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暑山莊.外八廟.大清全盛圖)
由普佑寺山門處東行約80米,小路的北面就是廣緣寺。
廣緣寺位於普佑寺東,建於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
廣緣寺是一座由普寧寺堪布喇嘛擦魯克喇嘛為表示對皇帝的敬誠之意,個人出資建造的寺廟,占地面積0.45公頃。
它也是外八廟中最後建成的寺廟。

(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攝於上世紀30-40年代.[轉貼])
老照片中最右邊的建築就是廣緣寺。
廣緣寺是一座漢式四合院式的寺廟建築,由山門、天王殿、大殿、佛樓組成。

(文保碑)
廣緣寺東、南、西三面是圍牆,北面以自然山嶺為屏障,形成一座封閉完整的長方形院落。
山門面南三間,正中石匾門額名“廣緣寺”,東西圍牆中部開掖門。

(山門)
山門內供奉護法金剛“哼”.“哈” 二將。
山門內兩側有幢杆。
正北五間是天王殿。
天王殿內供奉布袋和尚像和護法四大天王像。
天王殿北有大雄寶殿七間。
大殿建築樸實,硬山布瓦頂,不施彩繪,這在外八廟的建築中是不多見的。
大雄寶殿內供奉金漆木雕三世佛:迦葉像、釋迦牟尼像、彌勒像。
大雄寶殿東西有配殿。
東配殿內供奉護法伽藍關帝畫像,殿內有經桌,是喇嘛念經的地方。
西配殿內供三座舍利塔、佛掛畫,是存放活佛骨灰的地方。

(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北是寺院的後院,靠近後山處建有七間二層樓。
後殿兩層,面闊七楹,為諾門漢活佛住所(乾隆的經師)。
乾隆時期,此廟常駐喇嘛22名,銀響由理藩院供給。
後樓正中三間是佛堂,兩側是經堂、居室。
後樓今已不存。
後樓的兩側各有僧房十余間,是住寺喇嘛的居所。
因廣緣寺是喇嘛們自己籌資修建的寺廟,所以與皇帝敕建的寺廟相比,就顯得面積小,外形簡樸無華。
俗話說:廟小神通大!
這樣的小廟能入選“口外八廟”,本身就是奇聞。
作為“口外八廟”的收山建築作品,加強搶救維修更是刻不容緩了!
今天全天的游覽有個巧合:
起始於建廟時間最早的溥仁寺,終結於建廟時間最晚的廣緣寺。
現在的時間是: 15:30.
順著武烈河向南走走,到市區看看。
..........
18:00. 我回到了旅社。
今天是國慶節前夜,喝點小酒,提前慶祝一下!
明天是我在承德逗留的最後一天。
明天如果是晴天,就參觀尚未看的須彌福壽之廟。
明天如果是陰雨天,就去游覽承德市城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