而擁作一團,密而有序,時而獨樹一幟,插落其間,它們是如此的精神,布滿在這綠意盎然的山坡上。樹陰下滿是凋落的松籽殼,散布各處。仿佛到處都是美景,任意地端取相機,不用刻意地去構圖,都能得到一副完美的圖片。我來到了一條小溪邊,放眼望去,冰川融化的雪水纏繞在河谷底下的石頭,歡快地奔淌而下,滋潤這裡的每一寸潤土。我伏身而下,吮吸著它們,太冰涼了,甚至達到了刺骨的程度,遠處的哈薩克氈房上的煙囪開始冒出裊裊的炊煙,徐徐上升,在這曠野中,一切都是靜靜的美妙!

不久,同伴們在叫擁下,開始爬起來,但似乎都不樂意,都很想留戀這寧靜的清晨,雖然已經到了北京時間8點,但是對於這裡的人來說,還是相當於我們的5點左右。大家梳洗完畢後,用上了自己用磚茶和馬奶熬制的奶茶,上面還漂浮著濃濃的奶皮子,大家手扯著沾上辣醬的馕,吃到肚中覺得分外有充實感。馕的一般做法和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用馕炕(吐努爾)烤制。馕以發酵的面為主要原料,輔以芝麻、洋蔥、雞蛋、清油、牛奶、鹽等佐料。久儲不壞,不干,見茶水就會酥軟。聽說最大的直徑有50釐米,真是“馕中之王”。

我們所在的南山是以牧場而聞名的,群山中散居著哈薩克和其他少數民族。我們一同多人來到騎馬的地方,同伴為我特地挑選了一匹高頭駿馬,毛色蹭亮。我跨上馬鞍,哈薩老板告訴我騎馬的要訣:腳只要伸進三分之一的踏板,兩腿夾緊,屁股略抬,跟隨馬的上下而起落,這樣就不會有大的問題。我將她的話牢記在心,按部就搬。這裡為了保護牧場,不准馬兒踐踏草場,因此我們今天是去探游瀑布。其實我以前也騎過馬,只是都在規定的跑馬場內逛兩圈,從沒有這樣騎馬走出去,還好上大隊人馬共同前進,我的馬即使想快溜也沒有道路給它快跑。

這是一條上斜坡的路,窄窄的路中央,時常有大塊的石頭埋在地表,有的地方很泥濘,先前的馬蹄印散布於中,旁邊就是湍急的溪流,流水就是從上面的瀑布來的。我們的馬道起伏不定,馬兒時常上縱下跳,弄得我右手楸緊韁繩,左手牢牢地抓住馬鞍子,這樣顛簸了一會兒,水聲越來越大,哦,看見了,看見瀑布了,遠處的山谷中間泄出一條白色的急流,洶湧而下,衝擊著岩壁,看來終點已到,我們立刻折返。

接著我們少數幾人一同去爬山,這裡的山勢較陡,而且沒有鋪好的台階,全靠我們自己腳踏出來,這裡的松樹茂密,根本不知道山有多高,只是心裡有種“快到山頂了”的感覺在催促自己努力的向上爬。我們邊爬邊歇,但是後來實在不行了,而且心中沒有底了,全部人馬返回。

後來回到下面再往上看,剛才我們爬到的地方只是連一半都不到的地方,各自慶幸。

時間已到中午的12點,大伙們開始忙弄起午飯了。向“廚師長”打聽後,原來今天的菜譜如下:大盤雞、手抓飯、烤肉。我們借用哈薩克人的爐灶,他們的鍋子很大,像是平常我看到的食堂的鍋,菜鏟像是建築工人用的家伙,燒的材料是枯死的松樹枝。

大盤雞的原料有:新鮮的雞肉、干辣椒、大蒜、洋蔥;配料有:細鹽、油、醬油、等。先將鍋中的油燒成8、9分熟,將干辣椒倒入,小炒一番;隨即倒入切成小塊的雞肉和洋蔥,翻炒一會兒,再悶燒10分鐘,接著放入配料,最後裝盤即可。菜剛上來,群狼而至,每人一瓶新疆啤酒,口吹瓶,由於人較多,氈房又太熱,因此大家圍站在餐桌旁,嚼著味道極至的雞肉。此時自烤的羊肉也已經端了上來,現烤的羊肉上灑上細鹽、孜然、辣子,分外有滋味。酒足飯飽後,大家合影留念。

