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潿洲島之旅

作者: sally_xjr

導讀趁著奧運開幕前,我們一班人溜到北海潿洲島玩了5天,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記錄下來供大家日後去潿洲島作參考: DAY 1—2 (7月27-28日): 我們一行11人(8大3小)在廣州窖口車站乘坐7月27日晚10點的夜班車到北海,車子從車站駛出後一直在南海附近轉悠,真正上路時已是晚11點多了。第一次坐長途臥鋪大巴,車況還可以,票價¥120/人,到北海時已是28日黎明5點多,天還沒亮, ...

趁著奧運開幕前,我們一班人溜到北海潿洲島玩了5天,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記錄下來供大家日後去潿洲島作參考:

DAY 1—2 (7月27-28日):

我們一行11人(8大3小)在廣州窖口車站乘坐7月27日晚10點的夜班車到北海,車子從車站駛出後一直在南海附近轉悠,真正上路時已是晚11點多了。第一次坐長途臥鋪大巴,車況還可以,票價¥120/人,到北海時已是28日黎明5點多,天還沒亮,於是摸到北部灣廣場附近一家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內洗漱、休息一會兒,順便吃點早餐,等天亮後再打車(每車¥15元)到北海國際客運碼頭搭早9點的快船上島。

天氣很好,沒什麼浪,船行得很穩,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看著馮小寧的電影《老少爺們打鬼子》在笑聲中不知不覺地就到了潿洲島(船票也是¥120/人,上島的門票是大人¥50/人,小孩¥30/人)。出了潿洲島北港碼頭就見到了來接我們的女司機,她把我們帶到了一部三輪摩的(今後幾天的行程全都靠這被兩廣人俗稱為“三腳雞”的摩的了)前,大家坐著她開的摩的環行了半座島就到了我們預定的坐落在老港附近的“風情賓館”。

到了賓館分配好房間(雙人房¥120/間)、放下行李、衝完涼就差不多到午飯時間了。到了島上每餐必然少不了吃海鮮了,這個季節島上最多的就是瀨尿蝦、扇貝、花甲等各種貝類以及花蟹、藍蟹、龍鱺、海鱔、青衣、石斑魚及海參等海鮮。吃完午飯其他人都留在賓館裡休息,四哥、東東槍和我一起到三婆廟旁的豬仔吧乘涼看海。

豬仔吧背靠山崖、面對豬仔島和蔚藍的大海,風水不錯。不大不小的院子內種著各種花草樹木和一些瓜果蔬菜、還養了一些走地雞和三條土狗、幾只貓,倒是十分生趣盎然。豬仔吧的主體建築是一座老舊的、被漆成黃色外牆的平房,主體建築的前面是餐飲和休閑區,後面是廚房和住宿區,住宿區由兩排活動板房及一座水泥平房組成,大約能住60人左右。因為豬仔吧主要是面對背包客,因此條件比較簡陋,不適合貪圖享受的人,但它最大的好處是永遠不會沒淡水用,這在島上生活可是非常重要的。豬仔吧的水源源於其背靠山崖上的山泉水,山泉水的水質很好,腸胃好的人可以直接飲用。

對於玩攝影的人通常只在早晚出行拍片兒,中午我們幾個就躲在豬仔吧的涼棚下喝茶、聊天、看海、休息,悠哉游哉、其樂融融。下午五點半左右同行的其他幾個朋友也陸續來到豬仔吧集中,我們一起租了輛摩的到位於鱷魚嘴的國家火山地質公園拍日落。因為要等去市場買菜的東東槍和蒙姐一起出發,我們到的就有點兒晚了,拍攝起來許多地方已經光線不足了。

整座潿洲島是一座死火山島,島上隨處可以看到歷次火山爆發留下的痕跡,鱷魚嘴火山地質公園可能是各種火山奇特地貌最集中的地方了,我最喜歡的是被命名為“平台聽濤”的地方,那裡的礁石型狀各異,大小、深淺不一、數不清的火山噴發口,仍與海底相通,不過現在卻已化身為一個個天然的泳池,海水清澈見底,在夕陽余暉的映襯下金光燦燦,讓人實在難以抑制想要下水的衝動,同行的三個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地脫光衣服直接下去裸泳了,我們這些大人只能用無比羨慕的眼光看著她們在大自然為她們打造的天然泳池裡盡情撒野,心癢無比啊!

