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亭之北為五塔門。
五塔門門前有石像一對,取其堅忍負重行為代表大乘佛教之六度萬行精神。

(五塔門)

(五塔門)
五塔門處於普陀宗乘之廟前、中、後三大布局中的前部分,為一座高十點五公尺的白台,形式十分別致。
五塔門中有拱門三座,壁上設有三層十七個梯形盲窗,頂上建有五座形色各異喇嘛塔,分別代表佛教中的五尊佛:紅色塔塔身飾以蓮花,代表無量壽佛;黃色塔飾有寶貝,代表寶源佛;白色塔飾以法輪,代表大日如來;黑色塔飾有金剛杵,不動金剛佛;綠色塔飾寶劍,不空成就佛。
佛教禮節中有五體投地大禮,亦有以頭面頂禮佛足代之。
一說如能由五塔門下經過,恰似頭面禮尊者之足。

(五塔門匾額)
此門塔形成之建築,始於元代,盛於清朝。有些喇嘛殿宇,建有單塔或三塔,與五塔者有相似意義。
五塔門內南望是碑亭:

(五塔門內南望)
五塔門內北望是琉璃牌坊:

(五塔門內北望)
五塔門北為琉璃牌坊,三間四柱七樓形制。
待續。