下午三點,收工返回。傍晚回到酒店,了解會議的前期准備工作,然後與李哥一同去機場接人。接下來是幾天的會議。

期間我在新疆朋友的陪同下,逛了烏魯木齊最著名的“二道橋市場”。烏魯木齊所有的招牌都必須用兩種以上文字書寫,這個城市聚居著13個少數民族,二道橋市場就是一個集中了各民族特產色市場,因此有人說:“不到二道橋,等於沒有到過烏魯木齊”。我們從市場的一頭進入,看到了基本上是維吾爾族人擺放的小攤,據說維吾爾族人秉承了絲綢之路的商業傳統,家裡有一個雞蛋也願意拿到市場上去交換。他們從經營小攤開始,漸漸發展成跨國經營的國際商販。

這裡的攤位上基本上是賣刀具、干果、民族服飾、玉器為主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市場。說到小刀,不得不提到最著名的“英吉沙小刀”,“英吉沙”其實是南疆的一個縣名,它這裡的制刀工藝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新疆,少數民族幾乎人人都隨身佩帶刀具,那時由於當地的眾多民族喜歡吃牛羊肉和瓜果的緣故,刀具的使用率一高,人們對刀具的實用性和裝飾性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而英吉沙小刀以優質的鋼材為原料,經過車、銑、鑽等機械加工制成刀坯,再予淬火、回火等工序制成刀葉。現在這個牌子的刀具已經出口到很多國家了。

說了這麼多,可是我不是很喜歡刀具,而且要帶回去比較麻煩,因此沒有買。

後來看到很多具有當地民俗特色小背心和帽子,我買了許多帶給親戚朋友們。在這裡的還價也很有趣,你一般盡可以將商販的開價除二或者更多,或者用帶有新疆味的口吻對他講:“好好說嗎,多少錢?”我想他會略微降低一點的。

我們來到玉石的攤頭。新疆的和田玉是出了名的,和田玉不僅是玉中極品,也是最早將新疆和內地之間聯系起來的橋梁和紐帶。據說最早奔波於“絲綢之路”上的駝隊,駝的不是絲綢而是和田玉。聽店主講:“和田玉分為山料和子玉,山料是礦床原生狀態 的礦石,經過流水的衝刷及搬運、沙礫的碰撞,磨蝕成圓滑的玉塊,這就是子玉。而著名的羊脂玉就是子玉的的一種,子玉只占總量的20%~30%,而“羊脂玉”又只占子玉的5%,上市必成搶手貨,身價百倍。也輪不上我們這些游客,因此我們只是了解,而沒有叫價成交。

最後我們帶著衣帽和干果滿載而歸。

26日下午,第一撥人馬會議結束後,安排大家去市郊的白楊溝的馬場活動。開始的時候碧空如洗,騎馬自然是不可缺少的節目。這次,我可是駕輕就熟,一上馬就讓哈薩克老板別管我了,策著馬鞭,直奔草場。我的馬依舊很高大,可能是它餓得很, 每一次我讓它小走時,它老是拐到牧草茂盛的地方,低頭啃草,不聽我的叫呦。山梗上到處開滿了各色的小野花,黃的、紫的、蘭的、紅色,很是漂亮、艷美。

1小時後,天空突然變暗,遠處還有雷鳴聲,真像老人所說的:“山裡的天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我已經折返回到了車上。其實雲層都在山中峽谷的那邊,我們的頭頂依然是艷陽高照,與不遠處的地方形成了鮮明的光線反差。左邊是潔白的雲層,而右邊則已是烏黑的雲團了,真是”東邊日頭西邊雨”,這種景色也許只有在中國的西部才能看到。不久人馬返程。

