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前一天把鬧鐘定時在早上5:10分,希望可以看到當日的日出,不過時間到了,醒來一看,窗外還是灰蒙蒙的一片。閉上眼睛小寐,再看,只是天開始發亮,如此反復數次,天漸漸亮了起來,不過始終是沒有看到日出。一看時間已經6點多了,也不再睡了,起床,洗漱。半夜時就感覺到有些冷,起來後才發現空調已經沒有電了,原來不知道半夜什麼時候,住處的人把空調給關了。還說好24小時的空調,就是胡說。還好有熱水。把行李理好,拿下樓,7點不到退房,把行李寄存,輕裝上陣。問起空調的事,店裡答曰是山上的規定,估計也是應付我們的,不再羅嗦,不過大家以後去山上住,如果是去這家武當大酒店一定要多留個心眼了。
出門後找吃的地方,旁邊有家店賣早餐,我們每人要了一碗粥,一個煎雞蛋,再加上一個白菜餡的烙餅,吃的飽飽的去登山。結賬,早餐一共是8元錢,這個價格也比在武當山大酒店要便宜多了,前一天晚上老板抱怨我們不在他那吃晚飯,就問了早餐價,想給他掙一點,不過開口一個人要10元。而且我們退房的時候,沒有看到任何人吃早餐,估計還要耽擱時間。幸好沒有預定。
首先第一站是去南岩宮,途中看到有指向太常觀和雷神洞的指示牌,就繞過去看了一下,這個有點耗時間,如果時間緊張就不必去了。我們去得早,沿路有人向我們兜售香,說今天是十五,去那裡燒個頭香。不過此行目的不在燒香,不然倒真是可以感到頭香。
原路返回去南岩宮。大聖南岩宮,始建於南岩是武當山三十六岩中風景最美的一岩,素有“路入南崖景更幽”之譽。人在山中走,如在畫中行。元代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興建的“天乙真慶萬壽宮”,就建在懸崖峭壁上,似是鑲嵌在千仞削壁之間。這座仿木結構石殿上接雲天,下臨絕澗,與南岩渾然一體,令人疑為鬼斧神工。石殿面闊與進深均為三間,殿內的三清塑像,儀容肅穆,四壁嵌有五百鐵鑄靈官,形 像各異。真慶宮右側有兩儀殿,右後側有皇經堂及藏經閣,左側有“太子臥龍床”,內有龍護太子臥床雕像。南岩是傳說中真武修煉之處,當年他端坐於此,一坐42年,鳥兒在他頭頂做窩、生蛋和孵化,他無動於衷;荊棘穿過他腳板生入體內,再由胸口長出,他熟視無睹,終得功德圓滿,得道飛升。
我們除了感嘆古人造物的偉大之外,被矗立在外的龍頭香所嘆服,據說,只有誠心誠意燒高香,並且有福之人,才能從龍頭香上敬香後退回,龍頭香僅寬三十公分,下面就是陡峭的絕壁。從前,許多香客冒險進龍頭香,墜岩殉命者不計其數。清康熙年間,總督蔡毓榮下令立《禁燒龍頭香》碑。現在扶著欄杆往下望,仍然有些眩目。真是稱得上南岩宮的一大奇觀了。

(龍頭香1)