從鱷魚嘴回到豬仔吧時天已經黑了,我們趁著廚師煮飯的片刻時間到對面的海裡游了次夜泳過過癮,彌補之前在“平台聽濤”的遺憾。

可能是玩得累了,大家的胃口都很好,不一會兒就把所有的飯菜一掃而光。飯後還有一個大西瓜,又甜又沙,得好好謝謝蒙姐的挑瓜本事。繼續在豬仔吧吹著涼爽的海風直到到10點多才回賓館休息。

DAY 3(7月29日):

為了拍日出蒙姐、東東槍和我一大早六點多就出發到芝麻灘,結果等到了芝麻灘還是趕了個晚集,太陽已經出來了,好在當天的雲層比較厚,拍不到什麼好的日出片子所以倒也不遺憾。於是就拍起芝麻灘的灘塗和礁石,在光與影的合作下還算拍了幾張讓自己滿意的片子。

遠觀芝麻灘,灘塗上到處都散落了大大小小、型似芝麻的黑色火山岩石,層層疊疊的土黃色山崖上綠樹叢生,在陽光的照耀下色彩十分鮮艷。靠近山崖的礁石群上到處都布滿了形狀各異的海蝕溝,礁石群在長時間海水的衝刷下表面變得非常光滑,而且還有海藻的作祟,行走在上面得小心翼翼的,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摔個大馬趴的。

我們幾個勤勞的人干完活兒後一起坐在礁石上曬會兒清晨的太陽,這時看到海邊的魚家打撈上來了一些泥鯭,財務總管--蒙姐花了10塊錢把它們全買下來,准備早餐時煲泥鯭粥給大家喝,這才真叫“早起的鳥兒有食吃”啊!

8:30左右蒙姐回酒店去接其他人,東東槍和我則先到市場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准備大家的早餐,加工一大鍋泥鯭粥的費用才10塊錢,再加4盤炒粉,這個早餐大家還算是吃得挺美的。吃過早餐我們順便逛了逛市場,看到了許多漂亮的、以前沒見過的海魚,當然還買了幾把超便宜的香蕉。(島上盛產香蕉,一上島就可以看到全島遍布的香蕉林。在這裡最便宜的香蕉才8毛錢一把,超值!)

為了躲避炎炎烈日,我們上午安排參觀聖母堂和天主堂這兩個人文景點,中午回酒店休息,下午4點半才出發去滴水丹屏和石螺灣這兩個海邊的景點。據說位於聖堂村的聖母堂是全國唯一的一座聖母堂,可惜因年久失修,顯得有些殘敗,不對游人開放,我們也只能在外面拍幾張照片就出來了。島上的天主堂同內地的一些天主教堂沒什麼太大的差別,唯一有海島風格的是一座用珊瑚石砌成的反映耶穌誕生在羊圈的聖經故事場景。因為游人太多,門口又停滿了旅游巴士,我們沒有作過多停留就撤了。不過我可真佩服那些外國的傳教士,他們幾乎把中國都走遍了,這麼個小島就建了兩座不小的教堂。

吃過午飯回房間衝涼休息,養精蓄銳准備傍晚開工。

下午4點半准時出發,這時的日頭還是不減銳力,不過沒有正午時那麼毒了。大概15到20分鐘左右我們就到達了海邊的滴水丹屏,一到這裡我就被這兒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雨簾般的水滴從高高的山崖上飄下,濕潤的紅黃色山崖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下面滿是碎珊瑚,在清澈的海水長時間的衝刷下潔白無暇,棱角全無,東東槍和我興奮地撂下攝影包就下海攀岩了(當然只是攀山崖邊那幾塊高高的礁石)。站在高高的礁石上望著清澈美麗的大海真想直接跳下去和它親密一下,不過還是忍忍吧,等拍完片再下海,到時就可以無憂無慮地玩了。

