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宗乘之廟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正北山坡上,南面獅子溝。
普陀宗乘之廟前有山泉溪水,背依秀嶺群峰,是外八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寺院。

(避暑山莊.外八廟.大清全盛圖)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乾隆六十大壽之年,次年是皇太後鈕鈷祿氏八十壽辰。
西藏、青海、新疆、蒙石等地各族王公首領都要求赴承德賀壽。
乾隆異常重視這兩次盛大集會,特令內務府仿前藏政教領袖達賴駐地拉薩布達拉宮,在承德修建此廟。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開工,原計劃三年竣工,因施工後期失火,延至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占地21.6公頃。
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的意譯,故此廟亦稱“布達拉”,因規模比西藏布達拉小,俗稱“小布達拉宮”。

(普陀宗乘之廟. 老照片[轉貼])
普陀宗乘之廟總體布局與西藏布達拉宮相似,無明顯中軸線。
普陀宗乘之廟氣勢雖遜於西藏布達拉宮,但其占地之廣、體量之大卻為內地寺廟所僅有。

(普陀宗乘之廟. 全景圖)
全寺平面布局分前、後兩部分:
前部位於山坡,由山門、白台、碑亭等建築組成;
後部位於山巔,布置大紅台和房堡。

(普陀宗乘之廟. 導游圖)
按特徵分,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山門、碑亭、五塔門、琉璃牌坊組成;
第二部分是白台群,由若干大小白台組成;
第三部分為大紅台。
白台群成“x”形,上拱大紅台,下圍山門、碑亭、五塔門和牌坊,這種建築布局為外八廟也是中國寺廟建築所獨有。
由殊像寺步行回到普陀宗乘之廟,現在的時間是: 10:00 .
到票務處購門票。票價40元。

(門票)
不急於進廟,先去看看廟前廣場。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