27日我們要去的是著名的“天池”勝地。驅車1個多小時,來到了山腳下,據說天池的海拔為1980米,看來這是我目前踏足的最高海拔高度了。換了2輛車,來到了池邊。哇!我情不自禁地感嘆到!真的很美,碧綠的池水被群山擁抱,遠處又有雪山的映襯,在中午烈日的照耀下,水汽繚繞,雲蒸霞蔚。人在這種優美的景色中,不能不感嘆到大自然的神美,竟然能夠將這種景色撮合在一起,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湖水被疾駛的快艇劃出一條條勻稱的弧線。白、綠、藍,三色相間,視覺的衝擊真是到了極至。小天池泄出的瀑布落差極大,一傾而下,氣勢磅礡,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在煦陽的照射下,撞擊在崖上的水注泛出朵朵的浪花,在水流的上方出現了環狀的彩虹,七彩紛呈。

午餐後,很多人想嘗嘗“烤全羊”的味道,我不怎麼喜歡,因此和另外兩位偕同先行返回烏魯木齊。我們花160元包了輛夏利,途中司機大哥與我們攀談起來:他是漢族人,曾經在部隊當過兵、開過車,現在轉業,自己搞起出租。他和我們談起了少數民族的事情,很有趣;他還給了我們很多建議和注意事項,聽完後覺得很有意思,長了不少知識。

前幾天,得到領導的同意,我獲得了幾天的休假。回到酒店,在大堂的旅行社報名參加了喀那斯四日游,之所以選擇那裡,是因為之前到過那裡的人都留下過很好的贊譽。交錢後,旅行社人員告訴我幾個要點和注意事項後,我立即去辦理了這些事情。如:帶些衣服,塗抹些防曬霜、帶些水和濕毛巾及更多的膠卷。晚上將該理的東西整理完畢後,調好鬧鐘,早些入睡。

28日一早,退房,辦理了行李寄存。搭上旅行社的金龍車,踏上了行程,心中很興奮。此次我們的團隊共26人,其中有6名香港游客。10點左右,車出烏市,行駛在216國道上。窗外一片平原,一望無際。導游想通過做游戲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一開始還有人講了個河南人的笑話,疏不知,前面正好坐著8個從河南來旅游的人好不尷尬,面面相覷,但是後來可能大家都比較疲憊,呼應者寥寥,只好作罷。路漫漫,沿途經過著名的“火燒山”,它的山體平緩,但是顏色怪異,呈現紅褐色,據說是由於沙礫經過長期的風蝕而形成。國道不大好走,我們的車經常改走便道,有時甚至是便道的便道,我的心中一直在擔心司機走的路是否正確,因為在這荒漠中,道路只是以前的汽車碾出的印記,而且途中極少有指向標記,也許我們的司機正憑著他的經驗把我們20幾號人帶去那陌生的地方。下午5點,我們終於抵達了今天的中轉點,一個只有10余戶人家的小村莊,大家用午餐。向司機打聽,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趕,估計要到12點多才能到原定住宿地點—布爾津。在接著的路途中,我們充分地享受到了“全身免費按摩”的服務,可恨的是,據說是香港長官的弟弟到新疆來,也要走這條道,我們和許多車被迫停在一旁,讓他們的車隊先行通過。11點的時候,天終於黑了,預計還有2小時的車程。在一片漆黑的夜色中,我們迷糊地前進,沿途盡是荒漠,突然眼前燈火通明,我們來到了一個縣級市---北屯,經過廣場時,看到了一副幾乎在這裡不可想像的場面:廣場中央的花壇裡面有個噴著10米高的噴泉。在這干旱的地方,能夠看到青草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更何況在夜色中,在這個小城中看到了正在噴水的噴泉。據說這個縣城是新疆兵團副司令率兵58年開墾的地方,現在已經成為北疆重要的交通和物資樞紐了。我們一車人終於在凌晨1點到達布爾津,安頓了下來。疲憊的一天!

第二天早上,由於辦理邊防證,我們延遲到9點3刻才正式出發,一路上我們開始進山了,遠處時而是綠洲、時而是草場、時而又是荒山,終於在下午2點多,我們來到了景區門口,邊防武警上車核查身份,我突然感覺到我們像是整車打算偷渡的人,我來之前就聽別人說這裡辦理的邊防證很有必要意思,全國只有這裡的證上用了兩種語言文字,上面的是漢字,下面的維吾爾族文字,因此我向導游開口特地索要了下來。OK放行後,我們驅車來到了景區內住宿的地方,導游給我們講了很多的注意事項:不要亂仍東西,不要采野花,否則罰款500元RMB等等,看來這裡的環保宣傳工作挺有力的。其實也對,美麗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地保護,否則我們企不是“日本鬼子”了嗎?