在滴水丹屏完工後我們才發現四哥他們不見了,原來他們早就去了另一個景點--石螺灣,於是我們一路就沿著海邊步行前往石螺灣。這一路可是我這輩子見到最美的海灣,海水清澈見底、沙灘潔白細膩、浪花卷著海底的小珊瑚和貝殼們來回撒歡打滾兒,不時可以在海灘上看到許多黑黑的火山沉積石,它們一個個圓咕隆咚的,早已被海水衝刷沒了以往的伶牙俐齒。這片還沒有被開發的海灣完好地保存了大自然的原始美,美得讓人很難抵擋住它的誘惑,好在石螺灣就在前面不遠處了。其實石螺灣與前面的海灣是相連的,當地人把位於海灣口突出的一塊兒海岸開發成了現在的石螺灣海濱游泳場。到了石螺灣我們趕緊換好泳裝,終於可以下海暢游了!這兒的海灘十分平緩,游出很遠了我居然還可以墊著腳尖觸到底;海水也特別干淨、沒有一點兒污染,透過泳鏡,海裡的東東就一覽無余了。海水的鹹度也不算太鹹,不小心喝兩口就跟喝了口稍微有點兒鹹的湯差不多,並不苦澀。我們大大小小一行人一直玩到天快黑才回到鎮上找飯吃,回酒店衝完涼後坐在海邊吃著西瓜、吹著海風看孩子們燒煙花玩,悠哉游哉!

DAY 4(7月30日):

原計劃訂當天下午的船票回北海,再搭晚上的班車回廣州,但我們實在是抵擋不住潿洲島的誘惑,於是決定多呆一天,31號下午才走。

本想利用這多出的一天租船到斜陽島玩,但因為30號風大浪大,為安全起見,我們不得不放棄去斜陽島。一早兒我們先搬家到豬仔吧,安頓好了以後,我和東東槍各自租了輛單車(豬仔吧租單車的價格是¥10/天,很便宜吧!)沿著海邊騎行到海邊的棧橋和市場。沒想到這大海還真不吝嗇,我們一路前行它就一路給我們放禮花,當然是用驚濤拍岸濺起的大大小小的浪花替代,一不小心就會被它的熱情打濕全身的,我們倒也樂於接受大海的這個小禮物,並且格外地開心。

前幾天天天都是吃海鮮,我們開始想吃肉了,於是找到市場旁邊的一家川菜館點了個回鍋肉和苦瓜炒蛋,又在市場買了個大西瓜,兩個人的午餐吃得還挺開心的,回去跟四哥一提回鍋肉,饞得他直咽口水。

中午好好地睡了一覺,到傍晚5點左右出發去石螺灣游泳。因為當天的浪大,同行的老伯比較有經驗,從豬仔吧借了幾件救生衣帶上,到了海裡這救生衣可真是幫了大忙,別人都因為浪大不敢下海,而我們卻在海裡好好地享受了一把隨波逐流“飄”的感覺,爽啊!

踏浪歸來,我們靜躺在岸邊的吊床上等著拍日落。老天爺可真照顧我們,十分大方的給我們亮出了它的絕活兒,色彩斑斕、光影變化多端、壯美的日落和夕陽與大海完美配合的大戲在我們面前上演了,連同行的新華社廣州分社的攝影記者蒙姐都激動地說這是她這輩子見過最美的日落呢。東東槍和我在拍攝的同時不斷地擺著各種POSE拍剪影照,直到把電池耗盡才收工。直到現在我還後悔那天沒帶攝像機,沒法兒把這麼美的日落和夕陽拍下來呢!東東槍用“丟魂”兩個字形容石螺灣的景色,而它給我的感覺也是兩個字:“醉了” !

一直到天完全黑了我們才上路回豬仔吧,因為其他人吃不了辣的東西,我和東東槍的晚飯還是到中午去過的那家川菜館解決的,他家的菜做得的確是香,吃過之後就總是讓人惦記。吃完飯騎車回到豬仔吧,幾個人坐在院子裡的一棵大樹下吹著海風聊天兒,美呀!

