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避“運”游(22)——口外八廟(一)》曾寫到:
“......
我的三天行程是:
2008-09-29. 游覽了殊像寺,普陀宗乘之廟。
2008-09-30. 游覽了溥仁寺,普樂寺(非外八廟),安遠廟,普寧寺(附普佑寺),廣緣寺。
2008-10-01. 游覽了須彌福壽之廟。
根據本人敘述習慣,將2008-09-29.的游記放在2008-09-30.之後了。(獅子溝景點單列了)
......”
從本節開始補發:2008-09-29. 游覽了殊像寺,普陀宗乘之廟。
開始:
2008-09-29.
昨天游覽了避暑山莊。今天開始游覽口外八廟。
早晨06:30出門,旭日東升,晴空萬裡。
今天是2008國慶節長假的第一天。
到火車站廣場的西側乘11路公交,到興隆街站點下車。
路邊小店吃過早餐,向北過石橋,沿著環城北路西行,先去普陀宗乘之廟買外八廟的聯票。
這一段路不太遠。
路過河灘的早市,到裡面買了點水果和素食,作游寺廟時的中飯。
到達普陀宗乘之廟的時間是: 07:30 .
山門緊閉。
問過守夜人得知:寺廟08:00開門,門票40元。
最糟的是各寺廟都不售寺廟的聯票!
時間還早,先去獅子溝西段的殊像寺看看去!

(避暑山莊.外八廟.大清全盛圖)
獅子溝北面原有五座寺廟:
由西向東分別是羅漢堂,廣安寺,殊像寺,普陀宗乘之廟和溝東口的須彌福壽之廟。
羅漢堂坐落在山莊的西北部,北依獅子嶺,在廣安寺之西。

(羅漢堂老照片[轉貼])
羅漢堂坐北朝南,整座寺廟按照“伽藍七堂”法式營建。
1667年(清康熙六年),浙江海寧人張行極在海寧安國寺內建羅漢堂,堂中塑造了五百羅漢像,其法像端莊,形像逼真,栩栩如生。
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乾隆兩次南巡,先後親臨安國寺觀瞻,對五百羅漢妙像造型十分贊賞。
乾隆回京,命山莊總管福海主持,仿照安國寺的造像式樣,修建羅漢堂。由大臣治儀正、基原去杭州督辦羅漢修造,至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羅漢堂造辦禮成。
羅漢堂山門三間,乾隆親題門額“羅漢堂”。
山門內東西兩側有鐘鼓樓,山門北有天王殿,殿內供奉布袋和尚、護法四天王和韋陀。
天王殿北是此寺的主體建築應真普觀殿。
應真普觀殿由65間組成,殿內四周兩側通廊與中央一間的十字形部分打通,形成田字形室,中央供奉“三世佛”。
殿內四周設有雕刻精致的石壇,上面供奉508尊羅漢像。

(應真普觀殿內的羅漢像[轉貼])
這些羅漢像全部是木雕金漆,每尊羅漢像制作精細,線條流暢,面目傳神,衣紋飄逸,是中國佛教藝術的珍品。
應真普觀殿前兩側有配殿,殿內供奉木質金漆菩薩三尊。
在中國現存五百羅漢造像中,除了浙江安國寺以外,還有四川寶光寺、蘇州西園、北京碧雲寺、承德羅漢堂等。
承德羅漢堂是御題敕建,造像規範而且質量要求嚴格,在眾多羅漢堂中造像藝術成就最高。
羅漢堂不屬於口外八廟。
該寺早已不存。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