在這裡抬頭就可以看到雪山,到處都是草原、牛羊和紅色的木屋,我們仿佛真的置身到了歐洲的瑞士。周圍的一切又是如此的安詳,青黃的草、火紅色的木屋、翠綠的植被,瑩綠色河水、潔白的雪山,高旋的黑鷹,碧藍的天空,一副多彩的畫卷自然地鋪展在我們的眼前。馬、羊、牛隨處可見,它們悠閑地啃著青草;屋邊的小溪淙淙有聲,我用它擦洗著我的面龐,在午後的烈日下依舊感受刺骨的寒冷;屋外草地上隨處可以看到新疆三寶中的兩種——馬糞、牛糞,無意中的踏足就會讓你於心不忍;遠處的天邊,即使已經是下午3點,我們依舊可以清晰地看到半輪皎潔的明月,懸掛高空;和藹的哈薩克牧民臉上絳紅的皮膚和親切的笑容讓我感受到異域的風情,他們的居所有的是歐式尖頂木屋,有的是氈房,有的干脆是土包子(木頭的牆,土壘的房頂,上面還長著草),但是他們好像都過得很自在。

午餐後,我們走在河灘邊,去游船碼頭。喀那斯風景區主要由喀那斯湖、喀那斯河與周圍的高原雪山組成,喀那斯是蒙古語:美麗富饒而神秘的地方。據說這裡有新疆最美麗的湖泊,最深處達188.5米,是中國的第一深湖,屬於中國唯一向北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的一段。傳說中,一位少女失去了她的愛侶,於是化為冰峰日夜守護在旁邊,她的眼淚彙聚成這面深深的湖水。

河灘邊,被河水滋潤的樹木和嫩草茂密的生長著;橫躺的枯樹在這裡變成了最美麗的點綴;湍急而溫雅的河水夾帶著群山的問候流向遠方的荒土;棧道旁邊的野花艷麗可人;陽光透過松林,撒落在我們的身上。導游沒有在游船碼頭找到她的熟人,因此我們也沒有機會領略到喀那斯湖全部的六道湖灣,只能花100元看到規定的前面三道灣。我們六人連同導游和駕駛員登上快艇,風馳電掣般地游弋在這湖光山色中,湖面稍起漣漪,略帶濕氣的風吹拂在我們的臉上,我們的船不停地被水面拋起,又輕柔在回到水面上,在寬廣的湖面上劃出若干個柔和的弧線。兩岸的高寒帶針葉林倒影在湖水中,將藍藍的湖水又交染成濃濃的熒綠色;遠處的友誼峰高聳挺拔,屹立於群山之後,格外顯眼。我們盡情地享受著這裡據說可以罐裝出口的空氣,我們沿著湖灣逐波前行,每過一個灣道看到的景色都不相同,也許這正是人們為什麼要盡情領略全部六道灣的原因吧!無奈,到三折回。

然後安排的是自由活動。我帶著相機,沿著山間的公路返回,來到了遠離人群的河灣上。喀那斯湖有六道灣,喀那斯河也有很多曲折迂回而形成的美麗河灣。遠處的河灘旁,有著哈薩克人剛搭建的臨時氈房。不遠處有著他們的牲口——牛、駱駝、羊。據說這裡每年冬天都會鬧雪災,1米多的厚雪使得這裡每年的冬天變成了與世隔絕的地方,因此這裡的哈薩克牧民每年在冬天到來前,都必須將牲口趕往一個避風、溫暖、薪木易得的地方,來熬過這漫長的冬天。因此有個詩人曾這樣描述他們的轉場:

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薩克人!

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薩克人!

哈薩克人的歷史就是在轉場中譜寫,哈薩克人的繁榮就是在轉場中誕生!

來年的春天,政府為了使牧民恢復放牧經營,無息貸錢給他們代買牛羊羔,等待一個漫長的春天的成長,等冬天來臨前牧民將牛羊賣出後,再將本金還給政府。現在據說有這樣一種潛在的消費結構在形成:養羊的是哈薩克族,販羊的是維吾爾族,賣羊的是回族,吃羊的是漢族。(我忽然俯身嗅嗅自己,是否有羊的味道,嘻嘻!)