(龍頭香2)
南岩宮內還有兩個投幣試福的地方,有興趣的游客不妨試一下。裡面已有工作人員為大家更換硬幣。除了南岩宮,一看表,距離我們出發已經過了1小時15分鐘了,接下去趕緊向著我們今天最主要的目的地--金頂出發。我們走的一條道路面十分平整,後來路徑一塊石碑,才知道這條路是2006年修成的舊時神道,是虔誠的香客的必走之路。不過我們一路走過去,很少能碰到游人,徒步走這條路的人,大多是香客,我們在路上就遇到四位遠道而來的阿姨,已經在湖北玩了20多天,最小的一位已經是60多歲了,她們的體力不錯,全程徒步上金頂,讓我們很佩服,不知道我們到了那個年紀,能不能比得上她們。我們還遇到幾家人,抱著自己幾個月大的孩子,到金頂去為孩子祈福。不過遇到真正單純登山上金頂的游人幾乎沒有,看來游客基本上選擇了纜車登金頂。
在離開南岩宮不久,我們問山上的工作人員,走到金頂大約要多久,回答我們說3個半小時,不過事實上我們用了2.5小時就到了纜車的地方,有些遺憾的事,到了朝天宮後,我們沒有從一天門、二天門那條路上山,而是走了百步梯那條路,錯過了一些人文景觀。不過,沿途的風景真得很不錯,給登山增加了不少樂趣。
一旦到了纜車站,游客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可能因為當天是香期的關系,整個登上金頂的過程就是漫長的排隊,因為金頂上的面積不大,道路大多只容一人通過,所以只能依次慢慢通過。好處是,金頂上到處有旅行團,要聽什麼講解典故是一點不用擔心會錯的。因為擁擠的關系,整個正常到金頂大概需要10分鐘的路程走了大概20分鐘。雖然金頂需要另外購買20元的門票,但這20元花的真是非常值得。單單看金頂整個建築格局,就是世界罕見的了。難怪武當山上的古建築群可以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下面摘錄了一段有關於金頂的介紹:
紫金城,又名皇城、紅城,環繞天柱峰巔,因金殿在其上而得名。
紫金城,明成祖於永樂十七年(1419)敕建,是環繞天柱峰頂端修建的城牆,金殿被圍在其中,這是明成祖朱棣按照自己居住的“紫禁城”,為真武大帝在人間修建的“玉京”。
朱棣還專門為之下有聖旨:“敕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沐昕:今大岳太和山頂,砌造四周牆垣,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動。其牆務在隨山勢,高則不論丈尺,但人過不去為止。務要堅固壯實,萬萬年與天地同其久遠。故敕。”從這道聖旨中可以看出明成祖對紫金城的修造十分重視,並嚴格遵守道教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教理。工匠們按照明成祖的聖旨,用重達千斤的石條依岩勢築起一道厚厚的城牆,城高數丈不等,城牆中心周長344.43米,蜿蜒起伏。這道城牆的建築很有特色,從外向裡看,牆往內傾斜,從裡向外看,牆往外傾斜,遠看如光環圍繞金殿,雄偉壯觀。
紫金城四方各建一座仿木石建築天門,像征天闕。但東、北、西三門面臨絕壁,只有南天門可通。南天門又設神門、鬼門和人門。中間一門高大威嚴,為神門,也是皇家的專用通道。在明朝,從明成祖朱棣以後,歷代皇帝登基都要派欽差到武當山朝拜真武,而欽差們就是從神門進入金殿的。神門左為鬼門,雖有門形,實際無門;神門右為人門,廣大游客就是從這道門登上金頂。
進入南天門,是靈官殿長廊,幽暗陰森,石冷襲人。登上一段石階,是一小平場,依岩置一小石殿,殿內置錫制小殿,名叫靈官殿,是全山現存稀有的錫制建築物。原置錫制靈官像,後被毀壞。殿旁有御制聖旨石碑數通,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殿前置碗口粗的鋼鞭數根,每根重達百余斤。
相傳,朝山進香者如果不虔誠,到此都要被靈官爺的鋼鞭打倒,不能到達金頂朝拜真武大帝。這一傳說,竟把一些人嚇得心驚肉跳,兩腿發軟,甚至昏倒在地。出靈官殿,沿依山勢建造的若蟠龍蜿蜒的九連蹬道而上,便可見到聞名中外的金殿。
總之,整個建築給我的感覺就是震撼,實在太震撼了。到了金殿,因為碰巧能趕上香期,朋友和我都在殿前拜了一拜,希望能沾沾當日的靈氣。金殿上有求簽的地方,喜歡的朋友可以試一下。我們在金殿上時,正好碰到有幾人在金殿上還願,又是吹嗩吶,又是唱歌,好不熱鬧。看來這裡香火鼎盛是自有道理的了。感嘆一番後,我們開始下山,下山走的是另一條道。也含有不走回頭路的說法。

(紫金城冬季景觀(轉自網上))
下去的時候會經過一個轉運殿,感覺最近運氣不好的朋友一定要去走一下,轉運殿的牆壁和佛像之間有大概40到50釐米的空隙,逆時針在空隙中摸索著轉一圈,切記不要回頭,當出來時你的運道就會轉變。旁邊的道士會敲著一口小鐘,大聲問道:“轉過來了嗎?”我們回答著:“轉過來了!”
因為想趕晚上5點多的火車前往宜昌,我們決定坐索道到瓊台,游下瓊台,然後坐車去太子坡,游完太子坡後去南岩取回行李下山。索道上山50元,下山45元,整個索道的乘坐時間比我預想中的要長許多,全程大概是25分鐘。回來後查了資料才知道,瓊台和金頂所在的天柱峰上下落差是1300來米,難怪索道如此耗時。索道是2個人一部全封閉的小纜車,這25分鐘的時間正好是我們休憩、欣賞沿途景色、以及吃食物補充體力的25分鐘。
下了索道,去瓊台所在的道觀看了看,這個道觀目前在維修,有很多石碑堆在外面,道觀規模也很宏大,不過這個地方有點被游客忽略,裡面基本上看不到游客,和金頂上的人聲鼎沸完全是兩種狀況。
然後坐車返回太子坡,這段路程也是15公裡,車行半小時左右,因為下山,此時已經感覺到一些疲倦,就閉眼休息。到了太子坡,相傳,靜樂國太子曾在這裡修煉,故名太子坡;他曾意志不堅,欲下山還俗,經姥姆以“鐵杵磨針”點化後,復回山中刻苦修煉。以後,人們在這裡修建了一座道院,取太子回心轉意再度修行的意思,把這座道觀改為復真觀。現在,這裡被譽為替孩子求學的好地方。
太子坡內有一個奇觀,叫“一柱十二梁”。這個景觀位於祖師殿北側門外,又為一幽靜雅適的院落,建有五雲樓、藏經閣、皇經堂、道房等。五雲樓,依岩而建,有五層,故俗稱五層樓,修建在崖壁之上,結構奇特,設計周密,技藝精湛,巧奪天工,這就是古代木構建築傑作“一柱十二梁”,這根立柱獨立支撐了十二根交錯迭擱的梁,傳說,這根立柱代表了明朝的武當道教就是國家的中流砥柱的意思。這“一柱十二梁”雖歷經五百多年,仍保存完好,為中外建築專家交口稱贊。

