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真是繁忙,把一直想去的地方都去了一下。公司組織的outing, 整個package似乎沒有什麼吸引我的地方,唯有少林寺,所有熱愛武俠的人都會去的一個地方。只是心裡面很清楚,也許這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寺廟,可能它已經商業化的很俗氣,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踏上了去往中原的旅途。
下了飛機,就是新鄭。這裡是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的故鄉,高架上車子很少,窗外隱隱約約的仿佛可以看見黃土蔓延開的塵土。黃河,黃土,炎黃子孫,中原的確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而在去河南之前,大家普遍對於河南人的印像就是狡猾,奸詐,懶散,等等,好像所有的貶義詞都可以用上。在開往少林寺的車上,我在想,千年之前是燦爛文明源始地,千年之後,這片土地上的人卻要背井離鄉,在異地遭受這樣的評價。是否所有文明最終都將遺落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曲阜的孔廟前,人山人海,我也在想同樣的問題,齊魯青未了的山東,被稱做中國的耶路撒冷的山東,孔孟文化發源地的山東,為何在今天,在今天,當我們講起山東的文化,提到山東的語言,總有一絲嘲諷與不屑。就像巴比倫最後成了硝煙彌漫的巴格達,黑格爾說看歷史猶如在黑夜的暴風雨過後看海上滿是被摧折的桅杆,那麼人們來到這裡,在探尋古代文明的同時,是否會有失落?
不管怎麼樣,當車子愈來愈靠近嵩山時候,心裡面還是經不住的興奮起來。無論是金庸的小說,還是武俠電視劇,為追求少林寺的神秘與高深,對其的描述描述都是在少室山上,可惜真正的少林在少室山腳下,不管怎樣,兩邊連綿的山群足以給它一些些深不可測的感覺了。少林寺整點安排的武打表演竟然提早結束入場時間,我跟Dorothy 這對“攝影二人組”由於貪圖拍照竟然沒有趕到,幸虧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不顧一切猛衝入比武場的勁頭,估計把看守的人嚇壞了,他只好躲到一旁,任由我們闖入。呵呵,雖然沒有夜闖少林,倒是勇闖武俠館的經歷頗有意味。可惜傳說中的金剛指,十八羅漢,少林七十二絕技都不能看到。。。。。。等到了少林寺那裡,又是很多的人,我想這些人中也許有很多人也如我一樣對少林寺充滿了幻想與崇拜,為這裡少林方丈與虛竹二十四年後得以相認又與葉二娘血灑少林的一段辛酸;為郭襄為尋楊過在這裡結識張君寶後開創峨嵋派背後的一世憂傷;為任盈盈將令狐衝背至此地為救其重傷甘願受困少室山的情深意重;為所有這些的無論美麗或者悲傷,都讓人嘆息感動的故事。也許真的來到少林,只是現實與幻想的差別的現演,好在我早有心裡准備。才拍照的一轉眼,整個團居然一個人都不見了,沒有擔心,沒有著急,反而心裡一陣暗喜,終於可以躲開人群一個人慢慢踱步於少林了。立雪亭前禪宗的美麗傳說,藏經閣內的萬卷叢書,廟檐與千年綠樹間隱隱露出的起伏山巒,當周圍都安靜下來的時候,仿佛感覺到它們都屬於我一般。也許來少林,只是圓一個武俠夢,只是見證一個幻想,只是給自己的胡思亂想找到一個借口,旅行中的風景就是此刻的心情,因為心情,旅行才變得豐富與精彩,不是嗎?
走出少林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我們沒有跟大家坐車出去,而是選擇坐“11路”,呵呵,也算是夜游少林,雖然有點累,但是身體的疲憊比起心裡的欣喜是很微小,很微小的。
在河南的第二天,我們去了另外一個國家級5A景區-龍門石窟。也許是因為無心佛教的關系,對龍門石窟的印像不是很深刻。石窟刻的大氣又不失精致,伊河緩緩流動仿佛在訴說很久很久之前的崇拜與夢想,伊河的另一邊是連綿的低山,據說山上有寺廟和白居易的陵墓,可惜不知是導游實在沒有力氣帶我們攀爬,還是時間實在不夠,我們沒有走到河的另一邊。
下午我們趕往雲台山,之所以用趕往這個詞,是因為我們的確一直在趕路,由於跟團時間緊,趕路在我們在雲台山的第二天更是發揮到了極致。雲台山的確很美,青山碧水的幽靜深遠引無數深思;小橋綠水的靜謐惹旅者思鄉心切;斑斕樹影夢幻般閃爍在高山流水間。。。。。。且不說它是否真有泰山之雄偉,黃山之秀美,普陀之清麗,我們剛到紅石峽就聽到的喘喘流水聲,聞到的清新水氣,就向我們展現了山水交錯的動人之美。走入石峽,一個轉彎就是一個新的風景,走不完的風景,嘆不完的美麗。第二天的潭泉瀑的風景也很漂亮,不過鑒於詞藻有限,就不作評述了。在雲台山的第一天還在感嘆若是王摩詰來到這裡,一定又會有很多詩畫傳世,可惜我們沒有王摩詰的才華,誰知第二天就聽說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在茱萸峰寫下的,那麼是否他的那些“人閑桂花落”,“空山新雨後”也是在這裡面對美景寫下的呢?
上午匆匆游玩潭瀑峽,去了一個“龍鳳山莊”吃完午飯,就“趕往”鄭州機場回家了。說到吃,北方的食物實在是。。。。。。所以我猜,是否北方人來到南方,隨便早家飯店,都會覺得是人間美味?
總之,中原之行,有遺憾,也有收獲。若有機會再來,我一定要登上茱萸峰,一覽雲台眾山小。

(嵩山少林)

(子房湖)

(少林塔林)

(少林寺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