我狂拍一通,累了,就朝天躺在這漫漫的草地上,斜陽在我的頭頂,我傾聽著河水細柔的聲音,盡情地享受著世外人間的喀那斯!

和同伴們一同享用過豐盛的羊肉晚宴後,向房東租借了軍大衣,做免費的班車到了篝火晚會的場所,20元/人,大家都圍坐在碩大的木凳上,中間是個木制的簡易舞台,中間堆放著用木柴堆扎的薪柴。晚會准時在11:30分開始,來自少數民族的歌手們分別用著蒙古語、維語、漢語表現著他們獨特的演唱才能,無拘無束。太陽下山後,氣溫驟降,我的軍大衣被我裹饒的嚴嚴實實的,再看看大家,都穿著這種具有歷史意義的服飾,仿佛我來到我父母當時那個年代,又一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了。越來越多的游人們上台和少數民族小伙子、姑娘們一同登台跳舞,氣氛格外熱烈,我也按耐不住內心的懌動和身體的冷卻,脫去大衣,躦上台上,與不相識的人群,手挽手地跳著,叫著,笑著。舞曲的節奏很有動感和號召力,將在場的所有人都調動了起來,擁圍在熊熊的篝火旁,邊唱邊跳。一個盡興的夜晚!

清晨的溪水聲將我們從熟睡中喚起,屋外早已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色,裊裊的炊煙從哈薩克族的房頂上升起,晨曦照射在富營養化的草地上,泛出別樣的嫩綠色。路上的馬兒踏著整齊的腳步,從容地向著雪山前進。

我們今天早上是要爬上喀那斯湖畔的一座山頂的“觀魚亭”。我們先是坐車,然後在始發點,徒步踏著木平板上去。從垂直距離上講,不是很高,預計只有400米左右,但是在這種相對較高的海拔上,登山的感覺應該是略有不同的。但是沿途的風光彌補了一切的不利條件,山巒的右側是我們昨天暢游的喀那斯湖的第一個灣道,太陽冉冉升起,照射在湖面上,粼粼的波光盡灑入我們的眼簾;左側是滿山開著的野花,它們是一片片的,姿態各異,妖嬈又嫻靜,它們紅得那麼艷麗,黃得那麼自然,紫得那麼鮮然,藍得那麼純潔,白得那麼無暇;碗口大的杜鵑花叢中時而有蜜蜂的光顧,幫助它們撥撒著芳香的花粉,使得這裡的山坡上蔓延著它們的同伴。

經過不斷地歇息和努力,我們終於踏過三千多級台階,邁到了最高的山頂。極目望去,山巒疊嶂,河谷纏傳,喀那斯湖就像個雪峰下的淚海,恬靜地橫臥在這群山之中;還是那座友誼峰,此時更像是位長者,安詳的立於群山之後,照看著阿爾泰山脈北麓的其它雪峰。近處而觀,剛才的山路已經在我們的腳下,它又是那麼的微小,我不禁為我們的努力而驕傲。湖面上時而有快艇載著游客疾駛出灣,渲染著原本湖面淡淡的蘭色,畫出一道漸擴的白色絲帶。向右邊望去,我們的住所隱沒於密林之中,只能看到喀那斯河在這平緩的河谷中走出的優美的曲線而蜿蜒向前,美不勝收!

中午時分,我們嘗到了當地哈薩克小伙達斯坦(音譯)的家人當場做的烤羊肉、羊腿,以及鮮奶茶後,惜惜作別這片美麗富饒而神秘的地方。返程途中,我們下車看到了喀那斯河最著名的“鴨澤湖”、“神仙灣”、“月亮灣”和最具魅力的“臥龍灣”。還記得在今年出版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新疆專輯中的那副“臥龍灣”全景圖,那副照片描繪的也是喀那斯六月的春天的美景,它的顏色是那麼的奇特而豐滿,正是這副圖片使我鼓足勇氣,怎麼也得來到此地,這個具有足夠吸引力的地方!

