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廬山戀-第二天

作者: flyingpig

導讀第二天 - 2002年6月23日:一早起來,准備給養:一壺清水,一壺牛奶加美露,二十顆好時巧克力,一袋果汁軟糖,一袋波力海苔,一大包消化餅,兩個小面包和一塊小點心。打點停當,出發。今天的計劃是一線的其它景點。不過第一站是美廬。 美廬就在牯嶺鎮上。還是從街心公園對面的路口走到河西路上,不到廬山戀電影院就可以看到左手一個路口,路標上一個箭頭指向路口� ...

第二天 - 2002年6月23日:一早起來,准備給養:一壺清水,一壺牛奶加美露,二十顆好時巧克力,一袋果汁軟糖,一袋波力海苔,一大包消化餅,兩個小面包和一塊小點心。打點停當,出發。今天的計劃是一線的其它景點。不過第一站是美廬。

美廬就在牯嶺鎮上。還是從街心公園對面的路口走到河西路上,不到廬山戀電影院就可以看到左手一個路口,路標上一個箭頭指向路口內“美廬-150米”。這條小路叫脂紅路,名字很美。走不遠,過一座小橋,到河東路上,眾多旅游車擋住的門口就是美廬的大門了。門票每人15元,穿過一片小商販,走進真正的美廬別墅。美廬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建築結構實用,風格樸素,氣度從容。周圍大樹參天,屋後還有大片竹林,整個別墅掩映在蔥蘢的綠色中。這裡是我們幾天的游覽中見到游人最多的地方,天南地北的人來到廬山都會到這個悠然靜謐,風雲際會,靜中有動的地方來感慨一番。走出美廬,跨過美齡橋,對面就是周恩來紀念室,門票是含在美廬門票內的,不過來參觀的人似乎很少,顯得有些冷清。

參觀完,沿河走,可以走到廬山會議的會址。一路上很少見到游客,本地人也少。陽光照耀,山林翠綠,道路平整,不時有小路延伸到樹林中各式各樣的別墅門口。廬山會議的會址和在照片上看到的沒什麼區別,其實就是一間禮堂,每人10元門票可以參觀並看資料錄像片。從會址出來繼續走,下一站是蘆林湖,就是《廬山戀》中兩位主人公久別重逢,游泳相聚的人工湖。路上見不到一個人,連車也少,廬山似乎就只有我們兩個人在蜿蜒的公路上行走。走了一彎又一彎,美景無限,路也像沒有盡頭。找一處路邊的台階坐下來,補充能量,平常不覺得什麼的牛奶面包讓我有充電的感覺。再上路,叫住一輛面的,請司機送我們到蘆林大橋。車子跑出幾道彎,上了一座橋,司機說這就是蘆林大橋,原來我們打車的地方離蘆林湖已經非常近了。既然這樣,就請司機把我們先送到博物館去。

廬山博物館是毛澤東同志舊居,在蘆林湖畔,門牌一號,俗稱“蘆林一號別墅”,門票每人10元。一進門,看到甬路邊一位女工就著一根水管在淘米。我們正走得渾身是汗,忙湊上前去洗洗臉,喝口水。水很清涼,入口純淨。洗完臉,卻找不到水龍頭,衝女工的背影喊:“請問,這水在哪關?”女工回身,眉頭微皺:“這是山泉水。”我們聞言相顧而笑,贊嘆不已。別墅裡,庭院深,樹木高,房間大。坐在小石桌旁休息,周圍松柏成蔭,花草繁茂。

出博物館,路對面正對著門口的台階可以下到蘆林湖邊。湖不大,碧波蕩漾,遠山近樹,天光雲影倒映湖面,兩個小亭子點綴湖中,一帶長橋勾勒湖邊。雖然是人工湖,卻湖光山色,自然純真。想著《廬山戀》的浪漫情節,真想也跳下湖去,不過湖邊明示:飲用水源,禁止游泳。只得作罷。

沿湖岸走到蘆林大橋。橋也是壩,一側是湖,另一側高壩下儼然又一個錦繡谷。走下高壩,一條名叫龍潭路的小路可以直達我們的下一目的地-三寶樹。路口有成群的當地婦女向來往游客兜售雲霧茶,只不過自稱家制的茶葉有著和商場一樣的包裝。穿過她們,小路恢復寧靜。這條路很美,又陰涼,路邊全是高大筆直的松或杉。走上一會兒,即可見黃龍寺幾角飛檐,一縷香煙。三寶樹就在黃龍寺下方不遠處,是一棵銀杏,兩棵柳杉的統稱。寶樹是柳杉的俗名。這三棵樹都是幾百年的古樹,長勢仍舊旺盛,樹冠濃蔭可惠及百余人。在樹下休息多時,遍體生涼。