(太子坡外牆)

(一柱十二梁)
太子坡內還有幾株上百年的古數,其中的一株木瓜數,十分奇特,結出的木瓜和我們平時食用的樣子不同,據說具有藥用價值。太子坡走完,我們在武當山裡的行程就結束了,接下去就是大約1.5小時的坐車時間。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帶的行李不是特別重,可以負重上金頂,這樣就可以省去我們從太子坡上下南岩的約1小時的乘車時間。
如果是一日游,又覺得可以走一走的,那不妨早上從山底坐車到太子坡--換車至瓊台--乘纜車上金頂游覽--徒步到南岩宮游覽--坐車去紫霄宮游覽--坐車去逍遙谷游覽--坐車去太子坡游覽,返回山下。紫霄宮另收15元門票。
我們放棄了逍遙谷,是因為經過的時候,看到谷裡已經沒有了水流,另外看到獼猴實在有點害怕,據說逍遙谷裡的猴子也很野。自從我在峨眉山上遭遇過猴搶事情後,對猴子多少都有些心理障礙了。
回到山腳下已經是16:30了,我們在山門口叫了一部小麻木,讓他先帶我們去玉虛宮遺址處看看,然後再去火車站,走到遺址的地方,又碰到修繕,只能在門口處遙望了一下,即使只剩下遺址,也不難想像出當年建築的氣勢恢宏。不知道現在的修繕是要復原,還是更好的保護現存的廢墟。沒有太多的事情再想,我們去火車站,這一段的收費有點貴,2個人收了我們8元。因為時間緊,也沒有計較。
想好的車是K626次,17:29從武當山出發,趕到火車站時,售票處居然人跑開了,想直接上樓候車,那裡的行李檢查人員還不讓我們進去。只能返回再去買票。神經超級緊張,不過,被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這班火車晚點了,而且還不是只晚一會,我們在候車室,又不敢走開(武當山車站是個很小的車站,沒有預告說列車會晚多少時間)。車站裡又沒有小賣部,我們中飯本來就沒有吃,這個時候已經是飢腸轆轆了,只能繼續忍耐著。等啊等,最後當我們目睹著10多班列車的離去,在晚點3小時候,我們才坐上了這班開往宜昌的車。54元的票價,無座,之前還想買臥鋪票的,後來決定上車後看看情況。還好這樣,這班車真的很空,我們上車時,好多人都在3個座位這裡睡覺。我們也不忙著先找位置,先去吃飯。在餐車裡點了幾個菜,58元,吃到心滿意足才去找座位。稍微聊了一會後,我們倆都開始休息了。就這樣,經過漫長的5個多小時,在第二日凌晨將近2點的時候,我們終於到達了宜昌火車站。好在宜昌火車站比較熱鬧,我們叫了一部車,到莫泰168,我之前查過,大概3公裡的路,開價15元,因為極度疲倦,覺得可以接受,也就直接過去了。如果正常打表,估計是在10元左右。在車上,司機說我們坐的這班火車平時一般晚點半小時,像今天這樣3小時還是很久沒有遇到的事情。我們只有苦笑,今天這個十五真的被我們趕上不少事了。汽車開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如家,比莫泰離火車站近大概1公裡。
雖然司機收費貴,但是態度還好,到了莫泰,一直到確認我們有房可住,方才離去。我們要的標間,我用會員卡,實付148元,還送2份早餐,覺得性價比還好。房間比其他城市的莫泰要大好多,樓層也很高,20多層,風景不錯。不過也沒有仔細欣賞,趕快收拾好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