下午三點我們駛出這片土地,沿著阿爾泰高陡狹窄的山路下坡,我們的金龍車似乎從沒有加過油門,似乎就是利用空擋而急速下趟,而此時的眼前除了山石中泛出的金屬光芒外,已經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吸引我的眼球而注目。阿爾泰山脈是中國著名的“金山”,很多金礦就坐落於這看似荒蕪的山脊內。當地少數的牧民也參與這淘金的熱浪中。

還是這條路,但是在回來的時候卻發生了小小的遺憾。經過長時間的山路顛簸,我們金龍車最後第二排右側的座位下陷,露出一條小縫,但是塵土還是從這裡漫散開來,充斥著後面的車廂,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來堵住它,但是效果甚微,只好作罷。我們就拿出濕毛巾掛在耳廓上,遮住了口鼻,阻止了灰塵直接進去,突然間我發現我們大家這樣的打扮很像是拉登的親戚。哈哈,苦中作樂!出來本來就是吃苦的,也許旅游的樂趣就在這其間吧!

下午8點前,日照仍然很強烈,我們回到住宿的布爾津,電視裡正在轉播世界杯的冠軍爭奪賽,德國和巴西,已經是下半場,巴西兩球在握,勝局以定。我們一同在夜市中嘗了些烤羊肉、烤魚、烤羊肝和芝麻酸奶,還行。暮色中的這座城市蠻有味道的,整齊的道路,不少新疆特色的漢族家屬樓房和新建的賓館住所和流過這座城市的布爾津河。又是充實的一天!

旅途的第四天,完全像是第一天一樣——趕路,不過我們返回時走的是另外一條路,途徑魔鬼城——烏爾禾和著名的石油城——克拉瑪依。特別是中午路經克拉瑪依時,,沿途有著數不盡的“磕頭機”,在干旱的土地上開挖著黑色寶藏。

我們在抄著小路前進,經過5小時的奔襲,我們如期趕回了烏魯木齊,美妙而累人的旅途在最後的隊友惜惜相別下而告終。

在烏魯木齊的最後一個晚上,我獨自外出,享受這裡的特有的風情,解放南路旁的維吾爾族聚居區,這裡播放的是巴基斯坦歌星的磁帶,音像店窗外張貼的也是民族歌手的海報,路邊賣著他們特有的酸奶和大片的西瓜。這裡的街道上走的大多是維族的群眾,他們穿著民族的服飾,悠閑地逛著馬路。聽說這裡在不久就要改建成一個少數民族特色居住區,附近很多新的建築已經初具規模,當然一些老舊的建築也在拆除中。也許我們下次來到這裡的時候就是另外的一番景像了。

我獨自在五一路的夜市上享用了最後一次美食後,回到住處。回到房間,佇立在窗前,格外仔細地審看著這所清爽的城市,生怕遺漏了精彩的景色。我知道,這樣的割舍之情不會長久,回去以後,或許用不了幾天,就會被繁忙和瑣事所衝淡,化作無影無蹤的一縷風,飄散在記憶裡。但我不願意放棄,也舍不得放棄這美好的心靈星火,便細細體味,銘記在心。新疆是美麗的,心情也是美麗的。我極力搜索著,想還有什麼應該去做,哪怕是丁點小事。我不敢有一枕黃粱的美夢,卻怕緣份擦肩而過,所以在這離別之時,緊緊守候著已經擁有的神靈之感。我知道,只有這樣才不會遺憾。世界上不管什麼,只有你愛了,才會知道那美麗和神奇。然而,如果你准備去愛,就要准備付出,承受寒苦。作別新疆,似乎也沒有逃脫出這個道理。留戀的一天啊!

清早,烏魯木齊還在沉睡中,我已經登上返程的飛機,即將離開這座我所眷戀的土地。在這之前的十天內,他用最美麗的自然風景、最具民族特色的風情、最具引誘力的美食和善意的微笑來招待我,讓我始終置身於這美倫美幻的氛圍中。

飛機抵達上海的一剎那,我突然有種失落的感覺,雖然我回到了我所熟悉的故土,聞到了久違的上海的空氣,看到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們,但是心中還是有著對新疆無限的眷戀之情!

也許那裡的一切會在以後的歲月中重現!

2002年7月8日深夜

上海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