過三寶樹再往前是黃龍潭和烏龍潭。黃龍潭內有一個小小的瀑布,令我們欣喜非常,這是我們到廬山後見到的第一個瀑布。龍潭路盡頭是星龍索道,單程每人20元。過去後,可以游覽石門澗,鐵船峰或是上龍首崖,去一線。我們按照即定計劃,跨過廬山上唯一鋼架結構的懸索橋,上龍首崖。

地圖上從懸索橋到龍首崖這一段路不長,真正走起來才發現這是一條非常考驗體力與毅力的路。峰高坡陡,路窄處僅容一人側身通過。午後的艷陽高照下,我們氣喘吁吁,汗出如漿,轉過奇松,繞過怪石,一路攀登。行至一半,在一片略為開闊的大石上休息,牛奶餅干迅速恢復體力,海苔補充鹽份,帶來的一壺清水在此消耗殆盡。繼續前行,在一段平緩路段,突然看到一間簡易小屋供應飲料。店主人是位樸實的中年男子,似乎也剛上來,還在不停地擦汗。趕緊買了可樂和礦泉水,驚喜地發現飲料還是冰凍過的。歇足勁,告別店主人,又向上走了二十多分鐘,忽聞人聲嘈雜,龍首崖到了。一塊形似龍首的巨石突出山崖,下臨深淵。踏於其上,山風獵獵,環顧四周,心曠神怡。崖邊為安全設置的鐵鏈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鎖,想必鑰匙都被那些希望永結同心的人扔到萬丈絕壁之下,不知會不會有一天龍首崖下被鑰匙填滿?

離開龍首崖,還是上坡路,很快到文殊台和大天池。文殊台是一個觀景平台,最初是為了供奉文殊菩薩而建。大天池據傳是文殊菩薩見此處唯缺秀水,雙手插石成池。現在看只不過是兩個小小的四方水池。走出大天池,可沿平緩的竹林小路走到大路上,也可走左手一條上山的小路去看照江岩,天心台,天池塔和圓佛殿。其中,照江岩是明代王陽明夜宿聽雷作詩雕刻之處。

走到大路上,日已偏西。我們游興未盡,索性叫了一輛面的把我們直送到小天池去。這樣走,是從廬山山上景區的西南角到東北角,司機收了我們20元。小天池也是一個四方水池,傳說有小天女臨池沐浴過,池水四季不溢不涸。池邊的諾那塔院有著藏傳佛教的建築特點,現在仍有信徒的宗教活動。我們參觀時,沒有其他游客,只有幾名信徒輕聲閑聊著在等著一起用晚餐。夕陽下,樹木在院落中投下影子,花兒靜靜地開放,寺院裡的一切安詳寧靜,頗有靈氣。在寺院的一角,我們還發現了一間供奉著四面佛的小房間,只可惜已經上鎖了。

從小天池下來,向牯嶺鎮方向走十分鐘即可到望江亭。登亭遠眺,遠處長江一線,山外平原盡收眼底,湖泊如鏡點綴其間。西有剪刀峽,東有好漢坡。天地開闊,任由我們指點江山。根據導游圖的介紹,六月的晚霞時刻是大約19點17分。望江亭視野開闊,應是觀賞晚霞的一個好去處。看看表,已經18點多了。我們決定等待晚霞。起初,西邊天際似乎雲層較厚,但隨著太陽緩緩西沉,雲層分開成明亮的兩層,橫亙西天。太陽越來越低,顏色也由金色變成金紅色,把雲層染透。當太陽落到兩層雲之間時,就像是上蒼明亮的眼睛慈悲地俯視大地。我們心中滿懷喜悅,注視著這落日與晚霞,直到太陽完全隱沒在雲層之下。

回牯嶺鎮的路上,我們雖然疲憊,步履卻很輕快。只覺得攀了一天山路,走平地實在輕松。二十分鐘左右回到正街上,到一家名為“家常飯店”的小餐館吃晚飯。一來小廚師的手藝真的不錯,二來我們也真的餓了,這一餐吃得格外香。三菜一湯外加一大缽米飯,我們吃得干干淨淨。一結帳,54元。

吃飽喝足,才發現腿酸痛得站起來都吃力。堅持走到街心公園對面路口內的一家“南雜超市”采購明天的給養。然後回飯店洗澡睡覺,養精蓄銳,明天有更精彩的二線在等著我們。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