DAY 5(7月31日):

本想一早再殺回芝麻灘拍日出補課,可頭天晚上當地人觀天像後告訴我們31號早上的雲層很厚,很難拍到日出,於是我們就有理由睡個懶覺了。

聽豬仔吧的老板說在山上空軍雷達站附近有個地方遠拍石螺灣海灘不錯,於是吃過早餐我們就出發去了那個地方,很偏僻而且有灌木的遮擋,並不容易拍,我們選了兩個地方試著拍了幾張照片就不得不收工了。往回走的路上我抬頭看到此時天上的雲非常美,意外的收獲啊,心中竊喜,自然少不了對著雲摁了好幾張。當快走到我們的摩的時大伙兒又發現有個碩大的花蜘蛛居然在路兩邊的樹中間結了張大網,只等來往飛蟲自投羅網,堪稱島上最牛的路霸!我們自然不會放過它了,於是以藍天做背景,對住它又摁了幾張照片,過過剛才沒拍夠的癮。

回到豬仔吧後,利用廚師給我們做午飯的空閑時間,我和東東槍又溜到豬仔吧外的海邊最後再用我們的相機記錄一些美麗的小島風光,就要走了,還真有點兒戀戀不舍的。

也許是在島上最後的一餐吧,午餐吃得特別豐富,除了當地的特產海鮮之外,還讓大廚為我們殺了只他們自己養的走地雞。之所以特別提這只雞,實在是因為它不一般呢,原本只以為它是只走地雞,但不知何時它居然偷偷學會了游泳,在大廚和眾人的圍追堵截中它毅然決然地跳進了院內的小水渠內,悠然地游起了泳,看它劃水的樣子,我還以為它的腳上真長了蹼,最後還是大廚親自趴在一塊大大的泡沫塑料板上劃水過去用漁網把它給捕獲了。那一幕可真精彩,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住了,全然忘了拿相機把它拍下來,至今還不時成為我們的笑談。吃過午餐,最後再在豬仔吧用當地的礦泉水衝了個涼,收拾完行李我們就得打道回府了。

我們是搭下午3點的快船到北海,雖然當天的浪有點兒大,也只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船就到了北海。離我們要搭的夜班車時間還早,於是出了碼頭我們就搭的士到北海外沙附近的老街消磨時光。老街舊稱“升平街”,主要建築是兩廣常見的騎樓,修建於清末,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那些老樓的外牆經過常年風雨的衝刷,大多都已斑斑駁駁的,不過還是可以隱約看到許多以前商家的名號,有些老樓經過現在主人的修葺又煥發出了新的生氣。走在這條充滿歷史痕跡的街道,不時可以看到在現代都市中早已見不到的老招牌、老海報、老牌坊……這裡的人生活得很悠閑,節奏放得很慢,我也不知不覺地放慢了自己的腳步。

走累了,我被一張照片非常誘人的甜點海報吸引住了,意外地發現了一家台灣人開的叫做“懿坊”的餐廳,這裡不僅甜點吸引人,主食也很可口,而且價錢不貴、服務體貼周到,店內的環境也很舒適,正好可以在此休息嘆空調。

大概是晚上9點鐘左右,我們一行人打車到廣場附近的車站買票買晚上10點的車票,在夜班大巴上搖晃了約7個小時就回到了熟悉又繁忙的廣州市,此次的游程到此就結束了!

貼心小貼士:


1.夜班大巴上的空調很勁,上車最好穿著長衣長褲,否則容易被凍感冒。


2.車到北海時天還不亮,最好不要馬上搭出租車到碼頭,容易被宰,最好還是到廣場附近的麥當勞稍作休息,等天亮後再找車去碼頭。北海的出租車大多是直接談好價錢而不打表,一部車到國際碼頭的價錢是¥15塊。


3.島上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摩的,基本上來回一個點的收費是每人¥10塊錢。


4.潿洲島上的住宿條件有限,有些地方經常會停水,但夏天天兒太熱,所以能有充足的淡水供應就顯得更為重要了,這也是我們後來搬到豬仔吧的主要原因之一。


5.白天在島上游玩最好是穿長袖的衣服,否則很容易被曬傷的。


6.豬仔吧主要針對的是背包客,條件自然無法和酒店相提並論了,加之我們住的是板房,隔音效果很差,隔壁的人打呼嚕都聽得一清二楚。好在房間小,空調就很管用,在炎熱的夏天能讓我們睡個好覺,比之前我們住的風情酒店好很多,有失就有得嗎!


7.也不知是否因為天氣太熱、人容易著急上火的緣故,豬仔吧的廚師說話的口氣、對人的態度不太友好,建議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人最好還是到市場附近的飯館解決吃飯的問題吧!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